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理论概述完全版.ppt
《精神分析理论概述完全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分析理论概述完全版.ppt(1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精神分析理论概述,丛中 博士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Email:网站地址:网站名称:中国心理治疗师网络实名:心理治疗师,Sigmund Freud(1856.5.6-1939.12.13),心理治疗理论流派,精神分析行为治疗咨客中心疗法其它:系统家庭治疗,精神分析理论及其疗法,年,癔症研究出版。年,梦的解析出版。后来创立了自由联想法,进行治疗。年,患了口腔癌,经历过次手术,非常痛苦,但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年,纳粹占领维也纳,弗洛伊德的女儿被捕,弗洛伊德的四个妹妹都被纳粹分子杀害,弗洛伊德去伦敦,在伦敦逝世。终年3岁。,精神分析理论及疗法的创立,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
2、.5.6-1939.12.13)时代背景:19世纪的三大发现 能量守恒、细胞学说、进化论 19世纪三个最伟大的犹太人 马克思:爱因斯坦:1879.3.14 1955.4.18 1905年创立狭义相对论,物理学新纪元 弗洛伊德:1856.5.6,精神分析理论及疗法的创立,学术背景 生理学家:巴甫洛夫(18491936)心理学:冯特(1832-1920)精神医学:克雷丕林(Emil Kraepelin,1856-1926)1878年,Kraepelin毕业于Wurzberg大学医学院。1882年,冯特的助手 1883年出版精神病学纲要 1904年精神病学教科书第7版 森田正马(1874年-1938
3、年,1919年创立森田疗法),精神分析理论及疗法的创立,创立阶段(18951913年):无意识理解为人的性本能的冲动,强调人的生物性本能的作用。主要著作:歇斯底里研究(1895)梦的解释(1900)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1904)性欲三论(1905)精神分析引论(1910)图腾与禁忌(1913),精神分析理论及疗法的创立,深化时期(1913年1929年)对人类历史、文明、战争、犯罪等社会问题的研究。新弗洛伊德主义由阿德勒、荣格以及霍妮、弗洛姆、沙利文等人创立。主要著作:论无意识(1915)超越快乐原则(1920)自我与本我(1923)焦虑问题(1926)文明及其缺憾(1930)自我和防御机制(
4、1936),精神分析理论及疗法的创立,研究方法:巴甫洛夫:动物实验,生理学方法。冯特:以物理学、统计学方法,研究感觉,强调直接经验,分析意识的结构和内容,被称为“内容心理学”。克雷丕林:观察描述、现象归类。弗洛伊德:个案、观察描述、分析推测等。,精神分析理论及疗法的创立,弗洛伊德:医生研究方法:病人,个案,心理现象的观察描述、分析推测 催眠术、自由联想、日常生活、梦的分析概念范畴:心理学范畴 心理冲突模型、动力结构模型理论走向:从意识到无意识 从心理到生理、物理理论依据:因果决定论、能量守恒存在问题:崇尚理性,病人,个案法,推测,精神分析理论及疗法的创立,心理的解析生理层面:需求 心理内部:心
5、理需要、欲望 动机 目的 认知、情感、意志、行为 个体与环境:群体、人际关系、社会、文化,精神分析理论及疗法的创立,心理治疗工作位点:心理世界 认知 动机 目的 心理需要、欲望 情感 行为,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学说,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学说 两个基本假设:心理决定论,潜意识的存在及其意义。本能学说: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所有结构部分都源于生物本能。本能象一种能量。内驱力是产生心理活动的能量,是推动个体进行心理活动的能量,是个体维持生存和发展的心理内在动力。使用内驱力避免了生物解剖和化学的困难。内驱力分为性驱力和攻击驱力。或求生本能与死亡本能。,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学说,求生本能(性驱力):一切与保存生
6、命有关的本能。libido是用于延长生命的能量。死亡本能(攻击驱力):激发一个人回到有生命之前的无机状态中去,是能量的释放耗尽。“所有生命的目标都是死亡”。如攻击他人,与自杀自伤。攻击。这两种本能是同一个事物的两面。是出发点与目标。三重含义:时间方向、适应发展、转向自身攻击,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学说,心理的划分:()意识层面 意识:我们在清醒时能够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前意识:由于注意力的转移,曾被意识到的而现在暂时不被意识的心理活动。潜意识:那些不被个人所觉察的、被意识所排斥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过程。证明:口误、笔误、梦、自由联想、催眠、幽默。特别是通过自由联想而获得证实。,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学说,
