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络设计第2章.ppt
《通信网络设计第2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网络设计第2章.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章 网络方案设计,2.1 逻辑网络方案设计 2.2 物理网络方案设计 小结 习题与思考,2.1 逻辑网络方案设计,2.1.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在网络拓扑结构图中,通常采用边表示一个网络、子网或传输线路,而用点表示连接节点即路由器、交换机、计算机终端等设备。这种图只能说明网络的几何结构,而不能表明子网或互联设备的地理位置。为了满足用户网络的扩展性和适应性目标,在选择具体产品和技术之间构造一个逻辑拓扑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在网络逻辑拓扑结构的设计阶段,首先应该明确用户网络和互联节点,明确网络的规模大小和物理范围,以及选用的网络互联类型,对于具体的设备类型可以先不必确定,但是设备的功能应该定型。,网
2、络拓扑结构设计应该考虑的因素有:经济性;灵活性和扩展性;可靠性;易于管理和维护。网络拓扑结构与用户网络规模有关,由此可将其分为平面拓扑结构、层次型网络拓扑结构、网状拓扑结构以及企业网拓扑结构和园区网拓扑结构。1平面拓扑结构设计对于小型网络,平面网络拓扑结构就可以满足要求。平面网络就是没有层次化的结构网络,互连的设备实质上具有相同的工作,网络不进行分层,不进行模块划分。因而平面拓扑结构易于设计和实现,并且便于网络管理和网络维护。,1)广域网平面拓扑结构小型企业网可能是几个局域网互联的网络,每个局域网与其他局域网连接通过一个广域网路由器实现,因而形成了点到点的链路,如图5.1所示。在路由器的数量不
3、多的情况下实现简单的平面设计,可以解决路由选择问题。,图4.1 平面拓扑结构,2)局域网平面拓扑结构设计小型局域网采用的拓扑结构图主要就是平面拓扑结构,也就是将网络的用户终端(如计算机)、服务器连接到一个或多个集线器、交换机上,网络构架主要是以太网,并采用CSMA/CD作为访问控制。集线器是一种共享式设备,而交换机是一种交换式设备,在用户连接数量多的情况下,利用交换设备不会造成网络拥塞。,2层次型网络拓扑结构设计(1)减轻了网络中一些主设备CPU的负载。(2)降低了网络成本。层次化结构中的网络设备根据承担的功能进行选择,可降低不必要的功能花费。层次化的模型结构也便于网络管理。(3)简化了每个设
4、计元素,易于理解。(4)容易变更层次结构。每当网络中某部分进行升级时都不会影响其他部分,。(5)层次化网络中的各个设备都可以按照所处节点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性。最为常见的层次型网络拓扑结构就是三层模型即分为核心层、分布层和访问层(或接入层),如图5.2所示。,核心层提供多个网络之间的优化传输路径;分布层(汇聚层)将网络服务连接到访问层,并且实现安全、流量负载和选路策略;访问层(接入层)就是直接面对网络终端用户的接入。,1)核心层核心层是互联网络的高速主干网,用以连接服务器群、建筑群到网络中心,或在一个大型建筑物内连接多个交换机管理间到网络中心设备间,这样核心层便成为网络间数据包交换的至关重要的
5、一层。必须采用冗余组件设计核心层,如采用最新的链路聚合技术(快速以太网的FEC、千兆以太网的GEC等)来解决冗余连接链路的负载。在核心层的设备主要为路由器、三层交换机等,应当精心设计核心层,使核心层设备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对于需要通过外部网或经过Internet连接的其他企业网络来说,核心层拓扑结构应当有多条连接到外部网络的通道。,核心层可能承担网络上40%60%的信息流。因此,在实现主干网的时候,传输介质应选用光缆,采用的主要技术为千兆以太网、ATM等。2)分布层(汇聚层)网络的分布层(汇聚层)是网络的核心层和访问层之间的分界点,作用主要体现在:实现如今应用广泛的虚拟局域网(VLAN)
6、之间的路由;用于描述广播冲突域;用于安全访问控制。分布层允许核心层连接多个地点,同时保持较高的性能。为了节约网络IP地址,可以在访问层(接入层)采用私有地址,通过分布层进行NAT转换形成Internet中合法的IP地址。,3)接入层接入层为用户提供了在局部网内的相互访问和外部接入。接入层可以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网桥和集线器网络设备。一般采用100Base-T(X)快速交换式以太网,采用10/100Mb/s自适应传输速率到用户桌面,传输介质一般为5类或超5类双绞线。接入层的交换机产品比较多,比如Cisco Catalyst2900系列、1900系列或华为公司的产品。如果要支持虚拟局域网的划分,则
