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第十章-联立方程.ppt
《计量经济学第十章-联立方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经济学第十章-联立方程.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联立方程模型,单一方程模型只用一个方程描述经济变量与各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单一方程模型中解释变量是被解释变量变化的原因,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单向的。然而社经济现象是复杂的,因果关系可能是双向的,或者一果多因,或者一因多果,很难用单个方程完整地加以表达。联立方程模型就是由多个互相联系的单一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由于它包含的变量多,结构也较复杂,所以能全面反映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一、联立方程模型及其设定 从经济意义上看,联立方程模型主要反映了模型对象的经济行为以及外部环境、市场均衡条件。如:需求供给模型 Qd=b10+b11P+b12 Y+u1 Qs=b20+b21P+b22 R+u2
2、Qd=Qs式中:Qd:需求量;P:市场价格;Y:消费者收入 Qs:供给量;R:气候条件因子,第一节 联立方程模型的基本概念,小型国民经济宏观模型 这是一个不考虑进出口因素的封闭的国内经济系统模型,包括三个随机方程,一个衡等式。消费方程:Ct=b10+b11Yt+b12 Ct-1+u1 投资方程:I t=b20+b21(Yt-Yt-1)+b22 Yt-1+b23 Rt-4+u2 利率方程:Rt=b30+b31Yt+b32(Yt-Yt-1)+b33(Mt-Mt-1)+b34(Rt-1+Rt-2)+u3 国民收入方程:Yt=Ct+I t+Gt 式中:C:个人消费总量;I:国内投资总额;Y:国内生产总
3、值GDP G:政府支出;M:货币供应量;R:短期利率,二、联立方程模型的变量和方程式变量:1.内生变量,是由模型系统内决定的变量,其值在解联立方程后得到。2.外生变量,是由模型系统外部决定的变量。3.前定变量,包括外生变量和滞后内生变量。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的划分不是绝对的,随着新的行为方程的加入,外生变量可以转化为内生变量;随着行为方程的减少,内生变量也可以转化为外生变量。,三、联立方程的类型,1、结构模型(structural model)把内生变量表述为其他内生变量、前定变量与随机误差项的方程体系。例:如凯恩斯模型 Ct=0+1Yt+ut1 消费函数 It=0+1Yt+2Yt-1+ut2
4、投资函数 Yt=Ct+It+Gt 国民收入等式 Ct消费;Yt国民收入;It投资;Gt政府支出;1,1,2称为结构参数。模型中内生变量有三个Ct,Yt,It。外生变量有一个 Gt。内生滞后变量有一个Yt-1。Gt,Yt-1又称为前定变量。因模型中包括三个内生变量,含有三个方程,所以是一个完整的联立模型。,结构式模型的意义 结构式模型描述了经济变量间的直接经济联系,可用于分析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直接营销。但是,由于模型中各方程包含内生变量,产生联立方程偏倚,使系数估计困难,也无法进行预测,所以说有经济分析意义,但缺少计量经济学意义。,结构式模型的类型1)行为方程,它是反映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
5、的函数关系式2)技术方程,它是基于生产技术的关系而建立的函数关系式3)制度方程,它是与法律、法令、规章制度有直接关系的经济数量关系式4.恒等式,恒等式有两种,一种是表示某种定义的恒等式,另一种是平衡方程。,简化式模型的特点可直接用OLS进行估计反映了前定变量对内生变量的总影响可以直接进行经济预测模型经济含义不明确结构式模型与简化式模型的区别与联系经济含义和用途不同模型中变量间的联系不同估计方法不同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第二节 联立方程模型的识别,一、模型识别的定义 1、从结构方程参数的关系角度 一个结构方程可以识别,是指它的全部估计系数可以从参数关系体系的方程组求解得到。若每个结构方程都可识别,
6、则称模型可识别,否则模型就是不可识别的。结构方程可以识别又包含两种情况:如果求解结构参数唯一,则称恰好识别;如果求解结构参数不唯一,则称过度识别。2、从结构方程的统计形式角度 如果被识别方程具有确定的统计形式,则这个结构方程可以识别,否则不可识别。,1、不可识别 Qd=b10+b11P+u1 Qs=b20+b21P+u2 Qd=Qs联立求解上述方程,得,二、模型识别状态,写成模型的简化形式:P=10+V1Q=20+V2,待求的结构式参数有四个,b10,b11,b20,b22,而只有二个方程组,方程无解,这个模型不可识别。,2、恰好识别 Qd=b10+b11Pt+b12Y+u1 Qs=b20+b
7、21Pt+b22Pt-1+u2 Qd=Qs联立求解上述方程,得 P=10+11Yt+12 Pt-1+V1 Q=20+21Yt+22 Pt-1+V2参数关系式体系为:,待求的结构式参数有六个,b10,b11,b20,b22,b21,b22,而恰好有六个方程组,方程有唯一解,模型恰好识别。,3、过度识别 Qd=b10+b11Pt+b12Y+b13W+u1 Qs=b20+b21Pt+b22Pt-1+u2 Qd=Qs联立求解上述方程,得 P=10+11Yt+12 Pt-1+13 W+V1 Q=20+21Yt+22 Pt-1+23 W+V2参数关系式体系为:,待求的结构式参数有七个,b10,b11,b2
8、0,b21,b22,b13,b23,但却有八个方程组,方程有解,但解不唯一,模型过度识别。,三、联立方程模型识别的条件,第三节 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三)结构式模型1、联立方程偏误 对于结构式联立方程,由于有内生解释变量,可能造成其与解释变量或随机误差项相关,且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界限不清楚等原因,如果仍用OLS估计,估计量必然存在相关性、有偏性、非一致性,即联立方程偏误。所以,联立方程不能直接用OLS方法估计,而要用到其他方法估计。由于简单式模型和递归模型直接可用OLS估计,所以,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方法一般是针对结构式模型而言的,当然,需要估计联立方程的前提首先是能够识别。,2、联立方程的估
9、计方法 单一方程估计法,即有限信息估计法;方程组估计法,系统估计法,即完全信息估计法。前者只考虑被估计方程的参数约束问题,而不过多地考虑方程组中其他方程所施加的参数约束,因此称为有限信息估计方法。后者在估计模型中的所有方程的同时,要考虑由于略去或缺少某些变量而对每个方程所施加的参数约束。因此称为完全信息估计法。,显然对于联立方程模型,理想的估计方法应当是完全信息估计法,例如完全信息极大似然法(FIML)。然而这种方法并不常用。因为这种方法计算工作量太大,将导致在高度非线性的情况下确定问题的解,这常常是很困难的,若模型中某个方程存在设定误差,这种误差将传播到其他方程中去。所以对于联立方程模型常用
10、的估计方法是单一方程估计法。常用的单一方程估计法有间接最小二乘法(ILS),工具变量法(IV),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有限信息极大似然法(LIML)。当然,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也是常用的系统估计方法。,3、联立方程常用估计方法1)工具变量法(instrument variable)工具变量法是一种估计联立方程模型的单一方程方法,每次只能估计联立方程模型中的一个方程。工具变量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适当的工具变量去代替结构方程中作为解释变量的内生变量,以减少解释变量与随机项的相关性。,工具变量法的应用步骤,(1)选择适当的工具变量 选择适当的工具变量代替结构方程中作解释变量的内生变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量 经济学 第十 联立方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43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