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诊疗进展.ppt
《肝性脑病诊疗进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性脑病诊疗进展.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肝性脑病诊疗新进展,永嘉县中医医院 谢冬梅,主要内容,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的概念病因、诱因、发病机制临床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诊断中西医治疗预防,HE的概念,是一种由于急、慢性肝功能严重障碍或各种门静脉-体循环分流(以下简称门-体分流)异常所致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轻重程度不同的神经精神异常综合征,病因、诱因、发病机制,1.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肝功能衰竭,尤其是肝硬化等终末期肝脏疾病是我国肝性脑病/轻微型肝性脑病的主要原因。2.大多数肝性脑病/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发生均有诱因。出血、感染及电解质紊乱是常见诱因。3.氨中毒学说依然是肝性脑病的主要机制,多种因素
2、相互协同,相互依赖,互为因果,共同促进了肝性脑病的发生和发展。,HE的病因,严重肝脏疾患,肝脏不能处理毒性代谢产物,门-体分流,毒性产物绕过肝脏,HE的病因,(一)导致肝功能严重障碍的肝脏疾病:1、肝炎病毒:其中HBV约占80%85%2、药物或肝毒性物质:乙醇、化学制剂等3、妊娠急性脂肪肝4、自身免疫性肝病5、严重感染,HE的病因,(二)门-体分流异常:存在明显的门-体分流异常,可伴或不伴有肝功能障碍(三)其他代谢异常1、尿素循环的关键酶异常2、其他任何原因导致血氨升高:如先天性尿素循环障碍,均可诱发HE,但肝活组织检查证实肝组织学正常,HE的诱发因素,1、消化道出血2、感染(特别是自发性腹膜
3、炎、尿路感染及肺部感染)3、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如脱水、低血钾、低血钠)4、大量放腹水、过度利尿5、进食蛋白质过多6、便秘7、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8、使用安眠药等镇静类药物,主要论点:血氨,进入脑组织,引起脑的代谢和功能障碍支持:约80的HE患者血氨水平明显增高,可达正常的3倍左右;肝性脑病患者采用各种降血氨的措施有效。挑战:但部分病例难以用氨中毒学说来解释肝昏迷患者约20%血氨是正常的,但有神经精神症状;部分肝硬化病人,虽然血氨明显升高,但不发生昏迷;暴发性肝炎病人血氨水平大多正常,与临床表现无相关性,减氨疗法也无效果。,(一)氨中毒学说,是主要发生机制,(一)氨中毒学说,蛋
4、白质分解,血氨的正常合成及排出途径,(一)氨中毒学说,血氨对脑组织的毒害作用,干扰脑能量代谢干扰脑内神经递质干扰神经细胞膜离子转运增加脑水肿改变基因表达线粒体通透性转变(MPT),(二)细菌感染与炎性反应,肠道细菌氨基酸代谢产物(硫醇与苯酚产生的内源性苯二氮卓类物质),细菌色氨酸的副产物(吲哚及羟吲哚)等,损伤星形胶质细胞功能、影响-氨基丁酸神经递质的传递肝性脑病患者的炎性标志物(肿瘤坏死因子、IL-1 及IL-6)水平明显增加,能影响血-脑屏障的完整性,(三)假性神经递质学说,支持:用左旋多巴治疗可使肝昏迷患者神志迅速恢复,(四)氨基酸不平衡学说,支持:肝性脑病患者支链氨基酸(BCAA)/芳
5、香族氨基酸(AAA)较正常人显著下降(从正常 33.5 下降至 0.61.2)纠正BCAA/AAA,患者中枢神经功能得到改善,(四)氨基酸不平衡学说,(四)其他,低钠血症锰中毒乙酰胆碱减少,临床流行病学,1.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常发生肝性脑病,发生率至少为30;而且随着肝功能损害的加重,其发生率也增加,并提示预后不良。2.我国住院肝硬化患者中,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发生率约为39.9%。随着肝功能损害的加重其发生率增加,且与病因无明显相关性。3.不同研究报道的轻微型肝性脑病发生率不尽一致,主要是由于受所调查患者的肝病严重程度及所采用诊断标准(心理智力试验的选择、异常值的确定)的影响而不同。,临床表现和
6、诊断,1.严重肝病和(或)广泛门-体分流患者出现可识别的神经精神症状时,如能排除精神疾病、代谢性脑病、颅内病变和中毒性脑病等,提示肝性脑病。2.根据基础疾病,可将肝性脑病分为A、B、C 型。3.West-Haven 分级标准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肝性脑病严重程度分级方法。,临床表现和诊断,4.肝性脑病多有血氨增高,应严格标本采集、转运及检测程序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5.脑电图和诱发电位等可反映肝性脑病的大脑皮质电位,以诱发电位诊断效能较好。但受仪器设备、专业人员的限制,多用于临床研究。6.头颅CT 和MRI 等影像学检查主要用于排除脑血管意外、脑肿瘤等其他导致神经精神状态改变的疾病;腹部CT或MRI
7、 有助于肝硬化及门-体分流的诊断。,临床表现和诊断,7.磁共振血流扫描(MRS)和功能MRI 可获得脑内分子和功能变化的证据,但其诊断效能尚待进一步研究。8.轻微型肝性脑病的诊断目前主要依靠神经心理学测试,其中NCT-A 及DST 两项均阳性可诊断轻微型肝性脑病。,临床表现分型,临床表现分型,A 型肝性脑病:发生在急性肝功能衰竭基础上,多无明显诱因和前驱症状,常在起病数日内由轻度的意识错乱迅速陷入深昏迷,甚至死亡,并伴有急性肝功能衰竭的表现,如黄疸、出血、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等,其病理生理特征之一是脑水肿和颅内高压。B 型肝性脑病:由门-体分流所致,无明显肝功能障碍,肝活组织检查证实肝组织学结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肝性脑病 诊疗 进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38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