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禽病学》ppt03鸡马立克氏病.ppt
《精品课程《禽病学》ppt03鸡马立克氏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课程《禽病学》ppt03鸡马立克氏病.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马立克氏病(MD),概述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 断防治措施,马 立 克 氏 病,MD是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的MDV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性疾病,其病理特征是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核细胞浸润,产生淋巴细胞性肿瘤。MD引起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被列为养鸡业三大疾病之首。,马 立 克 氏 病,1907年、匈牙利,兽医病理学(JosephMarek)首次发现本病。1973年,我国的北京、上海、哈市、大连、青岛等确认MD存在,随后(1975年)引进并生产了HVT(FC126株)疫苗,使MD疫情有所控制。,马 立 克 氏 病,
2、病 原:MDV,疱疹病毒科的B亚群疱疹病毒,双股DNA,有囊膜。病毒在体外有两种形式:1.不完全病毒:严格细胞结合V,2.完全病毒:非细肥胞结合性V,对外界抵抗力强,传播起重要作用。分三个血清型:1型:致病致瘤,包括强毒超强毒,2型:自然无毒株(SB-1),3型:HVT培养:DEF和CK,产生CPE,马 立 克 氏 病,马 立 克 氏 病,马 立 克 氏 病,马 立 克 氏 病,病 原,MDV的毒力有不断增强的趋势。Witter报道,从近年(1989-1995年)分离的31株马立克氏病病毒进行分析,毒力属于vMDV的有3株,占9.6%,属vvMDV的有21株,占67.74%,属于vv+MDV的
3、有7株,占22.58%。可见MDV毒力有增强的趋势,这是马立克氏病防制中的一个新的问题。,马 立 克 氏 病,流 行 病 学,传染源:病鸡和带毒鸡,病毒存在于血液,肿瘤、羽毛囊上皮,其中以后者传播作用最为重要。脱离的角化毛襄上皮、毛屑、灰尘是最重要的传播媒介。传播途径:高度接触传染,主要是呼吸道,其次为消化道。易感动物:对鸡(尤其是集约化程度高的埸)危害最严重。多见2-5月龄鸡,应注意MD发病 日龄的提前和延后。70年代1820周龄,目前w为 514周龄。,马 立 克 氏 病,临 床 症 状,急性内脏型:多见神经型:肢体麻痹为主要症状眼型:银眼皮肤型:毛囊形成小结或瘤状物有时可混合发生,马 立
4、 克 氏 病,临 床 症 状,根据病变发生的主要部位分为四型:1神经型(古典型):多见于弱毒感染或HVT免疫失败的青年鸡(24月龄)主侵害外周神经,造成不全或完全麻痹,可发生在机体一个或数个部位,通常多发生在两翅和两腿,多为一侧。腿:横卧、劈叉,姿势有特征性,翅:下垂,拖地而行。2内脏型(急性型):内脏器官发生肿瘤,缺乏特征性症状,突然发病,流行迅速,病程短,死亡率高。,马 立 克 氏 病,3眼型:虹膜色素(特征)消失,变为灰色,(灰眼,鱼眼、蛤蟆眼),瞳孔边缘不整,视光反应迟钝或失明。4皮肤型:此种病型仅在宰后拔毛时发现羽毛囊肿大,形成结节或瘤状物,此种病变常见于躯干、背、大腿生长粗干羽毛部
5、位。,马 立 克 氏 病,病 理 变 化,古典型:受害神经肿大,增粗23倍,外观似水中浸泡过,黄(灰)白色,纹理不清或消失,与对侧神经对比,有助于鉴别;内脏型:性腺最多见,肾、脾、肝、心、肺、肠系膜、腺胃、肠道肌肉组织等出现大小不等,质地坚硬,灰白色肿瘤快,肿瘤呈弥漫性增长时,器官肿大;皮肤病变以羽毛囊为中心,呈半球状突出于表面,或融合呈丘状;法氏囊变化,通常萎缩。组织学变化:皮、髓质萎缩,坏死,囊肿形成,滤泡间淋巴细胞浸润。,马 立 克 氏 病,诊 断,跟据流行特点、症状、剖解变化可初步诊断病理组织学诊断:最常用,主要表现淋巴样细肥增生,活化的原始网状细胞成Iym.,小型和中型Iym.,其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禽病学 精品课程 ppt03 鸡马立克氏病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29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