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基本规律和论证.ppt
《逻辑基本规律和论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基本规律和论证.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六章 逻辑基本规律,2,第一节 逻辑基本规律概述,逻辑规律 有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同一律 是思维具有同一性的规律。矛盾律 是思维具有一贯性的规律。排中律 是思维具有明确性的规律。充足理由律 是思维具有论证性的规律。,3,第二节 同一律,一、同一律的内容和公式 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与其自身保持同一。也就是说,每一个概念、判断都是确定的,是什么就是什么,一个判断是真的就是真的,是假的就是假的。公式:A是A,或AA,4,二)同一律对正确思维的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我们所使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须保持同一,不能任意变更。我们所做的判断要保持同一,是什么判断就是
2、什么判断,断定是真 的就断定是真的,断定是假的就断定是假的,不能随便变更。,5,三)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违反同一律的要求,就要出现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混淆概念是无意地把不同概念来使用所犯的逻辑错误。偷换概念是有意地把不同概念当作同一概念加以使用的逻辑错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转移论题也叫离题、走题或跑题,是指无意地用一个似是而非的论题取代了原题。偷换论题是有意地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暗中用另一个论题代替原题的逻辑错误。偷换论题是一种诡辩手法。,6,四、逻辑同一与形而上学同一的区别,第一,含义不同。第二,性质不同。,7,第三节 矛盾律,一、矛盾律
3、的内容和公式 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反对或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时都真,其中必有一假。这里的思想指判断,即互相反对的或互相矛盾的判断。互相反对:不能同真,但可同假。互相矛盾:不能同真,不能同假。公式:并非A且非A。A不是非A。,8,二、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所作的互相反对或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都断定为真,即不能“两可”,必须断定其中必有一假。错误: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错误叫自相矛盾。(韩非子“以子之矛,功子之盾,何如”),9,三、正确区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两者是两种不同的矛盾:性质不同。内在关系不同。逻辑值不同。客观基础不同。解决方法不同。,10,四
4、、关于悖论,原意是指似是而非的话语、自相矛盾的说法或一些奇谈怪论。历史上最早发现悖论的是古希腊麦加拉学派的说谎者悖论,就是:“我说的这句话是谎话”。这里产生了一个问题“说自己说谎的人,他这句话是不是假的”?如果他所说的“是真的”,那么这句话是假的。如果他所说的“是假的”,那么这句话是真的。,11,悖论的定义,一个判断B,如果承认B,可推得非B;反之,如果承认非B,又可推出B,我们称判断B为一个悖论。公元前五世纪,爱利亚有个人叫芝诺,提出了四个违背常识的推理:运动不可能。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飞矢不动。一段时间和它的一半相等。,12,悖 论 的 特 点,1.没有处理好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的关系。
5、2.语言结构层次的混乱,一句话中套着一句话,它们都违背了自己提出的要求,语言的辩证性遭到了破坏,对立的东西被绝对割裂开来,并片面地予以夸大,又机械地连在一起,形成直接的冲突。,13,第四节 排中律,一、排中律的内容和公式 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都假,必有一真。这里的思想指判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即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注意:由于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判断不能同假,可以同真,因此,两个下反对判断实际上也受排中律的制约。公式:A或者非A。,14,二、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思想对象作出的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都否定,一定要肯定其中的一个。错误:叫做“
6、两不可”,即对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都否定。,15,三、排中律与矛盾律的区别,都适用矛盾判断,都排斥思维中的逻辑矛盾。具体区别:1.适用范围不同 矛盾律适用于反对关系和矛盾关系的判断。排中律适用于下反对关系和矛盾关系的判断。2.要求不同 矛盾律要求不能都肯定,必须否定其中一个。排中律要求不能都否定,必须肯定其中一个。3.错误不同 违反矛盾律的错误是“自相矛盾”。违反排中律的错误是“两不可”。,16,四、排中律的“中”与唯物辩证法的“中介”,含义不同。意义不同。,思考题:甲、乙、丙、丁四个嫌疑人,说了四句话,如下:甲说“我不是罪犯”。乙说“丁是罪犯”。丙说“乙是罪犯”。丁说“我不是罪犯”。问:如一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逻辑 基本 规律 论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52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