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统计学第7章时间序列分析.ppt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统计学第7章时间序列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统计学第7章时间序列分析.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的概念又称时间数列,就是把反映客观现象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数值,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由此形成的数列叫时间数列(动态数列)。构成要素(表7-1)(1)客观现象发展水平所属的时间;(2)客观现象发展水平的指标数值。作用(1)反映客观现象的发展变化及历史状况;(2)揭示客观现象的数量变化趋势;(3)为预测提供一些方法。,时间序列概述,表7-1 福建省2004-2008居民消费情况,要素一:时间,要素二:指标数值,二、时间数列的分类:,时间序列,(一)总量指标序列:也称绝对数时间序列,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或总水平的总量指标,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所形成的时间序列。1、时
2、期指标在绝对数时间序列中,观察值是反映现象在一定时间内累计的活动总量。2、指点指标在绝对数时间序列中,观察值是反映现象在某一瞬间时刻上的总量。,时期序列与时点序列的区别,相对指标时间序列,把一系列相对指标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时间序列叫做相对数时间序列。,平均指标时间序列,把一系列平均指标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时间序列叫做平均指标时间序列。,时间序列的编制原则(1)指标数值涵盖的时间长短一致(2)指标内涵、外延要一致(3)计算方法和计算单位、价格一致现行价格:指产品在各个时间,地点、环节实现的价格。可比价格:是为专门消除货币量中价格变动因素而设计的价格。,时间序列概述,水平指标发展水平
3、:是指时间序列中每一个指标数值,又称为时间数列水平。是时间序列的主要要素,可以是总量指标,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通常,数列第一项称最初水平;最末项称最末水平,其余为中间水平。平均发展水平:在时间序列中,把各个时期(或时点上)的指标数值加以平均求得的平均数,又称为序时平均数。,第二节 时间序列水平指标,由总量指标计算序时平均数,1、由时期时标时间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第二节 时间序列水平指标,(1)连续登记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计算公式为:,2、由时点指标时间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例7-2利用某企业5月份每日实有人数资料,计算企业5月份日平均人数,2、由时点指标时间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2)间隔相
4、等的时点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采用首尾折半法,具体计算公式:,【例7-3】根据表7-1的数据资料计算福建省2004-2008年末的总平均人口数,【例7-4】福建省部分年份年末全社会从业人数资料如下,计算福建省10年内的全社会平均从业人数,(3)间隔不等的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计算公式为:,2、由时点指标时间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2.由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时间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基本公式,相对数和平均数通常是由两个绝对数对比形成的,计算序时平均数时,应先分别求出构成相对数或平均数的分子和分母,然后再进行对比即得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序列的序时平均数,利用下表中的城镇
5、单位企业职工人数及工资总额资料计算福建省城镇单位企业2001-2005年的平均工资,三、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一)增长量,指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增长的绝对数量。它等于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采用基期不同,增长量有逐期增长量和累积增长量之分,逐期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时期水平之差,表示本期比前一期增长的绝对数量;累积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差,说明报告期与某一固定时期增长的绝对数量,二者的关系:,【例7-6】2001-2008年福建省进出口总额资料如下表所示,试计算其增长量,年距增长量=本期发展水平-上年同期发展水平,特点:消除月度或季度逐期增长量中季节
6、变动的影响,平均增长量,逐期增长量个数,逐期增长量之和,时间序列项数-1,累积增长量,=,=,1、某企业八月份工人人数变动资料如下表所示:求八月份该企业工人的平均人数,课堂练习:,2、某百货商店某年9-12月各月末的商品库存额如下表,试计算第四季度平均库存额,3、某工业企业第二季度生产工人比重如下表所示:,计算第二季度生产工人占全部职工平均比重,第十章 时间序列分析,第三节 时间序列速度指标,一、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一)发展速度,发展速度是指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对比所得的,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相对指标,说明报告期水平已发展到(或增加到)基期水平的若干倍(或百分之几)。,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
7、发展速度又可分为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也称逐期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时期水平之比,说明报告期水平相对于前一期的发展程度定基发展速度则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说明报告期水平相对于固定时期水平的发展程度,表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发展速度,也称为总速度年距发展速度说明报告期水平与上年同期水平对比达到的相对程度,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某地区2000-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情况,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的关系:,(1)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2)两个相邻的定基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例 某省“十五”时期某产品外贸进出口
8、量各年环比发展速度资料如下,2001年为103.9%,2002年为100.9%,2003年为95.5%,2004年为101.6%,2005年为108%,试计算2005年以2000年为基数的定基发展速度,(二)增长速度,增长速度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增长程度的相对数,它是报告期的增长量与基期水平对比的结果,说明报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加了百分之几(或多少倍)。,计算公式:,由于所采用的基期不同,增长速度有环比增长速度和定基增长速度之分。前者表示现象的逐期增长速度;后者表示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之间没有直接的换算关系。,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的关系,例某企业几年来产量不断增长。
9、已知2001年比2000年增长20%,2002年比2000年增长50%,2003年比2002年增长25%,2004年比2003年增长15%,2005年比2000年增长132.5%。试计算表8-6中的空缺数字 表8-6 某企业2000-2005年产量增长速度已知资料,课堂练习:某地区2001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相关数据如下,同时200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00亿元,计算并填列表中所缺数字,二、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各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说明现象每期变动的平均程度,平均增长速度,说明现象逐期增长的平均程度,(一)水平法(几何平均法),基本思想:从最初水平 出发,以平均发展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计学 期末 复习 重点 时间 序列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32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