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现实的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ppt
《走入现实的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入现实的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ppt(1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信息经济学,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张秋来主讲E-MAIL:电话:62692781(内线:8069),2,课程要求一:,学时:54学时教材:陈禹:信息经济学教学参考书:谢康:微观信息经济学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第一版。刘东:微观经济学新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第一版。【美】戴维贝赞可、戴维德雷诺夫、马克尚利著,武亚军等译:公司战略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3,课程要求二:,期终总评成绩构成比例:考勤5%平时作业10%其中考查15%期
2、末考试70%请同学们给我打高分的机会!注意:本课程期末不安排复习时间与诸如点重点过程等行为!所有重点内容均在平时的讲课过程中体现。,4,教学安排:,授课:48学时案例讨论:6学时,5,教学内容具体安排:,走入现实的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性与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对策论与信息生活中的信息经济学经济信息基本形式及其效用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信息供给:一次信息市场不利选择道德风险一次信息市场特征信息市场营销信息供给:二次信息市场市场信号广告与竞争信誉、网络与知识产权,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原理激励机制政策中的激励机制博弈论与竞争策略博弈与决策上策与纳什均衡最优经济信息
3、决策,6,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实,学期末的教学评估给了老师一个机会,让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去改进自己的教学,从而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向前走.,7,第一章走入现实的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性与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对策论与信息生活中的信息经济学,8,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启示,当授予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教授威廉维克里和英国创桥大学教授詹姆斯莫里斯后,国内外学术界和新闻界开始对信息经济学产生兴趣,称之为“走入现实生活的信息经济学”,说两位获奖者“把对人的激励因素引入经济学方程式”。信息经济学不仅使其分析环境和结论更加逼近现实生活的本来景象,而且作为一种主流经济学知识影响到人们财经济学的科
4、学性和实践性的进一步探索。,9,1.1不确定性与经济学,路遥在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写主人公孙少平不甘心于个人平凡命运的发展,不断抗争,但结果最终仍以一名普通煤矿工人身份而结束全部小说的情节。曾经有这样一则美丽的故事,说的是在早年的一次小学生作文课上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道我国几乎每个小学生都写过或将要写的作文题:我的理想。当作业交上来后,一位女学生的作文让老师大吃一惊,她的作文题目是“我的理想是做大使夫人”。然而这篇引起师生兴趣而传遍校园的作文却被岁月的风尘所验证。这位女学生是班里唯一实现作文理想的,她后来如愿以偿地当上了一名大使夫人。班里有位理想做飞行员的同学后来成了作家,而一位理想做将军的
5、同学却做了个体户,人们常说,这就是命运。在经济学中,个人命运这类现象常以一个学术性词汇来概括,即不确定性。,10,在诸多小说中,作者将每个人的命运都描绘成早已注定的。换名话说,就是每个人未来发展的命运都是确定的的,只是这种确定的变化过程你不知道而已。尽管这种其具注定的命运终究是美丽的神话,然而、这种神话在经济学知识殿堂中却保持了数百年的历史,直至20世纪20年代。1921年,弗兰克奈特对不确定性做了开拓性研究。不确定栓概念及其分析方式导致了经济学知识,乃至经济学分文体系的发展。不确定性对经济学知认与分支体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凯恩斯以前的经济学家的成果主要是在确定环境假设下以一般均衡分析为核心而
