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中的语言 (2).ppt
《鉴赏诗歌中的语言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鉴赏诗歌中的语言 (2).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节 鉴赏诗歌中的语言,体验与探究 真题体验,1.(2008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解析 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考查考生对诗眼的把握。答案“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2.(2009四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
2、 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3.(2009北京)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注】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波神:水神。准拟:准定。,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
3、词人属于哪一流派?解析 通读全词,首先掌握全词的语言风格属于豪放乐观类型,再联系宋代相关的词人不难答出。答案 苏轼、辛弃疾 豪放派,1.考点要求,2.解读考点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包括:(1)分析诗歌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含蓄性、精确性,揭示语言所表达的具体意义,即从情感、意境上品味语言,挖掘词语的深层含义。(2)分析诗歌运用的修辞格及其作用。(3)分析诗歌语言的主体风格及其艺术魅力,感受其明快、朦胧、沉郁、飘逸、雄奇等艺术特征。,3.命题规律(1)炼字题型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品味,要放在句中,并结
4、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设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对字进行赏析。本诗的字,换成另外一字好不好?为什么?,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2)语言风格题型 不同诗人的作品,或者同一诗人不同的诗歌,往往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鉴赏语言特色,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的赏析,要记忆一些常用术语,5年高考3年模拟,以便表述恰当,
5、答题规范。,设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语言艺术)。本诗语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里?请简要分析。答题步骤:,整合与点拨知识整合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鉴赏诗歌的语言,就要着眼诗歌的用词用语。高考试题一般从两个方面去设题:炼字(词)的角度和语言风格的角度。考点1“炼字”艺术 炼字,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一种修辞现象。鉴赏古诗词的炼字艺术是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重要命题点,出现的频率相当高。,1.动词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移家别湖上亭戎 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问题: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
6、分别予以简要分析。,解析 第一步:解读诗歌 全诗是说: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欢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的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服,不让我离去。在这里住久了,连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分别之际,别情依依,鸣声悠悠,透出离别的伤感。,第二步:结合诗句回答问题 要回答此题,首先要弄清题干的含意。所谓的“准确”,就是符合“柳条藤”“黄莺”等事物的特点;所谓“传神”,就是用了拟人的手法,寄寓了人的情感。,参考答案 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态,表现出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
7、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2.形容词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甘草子柳 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请简要赏析一下“乱洒衰荷”句中“乱”字的妙处。答案“乱”字既写出了雨洒衰荷凌乱惊心的声响,又画出跳珠乱溅的景象,还显示了凭栏凝伫、寂寞无聊的女主人公的心绪之乱。,解析 要赏析“乱”的妙处,要从写景的角度和抒情的角度两个方面去分析。1、于景而言,“乱洒”是诉诸人的视觉,“真珠雨”是诉诸人的听觉,李商隐有“留得枯荷听雨声”之句,“真珠雨”也容易让人联想起白居易的“大珠小珠落玉
8、盘”的妙句。2、于情而言,乱的形、乱的声正是主人公乱的心绪的外在体现。这一层意思往往可能被忽略。,3.副词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闺 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有人说“忽见”的“忽”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细读却耐人寻味,为什么这样说?请作简要赏析。,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闺中女子形象的诗。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忽见”惹起一腔幽怨。理解“忽”字的含义,不能只局限于此句,而应 从全诗的内容和结构方面来分析,找出其内在的联系。,答案 从全诗来看,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杨柳色”是“悔”的直接原因,但细细品味,“杨柳色”是外因,“悔”是内因,总有一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鉴赏诗歌中的语言 2 鉴赏 诗歌 中的 语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54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