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ppt
《课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初成,欧洲殖民扩张与掠夺世界市场拓展,工业文明的崛起,侵略定约市场,输出商品、资本、价值观,对中国的冲击,政治:(1)逐步半殖民地化;(2)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加强(史实),经济:(1)逐步卷入成为客观瓦解传播;(2)近代工业的出现;(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曲折发展,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两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社会生活:(1)物质生活:衣、食、住、行、讯;(2)精神生活:报刊、电影社会习俗:断发、不缠足、礼仪,思想观念:向西方学习器物制度精神走自己的路,社会转型,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
2、和对中国的冲击,工业文明崛起,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扩张与掠夺,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冲击,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知识体系,(一)新航路的开辟,(二)早期殖民扩张,(三)两次工业革命,主题线索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市场开始出现,-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第一次工业革命: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形成,主题线索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变了什么?,变化一:自然经济的解体,变化二:洋务企业的兴起,变化三:民族工业产生、发展,近代工业,什么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启动,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掠夺,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课标要求:概述迪亚士、
3、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概念解析:新航路,15、16世纪,西欧各国为实现不经地中海而到东方的梦想,进行了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从而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地的航路,这一系列航路被称为新航路。,1、客观条件:2、主观条件:,1、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2、社会根源:马可波罗游记掀起“寻金热”,3、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4、商业危机:,传统商路不畅,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应用、地理知识的提高,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一)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必要性),(二)条件(可能性),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印度,美洲,麦哲伦海峡,好望角,二、新航路开辟的
4、经过,1497 1498,1487,1492,15191522,对欧洲:,初步形成了以_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通过贸易和掠夺,_开始崛起;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由_ _ 沿岸转移到_ _ 沿岸;促进了欧洲的殖民扩张,有利于_,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对美洲,非洲,亚洲:,新航路开辟后随之而来的殖民扩张和掠夺,给美洲、非洲和亚洲人民带来沉重灾难;大量白银流入亚洲,刺激了经济发展。,对世界:,逐渐形成了以 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由 开始走向。,欧洲,西欧,地中海,大西洋,资本积累,欧洲,分散孤立,整体世界,第8课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课标要求:列举荷兰、英国野
5、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殖民扩张的分期工业革命以前:以积累原始资本为主要目标,掠夺财富为主要手段;工业革命以后:以争夺商品销售市场与原料产地为主要目标;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以寻求投资场所为目的,积极展开对外资本输出为目标,也是最后一阶段,世界几乎被瓜分完毕。,早期殖民扩张的时间和国家,时间:1618世纪国家:西、葡、荷、英、法等,封建国家:西、葡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荷兰:1609年 英国:1688年 法国:1789-1794年,北美以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新荷兰”;中国的澎湖、台湾、印尼的爪哇,沿大西洋沿岸建立13块殖
6、民地;在亚洲的印度西、东海岸建立殖民地,海上贸易;组织大型商业公司,以亚洲、北美为重点,海盗式掠夺(早期);商业活动和掠夺;从事黑奴贸易。以印度和北美作为扩张重点,17世纪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海上马车夫”,18世纪确立海上霸主地位,并成为最大殖民帝国,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欧洲殖民扩张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给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合作探究,合作学习要求:1、独立完成探究1的三个问题;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三个问题的答案,推举一人展示学习成果;3、负责展示的同学将答案板书到黑板上;4、负责点评的小组推举一人从答题思
7、路、书写规范和答案内容进行点评并赋分;5、对照参考答案找差距并修正各自答案。,合作学习展示分工,1、(2010山东文综,27)(25分)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问题一:偶然与必然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合作探究,答案一:考生将哥伦布首航的结果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思考。观点:是偶然的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若答出其他理由,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
8、由,不得分。),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问答题,考生既可以选择偶然的观点,也可以选择必然的观点,还可以选择偶然中的必然,也就是说答案有三种,但是选择什么观点必需答出相应的理由,切忌自相矛盾。其次,注意8分的分值,理由尽量准确充分。如偶然性要强调哥伦布的目的地是印度而非美洲和迷路的因素;必然性要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即条件因素;兼而有之的观点则从偶然和必然两方面分析。,答案二:考生能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观点:是必然的。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若能概括地答出“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
9、洲的历史条件”,即可得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答案三:考生能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相结合,全面思考问题。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理由:偶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一;必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二。(应明确答出“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的观点,若不表明观点,只列举理由,本小题最多得8分。),问题二:发现与相遇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美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2)“发现美洲”的
