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第.ppt
《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第.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第.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昨日联合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了首部社会管理蓝皮书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报告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丰硕成果背后正隐藏着种种复杂多变的不稳定风险:贫富差距正在进一步扩大,逼近社会容忍线;官民冲突、警民冲突现象加剧。蓝皮书指出,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基尼系数为0.275,而2010年已达到0.438。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尼系数以每年0.1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并且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蓝皮书援引的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依照这份蓝皮书提供的数据,我国行业之间职工工资最高与最低相差15倍左右;上市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收入差距在18倍左
2、右,国有企业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128倍。收入最高的10%人群与收入最低的10%人群的收入差距,已从1988年的7.3倍上升为2007年的23倍。,如果我们把社会财富比作一块蛋糕,那么制作大蛋糕固然重要,而切分蛋糕同样值得重视。分配状况如何,既取决于整个财富的增加,又取决于财富的分配方式。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它直接影响到广大劳动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三单元知识结构图之一,收入与分配,分配制度,实行分配制度原因,根本原因(最终):,直接原因:,生产力的现状,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注意:生产力
3、基本 经济制度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个体生产),原因:前提、物质基础、直接原因,基本内容:范围、分配对象、尺度,公有制,个人消费品,数量和质量,分配原则,效率,公平,物质前提,保证,意义,意义,调动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生产发展,协调利益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先富,共富,要求,初次分配:,再次分配:反对:平均主义、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注重效率,注重公平(政府调节、税收、社保等),调高、扩中、提低、取非,两者是对立统一,(1)分配制度 生产决定分配 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效率与公平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提高效率、促进公平,高考考点(
4、5考点),(考点1)我国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1.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状况(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2.直接原因: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即结构)决定。(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3.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分配制度,1、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最终原因是:A、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这一制度适应了我国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和特点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D、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之一是实现共同富裕,考点一:生产决定分配,B,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
5、来。从生产关系上看是由 _决定的()A、我国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B、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C、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状况 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D,按劳分配,我国的分配方式,多种分配方式,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公有制经济中的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1)按劳分配的地位:(2)分配的范围(客体):(3)分配的对象:(4)分配的尺度:(5)分配的结果:,公有制经济范围内,个人消费品,以劳动为尺度,包括劳动的质和量两方面,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考点2)按劳分配为主体(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
6、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性质分配原则),主体、基本原则,下列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的是()A、投资股票的风险收入 B、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和津贴C、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D、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B,注: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农村经济中的“联产计酬”。,判断:按劳分配是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就是按劳分配。(),(考点2)按劳分配为主体(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性质分配原则),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力发展水平,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按劳分配,前提,物质基础,直接
7、原因,存在差别,谋生手段,较低,不平衡,社会占有,由社会分配,平均分配 VS 按劳分配 VS 按需分配,2.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客观必然性(原因),3.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2)这种分配形式体现了社会主义性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体现公平),(1)实现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的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体现效率),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这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8、 由我国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由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的劳动特点决定 A、B、C、D、,A,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下列各项对按劳分配理解正确的是:A、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个人社会总产品分配的基本制度 B、按劳分配体现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C、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直接原因 D、按劳分配在我国的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D,1问: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问: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按劳分配是
