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通信与网络CH02数据通信技术基础.ppt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CH02数据通信技术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通信与网络CH02数据通信技术基础.ppt(1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计算机通信与网络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s&Networks,第2章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数据传输是实现数据通信的基础。数据通信是为了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或计算机与终端之间信息交互而产生的一种通信技术,是计算机与通信相结合的产物。数据通信着重于数据的传输,不涉及数据所表示的原始信息,而计算机通信则着重于信息的交互。,内容概要,内容纲要,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数据传输方式 数据传送技术 多路复用技术 数据交换技术 差错控制技术 数据通信接口特征,内容纲要,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数据传输方式 数据传送技术 多路复用技术 数据交换技术 差错控制技术 数据通信接口特征,2.1数据通
2、信的基本概念,1、数据、信息和信号2、数据通信系统3、传输媒体4、数据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1、数据、信息和信号,数据(data)通常是指预先约定的具有某种含义的数字、符号和字母的组合。信号(signal)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电磁波的表示形式。“模拟的”(analogous)连续变化的。“数字的”(digital)取值是离散的。调制把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解调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信道表示向某一方向传送数据的传输介质。,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和信号,模拟数据,数字数据,信息,数据,模拟信号,数字信号,有意义的实体,涉及数据的内容和解释,在某个区间
3、产生连续的值,产生离散的值,是数据的电磁(或电子)编码,涉及到事物的形式,是一种连续变化的电磁波,是一系列的电压脉冲,信号,1、数据、信息和信号,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1、数据、信息和信号,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2、数据通信系统,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2、数据通信系统,信源和信宿:信源就是信息的发送端,是发出待传送信息的设备;信宿就是信息的接收端,是接收所传送信息的设备。信号转换设备:是将信源发出的信息转换成适合于在信道上传输的信号的设备。,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2、数据通信系统,调制解调器,PC 机,公用电话网,调制解调器,数字比特流,数字比特流,模拟信号,模拟信号,正文,正
4、文,PC 机,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2、数据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举例,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2、数据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举例,(b)局域网用户通过Internet上网通信,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双绞线 同轴电缆 光缆 地面微波 卫星微波 无线电波 红外线技术,3、传输媒体,3、传输媒体,双绞线,铜线,铜线,聚氯乙烯 套层,聚氯乙烯套层,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层,无屏蔽双绞线 UTP,屏蔽双绞线 STP,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3、传输媒体,把两根互相绝缘的铜导线并排放置,再用规则的方法绞合起来。绞合的导线可以减少相邻线对的相互干扰。多对绞合导线构成了双绞线电缆。双绞线可用于模拟
5、传输和数字传输。价格低,安装方便,但带宽窄,抗干扰性能较差。,双绞线,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3、传输媒体,双绞线,A,扭绞距,线径0.41.4 mm,B,近端串扰,远端串扰,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3、传输媒体,类型 阻抗 返回损耗 近端串扰 1Mhz 100m 100m 3类UTP 100 12db 43db4类UTP 100 12db 58db5类UTP 100 12db 64db,双绞线,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3、传输媒体,同轴电缆,外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保护套层,内导体,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3、传输媒体,同轴电缆由内导体铜质芯线(单股实心线或多股绞合线)、绝缘层、网
6、状编织的外导体屏蔽层以及保护塑料外层组成。由于外导体屏蔽层的作用,同轴电缆具有较好的抗干扰特性(特别是高频段),适合高速数据传输。通常按特性阻抗数值不同,可分为两类:50 同轴电缆:数据通信中传输基带信号75 同轴电缆:模拟传输系统(CATV),同轴电缆,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3、传输媒体,RG-8/RG-11 10Base5 阻抗50 粗缆 0.4”RG-58A/U 10Base2 阻抗50 细缆 0.18”RG-59U 10Broad3600 阻抗75 CATV 0.25”RG-63 ARCnet 阻抗93 0.25”(0.635cm),同轴电缆传输特性,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3、
