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安全风险管理.ppt
《隧道安全风险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安全风险管理.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隧道安全风险管理,赵东平 工学博士 所长/高级工程师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隧道安全风险管理的目的与意义,隧道是修建于地下的人工构筑物,隧道工程项目体量大,建设工期长,投资大,具有隐蔽性高和风险不确定的特点。因此,隧道一旦发生安全风险事件,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也比较大。为了降低隧道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减少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有必要开展隧道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隧道安全风险管理目的:使决策科学化,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政府、业主、设计和施工单位的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从而达到控制风险,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的目的。,1、开展隧道安全风险管理的目的,一、隧道风险管理的目的与意义
2、,我国在隧道等建设项目中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标准化体系是近几年开始的,至今还不到10年时间。以铁路隧道为例:2007年之前,没有标准或规范执行,2007以后,原铁道部发布了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该规定为我国铁路隧道开展风险评估提供了依据和指南;2014年,铁路总公司在原暂行规定的基础上,再次发布了铁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技术规范(Q/CR 90062014),至此,我国铁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开始纳入正规化管理工作。尽管规范已经发布,但在隧道建设过程中,安全风险意识不强、安全制度不落实、安全投入不够、管理职责不到位是当前风险管理工作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同后果等级的安全事
3、故还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隧道工程的形象。,一、隧道安全风险管理的目的与意义,近年我国高速铁路、公路隧道及市政管线隧道修建数量不断增加,修建在复杂地质环境中的隧道越来越多。因此,隧道建设难度和风险也愈显突出。,一、隧道安全风险管理的目的与意义,野三关隧道全长13.8kmm,为全线最长的隧道,隧道穿越11条发育断层、5条暗河。施工期间,隧道发生了大规模的岩溶突水、突泥风险事件(2007年8月5日,新华网专题报道)。,2、隧道安全管理水平和生产形势,2.2 隧道工程安全生产形势,宜万铁路实例一:野三关隧道突水突泥,一、隧道安全风险管理的目的与意义,2、隧道安全管理水平和生产形势,2.2
4、隧道安全生产形势,月日时左右,由中铁十六局负责施工的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突发透水事故,瞬时突水水量为万万方小时,持续约分钟,正在作业的名施工人员被困。,吨重的装载机被冲走了米,吨重的喷浆台车被冲走了米,宜万铁路工程实例一:野三关隧道突水突泥,2007年8月5日凌晨,野三关隧道出口,出碴接近尾声时,装载机司机突然发现掌子面后右侧向上涌水,随即撤离出井报警。之后,突发大规模突水突泥,峰值涌水量30万方/小时,总突水量15.1万方,突泥石5.35万方。突水点附近约200m被块石、泥沙充满,距突水点500m处淤积泥沙厚度约3米。事故造成53人被困,其中10名作业人员遇难。,一、隧道安全风险管理的目的与意
5、义,野三关隧道自开工以来,共揭示溶腔76个,日涌水量大于1万方的突水突泥点30处,最大日涌水量达30万方。从2007年的8.5事故施工受阻,到08年12月31日突破602溶腔,实现全隧贯通,用时一年零五个月。,2、隧道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形势,2.2 隧道安全生产形势,宜万线工程实例一:野三关隧道突水突泥,一、隧道安全风险管理的目的与意义,宜万线工程实例一、马鹿箐隧道历次突水1、突水突泥,2006年1月21日,马鹿箐隧道平导开挖至PDK255+978掌子面时,爆破工序后,正准备出碴时,工人听到掌子面有掉块、坍方响声,并伴随少量流水。随后发生大规模突水,峰值涌水量72万方/小时。该次突水总量7
6、0万方,突水导致正洞11名作业人员遇难。潜在风险源问题。,2、隧道安全管理水平和生产形势,2.2 隧道安全生产形势,PDK255+978,一、隧道安全风险管理的目的与意义,实例二、襄渝线地表失水调查,襄渝铁路在进行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大量的地表失水事件,据统计,发生在隧道工区的地表失水事件有17起,发生在斜井工区的有2起。因隧道施工导致地表失水受影响地区有村镇35个,18千瓦水电站一个,受影响人数达2348户,共计12427人,由此所产生的费用近1000万元。同时带来社会安定团结问题。,2、隧道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形势,2.2 隧道安全生产形势,一、隧道安全风险管理的目的与意义,地表水
