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塑性加工技术3-材料学基础.ppt
《金属塑性加工技术3-材料学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塑性加工技术3-材料学基础.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篇 塑性变形材料学基础,金属塑性加工原理 Principle of Plastic Deformation in Metals Processing,第5章 金属的塑性,5.1 金属的塑性 5.2 金属多晶体塑性变形的主要机制 5.3 影响金属塑性的因素 5.4 金属的超塑性,5.1.1 塑性的基本概念 5.1.2 塑性指标及其测量方法 5.1.3 塑性状态图及其应用,5.1 金属的塑性,5.1.1 塑性的基本概念,什么是塑性 塑性是金属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塑性与柔软性的区别是什么?塑性反映材料产生永久变形的能力 柔软性反映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塑性与柔软性的对立统
2、一,铅-塑性好,变形抗力小不锈钢-塑性好,但变形抗力高白口铸铁-塑性差,变形抗力高结论:塑性与柔软性不是同一概念,为什么要研究金属的塑性?,探索塑性变化规律寻求改善塑性途径选择合理加工方法确定最佳工艺制度提高产品质量,5.1.2 塑性指标及其测量方法,塑性指标的测量方法塑性指标,塑性指标,概念:金属在破坏前产生的最大变形程度,即极限变形量表示方法:断面收缩率=(F0-Fh)/F0100%延伸率=(Lh-L0)/L0100%冲击韧性 k最大压缩率=(H0-Hh)/H0100%扭转角(或扭转数)=Rn/30L0(未给出每次的扭转角?)弯曲次数,塑性指标的测量方法,拉伸试验法压缩试验法扭转试验法轧制
3、模拟试验法冲击韧性弯曲试验,拉伸试验法,式中:L0拉伸试样原始标距长度;Lh拉伸试样破断后标距间的长度;F0拉伸试样原始断面积;Fh拉伸试样破断处的断面积,断面收缩率=(F0-Fh)/F0100%延伸率=(Lh-L0)/L0100%,压缩试验法,简单加载条件下,压缩试验法测定的塑性指标用下式确定:=(H0-Hh)/H0100%,式中:压下率;H0试样原始高度;Hh试样压缩后,在侧表面出现第一条裂纹时的 高度,扭转试验法,对于一定试样,所得总转数越高,塑性越好,可将扭转数换作为剪切变形()=Rn/30L0(每次的扭转角),式中:R试样工作段的半径 L0试样工作段的长度 n试样破坏前的总转数,轧制
4、模拟试验法,在平辊间轧制楔形试件,用偏心轧辊轧制矩形试样,找出试样上产生第一条可见裂纹时的临界压下量作为轧制过程的塑性指标。,5.1.3 塑性状态图及其应用,表示金属塑性指标与变形温度及加载方式的关系曲线图形,简称塑性图。应用:合理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冷热变形工艺,确定MB5镁合金热加工工艺步骤,根据产品确定加工方式(慢速、快速等)根据相图确定合金的相组成根据塑性图确定变形温度范围,根据相图确定合金的相组成,T530,合金为液相270T530,单一相T270,两相组织:Mg的固溶体,立方相:Mg4Al3 或 Mg17Al12,硬脆相,AZ61M(MB5)属变形镁合金,主要成分为:Al 5.5 7
5、.0%Mn 0.15 0.5%Zn 0.5 1.5%,铝含量对镁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随Al含量增加,相增多,延伸率下降,硬度和强度提高,根据塑性图确定热变形温度范围,MB5合金的塑性图k 冲击韧性,m 慢力作用下的最大压缩率C 冲击力作用下的最大压缩率,断面收缩率,0 弯曲角度,慢速:轧制、挤压 和m在350-400较快速:锤锻 C确定在400-450快速:锻造和冲压k确定250以下,从塑性图上获取的信息,慢速加工,温度为350400时,值和M都有最大值,不论轧制或挤压,都可在此温度范围内以较慢的速度加工。锻锤下加工,在350左右有突变,变形温度应选择在400450。工件形状比较复杂,变形时易
