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上23《学与问》.ppt
《苏教版六上23《学与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上23《学与问》.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3、学与问,“学问”,古时候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家,得到了当朝宰相赠送的书有“学问”两个字的金匾。这家主人过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家,谁都想得到那块能带来学问的金匾,互不相让。结果两人只好找来工匠把匾从中一分为二。老二得到了有“学”字的半块,于是他就扛着这半块匾到处学习,结果几年下来,他却一无所获;老大得到了有“问”字的半块,于是遇到问题就问别人,结果别人最后都很烦他,几年下来,他也一无所获。同学们,你认为兄弟俩一无所获的原因是什么?,23、学与问,你知道什么叫学问吗?学与问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共同学习学与问这篇课文。,、自学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查字
2、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xi shn ku f xing,懈 沈 括 辅 翔,不懈 姓沈 概括 辅助 翱翔松懈 沈阳 括号 辅导 飞翔,生字词,知识殿堂 金钥匙 铺路石 缠着 无影无踪 科学奥秘 不懈探求 稀奇古怪 五彩缤纷 日新月异 瞬息万变 随时随地 能者为师 勤学好问 观察思考 相辅相成 强健有力 翱翔 芳菲,din shi p chn,o xi,shn,f,o xing,五彩缤纷: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近义词:五颜六色)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字词释义,学与问,这是一篇说明事理
3、的文章。文体:议论文,中心论点:勤学好问,议论文的主要特点:,1、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即议论文的“三要素”。2、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它主要用概念、判断、推理来表明作者的观点或阐明道理,或反驳别人的意见,指出其谬误。因此它具有很强的说服力。3、议论文的语言是以议论为主,而记叙、说明、抒情等也有,都是为议论服务的。议论文的语言讲究抽象性、概括性和严密性,表达要求准确、鲜明。,、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1、直接陈述自己的观点“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文章层次:,2、列举哥白尼的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3、解决问题还要善于求教,拜能者
4、为师。,4、列举沈括的故事,说明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5、总结,号召同学们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4、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理清思路,先提出观点:()再通过()来证明观点。最后得出结论:(),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哥白尼小时候和沈括小时候的 两个事例,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阅读课文,分析问题:1、课文围绕“”这一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事例,告诉我们“”的重要性,教育我们要从小养成 的习惯。,勤学好问,问,勤学好问,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勤学好问”请在第1
5、、5自然段中找出与这一论点一致的文章的中心句,用“”画下来。,学与问的关系,第一段: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第五段: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然后看看这道填空题,把它完成。知识就是指有(),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常常是(),是()。,人们常把 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问的重要意义。,对于整篇文章来说,第一自然段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是文章的总起段,下面的文字都是为了说明第一自然段,作者在下面用了一些例
6、子来证明第一自然段所说的道理,那么我们就先看看其中的一个事例。课文先说了谁呀?那我们就一起走近哥白尼。你们了解哥白尼吗?你对哥白尼有什么印象呀?,(勤学好问;爱提问题;留心观察;充满好奇),哥白尼能成为一名伟大的天文学家是和他小时候的这些习惯分不开的,让我们继续走近哥白尼。请大家先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他从小爱问问题;他什么都爱问;他问的问题都跟自己的生活有关)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好问 你从这段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哥白尼好奇、好问的?,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晴朗
7、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不懈探求,缠着,列举内容的省略,读句子,注意读出哥白尼的好奇、好问。,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理解:不懈探求、稀奇古怪,不懈探求:对于问题,真理的探索求知永不疲倦。稀
8、奇古怪:指很少见,很奇异,不同一般。这两个词说明了什么?,哥白尼,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创立者,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哥白尼经过长期的天文观测和研究,创立了更为科学的宇宙结构体系日心说,从此否定了在西方统治达一千多年的地心说。日心说经历了艰苦的斗争后,才为人们所接受,这是天文学上一次伟大的革命,不仅引起了人类宇宙观的重大革新,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支柱。“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前进”(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哥白尼著有阐述日心说的天体运行论(1543年出版。,从哥白尼的故事
9、,领悟到什么?,学会发现问题,多多提出问题。,哥白尼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呢?,勤学好问,同学们,你们能举出一些名人勤学好问的例子吗?,牛顿根据苹果下落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根据水壶的蒸汽发明了蒸汽机,从哥白尼和同学们刚才所列举的事例上,我们真正认识了问在成功道路上的重要性.,这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就是要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这篇文章中作者的观点就是第一段,那么列举哥白尼的例子就是为了证明第一段。下面,作者又列举了一位名人的例子,我们再继续学习第四段。,沈括1031-1095,字存中,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杭州钱塘人。沈括的科学贡献遍及天文数学物理地质气象生物医学等领域。著有梦溪笔谈
10、,本书全面总结了宋朝以前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在世界上享有极高声誉。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评价沈括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1979年7月1日为了纪念他,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1964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2070命名为沈括。,沈括(10311095)北宋科学家、文学家。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仁宗嘉祐八年(1063)进士。曾任扬州司理参军、提举司天监、翰林学士、权三司使、知延州、龙图阁学士等职,参与王安石变法。晚年隐居润州梦溪园(今江苏镇江东)。平生博学善文。所著梦溪笔谈不仅是中国科学史上的一分极其珍贵的遗产,也是一部重要的笔记文学著作。,沈括(10311095),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晚年以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与问 苏教版六上 23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39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