6、展开。不确定性概念导致本世纪经济学五个主要流派或知识的诞生,它们分别是不确定性经济学、合理预期学派、制度经济学、经济对策论和信息经济学。,11,从假设条件角度分析,不确定性经济学主要研究不确定性形成的基础、方式、经济特征及其影响,同时也考虑如何减少不确定性的损失,但是,这种考虑不是建立在广泛研究信息对不确定性限制的基础上。近似地说,不确定性经济学是一门“被动的”信息经济学。,12,合理预期学派也充分考虑不确定性和信息的影响,并将它们纳入自身分析框架中,但是,这种分析是建立在人们对不确定性和获得信息的理性判断基础上。合理预期假定意味着每种状态下的均衡价格可能是这样的价格:如果将价格理解为该状态的
7、真实信号,那么,由此产生的行动将使价格保持均衡。,13,制度经济学对待不确定性与信息的态度是根据一定的先验信息将不确定性限制在“制度”框架内,使其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减少。经济对策论是以不确定性为基础的一般对策论在经济领域应用与发展的结果。信息经济学则以研究信息如何制约不确定性,如何改变经济参与者的决策环境而影响经济行为,或者研究如何利用信息使自身处于更为有利的对策地位等问题的一门学科。,14,1944年冯诺依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创立的预期效用理论,1959年杰拉德德布鲁提出的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选择理论构成信息经济学,特别是微观信息经济学理论的两个重要的分析基础。没有对这两个基础的认识,难以透彻了解微
8、观信息经济学的观念,而没有微观信息经济学基础的宏观信息经济学分析,其结果或者缺乏分析的现实性和理论性,或者缺乏深入和系统而易浮于表面就事论事。可以说,不确定性、风险和信息,构成信息经济学三个最基本的概念。,15,1.1.1不确定性与企业家利润,杰克赫什雷弗(1973):信息经济学是经济不确定性理沦自然发展的结果。在他看来,经济不确定性意味着在既定环境状态下个人的主观概率分布处于离散状态,而信息是由趋向于改变这些概率分布的事件组成的。目前,人们普遍习惯于用“环境状态”来描述决定经济决策可能结果的控制因素。例如,购买彩票中彩是一种环境状态,而不中彩又是一种环境状态。,16,不确定性经济学将环境状态
9、划分为已知和可能两种环境状态。经济决策中一旦涉及到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选择时,不确定性就会自主地出现,我们所面对的环境状态也就相应地变成可能的环境状态。在这个可能的环境状态中,任何行动本身都是所处环境状态下的一种偶然结果,人们只能依据对于成功与失败的判断来操纵决策、而不能以决策来操纵可能的环境状态中的偶然结果。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可能的环境状态下,企业家最多只能做到使他所预测的边际成本等于他所预测的边际收益,而决不可能预先估计出这种成本或收益的确切数值。在可能的环境状态中,存在外生和内生两种不确定性,17,环境状态,已知环境状态,可能环境状态,外生不确定性,内生不确定性
10、,自然,政策不确定性,市场不确定性,18,案例,在购物时我们不知道是否支付过高的价格?购买股票时不知道是否赚钱还是亏本?有时人们不喜欢不确定性,但如果经济活动变得太确定了,又可能觉得没有意识。如:当银行利息非常确定但又很低时,不少人就会倾向于购买债券或投资于股市。事实上,正是各种经济不确定性提高了经济活力,市场的不确定性带来了“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景象。,19,“心忧炭贱愿天寒”,雨伞商期盼梅雨季节的阴雨连绵,祈祷每年365天都下雨;空调企业希望越热或越冷,最好一年四季是夏季或寒冬;玻璃经销商希望多来几次冰雹,下石头更好!然而,市场经济不完全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我门难以认识市场,也难以控制市场之
11、魂。我们恐怕唯一能够知道的是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但是,由于死亡的原因和日期是不确定的,于是有了人寿保险业务。,20,面对市场中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需要市场参加者进行各种决策。信息经济学假定无论是何种决策,决策者部面临着外生不确定性和内生不确定性这两种经济不确定性。企业家对各种不确定性处理的能力和结果,成为其获取利润的来源。或者说企业家创造的利润,来源于其对市场不确定性的处理,而企业家处理市场不确定性的失败,则可能导致财富的损失。下面一则实例能较好地说明该问题。,21,某年1月,西安个体服装商刘某从当地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中获悉,2月初有强大的冷空气袭击西安地区,气温将大幅度下降。精明的刘某认为这
