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2).ppt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2).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必修4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2课时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基础再现,1.运动是物质的_属性(1)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运动是物质的_,物质和运动不可分,运动是物质自身所固有的,不是外部强加于物质的。(2)物质除了运动这个属性外,还有可知性、无限性等很多属性,这些属性和物质不可分。在物质所具有的一切属性中,运动属性是关于物质存在的属性,如果没有运动,就没有物质,就谈不上其他属性了。所以,运动这个属性是物质的其他属性存在的_和基础,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固有,存在方式,前提条件,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运动是指_,其基本运动形式有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精
2、神运动和_。(2)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物质在运动中存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否认物质的运动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3)世界上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离不开物质。_是机械运动的载体,原子、离子是化学运动的主体,生命有机体是生命运动的载体,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载体,人脑是精神运动的载体。总之,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社会运动,宏观物体,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运动是绝对的,任何物质都在运动,一切物质都自始自终贯穿着运动。运动是普遍的、_、无条
3、件的、_。(2)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_。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表现在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参照物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物体在一定时期或是一定阶段没有进行某种特殊运动。(3)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彼此统一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_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_,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_。,永恒的,绝对的,特殊状态,相对静止,不变论,诡辩论,易错提示:误区一: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注意: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它是相对于人的意识而言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4、,它是指物质存在的状态是怎样的,是怎样存在的。误区二: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因此静止也就是运动。注意:静止和运动是有区别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1.(2010年烟台模拟)赫拉克里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个观点()A.前者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后者否认静止的相对性B.前者承认运动的普遍性,后者承认运动的特殊性C.前者承认动中有静,后者承认静中有动D.前者离开物质谈运动,后者离开运动谈物质,解析:“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既看到了物质的运动也看到了物质的静止,河
5、流的性质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改变,所以第一次可以踏进这条河流,但是第二次踏进的河流已经不是当初的那条河流了;“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看到了物质的运动而否认了物质的相对静止,河流是不断运动的,但是他没有考虑到河流也是“静止”的,在这段时间,河流的性质没有改变。故A正确。答案:A,1.规律的含义(1)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_联系。这种联系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于事物的,也不是人的主观意识赋予事物的,更不是上帝创造的,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本身就有的。(2)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_联系。这种联系不是事物表面现象的联系,是隐藏在事物现象之中的本质的联系,贯穿于事物整个的发展过程。(3)任何
6、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_联系。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而不是偶然联系,只有事物变化发展中的确定不移的、必然如此的联系,才能成为规律。,固有的,本质的,必然,(4)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_联系。这种联系不是多变的、易逝的联系。2.注意:四季的更替、昼夜的循环、水的流向等都是属于自然现象,是规律的_,其背后隐藏的地球公转、自转、重力等才是规律,不能把规律的表现形式等同于规律。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_,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存在和是否发挥作用,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2)规律的普遍性,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
7、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是_,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稳定的,表现形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存在的,(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_,按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4.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1)人能够_,规律总要通过各种具体的现象表现出来,人们能够运用抽象思维能力,对大量的具体现象进行概括和总结,发现认识规律。(2)人能够_,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遵循规律,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易错提示:误区一:人们可以认识规律、创造规律。注意: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
8、,因而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创造,也不可改造,规律的客观性侧重强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认识和利用规律的侧重点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规律虽然是客观的,但在规律面前,人们并不是无能为力,只要我们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运动规律,利用规律,就能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误区二: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注意:任何规律就其内容和作用而言,都是客观的。误区三:规律是永恒不变的。注意:规律的存在和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具体地把握规律。误区四:规律有好坏之分。注意:规律本身是客观的,无所谓好坏,人们可以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2.据珠江防总办2009年11
9、月6日介绍,近几年来,咸潮一般在十一月至十二月出现。今年咸潮强度特别强,范围特别大。珠江河口咸潮近日进一步加剧,十月三十日至十一月四日,珠海主要取水口平岗泵站已连续四天无法抽取淡水,珠海水库蓄水大幅减少。其中蕴含的哲理是()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创造规律适应而不是改造自然,是人类面对自然的正确选择A.B.C.D.解析:人要创造规律,说法错误,不选;错误。本题选D。答案:D,高分跨栏,1.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根本属性的区别(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它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2 认识 运动 把握 规律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43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