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问题.ppt
《苏格拉底的问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格拉底的问题.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讲 苏格拉拉底问题,一 智者运动 二苏格拉底之死 三德性即知识 四“是什么”的问题 五助产术,古典时期,所谓“古典时期”是相对于公元前8至6世纪的上古时期而言的,大体上指公元前5世纪到4世纪40年代马其顿统一希腊以前的100多年,这是希腊城邦制从繁荣走向衰落的时期,也是希腊哲学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具有以下三个突出的特点,首先从地域来看,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主要是雅典哲学,其次从内容上看,希腊哲学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主要表现:一哲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从作为整体的宇宙万物 人和社会,社会公正、国家本质、人生意义等问题。二哲学研究的重心从“自
2、然”意义上的phusis“本性”意义上的phusis。哲学家们争论的焦点从追问万物生成演化的本原 问题 万物存在根据的本质,其结果就是自然哲学发展为精神哲学,或者说,从宇宙生成论转向了形而上学或本体论。,最后从方法上看,希腊哲学以逻辑论证为主要手段。早期自然哲学:直陈宣称式的方法古典希腊哲学:逻辑推理以修辞学和论辩术为基本工具,在逻辑思辨中澄清概念,讨论问题,建立理论。,智者运动,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高尔基亚:,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死于399年。享年70岁。他是雅典的公民。他青年时期掌握了精湛的雕刻技艺。父亲是雕刻家,母亲是助产婆。,一 苏格拉底之死因,苏格拉底之死的
3、确是一出悲剧:城邦出于维护城邦利益的原因 判处苏格拉底死刑,苏格拉底也是为了城邦的利益坚持自己的原则而以身殉道。这一案件的背后是两种从根本上对立的原则:一方是苏格拉底,一方是城邦民主制。一条是苏格拉底教唆年轻人反对他们的长辈,用我们的话说就是“教唆犯”,一条是苏格拉底引进新的神灵,不信城邦的守护神。,苏格拉底“之死”的关键问题是什么?,苏格拉底试图通过知识来挽救雅典。什么知识是人人都具有的?什么知识是需要教育、传授才使人可以拥有的?雅典1.jpg雅典2s苏格拉底之墓.jpg雅典3.jpg,二.德性即知识,1 神谕雅典德菲儿神庙.jpg现实的问题是,人 们不仅对于自已所从事的职业缺少真实可靠的知
4、识,而且通常都是在盲目 无知的情况下参与政治生活的,这就是雅典衰落的根本原因。,2.到底什么是知识,“认识你自己”知识的对象确定为认识自己。认识人自己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亦即认识“德性”雅典德菲儿神庙遗址.jpg苏格拉底为什么不去追问自然了呢?自然哲学追问自然本性的困境善智者的相对主义、诡辩论自己,“善”,非伦理学意义上的“善”:泛指事物自身的本性,也是它们追求实现的目标。具体到人身上,“善”就表现为“德性”。“德性”(arete)在希腊语中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亦即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例如马的德性是奔驰能力,鸟的德性是飞翔能力。人造物也是一样,例如织布梭子无论是什么材料
5、做成的,它的德性都在于能够织布。人的德性就是人之为人的本性。,人人都有“德性”,并非指现实地拥有,而是潜在地拥有。,德性是人之为人的本性,由神平均分配给了每一个人,因而人人都具有德性。人并不是生来就符合人的本性,只有在理性指导下认识自己的德性,才能使之实现出来,成为现实的和真正的善。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了他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 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无人有意作恶”,善、恶取决于知识,德性即是知识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基础。对于自己潜在的“德性”有了知识,是不是就一定会成为现实的有德性的人?为什么?亚里士多德分析“他在把德
6、性看做知识时,取消了灵魂的非理性部分,因而也取消了激情和性格”。实践知识不同于理论知识。德性不只是一种道德 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道德行为。,三“是什么”的问题,认识德性所认识的是什么?究竟什么样的知识才能被看做是真正的知识?认识的目的在于认识事物的“是什么”,事物的定义或概念,亦 即我们所说的“本质规定”;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质规定。知识乃是对事物之一般、普遍的类本质的认识,惟有它才是具有确定性、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苏格拉底式的知识,认识的是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质规定,知识乃是对事物之一般、普遍的类本质的认识,惟有它才是具有确定性、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节制”“
7、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德 性”“什么是美”,对 话,苏格拉底声称他遇到了一位论敌需要希庇亚的帮助,希庇亚则自吹自擂说他可以应付一切论敌,于是苏格拉底便假扮论敌与 希庇亚展开了论辩:,苏格拉底:有正义的人之所以是有正义的,是不是由于正义?希庇亚:我回答,那是由于正义。苏格拉底:那么,正义是真实存在的?希庇亚:当然。苏格拉底:有学问的人之所以有学问,是由于学问;一切善的东西之所以善,是由于善?希庇亚:那是很明显的。苏格拉底:那么美的东西之所以美,是否也是由于美本身?希庇亚:是的,由于美本身。苏格拉底:请告诉我什么是美?,希庇亚:什么东西是美的?苏格拉底:我想不是这个意思,他要问的是美是什么。希庇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格拉底 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40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