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高三复习备考策略.ppt
《课程高三复习备考策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高三复习备考策略.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程高三复习备考策略,一、课改状况,04年:海南、广东、山东、宁夏05年:江苏06年:福建、浙江、安徽、天津、辽宁07年:陕西、黑龙江、吉林08年:共21省区进入课改07年:第一批课改区开始高考,1、教材从统一走向多元化,版本多样化2、从教材观到课程观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课程观来命题的一大特点是考试内容的不确定性。所以,不能把解决问题的出路放在比较各种版本教材的差异上。,3、新课程吸收了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观念,史观的变化:革命史观与多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新成果:社会生活史的引入。,4、新课程使历史问题相对集中,必修模块中的古代史专题,必修模块中的古代史专题 古代中国的政
2、治制度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国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世界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与发展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界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近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代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现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代史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学艺术,4、新课程使历史问题相对集中,二、20092010年历史高考趋势,08年高考题:平安高考09年-10年高考:平稳过渡 以纲为纲,不以本为本。题型结构:选择、材料解析(学科内综合)、跨学科综合、选考题
3、四类。各类试题考试目标各有侧重。,(一)选择题,1.从原来的串题形式改为单题形式:面更广,更灵活。2.关注对历史常识、史观的考查:08年全国卷一:12.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以下都表示“阴”的方位是 D 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08年宁夏卷24.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唐玄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D A庚申年 B癸卯年 C甲辰年 D乙酉年 唐玄宗(公元685-762年),快速计算的方法是年份减去3除以
4、10的余数是天干,年份减去3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可以得出答案是D乙酉年。,09年全国卷一:12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盂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官名 B爵位 C溢号 D行业,09年宁夏卷24.图4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图略)A.人寿年丰 B.祈盼丰收 C.庄稼收获 D.祭祀谷神 从图片中“年”字的构成为“禾”,可以缩小选择的范围,从B、D中选择,理解“有年”即“丰收之年”,把“有年”、“大有年”两词结合起来看,“有年”应属于
5、名词而非动词,即可得出正确答案C。,10年全国卷一:12、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西晋应为 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火德,09年宁夏卷:35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作者的意思是 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A B、D选项表述互为矛盾,故不能
6、入选,C选项表述与题干不符,可排除。,10年宁夏卷:35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3.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通过材料创设新情景,从新的角度加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09年宁夏卷 31、表一,美国钢铁业统计表 年份
7、1870 1900 企业总数(个)808 669 工人总数(个)78000 272000 产量(吨)3200000 29500000 投资额(美元)121000000 590000000 表一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A 行业竞争激烈 B 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 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 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10年全国卷一19、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国际局势平衡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8、 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08年全国卷一20.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10年宁夏卷32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
9、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总结对选择题命题思路的思考:,(1)何谓主干知识?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制度(政治、经济制度),社会变迁中的历史背景等。(2)怎么考?如何实现对学生能力、过程和方法的考 查(转变学生学习方法是课改的目标):为改变选择题易变为考机械记忆水平的现象,一般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将死题变为活题,以此来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深入法、特例法、换例法等,尽量将问“是什么”变为“为什么”,坚持在综合运用中考查学生的理解水平。在注重能力、方法和过程的考查中,充分注意了与现实的“契合”点。,08年全国卷二17.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193个,199
10、7年为668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 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说明:B项实际上说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化进程主要是工业化过程中使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从结果现象推论原因。,10年全国卷一:30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说明:题目考查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中国和西方的
11、关系,以及中日关系的变化。中国甲午战败是明治维新的结果,留学人数大增是甲午战争的影响之一,明治维新的成效是决定性的因素。选C。,10年全国卷一:14 表1 18851892年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表1反映了这一时期 D A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 B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 C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 D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10年宁夏卷:29.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A.法庭立案与
12、否皆取决于案情 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 说明:选B。依法治国是中国法治进程中的伟大成就,突出表现之一就是从“有罪推定”变为“无罪推定”,实际上强调的是罗马民主制度的现实意义。,2、怎么考?对同一知识点考查:以分封制为例,2009年广东卷2.“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考察意图:封建(或分封)的概念,右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柱。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井田制C分封制
13、D 郡县制,考察意图:封建(或分封)的内容,2、怎么考?对同一知识点考查:以分封制为例,(2008年广东文基,21)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 A.实行了内阁制 B.设立了军机处 C.实行了分封制D.郡县制受到挑战,考察意图:封建(或分封)的影响,2、怎么考?对同一知识点考查:以分封制为例,考察意图:封建(或分封)的影响,(2008上海历史,A组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 A.分封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文物、情境,文献资料、历史事件均可纳入对历史概念的考察。命题方式已经走向多元化。,考
14、察意图:封建(或分封)的作用,2、怎么考?对同一知识点考查:以分封制为例,2010年全国课标卷2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考察内容:分封的对象与影响,2、怎么考?对同一知识点考查:以分封制为例,启示之一,一个分封制,多少出题角度?挖掘完毕了吗?一个分封制度,翻来覆去考透露什么信息?此封建非彼封建?学术与流行的常识博弈,理性思考与科学求真的精神.,启示之二,新课程的命题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命题空间十分广阔.高考考试的选拔性使出题人有时不顾及中学教学可以超越中学教学.,(二)学科内的综合题,1
15、.试题结构:古今贯通,中外关联。2.试题内容:小切口、大跨度的布局;老干新枝(老问题中有新思考),另辟蹊径(新材料与新角度)。,(二)学科内的综合题,3.试题的能力目标:突出对历史认知能力的考查,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的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的体现之一。但是要注意,历史题与现实联系太紧,则容易变成政治题。,材料题作为最具历史特色的题型,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考查,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较为有效。但也有误区:一些老师认为,材料题就是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来回忆教材相关内容的表述,然后根据课
16、本组织答案。(实为回归教材)目前材料题的命题思路:问题的一部分答案只能从材料中分析;材料可能与教材内容有关,但教材内容只能帮助学生理解材料,并不能帮助学生组织答案。,10年全国卷一 37(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明中后期,徽州“贾人几遍天下”,“不知贸迁”而贫困者受到鄙视。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桔,“下吴越如流水”。景德镇的瓷器、湖州的丝绵、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金箔及胭脂,行销日本,以至于有“大抵日本所须,皆产自中国”之说。明后期付元初在论开洋禁书中说:“西洋”(今泰国,柬埔寨等地)的苏木、胡椒、犀角、象牙,“皆中国所需要”;占有吕宋(今菲律宾
17、)的葡萄牙、西班牙人,“好中国绫缎杂缯”,湖州丝在原产地一斤值白银一两,运至其地则“得价二倍”。直至十九世纪初,中国手工产品在东南亚与东亚地区都保持其影响力。摘编自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中后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8分)特点:国内市场区域特征明显;海外市场拓展;对外贸易出超。影响:冲击贱商传统;倭寇、“洋禁”与海外贸易发展冲突;白银流入与货币化。,材料二 泰西风俗,以工商立国,大较恃工为体,恃商为用,则工实尚居商之先;士研其理,工致其功,则工又必兼士之事夫泰西百工开物成务,所以可富可强,可大可久者,以朝野上下敬之慕之,扶之翼之,有以激励之之故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程 复习 备考 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46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