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恶性疾病的影像诊断ppt课件.ppt
《胃肠道恶性疾病的影像诊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胃肠道恶性疾病的影像诊断ppt课件.ppt(1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胃肠道恶性疾病的影像诊断,黎凤媛中南大学湘雅二院放射科,晚上好,胃肠道上皮性恶性肿瘤的诊断,胃上皮性恶性肿瘤:1、胃癌:早期胃癌,中晚期胃 癌。肠道上皮性恶性肿瘤 2、十二指肠癌,3、小肠 腺癌。4、结肠癌,结肠转移癌。,胃部病变的影像诊断,一.胃癌的病理及影像表现:胃癌分为早期和进展期 早期胃癌:癌组织侵润只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其定义只考虑侵润深度,不考虑癌组织范围、大小和有无淋巴 结转移。肉眼所见分为三个基本类型和 三个亚型:1 型 隆起型:肿瘤呈类圆形突向胃腔,高度超过5mm,边界清楚,基底宽,表面粗糙,双重造影显示为小而不规则的充盈缺损。2 型 表面型:肿瘤表浅,平坦,沿黏膜及黏膜下
2、层生长,形态不 规则,边缘清楚。,三个亚型中的隆起及凹陷均不超过5mm。双重造影表现,胃小区及胃小沟破坏,呈不规则颗粒状改变,病变界限清楚。3 型 凹陷型:肿瘤形成明显的凹陷,超过5mm,形状不规则,造影和加压法显示形态不整,边界清楚的龛影。周围黏膜皱襞可出现截断、状和融合,但有时难与溃疡的龛影鉴别。,进展型胃癌:癌组织越过黏膜下层侵及肌层以下,分为四种 基本类型:1 巨块形,或息肉型和增生型。2 局限溃疡型 3 浸润溃疡型 4 弥漫浸润形,1.侵润型胃癌:肿瘤沿胃壁侵润性 生长,侵犯胃壁各层,使胃壁变厚、僵硬,弹性消失,形成革袋状胃。影像表现:胃腔体积变小,黏膜皱襞消失,胃壁僵硬,蠕动消失,
3、钡剂排空过快。2.息肉型或为肿块型、增生型,癌瘤向胃腔内生长,表面凹突不平,呈菜花状,基底较宽,胃壁浸润 不明显。影像表现为腔内充盈缺损,双重像 显示 软组织肿块,形态不规则,与周围分界清楚。,3.溃疡型:癌瘤深达基层,形成大而浅的盘状溃疡,充 盈像显示龛影周围有尖角症,指压痕。黏膜皱襞纠集 融合或呈杵状。其边缘有一堤状隆起为环堤,环堤宽 窄不一。骑跨于胃小弯角切迹时,表现为半月综合征。,(一),图1胃小弯溃疡型癌钡剂造影显示:胃小弯角切迹处不规则龛影,有尖角症,指压痕,龛影周围有不规则环堤。,胃小弯溃疡型癌肝门淋巴结转移,图2CT扫描显示:肝门区低密度肿块边缘清晰密度均匀为增大的淋巴结。,图
4、(二)肝门淋巴结增大,图(三),溃疡型胃癌 图(一),溃疡型胃癌图(二),溃疡型胃癌图(三),胃底贲门癌肿块型 图(一),胃底贲门癌累及脾和脾门图(二),侵润型胃癌双重造影表现图(一),肿瘤沿胃壁侵润生长,胃腔狭窄僵硬,与正常胃分界清楚,呈屋檐样改变。,侵润性胃癌:图(二),图2:CT显示:胃窦壁增 厚,窦腔 变狭窄,呈细管状 胃体扩大 内有多量 禁食潴留。,胃肠道非上皮源性肿瘤 胃肠道非上皮源性肿瘤中以间叶源性肿瘤最多见,其次为 淋巴类肿瘤、转移性肿瘤,其中胃肠间质瘤涵盖了绝大部 分胃肠道间 叶源性肿瘤,真正的胃肠道平滑肌类肿瘤(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平滑肌母细胞瘤)及雪旺瘤(神经源性肿瘤)
5、很少见,脂肪瘤、血管瘤、纤维瘤更为稀少。,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s)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类既不同于典型平滑肌瘤,亦不同于雪旺细胞 瘤的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其组织学起源不十分清楚。1983年以前将其归类于平滑肌瘤或神经鞘瘤。由于GIST对CD117 具有特异性高阳性率表达及CD117对Cajal细胞的特异性表达。Kindblom等认为GIST是起源于Cajal细胞的肿瘤,(Cajal卡哈尔是 非定向分化的间质干细胞,分布于胃肠道壁平滑肌组织内)。因此 胃肠道间质瘤是不同于平滑肌肿瘤或神经源性肿瘤的独立性疾病,具有独特的免疫组化表形和电
6、子显微结构。GISTs 对CD117的阳性率 可达83%,CD34阳性率达67%。平滑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神经 纤维不表达CD117。,病理组织学分型:按肿瘤细胞分化倾向将CIST归纳为4个主要类型:1、平滑肌分化型:2、神经分化型3、平滑肌与神经分化型4、未分化型,缺乏平滑肌与神经两种分化成分。,组织细胞学:GIST 细胞学形态变化较大,从梭形细胞上皮细胞。细胞排列 结构和形态呈多样.GIST的组织学形态有部位的差异,胃的间 质瘤以梭形细胞型为主占70-80%、上皮样细胞型占20-30%,少数为混合型。小肠间质瘤通常是梭形细胞。梭形细胞型:免疫 组化显示平滑肌分化或神经分化。上皮样细胞型
