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工艺学-2铸造.ppt
《金属工艺学-2铸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工艺学-2铸造.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热加工工艺基础,1金属材料导论,2金属液态成形(铸造),3金属塑性成形(金属压力加工),4金属连接成形(焊接),热加工工艺,2 金属液态成形,液态成形,工艺基础,铸件生产,结构设计,铸造工艺,1,2,3,4,工艺性能,工艺方法,2.1 金属液态成形(铸造)工艺基础,什么是金属的液态成形:,金属的液态成形的方法:金属的液态成形是制造毛坯、零件的重要方法之一。按铸型材料的不同,金属液态成形可分为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包括压力铸造、金属型铸造等).其中砂型铸造是最基本的液态成形方法,所生产的铸件要占铸件总量的80%以上.,将熔炼好的液态金属浇入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型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以获得毛坯或零
2、件的工艺方法,亦称铸造.,砂型铸造过程,液态成型的优点,对材料的适应性广,铸件的大小几乎不受限制,2,液态成型的缺点,工艺过程比较复杂,一些工艺过程还难以控制,1,液态成形零件内部组织的均匀性、致密性一般较差,2,液态成形零件易出现缩孔、缩松、气孔、砂眼、夹渣、夹砂、裂纹等缺陷,产品 质量不够稳定,3,由于铸件内部晶粒粗大,组织不均匀,且常伴 有缺陷,其力学性能比同类材料的塑性成形低,4,液态合金的工艺性能,液态合金的工艺性能表征为液态合金的铸造性能,通常是指合金的流动性、收缩性吸气性及偏析等性能,合金铸造性能是选择铸造金属材料,确定铸件的铸造工艺方案及进行铸件结构设计的依据,2.1.1 合金
3、的充型能力,液态金属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尺寸精确、轮廓清晰的成型件的能力,充型能力的概念:,充型能力不足,浇不足,冷 隔,夹 砂,气 孔,夹 渣,充型能力的决定因数,合金的流动性铸型性质浇注条件铸件结构等,夹砂缺陷,气孔缺陷,合金的充型能力,测试合金充型能力的方法:如右图,将合金液浇入铸型中,冷凝后测出充满型腔的式样长度。浇出的试样越长,合金的流动性越好,合金充型能力越好,几种不同合金流动性的比较,*铸钢的流动性,*铸铁的流动性,2.1.2.1 合金流动性对充型能力的影响,合金流动性的决定因数 合金的种类:合金不同流动性不同 化学成分:同种合金中成分不同的合金具有不同的结晶特点,流动性 也不同。
4、结晶特性:恒温下结晶,流动性较好;两相区内结晶,流动性较差,2.1.2.2 浇注条件对充型能力的影响,浇注条件,浇注温度,充型压力,浇注系统,浇注温度越高,液态金属的粘度越小,过热度高,金属液内含热 量多,保持液态的时间长,充型 能力强。,液态金属在流动方向上所受的压力称为充型压力。充型压力越大,充型能力越强。,浇注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则流动 阻力越大,充型能力越差。,2.1.2.3 铸型条件对充型能力的影响,铸型蓄热系数:即从金属中吸取热量并储存的能力,铸型温度(不能过高),铸型的发气和透气能力:铸型发气能力过强,透气能力又差时,若浇铸速度太快,则型腔中的气体压力增大,充型能力减弱。,2.1.