12、条消息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当即携款20多万元南下,购回大量防寒服装待销。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货物抵达后,西安气温不仅没有下降,而且回升到摄氏零度以上,整日阳光普照,最高气温达摄氏八九度,致使大批防寒服装滞销。刘某经咨询后,气呼呼地打热线电话向西安经济广播电台投诉,并着手聘请律师状告气象台。公众对此希法不一,部分公众认为,气象台有责任报准气象变化情况,但没有义务承担连带责任;另一部分人认为,气象部门属于事业性服务业,有贵任通过科学手段提高预报的准确性,以免气象误报给国家和个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你认为他能胜诉吗?,22,我们这里要问的一个问题是,假如情况正好反过来,气象台天气预报准确,刘某为此发了大
13、财,他是否会回报气象台呢或者向气象台捐出其中50的利润呢?答案多半是否定的。从气象台角度看其有责任和义务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从刘某这一角度说,他经营决策不能完全相信气象台的预报,在作出决策前,还应了解到气象台预报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这是一则市场参加者处理不确定性失败遭受损失的实际例子。实际上,案例中涉及到我们这里不准备详细讨论的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有趣论题,即对公共品或灯塔的经济分析。,23,利润来源?,19世纪以来,经济学家对于资本持有者作为生产管理者或企业家历获利润的解释分歧颇大,对于企业家所获利润的生成机制难以有统一认识。这似乎是他们不曾将利润与利息分开的缘故,因为19世纪的企业家往往也是
14、他的企业的资本家,经济学家们从而没有认识到企业家承担企业风险的利润报酬与他作为资本家投资的利息报酬之间的差别。,24,20世纪初,约瑟夫A熊被特提出“创新”理论,认为企业家从事“创新”活动是具有风险的而利润是企业家“创新”活动过程中承担风险的报酬。然而,弗兰克奈特却认为事实并非如此,他认为不能将利润的存在完全归结于企业家在生产经营中所承担的风险(这里指可保风险)利润的出现主要是企业家处理经济环境状态中的各种不确定性(这里指不可保风险)的经济结果。注意:奈特使用的不确定性概念与我们目前一般理解的不确定性概念之间存在某些差别。,25,企业家的职责,在现实生产过程中,摆在企业家面前的是大量的不可保风
15、险或不确定性,企业家的真正职责就是承担这类不可保风险或不确定性带来的任何经济后果。具体地说,企业家在生产规模、产品价格、新产品、投资方向、企业研究与开发、成本控制等领域作出的经济决策,都必须诉诸于他们自身对于成功与失败的个人判断,特别是对于诸如“企业产品能够找到市场吗?“企业的广告活动有效吗?”这类问题的决策,更是必须依靠企业家凭借他所能够掌握的事件信息和个人经验、心智,以及经济机遇来处理。正是这类典型的需要企业家独自承担的决策使企业家较一般公司职员、工人或资本持有者承担了更多的风险。按照奈特的说法,企业家就是在对这些不可保风险或不确定性的处理中获得了利润。,26,企业家所获利润既来源于他的企
16、业热情,也来源于他承担关于产品、价格、生产发展相科学管理等方面的决策风险。根据这一理论典型的企业家是以个人的全部智慧和魄力承担企业决策风险,并且在承担企业风险的过程中获得了利润。基于这种分析,可以认为,真正的企业家就是那些能够追求无限的冒险精神和利润目标,同时能够承受一切可能失败的人们。当然,能够承受企业经营失败的结果并不意味着愿意失败,没有希望失败的企业家。在对经济不确定性的处理中,企业家发现信息能够使其避免失败或减少失败的可能性。,27,1.1.2风险与风险转移,风险现象在经济生活中起着不同寻常的作用。在实际的经济操作过程中,如果没有风险的存在,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就有可能因此而失去发展的动
17、力。从经济理论发展的角度来说,没有风险的概念,现代经济学几乎失去了对利润分析的基础。在经济学文献中,人们有时将风险与不确定性作为同一概念使用,这种做法似乎不能算作概念不清,因为风险本身就是不确定性的一种形式,或者说风险是较一般不确定性包含有更多的确定内容的不确定性。当然,这种对风险与不确定性不作严格区分的做法并不意味着对不确定性与风险的划分是无意义的,相反,充分认识到不确定性与风险之间的差别,无论对于实际的经济操作,还是对于经济理论的研究都极为重要。,28,通常认为如果一个经济代理人面对的随机状态可以用某种具体的概率值来表示,那么,这种随机状态就称为风险.如果一个经济代理人面对的随机状态不能够
18、(至少在目前条件下还不能)以某种实际的概率值来表述出可能产生的结果,这种随机状态则称为不确定性。换句话说,风险就是不能确定地知道,但能够预测到的事件状态;而不确定性是既不能确定地知道,也不能预测到的事件状态.,29,某些风险发生的概率可以用统计方法预测出来,而另外一些风险发生的概率则难以或不能用统计方法预测出来。例如,统计学家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出发生火灾事故的概率,假设经统计测算全国每年有5的企业将发生火灾,虽然我们并不知道究竞是哪一家企业将发生火灾,但是,保险公司通过计算之后就能够知道对每家企业收取多高火灾保险费可以贴补火灾的损失。另一方面,企业也知道火灾的损失有多大和火灾保险费的数额,因而