7、间质瘤:以前称为平滑肌母细胞瘤或怪异平滑肌瘤,由圆形空泡化的细胞或透明细胞构成,免疫组织化学可显示肌肉 分化,神经分化,两者皆有或皆无。,大体病理形态:胃肠道间质瘤通常是胃肠道肌层内肿块,根据与肠壁的关系 分为四型。黏膜下型:肿瘤从黏膜下向腔内生长突出。肌壁间型:肿瘤同时向腔内外生长。浆膜下型:肿瘤从浆膜下向壁外突出,并有细蒂与胃肠 壁固有层相连。大多数肿块呈膨胀性生长,为孤立性圆形或椭圆形。切面不呈旋涡状,可出血、坏死、囊性变。胃肠道外型:肿瘤起源于胃肠道壁以外的腹内组 织,大网膜,肠系膜。,GIST 的良恶性划分:Emory 等提出将胃肠道间质瘤分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恶性指标为:1、肿瘤
8、具有浸润性;2、肿瘤出现远、近脏器的 转移。潜在恶性指标:1、胃间质瘤直径大于5.5cm,肠间质瘤直径大于4cm.2、核分裂象,胃间质瘤5个/50HPE;肠间质瘤1个/50HPE 3、肿瘤出现坏死;4、肿瘤细胞有明显异型性 5、肿瘤细胞生长活跃,排列紧密。6、细胞小,胞浆少,核浆比例大,呈片 巢 状排列。7、非整倍体DNA含量高。具备1项肯定恶性或多项潜在恶性指标时,为恶性GIST;仅有1项恶性指标时为交界性或潜在恶性间质瘤。没有上述指标,则为良性。,胃肠道间质瘤发生部位临床表现:胃肠间质瘤60-70%发生在胃,20-30%发生在小肠,不足10%发生在食管、结肠及直肠,极少发生在大网膜,肠系膜
9、。绝大 多数间质瘤为恶性。临床症状:GISTs多见于中老年,40岁以前少见,中位年龄在50-60岁。中上腹 不适和腹部肿块(50-70%)便血(20-50%)疼痛、肠梗阻。部分 无明确症状。,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影像学表现主要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式,瘤体与胃肠 道 壁的关 系有 以下表现。钡剂造影检查:黏膜下型:肿瘤向腔内生长可以广基与胃肠壁相连。造影表现为胃 肠道内圆形或不规则 形充盈缺损,边缘清 醒、锐利,双 重像肿块呈软组织密度,肿瘤坏死溃疡形成时,显示 脐凹征。肿瘤附近 黏膜推移包绕。肌壁 间 型:肿瘤向胃肠内外生长,黏膜牵 拉伸展,胃腔撑大。浆膜下型:肿瘤向胃肠外生长,以蒂与胃肠相连,
10、可表现为胃 肠道受压移位,或为肿瘤游离于腹腔。肿瘤缺血坏死与胃肠 相通时,可显示肠腔外的不规则钡影。GIST大多数为恶性,内镜和消化道钡剂检查很难早期发现,肿瘤溃破形成溃疡时,才有较典型的龛影和黏膜下 肿 瘤的特点。,CT检查:根据GISTS的大小,形态,瘤体与胃肠 道壁的关系,CT表 现为 胃肠壁不均质增厚或实性肿块向胃肠 腔内或腔 外生 长。增强后 肿块强化明显,有缺血坏死时,显示为低密度,肿瘤表面坏死 形成溃疡时可显示肿瘤中不规则空腔。GIST 的影像表现具有以下特点:1、肿瘤呈多种形态,境界清晰光整,对周围组织浸润相对 轻微,仅表现肿瘤边缘与邻近 结构分界模糊。2、肿瘤富于血供,内部出
11、血坏死。3、可有肝、腹膜、肺的转移,周围淋巴结可不增大。4、肿块表现为外生性为主,影像上定位较难,腹内 肿块若伴出血可提示为胃肠道起源。5、胃的间质瘤多发生在胃体或胃底。以上影像学表现不具 特异 性,但可提示其可能性诊断。,胃体大弯恶性间质瘤 GISTS图(一),钡剂造影显示:胃体大弯轮廓 线内移,隐约 可见软组织 肿块。,胃体大弯恶性间质瘤CT平扫,胃体大弯恶性间质瘤图(四),胃大弯间质瘤增强扫描表现,胃体大弯恶性间质瘤CT图,胃大弯肌壁间间质瘤,增强后肿瘤呈不均匀强化,肿瘤内有低密度坏死区。,钡剂造影检查显示图,钡剂造影检查图,胃体大弯间质肉瘤CT图,图四,五胃大弯侧浆膜下间质瘤:肿瘤呈不
12、规则分叶状,强化明显,其中有低密度坏死区。,胃大弯间质瘤CT增强扫描图(六),胃底间质瘤:双重造影显示软组织肿瘤向胃腔内突出,边缘呈分叶状,充盈像显示胃底巨大充盈缺损,肿瘤表面有不规则龛影。,回肠间质瘤,胃间质瘤,胃大弯间质瘤,图1空肠间质瘤 钡剂造影空肠 肠腔外一条状不规则形龛影龛影与肠管相 通。,图2-3CT平扫显示:左上腹可见一软组织肿块,中央部有一不规则透光区,为肿瘤坏死,与肠腔相通。,图3-4CT显示肿瘤内坏死呈低密度。,空肠间质瘤强化明显,坏死区无强化。,肿瘤强化不均。,图1-2小肠间质瘤CT平扫肿块呈不规则囊实性,实性部分内有高密度造影剂,代表肿块来源于肠道。,CT平扫和增强显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胃肠道 恶性 疾病 影像 诊断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38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