7、严重流失,影响了隧道上方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导致不和谐事件发生。,实例二、某线地表失水调查,2、隧道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形势,2.2 隧道安全生产形势,一、隧道安全风险管理的目的与意义,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发生的安全事故中,仅隧道坍方就发生28起,造成人员伤亡71人,历年统计如下:,2006年发生事故5起,造成5死3伤14人受困;,2007年发生事故7起,造成13死2伤8人受困;,2008年发生事故6起,造成16死10伤;,2009年发生事故7起,造成12死3伤6人受困;,2010年发生事故3起,造成25人死亡。,2、隧道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形势,2.2 隧道安全生
8、产形势,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规定:发生特别重大事故(30R)、重大事故(1030R)的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国务院。,一、隧道安全风险管理的目的与意义,从这些实例中不难看出发生重大风险事故后果的严重性。这一系列重大风险事故的发生带给了我们沉痛的教训,也让我们认识到铁路工程风险事故防范的重要性,特别是对具有突发性的、后果极其严重的风险事故更应该加强防范措施。,2、铁路工程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形势,2.2 铁路工程安全生产形势,一、铁路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目的与意义,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当前应如何有效地开展隧道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简单说就是隧道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需要“做什么”、
9、“怎么做”和“谁来做”这三个基本问题。,一、隧道安全风险管理的目的与意义,二、隧道安全风险管理概念及现状,1、有关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风险是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损失的组合。风险最大的特征是不确定性,它是否发生、发生时间以及产生的结果(损失程度)都是不确定的;同时,风险又具有一定规律,是可预测的。,风险(Risk),二、隧道安全风险管理概念及现状,1、有关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在隧道工程设计、施工或运营养护期间发生人员伤亡、环境破坏、财产损失、工程经济损失、工期延误等潜在的不利事件的概率(P)和后果(C)的集合,表达式为:R=f(P,C)。,隧道工程风险,二、隧道安全风险管理概念及现状,1、有关
10、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风险管理是指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通过风险辨识、风险估计、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等手段减少风险的影响,以较低合理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行为。风险管理是建设管理的一个子系统,管理的对象是风险,管理的主体是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风险管理,二、隧道安全风险管理概念及现状,2、国内外隧道风险管理的现状,(1)相关研究,2.1 国外隧道风险管理的历史与现状,1930年,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提出风险管理,控制金融风险;1974年,美国MIT的教授:提出隧道工程风险分析的特点和应遵循的理念;1983年,英国 剑桥大学的:将不确定性的影响和工程造价联系起来;1993年,和:铁路隧道进行了定量
11、的风险评估研究;2003年,和:采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地质风险评估。,二、隧道安全风险管理概念及现状,2.1 国外隧道风险管理的现状(2)相关法规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加强工程风险管理研究和运用,为风险管理制定了指导性的法规,全面涉及铁路工程的法规没有,以隧道工程为例:隧道风险管理指南 国际隧协2004年发布 英国隧道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联合规范 英国隧协和保险业协会2003年联合发布。(3)风险管理咨询业的兴起,咨询公司服务于项目(4)科学的过程管理及计算机决策辅助工具,2、国内外隧道风险管理的现状,二、隧道安全风险管理概念及现状,2.1国外隧道风险管理的现状 国外已经开发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
12、GIS)的隧道工程风险管理辅助决策系统(DAT)、MCA和基于Internet平台的风险监控管理系统(GDMS)系统软件,其主要功能如下:,2、国内外隧道风险管理的现状,二、隧道安全风险管理概念及现状,2.1 国外隧道风险管理的现状,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建设工程风险评估方法,多以定量为主,目前的发展趋势为全概率化的风险评估方法。同时都倾向于以施工过程采集的原始施工数据为基础构建风险事件和风险因素的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程序开发,进行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风险评估工作。,2、国内外隧道风险管理的现状,二、隧道安全风险管理概念及现状,2.1 国外隧道风险管理的现状,2、国内外隧道风险管理的现状,二