7、传输媒体,光缆,远供电源,光纤及包层,填充物,外护套,包带层,包层,纤芯,(a)光缆结构剖面图,(b)光波在纤芯中传播,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3、传输媒体,光纤通常由非常透明的石英玻璃拉成细丝,主要由纤芯和包层构成。纤芯很细,直径为8100um,且折射率较高,包层相对折射率较低。多根光纤构成光缆。光波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通过纤芯传导。通过传递光脉冲进行通信。光纤通信衰耗小,距离长,抗干扰能力强,传输容量大,保密性好。多模光纤:多条不同入射角光线在一条光纤中传输。单模光纤:直径只有一个光波长大小,直线传输。,光缆,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3、传输媒体,光线在光纤中的折射,折射角,入射角,包层
8、(低折射率的媒体),包层(低折射率的媒体),纤芯(高折射率的媒体),包层,纤芯,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3、传输媒体,光缆,高折射率(纤芯),低折射率(包层),光线在纤芯中传输的方式是不断地全反射,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3、传输媒体,光纤,多模光纤,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3、传输媒体,在交通不便、施工不便的地方(高山、海洋、城市),或距离较远的情况下,使用无线传输方式,成本较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要求在运动中进行电话通信或计算机通信。无线电波可以在自由空间各个方向传播,实现多种通信。这种通信不使用前述的各种导向传输媒体,故称为“非导向传输媒体”。,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电信领域
9、使用的电磁波的频谱,无线电,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射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卫星,地面微波,调幅无线电,调频无线电,海事无线电,光纤,电视,LF,MF,HF,VHF,UHF,SHF,EHF,THF,波段,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16,100 102 104 106 108 1010 1012 1014 1016 1018 1020 1022 1024,移动无线电,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3、传输媒体,无线传输所使用的频段很广,人们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不同频段特性进行通信。传统无线电:长波、中波、
10、短波 甚高频、特高频、超高频、极高频微波通信(240GHz,直线传播)地面接力微波:在地面建立若干微波中继站,中继站将前一站信号接收,放大后转发到下一站,实现“接力”式传输。卫星通信:将微波中继站放在卫星上实现。通信建立远,覆盖面积大。,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3、传输媒体,地面微波的工作频率范围一般为120 GHz,其特点是直线传播,因此只能在视距范围内进行传输。由于受到地形和天线高度的限制,两微波站间的通信距离一般为3050 km。,地面微波,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3、传输媒体,卫星通信的最大特点是通信距离远,且通信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同步卫星发射出的电磁波能辐射到地球上的通信覆盖区
11、的跨度达18000多公里。只要地球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上,等距离地放置3颗相隔120度的卫星,就能基本上实现全球的通信。,卫星微波,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3、传输媒体,卫星微波,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3、传输媒体,无线电波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从含义上讲,无线电波是全向传播,而微波是定向传播。无线电波不同频段用于不同通信方式 3 30 MHz,用于短波通信;30300MHz,用于数据通信;蜂窝无线电移动通信。,无线电波,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3、传输媒体,红外线技术已经在计算机通信中得到了应用,例如两台笔记本电脑对着红外接口,可传输文件。红外线链路只需一对收发器,可调制不相干的红外光,在
12、视线距离的范围内传输,具有很强的方向性。,红外线技术,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3、传输媒体,红外线技术,调制非相干红外线光,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4、数据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传码速率:传码速率又称为调制速率、波特率,记作NBd,是指在数据通信系统中,每秒钟传输信号码元的个数,单位是波特(Baud)。传信速率:又称为比特率,记作Rb,是指在数据通信系统中,每秒钟传输二进制码元的个数,单位是比特/秒(bit/s,或kbit/s或Mbit/s)。,数据传输速率,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4、数据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数据传输速率,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4、数据通信系