7、还需要交换机至少有100Mb/s传输率的主干端口,支持VLAN的链路聚合技术。由于在接入层会出现一些零散的远程用户接入,因而常利用PSTN技术远程拨号访问企业网或园区网资源,这是一种网络方案中简单而又经济的技术。还可以通过移动无线网络技术接入。,3网状拓扑结构设计为满足较高的可用性要求,可采用网状拓扑结构。在一个完全网状拓扑结构中,每个路由器或交换机都与其他路由器或交换机相连。这种结构提供了完全冗余和良好的性能,但是这种连接由于高性能带来了高成本。因此产生了一种不完全网状拓扑结构,以便在成本和高性能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如图5.3所示。,图5.3 网状拓扑结构,网络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应该保
8、证每条链路上的广播通信量不超过总通信量的20%,这样就可以采用上面提到的分层设计,不管是广域网还是局域网均可以通过分层设计解决这种网状型的冗余带来的弊端。4网络结构冗余设计以上所叙述的网状和分层设计中,为了实现网络的高性能,都要采用冗余技术。冗余网络设计的基本思想是,通过重复设置网络链路和互连设备来满足网络的可用性需求。冗余不仅仅是对核心路由器进行设计、对分布层路由器或交换机进行设计,还可以应用于电源,这样可以保证不会因某一个电源故障导致系统设备不能正常工作。,要根据用户的需求考虑,应该选择冗余级别和拓扑结构。一般采取的措施如下:(1)备用设备。由于网络中的核心交换机、路由器在企业网中起着关键
9、性的作用,因此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将导致网络瘫痪。此时,可以采用设备冗余设计,这种设计由设备商家提供,即制作具有双背板、双电源、双引擎的设备,形同两台独立的设备。(2)备用线路。当网络的某条线路出现故障时,为了保持互连性、不断网的情况,备用线路的冗余设计是必需的。这种备用线路是主线路上的设备和链路的重复设置,如图5.4所示。,冗余线路设计应该考虑如下问题:u 备用线路支持的容量能否满足应用的最小要求?u 主线路发生故障的时候,是否容许网络通信中断?u 启用备用线路需要多长时间?u 备用线路需要支付的费用为多少?从图5.4中可以看到备用线路的容量通常比主路径要小,采用的技术比较简单。线路的中断与否要
10、看用户网络线路是否重要,比如电信计费网络和银行主干网络就不能中断,因而采用自动切换技术启用备用线路尤为重要。,2.1.2 网络IP地址规划在网络方案设计中,应该确定用户网络IP的地址范围和IP地址的授权方式,是采用内部私有地址,还是申请公有地址。目前我们仍然广泛采用IPv4版本的地址,对IP地址的管理和规划对于企业网络或园区网络是至关重要的。当采用申请的公有地址的时候,我们应该对地址进行精心计划,不能只为满足当前需求而将IP地址随意分配,可能在某个时候IP地址就会用完,从而需要重新申请,这将是一项多余的开销。对于网络IP地址,如果合理使用,便可以满足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如果没有合理使用,就会出
11、现在网络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重新规划IP地址的情况,这样会增加管理的难度,造成费用的浪费,也会给用户带来生产中断。,经过总结,对IP地址的规划使用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1获取IP地址范围通过需求调研、实地考察和用户需求分析可以确定IP地址的获取方式。IP地址的获取方式主要有三种:(1)上级部门分配了一段地址,这部分地址对用户是远远不够用的,因而建设网络的时候,还需考虑网络中的多数用户终端、设备所需要的IP地址,可以选用A、B、C三类中合适的私有地址;(2)上级部门分配了足够的IP地址,能够满足近期目标IP地址分配,但是不保证远期目标是否有可用的IP地址;(3)向网络服务提供商申请的一些IP地
12、址,主要用作企业网或园区网络与外部网络通信连接,因此需要在企业网络或园区网络中确定采用私有网络地址作为内部网络地址,内部网络访问外部网络采用代理或NAT/PAT技术复用全局地址(即申请的公有地址)。,2IP地址的分配与VLAN地址的结合规划IP地址分配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步骤,分配不合理就会出现网络管理困难、混乱。在现今的企业网络或园区网中,对VLAN技术的要求也更加重要,通过对VLAN的划分使管理更方便,同时也提高了网络安全性。,一般而言,网络终端用户接入网络,所连接的设备主要以交换机为主,同一设备上的用户往往看成是同一网段的用户,这个时候对IP地址分配就可以按照常规网络拓扑结构来实现。当要实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信 网络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51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