7、()人格结构:年提出。本我(id),是由原始纯正地道的本能能量组成。快乐痛苦原则。初生的婴儿只有本我。先天遗传的。是能量的源泉,是内驱力的基地。出生时就有的。初级思维过程:是心理结构起作用的原始方式。立刻满足,不区分对象与方式,具有强制性。是儿童正常的心理功能,是儿童的意识,是成年人的潜意识,是成年人的病理心理活动。幽默是初级过程的直接显现。精神病不是初级过程的表现,而是缺乏或者未出现次级过程的表现。没有时间感。,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学说,初级思维过程的方式:替代displacement:用部分代替整体,或用整体代表部分。缩合condensation:单一的意象是有几个事物的部分组合而成。割裂s
8、plitting:将一个事物分裂为没有联系的两个部分。类比、象征symbolic representation:具体事物代表抽象的意义。没有区别能力。,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学说,自我(ego),是为了使个人与能够真正满足他的需要的经验和对象进行联系。包括处理个体与环境的关系的心理功能。现实原则,延迟满足=压抑。心理防御机制。替代满足:部分满足=部分压抑自我的能量来自本我。个月开始分化,岁固定地确立。是内驱力的执行者。,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学说,自我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现实检验能力,区分自我与非我的界线。区别环境刺激与自我的愿望或想象的能力。协调本我与超我,处理个体与环境的关系。现实检验能力的起点:
9、妈妈的乳房的出现是不受自己意志控制的,而吃手是受自我意志控制的。I=Mine=myself=my body+mind,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学说,病理心理表现:精神分裂症丧失了现实检验能力。神经症也因内心的冲突而使现实检验能力有所减弱。癔症病人会把想象当成现实。如巫术等。,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学说,次级思维过程(secondary thinking procedure):可以指成熟的自我所特有的某一类型的思维,也可以指我们所认为的在成熟的自我中产生的心理能量的结合与动员过程。其基本特征是延迟释放能量,并与特定的对象相联系。与环境的斗争,同时执行对本我的斗争。它主要是有声语言,遵循逻辑与句法规则。是相
10、对成熟的自我所具有的思维方式。时间、空间、对象、目的、意义、细致区分能力。,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学说,超我(super-ego),是道德的维护者。是心灵的道德知觉和我们的理想抱负。是从儿童早期的奖赏和惩罚的内化模式中而来的。道德原则。后天发展起来的。俄底浦斯期出现,、岁才明显,、岁固定地确立。自我与本我之间是合作又冲突的。三种超我的成份:道德、现实、理想,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学说,焦虑:力比多投注的障碍而造成力比多的蓄积引起焦虑。如,“性欲失读症”。是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心理紧张状态。从母体中分离是人类体验到的最大的焦虑。分离焦虑是后来出现的焦虑情绪的基础。年之后的焦虑理论:焦虑的功能是对我们发出警
11、告,如果我们继续以某种方式思考或行动,就会遇到危险。焦虑是对危险的警示。焦虑与恐惧、着急、安全感的关系,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学说,弗洛伊德分出三种焦虑:危险的信号!客观的焦虑:由现实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而产生的焦虑。如得不到母亲的哺育。创伤情境:既不能控制、又不能适当宣泄刺激的情境。神经过敏性焦虑:担心本我的冲动会战胜自我而产生的焦虑。如,对某种方言、声音的过度敏感、恐惧,女孩子怕毛毛虫。道德上的焦虑:是害怕个人会做违背超我的事情,从而体验到内疚。如,怕被怀疑是小偷。个体用这三种方式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学说,后期学者对焦虑的划分:超我焦虑阉割焦虑丧失客体的爱的焦虑客体丧失的焦虑
12、(分离性焦虑)被害焦虑:被害客体从内部侵入崩溃瓦解焦虑:失去自我存在感的焦虑。,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妈妈 爸爸 我,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学说,性心理发展阶段学说:口欲期oral stage:岁以内。形成安全感。咬拇指,恐怖症,自卑、自恋等。功能性消化不良、厌食、贪食。含义:生存、快感、施虐/受虐,依恋/控制,性心理发展阶段学说,口欲期:区别 我/非我没有现实检验能力初级思维过程(无所不能,内射 安全感,自信,信任他人,自尊),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学说,性心理发展阶段学说:肛欲期anal stage:岁。形成自主控制。强迫,清洁等。形成肛门排出型性格或肛门滞留型性格。反权威:反对控制,故意弄脏。爱清洁