13、统的技术指标,例2-1若信号码元持续时间为110-4秒,试问传送8电平信号,则传码速率和传信速率各是多少?解:由于T=110-4秒,所以传码速率NBd=1/T=10000波特 由于传送的信号是8电平,所以,M=8。则传信速率Rb=NBdlog2 M=30000bit/s。,数据传输速率,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4、数据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信道带宽,信号带宽:(bandwidth)是指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单位是赫(或千赫、兆赫、吉赫等)。模拟信道:表示通信线路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就称为线路带宽(通频带)。数字信道:“带宽”是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同义语,单位是“比特每秒”。,2.1数据通信
14、的基本概念,4、数据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信道带宽,常用的带宽单位是千比每秒,即 kb/s(103 b/s)兆比每秒,即 Mb/s(106 b/s)吉比每秒,即 Gb/s(109 b/s)太比每秒,即 Tb/s(1012 b/s)请注意:在计算机界,数据量的表示 K=210,M=220,G=230,T=240。,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时间轴上信号的宽度随速率的增大而变窄,对应的信号频率增加,则占用带宽也增加。,带宽,4、数据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4、数据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误码率和误组率,误码率:在一定时间内接收到出错的比特数e1与总的传输比特数e2之比。Pe(e1/
15、e2)100 由于实际的传输信道及通信设备存在随机差错与突发差错,而数据通信常采用数据块或帧为单位进行传输,使用误组率可以更好反映传输效率。误组率:在一定时间内接收出错的组数b1与总的传输组数b2之比。Pb(b1/b2)100,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发送时延(传输时延):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信道带宽:数据在信道上的发送速率。常称为数据在信道上的传输速率。,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比特),信道带宽(比特/秒),时延,4、数据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需要传播一定的距离而花费的时间。信号传输速率(即发送速率)和信号在信
16、道上的传播速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米),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时延,4、数据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处理时延: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结点缓存队列中分组排队所经历的时延是处理时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处理时延的长短往往取决于网络中当时的通信量。有时可用排队时延作为处理时延。,时延,4、数据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从源点经过网络传送,到达目的点所经历的总时延就是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和处理时延之和:,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时延,4、数据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17、,时延,1 0 1 1 0 0 1,发送器,队列,结点 B,结点 A,数据,从结点 A 向结点 B 发送数据,链路,4、数据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所谓高速网络链路,我们提高的仅仅是数据的发送速率而不是比特在链路上的传播速率。提高链路带宽减小了数据的发送时延。提高网络传输速率,减小网络传输时延,主要是减少发送时延和处理时延。,时延,4、数据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时延,4、数据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例2-3若AB两台计算机之间的距离为1000km,假定在电缆内信号的传播速度是2108m/s,试对下列类型的链路分别计算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数据块长度
18、为108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Mb/s;(2)数据块长度为1000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it/s,内容纲要,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数据传输方式 数据传送技术 多路复用技术 数据交换技术 差错控制技术 数据通信接口特征,2.2数据传输方式,1、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2、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3、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传输4、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2.2数据传输方式,并行传输,1、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并行传输指的是数据以成组的方式,在多条并行信道上同时进行传输。,2.2数据传输方式,串行传输,1、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串行传输指的是组成字符的若干位二进制码排列成数据流在一条信道上逐位顺序传输。,2.2数据
