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过敏与过敏性休克.ppt
《药物过敏与过敏性休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过敏与过敏性休克.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与药物过敏性休克,药物过敏,2,病例:患儿男4岁 因支气管炎在门诊输液,给药如下:第一组5%GS100ml加头孢夫辛1.5g,第二组5%GS100ml加氨溴索15mg,患儿第一组输完,第二组刚开始不到10分钟的时候诉腹痛及耳鸣,医生立即前往查看,患儿端坐呼吸,大汗淋漓,双上肢肌肉阵挛,呼吸22,心率42,心音低钝,上肢甲床苍白。考虑为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肾上腺素0.4mg稀释后静推,甲强龙40mg静滴,并给予吸氧,给药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心率升至108次,面色转红,呼吸平稳,住院继续治疗2天后出院。,3,内容提要,药物过敏概念与流行病学药物过敏的相关因素药物过敏性休克DAS的临床表现DAS
2、的急救急救配合和护理青霉素类药物使用,4,药物的过敏反应是指有特异体质的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特异体质病人即使是使用常规剂量或者极小剂量时同样会发生过敏反应。这是病人体质易感性所决定的。,药物过敏,5,据粗略估计,药物不良反应在门诊儿童发生率约1.2%,在住院儿童约9.5%,其中约2/3与药物过敏有关。在问卷调查中,有36成的父母回答有孩子对药物过敏。但是经临床调查,仅仅15%得到证实,所以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儿童药物过敏的数据。但是随着抗生素和中成药制剂(特别是注射剂型)在儿童的使用,儿童药物过敏反应应该得到临床足够重视。,6,药物过敏反应常由药物的降解产物或杂质引起,通常与用药剂量
3、无关,仅见于少数特异体质病人。药物的过敏反应一般发生在用药的当时或片刻之后,也有的发生在用药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如注射破抗3-4天后局部发生的过敏反应。药物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荨麻疹、药物热、皮炎、发热、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虽然过敏性休克不多见,但发生、发展迅猛,病人可发生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循环衰竭,甚至可导致死亡。,药物过敏,7,许多药物使用后也出现一些临床病症象一些药物(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胃肠道粘膜或迷走神经感受器有刺激作用,引起恶心、呕吐的胃肠道反应;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抗生素中以卡那霉素、新霉素、杆菌肽、多粘菌素B对肾脏的毒性均为药物不良反应不是过敏反应。,药
4、物的不良反应,8,过敏性休克与晕厥的鉴别,9,药物过敏的相关因素,机体因素:过敏性体质患者发生药物过敏的倾向性较大,有的有家庭遗传因素;过敏性体质患者的免疫力普遍比较低下,在过敏性环境下机体内会产生大量自由基,释放出过敏介质,这些过敏介质可引起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粘液分泌,血压降低及组织损伤,从而引发过敏反应的发生。(以型变态反应为主),10,过敏反应的原因,是抗原和抗体的相互作用首次用药:药物(抗原)体内抗体(IgE、IgG、IgM)细胞致敏再次用药:抗原和抗体在致敏细胞上相互作用,细胞活性介质释放而引起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被抗原刺激后,易于产生 IgE 类抗体的机体为
5、特应性素质个体,亦称过敏体质者。正常人血清中IgE含量极低,超敏患者明显升高。,11,12,药物过敏的相关因素,药物因素药物的成分本身就比较复杂,包括多种化学成分和辅料;有些中药和生物制品还含有鞣酸、蛋白质、皂苷、生物碱等有机大分子物质,这些均可使机体致敏,而有机大分子发生过敏的机率远远超过无机物;一些生物制剂本身就具抗原性,故人血白蛋白、抗栓酶等较易引起过敏性休克。溶媒的选择和药物的配伍不当,也可以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导致过敏性休克。值得注意的是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息斯敏、非那根等)长期使用不仅会使人疲倦、嗜睡、脑力迟钝,胃肠不适,其同样可引起过敏反应。,13,青霉素类与头抱菌素类、乙酞水