9、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3问:劳动收入就是按劳分配?4问:为什么分配制度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温故知新,根本原因(生产力)和直接原因(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对,也可以是按个体劳动的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前提、物质基础、直接原因,(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个体劳动的劳动成果分配,2.按生产要素分配,3.公有制经济中的福利性分配,按个体劳动的劳动成果分配,适用范围:分配对象:个体劳动者的特点:个体收入的构成:个体收入的性质:,个体经济,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后的余额,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按生产要素分配,(1)按
10、生产要素分配的种类及对应形式,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管理、土地等。,按劳动(力)要素分配:一般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和奖金收入。按资本要素分配: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按管理要素分配:指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形式。按土地要素分配:指出租土地、房屋取得收入。土地流转(GO)按信息要素分配: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点子创意)的收入,具体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明承包了五亩责任田的收入。,小洪在马路边开了个小店,还
11、有每月出租房子的租金。,1、开小店2、出租房子的租金,萧红是外资企业职工,每月除工资外,还炒股赚钱。,1、外企2、炒股股息,晓宏是国企工程师,每月获工资外,还在私企当技术顾问。,1、国企2、私企,注意:先看所有制形式,判断下列收入属于哪种形式?,集体经济,按劳分配所得,个体经济,(非劳动收入),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 分配,外资经济,(非劳动收入),按生产要素 分配;,按生产要素 分配,普通职工,(劳动),(资本),(股东),(土地),公有制经济,外资经济,按生产要素 分配,技术顾问,(技术),按劳分配,判断以下属于何种分配方式?,1、小张是外资企业的普通职工,月工资1000元(
12、)2、小李是该外资企业(管理硕士)的经理,年薪15万()3、铃木购买股票,一年从该企业获得收入500万美元()4、小赵开了一家超市,雇工30人,一年纯利润12万()5、小王老家的房子租给一商人,房租一年4000元()6、某股民炒股票赚了3万元()7、黄教授向某农民提供一条致富信息,收费200元()8、小孙是卖服装的个体户,一年净赚2.5万()9、老刘承包了责任田,种植大棚蔬菜,年收入2万元(),劳动,管理,资本,资本,土地,资本,信息,个体劳动所得,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2)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A.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
13、、合法性的确认。B.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C.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但同时按生产要素分配会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有较大差距,因此,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又要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辨析:确认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既有利于提高效率,又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个体劳动的劳动成果分配,2.按生产要素分配,3.公有制经济中的福利性分配,按个体劳动的劳动成果分
14、配,适用范围:分配对象:个体劳动者的特点:个体收入的构成:个体收入的性质:,个体经济,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后的余额,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按生产要素分配,(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种类及对应形式,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管理、土地等。,按劳动(力)要素分配:一般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和奖金收入。按资本要素分配: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按管理要素分配:指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
15、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形式。按土地要素分配:指出租土地、房屋取得收入。土地流转(GO)按信息要素分配: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点子创意)的收入,具体内容:,福利性分配,技术要素,按劳分配,资本要素,资本要素,劳动要素,资本要素,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土地要素,3、(07全国高考文综)某“80 后”业余作家发表一部小说,获得稿酬1万元。此作家的稿酬属于:A、按劳分配所得的收入 B、个体劳动经营所得的收入 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 D、知识创新的奖励收入,【答案】C,C,4、(2010年高考安徽卷3)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
16、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A、44000元 26000元 B、36000元 19000元 C、49000元 21000元 D、44000元 11000元,D,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一切条件让群众拥有等多的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的定义是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
17、益等。工资性收入(工资等)转移性收入(养老金等)经营性收入(商业买卖收入等),判断以下属于何种分配方式?,1、小张是外资企业的普通职工,月工资1000元()2、小李是该外资企业(管理硕士)的经理,年薪15万()3、铃木购买股票,一年从该企业获得收入500万美元()4、小赵开了一家超市,雇工30人,一年纯利润12万()5、小王老家的房子租给一商人,房租一年4000元()6、某股民炒股票赚了3万元()7、黄教授向某农民提供一条致富信息,收费200元()8、小孙是卖服装的个体户,一年净赚2.5万()9、老刘承包了责任田,种植大棚蔬菜,年收入2万元(),劳动,管理,资本,资本,土地,资本,技术,个体劳
18、动所得,按劳分配,判断以上哪些收入是属于财产性收入,1、私营企业中的会计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A、按技术要素分配 B、按劳动要素分配 C、按劳动成果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 2、2009年3月5日召开的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多方人大代表的提案涉及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下列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是: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从股票升值中获得的收入农民出售各种农产品获得的收入出租房屋获得的收入 A、B、C、D、,B,D,三个“为什么”和三个区别,1、三个“为什么”(1)为什么要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是生产力的多层次性的要求。二是多种所有制的要求。三是市场经济的要求。(2)为什么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一是
19、因为公有制为主体;二是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状况决定。三是劳动的性质和特点。(3)为什么要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市场经济的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必然要求按生产要素分配。,三个“为什么”和三个区别,2、三个区别(1)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和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社会主义性质分配:按劳分配。非社会主义性质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2)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区别第一,存在的范围不同。前者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后者存在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第二,性质不同。前者是社会主义性质分配,后者是非社会主义性质分配。(3)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按劳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轮 复习 经济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56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