19、传输方式,异步传输,2、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不论字符所采用的代码为多少位,在发送每一个字符代码(即字符的数据位)时,都要在前面加上一个起始位,表示一个字符的开始;后面加上一个停止位,表示一个字符的结束。,2.2数据传输方式,同步传输,2、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2.2数据传输方式,3、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传输,单工传输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半双工传输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就不能同时接收)。全双工传输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2.2数据传输方式,4、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模拟传输模拟信号:时间和幅度取值连续变化 的信号量。模拟信道:适于模拟信号
20、传输的信道模拟传输系统:传输模拟信号的通信系统数字传输数字信号:时间和幅度取值离散(不连续变化)的信号量。数字信道:适于数字信号传输的信道数字传输系统: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内容纲要,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数据传输方式 数据传送技术 多路复用技术 数据交换技术 差错控制技术 数据通信接口特征,2.3数据传送技术,1、数据序列的电信号表示2、信道容量的概念3、基带传输4、频带传输5、数字数据传输,2.3数据传送技术,1、数据序列的电信号表示,数据序列,单极性不归零码,单极性归零码,双极性不归零码,双极性归零码,0 1 0 0 1 1 0 0 0 1 1 1,2.3数据传送技术,1、数据序列的电信
21、号表示,数据序列,伪三元编码,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差分编码,0 1 0 0 1 1 0 0 0 1 1 1,2.3数据传送技术,任何实际的信道都不是理想的,在传输信号时会产生各种失真以及带来多种干扰。码元传输的速率越高,或信号传输的距离越远,在信道的输出端的波形的失真就越严重。,2、信道容量的概念,失真不严重失真严重,实际的信道(带宽受限、有噪声、干扰和失真),输入信号波形,输出信号波形(失真不严重),数字信号通过实际的信道,2.3数据传送技术,2、信道容量的概念,信道容量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给定通信路径(信道)上所能达到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2.3数据传送技术,2、信道容量的概念
22、,信道容量,噪声,误码率,带宽,数据传输速率,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 N=2W BaudW 是理想低通信道的带宽,单位为赫(Hz),奈奎斯特(Nyquist)定理,2.3数据传送技术,2、信道容量的概念,在理想低通信道中,如果信道带宽WHz,则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每秒 2 W 个码元。每赫带宽的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每秒 2 个码元。Baud 是波特,是码元传输速率的单位,1 波特为每秒传送 1 个码元。,2.3数据传送技术,2、信道容量的概念,奈奎斯特(Nyquist)定理,实际的信道所能传输的最高码元速率,要明显地低于奈氏准则给出上限数值。波特(Baud)和比特(bit)是
23、两个不同的概念。波特是码元传输的速率单位(每秒传多少个码元)。码元传输速率也称为调制速率、波形速率或符号速率。比特是信息量的单位。,要强调以下两点,2.3数据传送技术,2、信道容量的概念,信息的传输速率“比特/秒”与码元的传输速率“波特”在数量上有一定的关系。若 1 个码元只携带 1 bit 的信息量,则“比特/秒”和“波特”在数值上相等。若 1 个码元携带 n bit 的信息量,则 N Baud 的码元传输速率所对应的信息传输速率为 N n b/s。,2.3数据传送技术,2、信道容量的概念,传输比特流 10011100,10 01 11 00,2bit一组,4种幅度,1个码元携带2bit信息
24、,n=log2M(M 码元状态数),t,3210,2.3数据传送技术,2、信道容量的概念,无噪声的情况下,在带宽为W的信道,其最大的数据传输速率C(信道容量)为 C=2Wlog2M,2.3数据传送技术,2、信道容量的概念,例2-6 一个无噪声的话音带宽为4000Hz,采用8相调制解调器传送二进制信号,试问信道容量是多少?,香农(Shannon)用信息论的理论推导出了带宽受限且有高斯白噪声干扰的信道的极限、无差错的信息传输速率。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C(信道容量)可表达为 C=W log2(1+S/N)b/s W 为信道的带宽(以 Hz 为单位);S 为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N 为信道内部
25、的高斯噪声功率。,2.3数据传送技术,2、信道容量的概念,香农(Shannon)定理,例2-7 一个数字信号通过两种物理状态经信噪比为20dB的3kHz带宽的信道传送,其数据率不会超过多少?,应用举例,2.3数据传送技术,2、信道容量的概念,解:已知信噪比电平为20dB,则信噪功率比 S/N=100 C=3000log2(1+100)=30006.66=19.98 kbit/s 数据率不会超过19.98 kbit/s,信道的带宽或信道中的信噪比越大,则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就越高。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就一定可以找到某种办法来实现无差错的传输。,香农公式表明,2.3数据传送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通信 网络 CH02 数据通信 技术 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43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