5、2.4 铸件结构对充型能力的影响,折算厚度:折算厚度也叫当量厚度或模数,是铸件体积与铸件表面积之比。折算厚度越大,热量散失越慢,充型能力就越好。铸件壁厚相同时,垂直壁比水平壁更容易充填.(大平面铸件不易成形),复杂程度:铸件结构越复杂,流动阻力就越大,铸型的充填就越困难。,找到了影响因素,就可提出改进或提高合金充填能力的措施,2.1.3 液态金属的凝固与收缩,2.1.3.1 铸件的凝固 在铸件的凝固过程中,截面一般存在三个区域,即液相区、凝固区、固相区。对铸件质量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液相和固相并存的凝固区的宽窄。铸件的凝固方式就是依据凝固区的宽窄来划分的。,凝固方式有:逐层凝固 糊状凝固 中间凝固
6、,影响凝固的主要因素,*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越小,凝固区域越窄,越趋向于逐 层凝固。在铁碳合金中普通 灰铸铁为逐层凝固,高碳钢 为糊状凝固。*铸件的温度梯度:在合金结晶温度范围已定的 前提下,凝固区的宽窄取决于 铸件内外层之间的温度差。若铸件内外层之间 的温度差由小变大,则其凝固区相应由宽变窄。,2.1.3.2 合金的收缩,合金的收缩的过程:合金从液态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其体积或尺寸缩减的现象。合金的收缩给液态成形工艺带来许多困难,会造成许多铸造缺陷。(如:缩孔、缩松、裂纹、变形等)。,合金收缩的三个阶段,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固态收缩,什 么 结 果?,合金的收缩,合金收缩,
7、固态合金冷却,液态合金冷却,液态收缩,凝固收缩,缩孔:恒温下结晶,缩松:两相区结晶,固态收缩,裂纹,变形,应力,线收缩,2.1.3.3 影响收缩的因素,铸型条件,铸件结构,浇注温度,化学成分(c含量),合金收缩,不确定,要消除这些缺陷就要找出产生缺陷的影响因数,合金收缩,铸造缺陷,三个重要缺陷!,2.1.3.4 缩孔与缩松的形成,缩孔的形成:纯金属、共晶成分和凝固温度范围窄的合金,浇注后在型腔内是由表及里的逐层凝固。在凝固过程中,如得不到合金液的补充,在铸件最后凝固的地方就会产生缩孔.,缩松的形成原因:铸件最后凝固的收缩未能得到补充,或者结晶温度范围宽的合金呈糊状凝固,凝固区域较宽,液、固两相
8、共存,树枝晶发达,枝晶骨架将合金液分割开的小液体区难以得到补缩所致。,结论:纯金属、共晶成分(逐层凝固)和凝固温度范围窄的合金易产生缩孔 凝固区域较宽(糊状凝固)的合金易产生缩松,缩孔与缩松的形成演示,缩孔易出现的部位,定向凝固原则,是铸件让远离冒口的地方先凝固,靠近冒口的地方次凝固,最后才是冒口本身凝固。实现以厚补薄,将缩孔转移到冒口中去。,原则,合理布置内浇道及确定浇铸工艺。,方法,合理应用冒口、冷铁和补贴等工艺措施。,消除缩孔和缩松的方法,A等温线法,B内切圆法,判断缩孔出现的方法,上次课内容的回顾,什么是金属的液态成形,液态成型的优、缺点,合金的充型能力,影响充型能力的因数,合金的流动
9、性铸型性质浇注条件铸件结构等,结晶特性:恒温下结晶,流动性较好;两相区内结晶,流动性较差,浇注温度,充型压力,浇注系统,复杂程度、折算厚度,铸型温度、铸型的发气和透气能力,合金的种类、化学成分(结晶特性),液态金属的凝固与收缩,凝固方式有:逐层凝固、糊状凝固、中间凝固,合金的收缩: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固态收缩,影响收缩的因素:化学成分(c含量)、浇注温度、铸件结构、铸型条件,三种收缩导致铸件的缺陷?,解决缩孔的方法演示,冒口和冷铁,定向凝固原则,上次课内容的回顾,缩孔与缩松的形成纯金属、共晶成分和凝固温度范围窄的合金 逐层凝固 缩孔凝固区域较宽的合金 糊状凝固 缩松,消除缩孔和缩松的方法,定向
10、凝固原则,原则,合理布置内浇道及确定浇铸工艺。,方法,合理应用冒口、冷铁和补贴等工艺措施。,2.1.4 液态成形内应力、变形与裂纹,内应力,热应力,机械应力,变形,裂纹,铸件在凝固和冷却的过程中,由于铸件的壁厚不均匀,导致不同部位不均衡的收缩而引起的应力。,铸件在固态收缩时,因受到铸型、型芯、浇冒口、砂箱等外力阻碍而产生的应力。,残余热应力的存在,使铸件处在一种非稳定状态,将自发地通过铸件的变形来缓解其应力,以回到稳定的平衡状态。,当热应力大到一定程度会导致出现裂纹。,2.1.4.1 热应力的形成过程分析,t0t1 高温阶段,塑性状态,塑性变形消除t1 t2 杆弹性状态,塑性状态,杆受拉应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属 工艺学 铸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53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