10、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7分),A、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若从“欧洲是主动的、优越的、先进的,美洲是被动的、落后的”角度回答,也可得分。)B、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解析:本题是一个观点论述题,涉及到历史观的问题。很显然,发现的观点属于欧洲中心论,汇合和相遇的观点是客观公正的。另外,分值7分,后者应当4分,至少要有两个要点。,问题三:交流与发展哥伦布 明清时期的中国 世界市场 历史机遇(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0分)要求:
11、紧扣主题,观点合理 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字数在120字左右。,写作思路示例: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东西两半球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了。而明清时期的中国,没有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走向封闭,丧失了发展的历史机遇,解析:本题属于历史小论文的题型,此题型在1995年出现过,此后没再出现,考生感到生僻。但是题目提供了4个答题要点和120个字的限制,所以考生只要从世界和中国两个方面回答,概括答出交流和发展的表现即可。,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它金属制品被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被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
12、草和金银被运到欧洲。16、17和18世纪,亚洲仍然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勉强地用金银去支付它所想要的亚洲产品(丝绸、茶叶、香料等)。欧洲直到18世纪末叶发展起动力机器时才解决与亚洲贸易中的这一问题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有学者认为“:地理大发现之后短短的两到三个世纪中,第一次国际分工已大规模地完成,世界正在成为一个经济单位。”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国际大分工的特点。(6分),特点:欧洲提供工业品,非洲提供劳动力,美洲提供原料,亚洲提供奢侈品,欧洲在全球的经济活动中居主导地位,并倾力于工业生产。(6分),材料二 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英国走在了最前面,这主
13、要是因为英国是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到19世纪中叶,它已经发展为“世界工厂”,它的工业产品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畅销无阻,有“日不落国”之称。可以说,这时期已经形成了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市场,亚、非、拉美诸国在不同程度上均成为英国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下册)(2)材料二的“日不落国”的具体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叶形成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主要原因。,含义: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2分)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加紧殖民扩张和掠夺;拥有最广阔的海外殖民地;英国成为“世界工厂”。(4分),材料三 19世纪20年代中,总共有14
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有大约260万人离开欧洲,而在1900至1910年间,移民人数高达900万,也就是每年有近一百万移民。一般说来,英国移民前往英帝国的自治领(指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和美国;意大利人前往美国和拉丁美洲;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前往拉丁美洲;除很大一部分人通入亚洲俄国地区和一小部分慢慢流入南非外,迁移的目标是完全对着美洲和大洋洲的。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根据材料三,概述19世纪至20世纪初欧洲海外移民的情况,分析这一时期欧洲海外移民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3分),情况:欧洲海外移民人数急剧增长;(2分)主要迁往海外殖民地、美洲、大洋洲及俄国的亚
15、洲地区。(3分),影响:给移入地区提供了劳动力和先进的制造业技术,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4分),材料四:,(4)如果你要研究殖民主义的双重性使命,即破坏性和建设性,可以使用材料四中的哪些图片资料来分别论述?(3分),破坏性: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建设性:晚清国营招商局的广告,晚清上海“一品香”西菜馆。(3分),答:(1)积极: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使世界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2)消极: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对美洲实行长期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一
16、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试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学以致用,1、“上帝、黄金、信仰”,这三个词最适合用来表达下列哪个事件的主题A新航路开辟 B工业革命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法国大革命2、“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 B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 D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3、新航路开辟后,在西欧市场上出现的商品中最能体现时代特色的是 A丝绸 B香料 C玉米 D茶叶,
17、A,A,C,4、某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殖民扩张与掠夺”、“两次工业革命”、“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们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的是 A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分散到整体 C城市化的进程 D社会生活的变迁5、在老师的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中,詹姆斯络温指出美国科教书中最著名的谎言是哥伦布这个英雄形象的塑造。哥伦布之所以被描绘成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英雄,是因为 A发现了美州“新大陆”B率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C领导北美人民摆脱殖民统治 D是美国立国建制的功臣,B,A,5、2008年以来,非洲索马里沿海累计已经发生80多起海盗
18、袭击事件,平均每4天就有一艘船遭劫,海盗已猖獗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一现象备受国际关注,有人开始对索马里的历史产生兴趣,研究发现这一地区在15世纪末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海盗”,他们的支持者是A英国 B荷兰 C葡萄牙 D西班牙 6、图中箭头所指的阴影部分为历史上先后形成的欧洲贸易中心区,造成图中贸易中心区变化的最主要原因应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海外殖民活动的开展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全球化的推动,C,A,7、有人说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以下最能反映“中世纪的衰落”的根本表现是()A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B美洲的发现加速了欧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航路 开辟 早期 殖民 扩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45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