13、、怕脏吝啬:收集 病理情况:强迫症,强迫人格(理智化,僵化刻板的人格,追求完美)。,性心理发展阶段,肛欲期(分离-个体化):两难期愤怒、憎恨、敌意、攻击、挑衅遵从/违抗,整洁/肮脏,保留/给予,守时/拖拉,自在/羞涩,放肆/自控,施虐/受虐(弱小感、无助感,依恋、自主控制、被动、理想化,自我贬低,投射性认同),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学说,性心理发展阶段学说:男性生殖器崇拜期,俄底浦斯期oedipus stage:岁。两性吸引。孩子在希望得到父母的爱的同时,男孩子因为自己有阴茎而感到骄傲,向父亲认同,与父亲竞争母亲,同时担心会受到父亲的阉割阉割焦虑。向竞争者认同。,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学说,性心理发展
14、阶段学说:女孩子发现自己没有阴茎,认为是母亲的责任,形成对母亲的怨恨、排斥,会羡慕、嫉妒男人的阴茎阴茎嫉妒。如:学男孩子尿尿的姿势,破屁股,爸爸的“男题”。最后向母亲认同,与母亲竞争父亲。希望自己将来能够生一个有阴茎的男孩。此期中孩子有乱伦幻想。,性心理发展阶段,弗洛伊德(心理能量)俄底浦斯期 亲子异性相吸 向竞争者认同 权力斗争 三角关系 超我,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学说,性器的象征突出:男性,如:枪、棒锤、茶胡、水龙头,打飞机、手枪等。凹陷:女性,如:破鞋、珠宝盒、水池、公共 汽车等。心理含义:突起物:高大、有力、支撑、攻击、威力、可靠、有限 凹陷物:包容、归属、不易发现、难知深浅、危险,变幻
15、,诱惑。有牙!,性心理发展阶段学说,俄底浦斯期:性、权力、认同、关系性的吸引(乱伦)?权力之争(竞争)?愤怒、攻击,畏惧,认同,依赖,理想化(成功/失败)阉割焦虑,内疚,道德感,贬低,自我攻击意识到死亡,性心理发展阶段学说,俄底浦斯期:有强烈的自我感,对性、攻击和依赖的易感性,具体表现如下。与客体建立稳定关系的总体能力感知自己与他人的复杂性对困惑的容忍观察自己情感活动的能力自我检点以及自我责任感对现实检验有把握对他人的复杂性能报以忠诚、体谅和理解生动全面地描述生活中的主要人物,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学说,病理心理:男孩子会出现同性恋、易性癖、露阴癖等性变态,担心自己的阴茎太小、怀疑自己的男子气概。
16、女孩会出现对男性的虐待,与男人乱交。神经症的形成,心理冲突。,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学说,潜伏期:岁。此期孩子的快乐主要来自儿童的游戏和学习。培养能力,形成自信。否则会出现自卑。生殖期:岁以后。进入青春期和生育阶段。形成以生殖器为主要来源的性快感区。完成成人社会化过程。,概念,心理防御机制:是用曲解和篡改现实的形式来减轻痛苦和缓解心理冲突的无意识心理过程。是Ego的功能。,概念,心理防御机制五种性质:处理本能和情感的主要手段或措施无意识的各种防御机制是彼此分散的是动力的和可逆的是适应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Sigmund Freud),常见方式(弗洛伊德),压抑(repression)退行(reg
17、ression)反向形成(reaction)隔离(isolation)抵消(undoing)投射(projection)内射(introjection)转向自我(turn against the self)逆转(reversal)升华或转移(sublimation,displacement),常见方式,压抑投射否认反向形成抵消 合理化转移升华美国精神病学综合教科书列举了30种。,压抑,把令人痛苦或困扰的问题(如欲望、情感、心理冲突等)逐出意识之外的心理过程。适应性或成长性压抑:延迟满足。自我否定性压抑:心理冲突尖锐、持久。压抑与文化,投射,把本人不愿意承认的情感、意图和观点等错误地归之于别人。
18、适应性的:世界多么美好/丑恶病理性的:妄想投射性认同:破罐子破摔,人际关系敏感。,否认,指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如有的人听到亲人突然死亡的消息,短期内否认有此事以减免突如其来的精神打击。,反向形成,自认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心欲望或冲动会引起自我和超我的抵制,表现出来会被社会惩罚或引起内心焦虑,故朝相反的途径释放导致反向形成。如有些恐人症的病人内心是渴望接解异性的,但却偏偏表现出对异性恐惧。,转移,将情感或行动倾向从原来激起它们的人或事物重新指向另外的较少情欲联系的对象(人或事物)。替代性满足:偏好象征化升华:社会认可的较高层次的满足。强迫性重复,退行
19、,退回到心理发育的较早阶段之生活态度、人际关系模式等,以回避现阶段所面临的心理困境。适应性的退行病理性的退行治疗情境中的退性:移情。,理智化,过分使用抽象思维,或者,以普遍或概括化的形式处理个体情感上的苦恼或心理冲突,以掩盖个人生活中所感受到的不快。解释归因合理化:为自己所不能接受的观念和欲望找一种合理的解释。,隔裂,把自我隔裂成好的和坏的两部分而不能整合起来。非白即黑的思维方式儿童的思维方式孤立:将一些不快的事实或情感分隔于意识之外,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理想化,赋予自己或别人过分夸大了的优良品质,以处理心理冲突。理想自我,实际自我,真实自我挫折,代偿,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