13、、隧道安全风险管理概念及现状,2.2、国内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现状,我国在隧道建设项目中实施安全风险管理是近几年的事,至今还不到10年时间,我们管理的经验还不够丰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技术方面表现在:一、支持风险管理分析、决策的基础数据不足;二、管理软件的开发少,决策的自动化程度不高。,当然也要看到我们近年取得的一些成绩,例如风险管理的远程控制已经起步。在贵广等新建铁路线已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采集、传播技术和管理软件,实现风险管理过程的可视化和远程控制。,2、国内外隧道风险管理的现状,二、隧道安全风险管理概念及现状,铁路工程风险管理工作要遵守的相关法规、标准,(1)安全风险管理国
14、家相关法规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安全生产法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等,2.2 国内工程风险管理的现状,2、国内外工程风险管理的现状,二、隧道安全风险管理概念及现状,(2)安全风险管理原铁道部相关法规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关于加强铁路隧道工程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 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指南等 对做好勘察设计和施工、建立规范风险管理制度提出了相应要求。,2.2、国内风险评估与管理现状,2、国内外工程风险管理的现状,二、隧道安全风险管理概念及现状,(3)安全风险管理原铁道部相关规范和标准 铁路工程建设安全技术标准体系
15、,体系以勘察设计及施工安全为核心,由基础标准、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三个层次构成,包括勘察设计标准、重点专业施工及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路建设项目管理规范、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专业风险评估与管理标准等。目前,我国铁路工程建设安全的核心标准是2009年修订发布的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及2014年发布的铁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技术规范,其中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包括铁路隧道、路基、桥梁、轨道、通信信号、电力、供电等六册施工安全技术规程。,2.2、国内风险评估与管理现状,2、国内外工程风险管理的现状,二、隧道安全风险管理概念及现状,三、隧道风险管理构架及职责,该隧道多次通过薄煤层,瓦
16、斯压力0.1720.67 MPa,低瓦斯隧道。2005年12月上旬,隧道右洞进口掌子面发生坍方。由于该处位于背斜核部、裂隙发育、裂隙中含有煤层瓦斯,坍方又促使瓦斯大量涌出。12月22日,衬砌台车上的不防爆插座打火,引起瓦斯爆炸,当场死44人,伤11人。爆炸气流充满1500m巷道并冲出洞口,并将洞外几十吨重台车推动几十米(2005年12月搜狐网报道)。,案例分析:都汶高速公路董家山隧道(长4 km),三、隧道风险管理构架及职责,1、事故的直接原因:由于掌子面处坍方,瓦斯异常涌出,致使模板台车附近瓦斯浓度达到爆炸界限,模板台车配电箱附近悬挂的三芯插头短路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2、事故的主要原因:
17、一是 施工企业违规将劳务分包给无资质的作业队。施工中安全管理混乱;通风管理不善,右洞掌子面拱顶瓦斯浓度经常超限;部分瓦斯检测员无证上岗,检查质量、次数不符合规定等。,二是 监理单位未正确履行职责,关键岗位人员无证上岗。,四是 设计单位对涉及施工安全的瓦斯异常涌出认识不足,防范措施不到位。,三是 项目法人对施工单位违规分包、现场管理混乱等问题 未能加以纠正,对施工中出现的瓦斯隐患未采取有效措施。,案例分析:都汶高速公路董家山隧道(长4 km),事故原因分析,三、隧道风险管理构架及职责,经查实:“在都汶高速公路合同段施工期间,有关部门通过日常安全检查以及对事故处理给出批复意见等方式,指出施工方在使
18、用防爆用电设备、瓦斯浓度检测及安装瓦斯自动断电仪方面等劳动安全设施以及通风系统的设置和运行方面都存在着不符合规定的地方,并提出整改措施。”实际情况:“被告人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但在检查落实方面仍未完全达到要求。”经调查认定这是一起责任事故。5名项目部管理人员,在各自其职责范围内存在未能全面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23年。,案例分析:都汶高速公路董家山隧道(长4 km),事故处理,三、隧道风险管理构架及职责,1、风险管理构架,风险管理构架:由业主层和实施主体层两层构成,三、隧道风险管理构架及职责,2、风险管理职责,设计阶段业主对风险管理全面负责,设计单位(或咨询单位、相关专业机构)
19、在业主指导下对风险进行评估;施工阶段业主对风险管理全面负责,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在业主指导下对风险进行评估。,铁路隧道风险管理构架及管理职责,2.1 业主的主要职责(1)制定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工作实施办法(2)督导设计单位进行设计阶段风险评估工作(3)督导施工单位开展施工阶段风险评估工作(4)负责对高度和极高的风险等级进行审查(5)必要时委托相关专业机构进行风险监测(6)检查、监督、协调、处理评估工作中的有关问题,三、隧道风险管理构架及职责,2、风险管理职责,(1)制定设计阶段风险评估工作实施细则;(2)进行设计阶段的风险评估工作;(3)提出风险评估结果,纳入设计文件;(4)向施工单位进行有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隧道 安全 风险 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55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