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ppt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第一节 透视学基本概念第二节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返回,第一节 透视学基本概念,透视图概念:透视投影图(简称透视图)是运用画法几何学的中心投影原理画出的图。是一种用点和线来表达物体造型或空间造型,具有直观效果的轮廓图。透视图具有的特点:1)它表达的图像十分准确和真实,符合人们视觉印象中的物体造型或空间造型轮廓。2)它表达的图像是根据一整套完整的科学法则求出来的。,1.透视的基本术语 2.视点、视平线和灭点3.视高、视角和视距4.透视图种类,返回,1.透视的基本术语,基面G相当于水平投影面,物体所在的水平地面。画面P垂直于基面G的平面,相当
2、于正立投影面。基线XX画面P与基面G的交线,相当于投影轴X。视点S透视投射中心,相当于人眼。站点s视点S的水平投影,又称驻点。,1.透视的基本术语,主点s视点S在画面P上的正投影,又称心点。视平线HH通过S视点作一水平面与画面P相交的交线。视高视点S离基面G的距离。在画面P上即视平线HH与基线XX之间的距离。视距视点S与主点s的距离,即S与P之间的距离。,1.透视的基本术语,视点S与空间点A相连,即视线SA与画面相交于 点,点即为空间A点的透视投影,简称透视。A的水平投影a的透视 称A的次透视或基透视。,返回,2.视点、视平线和灭点,视点:视点的位置决定透视图偏上、偏下、偏左或偏右的变化。视点
3、的位置确定了,视平线的位置也就确定下来。,视平线:视平线的位置对求作透视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处于视平线下面的物体,相当于由上方往下看,看到的是物体上部表面;反之看到的是物体下部表面。,灭点:当人们顺着两条笔直的铁轨观看时,感觉眼前两根相互平行的铁轨的间距,随着距离的渐远而变窄;等距的枕木和路两旁的电线杆,看上去不仅愈远愈缩小,而且间距也愈远愈接近,最后汇集到无限远的一个点上。这个点一定落在视平线上,该点就是轨道、枕木、电线杆的灭点。,两种灭点的规律:,第一,当矩形物体与画面处于平行位置时,矩形物体的水平边线永远与画面呈平行状态,而与画面相垂直的边线消失于一个灭点上,这个灭点与心点重合,这就是
4、平行透视或一点透视。第二,当矩形物体与画面成一定的角度(矩形的四边均不与画面平行)时,则有两个灭点,灭点必定落在视平线上,这就是成角透视或二点透视。,返回,3.视高、视角和视距,1)视高:视点相对于基面(地面)的位置称为视高。其选择主要取决于要表现物体的哪一部位而定。一般取人体站立时的视觉效果时,视高可取1.51.7m;取人坐视时的视觉效果时,视高可取1.31.5m。,2)视距:视点相对于画面(图纸)的位置称为视距。视距与画幅的关系:D=fW 式中:D视距W画幅宽度(包括对象的全部景物)f视距比。一般为f=13,当视距比f=1.52时视域最为理想。,3)视角:视角与视距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视角范
5、围一般在1853。,返回,4.透视图种类,1)一点透视(也称平行透视),2)两点透视(也称成角透视),3)三点透视(也称倾斜透视),4)鸟瞰透视,5)仰望透视,返回,第二节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1.一点透视(也称平行透视)量点法 2.两点透视(也称成角透视)量点法 3.两点透视(也称成角透视)基线迹点法,返回,1.一点透视(也称平行透视)量点法,一点透视,1.一点透视(也称平行透视)量点法,图步骤如下:(1)确定作图条件。三视图给出物体形状尺寸,选定物体与画面的相对位置,使物体前面与画面重合,视点位于物体右侧,确定主点S位置。,(2)作视平线HH确定主点S 的位置即灭点M,取ML等于视距,得量
6、点L的位置。(3)作基线XX,画出正面各点的实际位置(c、d、e),并分别向灭点M引线,得正面的消失线。,(4)在基线XX上画出侧面各点的实际位置(a、b),分别向量点L引线,得深度方向的透视位置,即可得底面的透视。,(5)在高度量线上确定物体的真高,过正面各点的实际位置(c、d、e)作基线XX的垂线,交于高度量线,并分别向灭点M引线,得正面的消失线。同样,用(4)步骤的方法求出顶面的透视。,(6)再将各相对应顶角作垂线连接,擦去辅助作图线,加深可见轮廓线,即得到整个物体的一点透视图(也称平行透视)。,返回,2.两点透视(也称成角透视)量点法,作图步骤如下:(1)确定作图条件。三视图给出物体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透视图 基本 作图 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51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