高三专辅-丽江古城.ppt
《高三专辅-丽江古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专辅-丽江古城.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丽江古城,一、大研镇概况(必讲内容)熟悉“大研”名称的来历,建城历史,茶马古道重镇,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二、古城入口 古城布局(必讲内容)熟悉水车、江泽民题词、“世界遗产”纪念碑等内容。掌握古城布局特点和风格。,三、四方街(必讲内容)掌握四方街名称的由来,了解其文化及旅游价值。掌握丽江古城“水”的特点及古城居民对水源的利用与保护情况,丽江“桥”的数量、风格、形状及构成。熟悉丽江是古代“茶马古道”上重要集镇的历史渊源。掌握古城民居特色及纳西族民风、民俗及服饰特点。掌握科贡坊(花马坊)名称、由来、及修建原因。,四、古城的水和桥 民居(选讲内容)掌握巧妙调用玉泉水,形成“高原姑苏”景观,熟悉
2、“一潭两井三塘水”,义桥通路的“桥城”。熟悉集大成的民居博物馆,四合五井天、走马转角楼、四季博古、六合门等内容。,五、木府(选讲内容)掌握木府的艺术价值,基本构成及建筑风格、历史渊源。熟悉主要的代表建筑名称、建筑特色。六、纳西古乐(选讲内容)掌握“白沙细乐”、“丽江洞泾音乐”、“三古”的演奏。,大研镇的概况,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因四周青山环绕,城中碧水滢滢,宛如一方碧玉大砚而起名为“大研镇”,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墙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木氏土司因忌讳而不设城墙,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最具纳西族风格的古代城镇。纳西名称“依西芝”意为金沙
3、江江湾中的集镇;“巩本芝”意为仓库集镇。,两江古城又名“大研古镇”,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位于云南省的丽江市,坐落在丽江坝中部,玉龙雪山下,北倚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与四川阆山、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县城之一(另一座为平遥古城)。古镇位于县境的中部,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镇。,丽江古城的概况,二、丽江古城的历史沿革,公元三世纪:居住在青藏高原的羌族人,为逃避战乱来到玉龙雪山脚下的黑龙潭定居,经过多年发展形成纳西族。宋
4、朝时期;南宋末年,丽江木氏先袒将其统治中心从白沙移至狮子山麓,开始营造房屋城池,称“大叶场”南未责佑元年(公元1253年),木氏先袒阿宗阿良归附元世祖忽必烈。实佑二年(公元1254年),在“大叶场”设三谈管民官,其建制隶属于茶罕章管民官,元朝时期 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茶罕章管民官改为丽江路军民总管府 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三跋管民官改为通安州,州治在今大研古城明朝时期: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通安州知州阿甲阿得归顺明朝,设丽江军民府,阿甲阿得被朱元璋皇帝赐姓木并被封为世袭知府 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木得在狮子山麓兴建“丽江军民府衙署”,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
5、770年),丽江军民府下增设丽江县,县衙门建于古城南门桥旁;民国二年(公元 1912年),丽江废府留县,县衙门迁入原丽江府署衙内,清朝时期 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设丽江军民府,仍由木氏任世袭知府;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朝廷在丽江实行“改士归流”,改由朝廷委派流官任知府,降木氏为土通判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第一任丽江流官知府杨铋到任后,在古城东北面的金虹山下新建流官知府衙门、兵营、教授署、训导署等,并环绕这些官府建筑群修筑城墙,近现代: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在丽江设云南省第七行政公署及丽江县政府;1949年,设丽江专员公署及丽江县人民政府,1961年,设丽江纳西
6、族自治县。1997年,丽江撤地建市。2003年,将大研古镇设立为丽江市古城区,束河古镇也包括在其辖区内,茶马古代的重镇,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的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各种历史风貌,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古城入口,水车子母水车、情侣水车(古城以水为脉,随势自然)水龙柱当时古城土木结构建筑对防火的重视,“龙管水,水克火”世界遗产纪念碑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志圆圈和方框相连,表示:人与自然要和谐统一。巴格图纳西先民根据五行学说创造的,用途:定方位和占卜。,古城布局,
7、丽江大研古城的选址,充分利用了地理环境及黑龙潭水源,北依金虹山、西枕狮子山、总体上座西北而朝东南,利用狮子山挡住了冬季来自西北方向的寒风。东南接辽阔平川,春迎朝阳,夏驱热气,建筑物依山就势,层叠起伏。“三山为屏,三河穿城,以水为脉,就势自然”,四方街的位置在古城的中心,是由整齐繁华的铺面围成的一块大约400平方米的露天梯形集市小广场。据说是木氏土司让人仿照他的印章,用五花石铺就的,取“权镇四方”之意。当年在广场周围,聚集了数十家商号和店铺。形形色色的货物通过茶马古道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又从这里流到四面八方。是茶马古道造就了四方街的辉煌,使丽江古城成为滇西北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集镇。,交通四通八达
8、,主要有:光义街、七一街、五一街和新华街等,每条主街又有数条小巷呈放射状向四周辐射,以此形成了以四方街为中心,四周店铺客栈环绕的小广场。古城的大街小巷,全是用红色角砾石块铺成,晴不扬尘,雨不积水。经历无数人年年月月的步履磨蚀,光滑洁净,大雨过后,呈现出五彩斑纹,当地人们称之为“五花石”。,科贡坊,四方街西侧的制高点是科贡坊,是风格独特的三层门楼,原来是为这个小巷里杨家“一门三举”而建的。从清朝的雍正元年实行“改土归流”到清末废除科举的180年的历史里,丽江先后出了六十几位举人和7位进士。“一门三举”在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不足为奇,可在丽江这样一个长期由土司统治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却是一桩具有轰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专 丽江 古城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56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