20、心理上的缺陷,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自卑与超越自我接纳,幽默,是指以潜意识的语言或象征来应付紧张的情境或表达潜意识的欲望。通过幽默来表达攻击性或性欲望,可以不必担心自我或超我的抵制。在人类的幽默中关于性爱,死亡、淘汰,攻击等话题是最受人欢迎的,它们包含着大量的受压抑的思想。,分类,精神病性心理防御机制:否认、曲解和投射等。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倒退、幻想和内向投射机制等。神经症性心理防御机制:合理化、抵消、反向形成 等机制。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升华、幽默和理智化等。,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学说,精神病理学说精神病:自我功能损害,初级思维过程的直接暴露神经症:是对性欲的否定,性欲望压抑的妥
21、协形成性变态:是儿童性欲的直露表现焦虑:是性欲难以压抑时的恐惧,危险的信号抑郁:爱的丧失,无法获得快乐认同:向竞争者认同、向丧失的客体认同(如疑病症)疑病症:向丧失的客体认同退行(regression)固着(fixation)心理防御机制:以曲解或篡改现实来降低焦虑。,精神分析的现代理论,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理论自体心理学依恋(亲附)理论,精神分析的现代理论,自弗洛伊德1923年首次使用自我“ego”这个概念以来,对“自我”的探索成了精神分析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弗洛伊德认为,自我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创建心理防御,调节和控制本我的冲动,以适应现实的需要(包括社会环境和道德的要求)。因此,相关的许多严肃
22、的问题也困扰着精神分析家们。,精神分析的现代理论,1.在哪些阶段,怎样的精神过程完成了自我的防御任务?2.这种过程是先天不可避免的?还是环境因素促进或抑制了这种精神过程的发展?3.“自我”的发展是否象“超我”的发展一样,与内化早期养育者的形象有关?4.本能的冲动是否在“自我”的初期发展中起作用?,精神分析的现代理论,弗洛伊德:本能、俄底浦斯期,压抑、冲突现代理论:人际(母婴)关系,早期停滞,功能缺陷,精神分析的现代理论,在精神分析的现代发展中,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理论与自体心理学一起构成了现代心理动力学的三大理论学派。这三大理论流派一直指导着心理动力学的临床实践。,精神分析的现代理论,所有的精
23、神分析理论,都是关于怎样解释:过去的经历是如何影响现在的病人的内部世界是怎样影响外部的世界的 各种不同的心理分析学派的不同要点和重点,形成了不同的心理分析学派,(一)客体关系理论,基本概念:内化、自体印象、客体印象客体:哲学概念subject vs object弗洛伊德:是对某个人来说有特别意义的他人或事物,是感情或内驱力的客体或目标,是力比多投注的对象。客体联系是外部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客体关系的探讨,通常集中于儿童与母亲的早期关系,集中于这种早期关系怎样塑造儿童的内部心理世界和以后的成人关系。,(一)客体关系理论,当谈到客体关系的时候,通常要在两个世界或两个参考框架之间做出区别:可以观
24、察到的客体的外部世界:时空的现实世界有客体表象的内部心灵世界:主体对外部世界的心理意象或表象,即主体是怎样体验和呈现外部世界的。,(一)客体关系理论,表象:形象记忆。一个人怎样拥有一个客体,人怎样在内心呈现一个客体。客体表象:客观外部世界的心理表象自体表象:客体自我(自体self,me)的心理表象。是自体在心理中的表象,是在儿童的成长环境中,个体与其他客体的关系的心理体验或表象(客体关系的心理表象)。,(一)客体关系理论,客体关系理论,研究早期心理结构的形成和不同(内部的自我意象和他人或客体的意象,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内部结构怎样在人与人之间的状态下被显示出来。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
25、仅是与一个确定的人产生的,而且是与一个内部的人产生的,心理的图像可能是一些确切人的歪曲的意象。自体表象来自、并塑造着一个人与他人、与世界的联系。,(一)客体关系理论:,自我心理学认为内驱力是第一位的,客体关系是继发的。客体关系理论认为所有的驱力都来自于这样一个背景即母婴关系。因此,寻求客体的动力相当于甚至更重要于寻求内驱力的释放。,心理健康的维度,外部适应:人际关系内部协调:冲突?幸福感:为了什么而活着?时间:稳定、发展程度:心理健康 精神卫生问题 精神障碍,健康在哪里?,一、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创造幸福和心理健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心理压力、应激与社会支持,健康在哪里?,二、“你以为你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神分析 理论 概述 完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29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