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身心医学.ppt
《糖尿病与身心医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与身心医学.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糖尿病,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典型的内分泌系统心身疾病。其主要标志是高血糖、糖尿。基本病理特点是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或胰岛素本身结构存在缺陷,而引起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继发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等代谢障碍,严重者可并酮症酸中毒、肢体坏疽、失明、肾功能衰竭、多发性神经炎等,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即“三多一少”。,糖尿病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糖尿病(primary diabetes mellitus)和继发性糖尿病(secondary diabetes mellitus)。继发性糖尿病是一类病因明确的,继发于各种胰腺疾病(
2、如胰腺炎、胰腺切除术等)或其他内分泌疾病(如肢端肥大症、甲亢等)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的糖尿病,临床少见。原发性糖尿病(即俗称糖尿病),临床多见,且发病率日益增高。根据对胰岛素反应的不同,可分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IDDM)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NIDDM)两种,又分别称为I型糖尿病和型糖尿病。本节主要讨论原发性糖尿病。,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清楚,认为本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并通过一定的中介机制而引起的
3、结果。(一)躯体因素 1.遗传 糖尿病具有明显家族性,其家族发病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目前认为I型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由病毒感染等诱发的针对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性疾病,细胞损伤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患者HLA-DR3、HLA-DR4检出率明显增高,可能是I型糖尿病发病的生理始基。型糖尿病被称为多基因遗传 病,其遗传 倾向比I型更明显。2.自身免疫因素 在I型患者体内可测得胰岛细胞抗体和细胞表面抗体,且常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存。3.感染 动物实验证实,病毒(柯萨奇B4病毒、风疹病毒等)感染可致糖尿病。在I型患者血清中也测得抗病毒抗体滴度显著增高。4.其他 肥胖被认为是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可使
4、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尿病。年龄、胰高血糖素等在发病中也起一定的作用。,(二)心理社会因素长期过度的紧张、焦虑、抑郁等因素可产生一定的情绪反应,破坏机体防御能力,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不足。,二、病理变化与病理临床联系(一)病理变化 1.胰岛病变 I型糖尿病呈典型的退行性变,早期为非特导性胰岛炎,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后期细胞变性、坏死,甚至消失,细胞相对增多,胰岛变小,数目减少,部分发生纤维化。型糖尿病早期无明显变化,后期可见细胞减少及胰岛淀粉样变性。2.动脉病变 细动脉发生玻璃样变性,合并高血压者更明显,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大、中动脉常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且比非糖
5、尿病患者出现早而严重。,动脉 病变常可引起下列合并症:(1)糖尿病性肾病:由于肾小动脉硬化引起肾小球硬化,肾盂肾炎等。严重者可导致肾功能衰竭而死亡。(2)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包括两种:一种是表现为微小动脉 瘤(microaneurysms)和视网膜小静脉扩张充血、水肿、出血等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另一种是因血管病变引起组织缺氧,间质增生,血管再生等增生性视网膜病。视网膜病变可引起失明。除此之外,糖尿病还易合并白内障。(3)神经系统病变:因动脉病变引起脑组织及周围神经缺血性损伤,表现为肢体疼痛、感觉障碍、肌肉麻痹、脑细胞广泛变性等。(4)糖尿病性昏迷:由酮症酸中毒、高血糖所致。(5)其他:肢体坏疽引起
6、皮肤溃烂;关节(多见小关节)肿胀,骨质疏松,肝细胞内糖原沉积以及合并感染等。,1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总数的5;以往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起病较急,青少年多见,体型多正常或消瘦,“三多一少”症群多典型,易发生酮症酸中毒,胰岛J3细胞自身抗体ICA、LAA、GAD常呈阳性,依赖胰岛素生存,对胰岛素敏感。2型糖尿病约占8090,以往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起病较慢,体型多超重或肥胖,成年人多见,症状不典型,不易发生酮症酸中毒,无需胰岛素维持生命,但多年后常需要胰岛素治疗。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约占23,继发性,种类多,共有8个类型数10种疾病,包括胰腺外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遗传
7、疾病、药物伴有的糖尿病等。其中,某些类型的糖尿病可随原发病的治愈而缓解。,糖尿病虽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起关键作用的是后天的生活因素。人 们的生活方式与糖尿病尤其是二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否,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据调查,我国死亡率居前十位的疾病中,有44%7%的患病人群由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而致糖尿病 人群的急剧扩大,也与人们平日不科学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哪些因素可导致糖尿病,肥胖-糖尿病的“头号杀手”精神因素与糖尿病无知与糖尿病,肥胖-糖尿病的“头号杀手”,这是因为,人在肥胖时,体内的脂肪细胞膜和肌肉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对胰岛素的亲和能力降低,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导致糖的利用发生障碍
8、,使血糖升高,从而导致糖尿病。,过度肥胖的危险还在与,体重越重,身体就需要越多的胰岛素来维持体内的血糖达到正常水平,胰岛会由于超负荷运做而失去功能。特别是相心性肥胖,这种肥胖是脂肪细胞体积的增大而不是数量的增多。这种肥大的脂肪细胞上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易发生胰岛素抵抗,是发生糖尿病的重要指征。,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活动的逐渐减少人体肌肉与脂肪的比例也在改变。自25-75岁,肌肉组织由占体重的47%减少到36%,而脂肪由20%增加到36%,这就是老年人特别是肥胖的老年人,易得糖尿病 的主要原因之一。,引起肥胖的原因,1.不良饮食习惯A.进食速度过快 食物未得到充分咀嚼,不能成为食糜敷贴与胃壁,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糖尿病 身心 医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30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