6、发生应力集中,应根据K曲线来判定。从图中可知,在相变点270附近突然降低,因此,锻造或冲压时的工作温度应在250以下进行为佳。,5.2 金属多晶体塑性变形的主要机制,5.2.1 多晶体变形的特点 5.2.2 多晶体的塑性变形机构 5.2.3 合金的塑性变形 5.2.4 变形机构图,5.2.1 多晶体变形的特点,1变形不均匀,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竹节现象,粗晶铝晶粒各处变形不均,2晶界的作用及晶粒大小的影响,冷变形情况下:晶界强度高于晶内强度晶粒越细、强度硬度越高、变形越均匀,应力集中小,塑性好与单晶体相比,多晶体受晶界和晶体取向差别的影响,各晶粒变形先后、大小不同,同一晶粒内变形也不均匀,易产生残
7、余应力,5.2.2 多晶体的塑性变形机构,1晶粒的转动与移动,晶粒转动:金属整体性变形和晶粒不均匀变形出现力偶晶粒移动:晶界受剪切应力作用使晶粒处于有利位向,便于变形发展易造成晶界裂纹产生冷变形时,是断裂的先兆(晶界强度高于晶内)热变形时,晶界扩散加强,易修复裂纹,是热变形的重要机制之一,2溶解沉积机构,该机构的实质是一相晶体的原子迅速而飞跃式的转移到另一相的晶体中去。保证两相有较大的相互溶解度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随着温度的变化或原有相晶体表面大小及曲率的变化,伴随有最大的固溶度改变。(2)变形时,应具备足够高的温度条件。,3非晶机构,非晶机构是指在一定的变形温度和速度条件下,多晶体
8、中的原子非同步的连续的在应力场和热激活的作用下,发生定向迁移的过程。大量原子定向迁移引起宏观塑性变形取决于温度、应力和应变速度在温度高至0.5T熔,在较低的应力作用下都会发生,温度越高,晶粒越小,扩散越快(高温需要粗晶),5.2.3 合金的塑性变形,1.单相固溶体合金的变形 不改变晶体对称性时,增加位错运动阻力,强度、硬度提高,加工硬化率提高,塑性有下降趋势,如Cu-Ni合金改变晶体对称性时,可能引起可以开动的滑移系减少,少于5个独立滑移系时,多晶体的变形协调性降低,合金变脆,如Ti-(O)2.多相合金的变形 聚合型多相合金-第二相晶粒尺寸与基体相晶粒尺寸同数量级弥散分布型多相合金-第二相细小
9、、弥散分布,聚合型多相合金,组成相都具有塑性时=f11+f22=f11+f22当第二项为硬脆相时,随第二相体积分数的增加,强度和塑性都降低,弥散分布型多相合金,切割机制绕过机制弥散强化的效果与第二相的尺寸、间距有关,5.2.4 变形机构图,揭示在某一应力-温度范围内对应变速率起控制作用的变形机理,5.2.4 变形机构图,揭示在某一应力-温度范围内对应变速率起控制作用的变形机理,a.1mm b.10微米 应变速率线,5.2.4 变形机构图,揭示在某一应力-温度范围内对应变速率起控制作用的变形机理,1400K 50Fe-50Ni,应力-应变关系方程(本构方程),e=Aeneme-bTn-加工与硬化
10、指数m-应变速率敏感性系数A-材料常数T-绝对温度b-温度影响系数,与变形机制的激活能Q有关如:=An e-Q/RT,5.3 影响金属塑性的因素,5.3.1 影响塑性的内部因素 5.3.2 影响金属塑性的外部因素 5.3.3 提高金属塑性的主要途径,5.3.1 影响塑性的内部因素,1化学成分(1)杂质(2)合金元素对塑性的影响 2组织结构,5.3.2 影响塑性的外部因素,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变形程度应力状态变形状态尺寸因素周围介质,一、变形温度对塑性的影响,随温度升高,塑性提高:出现新的变形机制,如晶界滑移、非晶机构、沉淀溶解出现回复、再结晶出现新的滑移系但并非直线上升,随相态和晶界的变化,可能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属 塑性 加工 技术 材料 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53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