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学税收原理.ppt
《财务学税收原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学税收原理.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税收原理,本章主题 本章阐述税收制度的要素,并由这些要素展开税收的分类。简要介绍税收的一般原则。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第三节 税收原则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第一节什么是税收,一、税收的基本属性二、税收的“三性”,一、税收的基本属性马克思“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西方经济学 主要溯源于托马斯霍布斯的“利益交换说”,托马斯霍布斯:,“人们为公共事业缴纳的税款,无非是为了换取和平而付出的代价。”,“利益交换说”,“社会契约论”,凯恩斯,矫正外部效应、协调收入分配、刺激有效需求、优化产业结构,当代资产阶级 税收理论,约翰洛克,约翰洛克,托马斯霍布
2、斯,税收概念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固定的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二、税收的“三性”亦称税收的形式特征,是指税收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反映的共同特征。税收分配方式与其他分配方式相比而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习惯上称之为税收的“三性”。,1、强制性即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以法律、法令形式对税收征纳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进行制约。2、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国家不再偿还给纳税人,也不向纳税人支付任何代价和报酬。3、固定性即国家征税必须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征税对象、纳税人和征税标准等征纳行为规范,然后按照预先的规定征纳。,税收三性的相互关系,
3、税收的三个特征是统一的整体,是税收区别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基本标志。无偿性是税收这种特殊分配手段本质的体现;强制性是实现税收无偿征收的保证;固定性是无偿性和强制性的必然要求。,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一、税收术语二、税收分类,一、税收术语(一)纳税人(二)课税对象(三)课税标准(四)税率(五)起征点与免征额,(一)纳税人,纳税人 是指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它是纳税的主体。纳税人与负税人 纳税人是指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指实际承担税负的单位和个人。两者的关系前者是法律上的税收主体;后者是经济上的税收主体。两者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二)课税
4、对象,课税对象是指课税的标的物,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目的物,即表明对什么征税,法律术语称为课税客体。课税对象往往是一个税种区别于另一种税种的主要标志,是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之一。它表明政府向什么征税。课税对象可以分为三类:人、物和行为。,(三)课税标准,指国家征税时的实际依据。课税对象减去国家允许纳税人扣除项目后的余额,就是课税标准。如纯所得额、商品流转额、财产净值等。,(四)税率,税率 是税额与课税对象的比例。税率直接关系着财政收入的多少和纳税人税收负担的高低,因而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和核心要素。1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1)名义税率就是税法上规定的税率。2)实际税率是指纳税人实际缴纳的税额占课税对象
5、的比例。2平均税率与边际税率。平均税率是纳税人缴纳的税额与课税对象的比率。边际税率是指随着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加,纳税人所纳税款的变动额与课税对象变动额之间的比率,即最后一单位课税对象所适用的税率。,3按边际税率的变动情况,税率可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累退税率。1)比例税率 是对课税对象按照同一比例课征的税率。2)累进税率 即随着征税对象数额增大而提高的税率,累进税率把征税对象的数额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适用不同的税率;征税对象数额越大的等级,税率越高。3)累退税率 是边际税率随课税对象的增加而递减的税率。,实行比例税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额大小,都按同一比例征税。,增值税,17%,13%,定
6、额税率是比例税率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是按照课税对象规定征收比例,而是按照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规定固定税额,所以又称为固定税率,一般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累进税率的划分,税率的划分 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图81定额税率、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税基,累进,比例,定额,0,税率,累进税率因计算的方法不同,又可分为:,全额累进税率是将课税对象全部数额都按照其所适用的最高一极征税比例计税的一种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是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不同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规定不同的税率,各等级分别按所适用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即一定数额的课税对象同时使用几个税率。,全额累进税与超额累进税比较,全额累
7、进税与超额累进税比较(单位:元),全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高,超额累进税率累进程度低,在税率级次和比例相同时,前者负担重,后者负担轻。在所得额级距的临界点处,全额累进会出现税额增长超过所得额增长的不合理情况,而超额不会。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简便,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复杂。,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的区别:,举例说明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的联系与区别。全额累进税率是将课税对象全部数额都按照其所适用的最高一极征税比例计税的一种累进税率。(2分)超额累进税率是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不同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规定不同的税率,各等级分别按所适用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即一定数额的课税对象同时使用几个税率
8、。(2分)(1)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的联系: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都随着课税对象的增加而提高税率。(2分)(2)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的区别:全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高,超额累进税率累进程度低,在税率级次和比例相同时,前者负担重,后者负担轻。(3分)以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表为例:不超过500元的,税率5%,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10%,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15%,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如果某人应纳税额为3000元,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积税率,那么缴纳税款为 500*5+(2000-500)*10+(3000-2000)*1532
9、5元,(2分)如果是全额累进,按照上表就是:3000应纳税 3000*15450元(2分),在所得额级距的临界点处,全额累进会出现税额增长超过所得额增长的不合理情况,不利于鼓励纳税人增加收入。而超额不会出现这种现象。(3分)500是级距的临界点;如果某人应纳税额超过了500元,为501元。(1分)实行全额累进税率,缴纳税款为501*1050.15元(1分)实行超额累积税率,那么缴纳税款为500*5%+1*1025.1元(1分)收入超过级距临界点1元,全额累进税率增加税收25.15元(如果是500,只需交税25元,50.15-25.00=25.15),超额累积税率加税收0.1元(1分)全额累进税
10、率计算简便,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复杂。(3分)上例可见,按超额累进税率,个人收入每超过一个级距,计算就要增加一步;按全额累进税率,不论个人收入超过多少级距,都只按最后所适用的一个税率计算一步既可。(1分),(五)起征点与免征额,起征点是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征税对象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就其全部数额征税;规定起征点是为了免除收入较少的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缩小征税面,体现税负合理的原则。免征额是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免征额部分不征税,只对超过免征额部分征税。规定免征额是为了照顾纳税人的最低需要。,二、税收分类(一)所得课税、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二)直接税
11、与间接税(三)从量税与从价税(四)价内税与价外税(五)中央税与地方税,我国现行税法体系图示,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印花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屠宰税、筵席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契税、车船使用税、遗产税、赠与税,企业所得税、外商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所得税类,财产税类,资源税类,行为税类,流转税类,商品流转税 是以流通过程中的商品与劳务为课税对象的税收。1商品流转税可根据计税依据分为周转税和增值税。1)周转税 是以商品的交易额为计税依据的税收。2)增值税 是以商品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2商品流转税可根据其课税对象范围的大小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务 税收 原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46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