19、也乐意支付火灾保险费而避免风险损失。但是,至今统计学家还找不出一种统计方法来测度厂商技术创新失败的概率,也没有一家保险公司能够发明某种计算方法确定收取多少技术创新失败的保险英才适宜。因此保险公司一般都不愿意对企业的某种新产品的开发或某项工程的投资风险承保。,30,可以应用统计方法计算并预测其发生概率的风险,称为可保风险。不能用统计方法或其他方法计算并预测其发生概率的风险,称为不可保风险。可保风险是具有某种已知风险水平的风险,不可保风险则是那些未知其风险水平的风险。按照弗兰克奈特的说法,可保风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风险,不可保风险则相当于前文所言的不确定性。,31,风险理论认为,可保风险是由于外生不
20、确定性产生的不可保风险则是由于内生不确定性所致。火灾、盗窃、意外事故等由于外生不确定性导致的事件多属于可保风险的范畴;企业家错误地判断市场造成的损失,买卖双方是否能够达成一致协议,经济环境是否具有更好的发展趋势等内生不确定性产生的事件,往往属于不可保风险的范畴。在形式上,可保风险是那些能够通过一定的市场形式转移的风险,而不可保风险则是目前仍然不能找到某种市场形式转移的风险。,32,不确定性经济学认为,风险的完全转移与风险的完全不能转移一样,都是不经济的。如果风险都是不能转移的那么,那些风险大而社会又需要的生产项目或产业将无人经营,可见,风险的完全不能转移是不利的,因为这将阻碍风险企业的发展。另
21、一方面,如果风险完全转移,那些承担风险转移的市场或保险公司将不能长期地存在下去,这样,风险的完全转移最终也将阻碍风险企业的发展。,33,从企业家的角度来看风险的完全转移降低了企业家获得成功的激励同时也使企业失去了发展的刺激动力。所以,风险的部分转移可能是最优的。可保风险与不可保风险之间的界线并不是严格不变的。某个时期的不可保风险在另外一个时期有可能成为可保风险,例如,在某个时期不能以一定的统汁方法测度其风险水乎的风险,在另外一个时期,人们却找到了一种市场形式能够对这种风险进行部分的转移,那么,这种理论上不属于可保风险的风险实际上成为了可保风险。此外,由于统计方法约进步,也有可能使原来那些属于不
22、可保风险范畴的风险转变为可保风险。,34,三种效用函数,经济学将市场参加者的风险偏好分为三类:风险厌恶、风险爱好和风险中性。一般认为,冯诺依曼摩根斯坦效用函数首先向人们提供了有关分配过程中个人偏好的基本表达形式。图中给出了风险厌恶、风险爱好和风险中性三类冯诺依曼摩根斯坦效用函数的特征。,35,风险厌恶(见图11)表明经济代理人对于风险的个人偏好状态,其效用随货币收益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率递减。具体分析,无论人们对风险承担者的概念做何种理解,我们都可以肯定地认为,获取随机收益W比获取确定收益WEW所承担的风险要大得多。如果某个市场参加者总是宁愿获取W EW 的收益(相应获得U(EW)的效用),然
23、而,他不愿意承担风险获取风险收益W(相应获得的预期效用为E(UW),那么,我们就称这个市场参加者为风险厌恶者。也就是说,当面临多种同样货币预期值的投机方式时,风险厌恶考将选择具有较大确定性而不是放小确定结果的投机方式。在信息经济学中,风险厌恶者的效用函数一般被假设为凹性。,效用,货币收益,效用随货币收益的增加,但增加率递减。效用函数的二阶导数小于零.,图11,36,在经济环境中,并不是所有的市场参加音都是风险厌恶者,事实上,市场中还存在着某些风险爱好者(见图12),他们的效用函数特征一般呈现为凸性,即效用函数的效用随货币价值的增加而增加,但是,与风险厌恶者的效用函数不同的是,其增加率呈现递增趋
24、势。相对于接受随机收益的确定均量WEW而言、风险爱好音更愿意接受具有风险的随机收益W,即当面临多种同样货币预期值的投机方式时,风险爱好音将选择具有较小确定结果而不是较大确定性的投机方式。,37,在市场参加者当中,除了风险厌恶者和风险爱好者,还可能存在第三类风险接受者,这类风险接受者既不厌恶风险,也不爱好风险,我们称这类市场参加考为风险中性者。风险中性者对于风险没有明显偏好他们既接受无风险的确定环境的经济结果,也愿意接受具有风险的不确定环境中的可能经济结果。风险中性者的预期效用函数特征如图I3所示,其效用函数的效用随货币价值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牢固定不变。也就是说,风险中性者的效用是货币收益的线
25、性函数。,38,效用随货币收益的增加,但增加率递增。效用函数的二阶导数大于零。当面临多种同样货币预期收益值的方式时,风险厌恶者将选择具有较小确定性而不是较大确定结果的投机方式。,效用,效用,货币收益,货币收益,Ua+bM,效用随货币收益的增加,但增加率不变。效用函数的二阶导数等于零。Ua+bM,其中U为效用,M为货币收益,a和b是常数(b0)。,图12,图13,39,应用,由于信息经济学理论隐合着这样的假定:多数市场参加者愿意或喜好风险转移,至少他们不会反对风险转移。如果没有得到特别的说明、市场参加者一般被假定为风险厌恶者,或至少是风险中性者。例如,在保险市场上投保人一般都是风险厌恶者,而保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走入 现实 信息 经济学 信息经济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47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