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1.ppt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1.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酸碱中和滴定,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误差判断依据:,C测=,或:n测=C标V标,洗涤仪器(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气泡;体积读数(仰视、俯视);指示剂选择不当;杂质的影响;操作(如用力过猛引起待测液外溅等)。,中和滴定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的6个方面是:,1、因仪器润洗不当引起的误差:,(1)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标准液润洗。,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这时标准液的实际浓度变小了,所以会使其用量有所增加,导致C测增大,(2)盛装待测液的滴定管或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分析:这时实际n测减小,所以会使V标减小,导致C测减小,(3)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再用待测液润洗。,分析:
2、这时待测液的实际总量变多了,使标液的用量增加,导致C测增大,思考:若锥形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对C测是否有影响?答案:无影响,2.读数不规范,(1)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分析:V标偏小,导致C测偏小。,(2)滴定前俯视,滴定后仰视。,分析:V标偏大,导致C测偏大。,(1)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漏液。,分析:这样会使标准液的实际用量增加,导致C测偏大。,(2)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前尖嘴部分留有气泡,滴定过程中,气泡变小或消失,最后无气泡。,分析:对于气泡前有后无,会使V标实际变多,致使C测偏大,(3)滴定过程中,将标准液滴到锥形瓶外。,分析:这样会使标准液的实际用量增加,导致C测偏大。,3.操作不当
3、,(4)移液时,将移液管尖嘴处的残留液吹入锥形瓶中。,分析:使待测液的总量变多,从而增加标准液的用量,使C测偏大。,(5)滴定过程中,振荡锥形瓶时,不小心将待测液溅出。,分析:这时会使待测液的总量变少,从而标准液的 用量也减少,使C测偏小,4.标准液配置不当,(1)用含有Na2CO3杂质的NaOH配置标液来测定盐酸的浓度。,(2)用含有Na2CO3杂质的KOH配置标液来测定盐酸的浓度,(3)用NaOH配置的因存放不当而变质的标准液测定盐酸的浓度。,5.终点判断不准,(1)强酸滴定弱碱时,甲基橙由黄色变为红色时停止滴定。,分析:重点时的颜色变化应该是由黄色变为橙色,所以,这属于过晚估计终点,C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酸碱 中和 滴定 误差 分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52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