6、杨酸及磺胺类为公认的三大易致敏药物:青霉素在人体内迅速水解为青霉烯酞、青霉噻唑酸等约10种代谢产物;乙酞水杨酸中常有杂质乙酞水杨酸醉,它们均易与蛋白质分子形成不可逆共价结合成为复合抗原;磺胺类的苯胺核等有较强的化学活性,易于致敏。另外有些药物间有交叉过敏性,对某一药物的过敏反应一旦发生,就存在对化学结构相似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发生交叉过敏反应的可能。如磺胺类药物之间、某些氨基糖贰类之间、磺胺类与普鲁卡因、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等均有交叉过敏性。,14,青霉素和头孢菌素有交叉过敏现象,同属一类抗生素-内酰胺抗生素-内酰胺降解的副产物正是导致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过敏的主要杂质,15,随着中药剂型(方剂、
7、成药、注射剂型)的增加及用药方向(从传统的口服、灸、外敷到注射)的拓展,中药发生过敏的报道也渐增多。中药引起过敏反应与它本身性质分不开,一味中药的成分就很复杂,有的制剂含几味甚至几十味中药,其中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相互制约,进入人体又发生各种变化,可能产生致敏物质。另外中药成分多为大分子物质,有些可能具有抗原性。如现在应有的热毒宁。,16,中药注射制剂的提纯、性质的稳定、配伍(中-中、中-西、中-溶媒)等是影响其过敏反应发生的重要因素。在输液过程中突然出现任何异常表现均应考虑过敏反应,如咳嗽、打喷嚏、胸闷、口周或手指发麻、腹痛等,17,药物过敏性休克概念,药物过敏性休克(drug anaphyl
8、actic shock,DAS)是以药物作为特异性过敏原作用于过敏患者而导致周围循环障碍及呼吸功能障碍为主的全身速发型变态反应,抢救不及时极易造成死亡。文献统计DAS占药物不良反应的4.4%,因DAS致死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死亡例数的20.0%,列药物致死原因的首位。因此,对DAS高度重视、积极防治是十分必要的。,18,临床症状,(1)皮肤过敏反应如骚痒、荨麻疹及其他皮疹等,可于休克早期发生,或与其他症状同时发生,但有些不发生。(2)呼吸道阻塞症状由喉头水肿、气管痉挛、肺水肿等引起。表现为胸闷、心悸、喉口阻塞感、呼吸困难等。(3)循环障碍症状由微血管广泛扩张所致。表现为面色苍白,畏寒,冷汗,口唇
9、紫绀,心率加快,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等。(4)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是脑组织缺血缺氧所致。表现为烦躁不安,意识丧失,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等。(5)消化道症状由胃肠平滑肌痉挛、肠道通透性增加所致。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但不是普遍发生。(6)其他常见症状尚有咳嗽、发热,有濒危感,头昏眼花,脸及四肢麻木等。,19,DAS的特点,发病人群分布广泛,性别比例均衡;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生,而身心发育不完善的婴幼儿和年老体弱患者也是高发病人群,临床应予以重视。药物种类广泛,抗菌类药物导致的过敏休克比例仍位于首位,其次是中药和生物制品。涉及各种给药途径,其中大多由药物注射引起,以静脉及肌肉注射引起的过敏休克反应最
10、为突然,表现也最严重。DAS发病急促,来势凶猛,重症患者可在短时间死亡。,20,发生迅速,DAS常为猝然发生,大约60%在用药5min内发生,30%在用药30mi内发生,但也有在数小时或连续用药数天发生,最长达连续用药过程中(数天)发生;故应注意整个用药过程的监护。临床征群表现明显,均有血压降低的表现,而后相继出现一系列诸如微循环障碍、意识减弱、呼吸困难等症状,用以进行临床鉴别诊断。死亡率高,其中由抗菌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死亡的病例数仍高居第一位;患者若加之患有呼吸系统疾病会加重过敏性休克的病情,更易导致死亡。,DAS的特点,21,DAS的急救,一旦发生DAS要立即停药,应尽快除去过敏源,迅速
11、抢救。DAS一旦发生应立即停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如为静脉用药时出现,不要拔针,换输液器,继续换上0.9%氯化钠注射液快速滴入;就地抢救,去枕平卧或足高头低位,以利心脏血液回流,防止血液在下腹部和下肢形成血栓。解开衣带。切忌转院、转科而延误治疗。,22,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其疗效确切,机制明确,剂量不应过大。肾上腺素抗休克药理作用具有兴奋心肌、升高血压、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等作用,故可缓解过敏性休克的心跳微弱、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DAS的急救给药,23,推荐肌注:常用剂量1:1000,0.01mg/kg.次;单次0.3-0.5m g,并略加按摩以促进迅速吸收,病情严重者(无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物 过敏 过敏性 休克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40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