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避震-防震减灾知识进医院1.ppt
《科学避震-防震减灾知识进医院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避震-防震减灾知识进医院1.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科学避震 防震减灾知识进医院,个旧市地震局 杜玉媛 2011年5月24日,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意义 医院是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是地震发生时最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的重要公共场所之一。因此,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普及与应急避险演练工作,对于进一步增强医护人员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防震避震、自救互救能力,确保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讲座内容,一、震情形势及震灾特点二、地震预报与地震谣言三、地震基本知识简介四、地震应急逃生五、自救互救六、震前预防七、地震应急预案及应急演练,一、震情形势及震灾特点,(一)云南地震灾害概况和现状,受印度板块沿滇缅弧向东俯冲和青藏地块由北向南推挤双重动力
2、作用的影响,云南是全球现代地壳运动和强震活动最剧烈的地区之一。,中国5.0级地震震中分布图,云南地震活动具有频度高、强度大、颁布广、灾害重的特点。二十世纪中国大陆23.6%的7级以上大震、18.8%的6级以上强震都发生在仅占全国国土面积4.1%的云南省。当前,云南震情形势严峻而明朗。,(一)云南地震灾害概况和现状,云南4.0级地震震中分布图,云南5.0级地震震中分布图,云南地震烈度区划图,云南省地震基本烈度7度以上地区占国土总面积的84%,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强。,云南地震断裂带分布图,个旧市处于云南著名的两大断裂带(即小江断裂和红河断裂)的南部交汇处,地质构造十分复杂,辖区及周围地区历史上曾
3、经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地震情况复杂。,1.波及范围广 通常情况下,5级以上地震就会造成破坏,称破坏性地震。破坏性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就会形成地震灾区。地震灾区往往涉及多个县、市、省,甚至多个国家。,(二)地震灾害特点,震源破裂过程动态图像(中国地震局),粉碎性、全覆盖倒塌的北川县城,2.破坏严重 破坏性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往往会造成房倒屋塌,人员伤亡。大地震破坏力极强,甚至是毁灭性的,会造成严重的地面破坏,甚至山崩地陷、河流改道,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二)地震灾害特点,海啸袭击班达亚齐海岸,海啸后,海啸前,3.次生灾害多发,大地震常诱发多种次生灾害,如火灾、水灾、泥石流、滑坡和海啸等,
4、破坏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引起交通事故及灾后瘟疫等。一些地震次生灾害造成的伤亡人数甚至超过地震所致的伤亡人数。,(二)地震灾害特点,震后火灾,次生水灾,基础设施破坏严重,4.伤亡人数多,不同等级的地震,常造成不同数量的人员伤亡,严重的可造成上万人甚至几十万人伤亡。,(二)地震灾害特点,1970年通海7.8级地震,死亡:15621人;损失:3亿元,死亡:近30万人,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8.7级大震,2005年巴基斯坦北部7.6级地震,死亡:87350人,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死亡:近9万人;损失:8451亿元,2011年日本地震死亡:11232人,失踪16361人,5.现场危险大,地震发生
5、后,现场危险重重。危房会在余震中倒塌,再次砸伤、压埋人员。灾区大量人员死亡,有病菌传播的危险。水源污染,容易引起疾病,甚至暴发瘟疫。断裂的燃气管道、电线、电缆也可能伤害地震后的幸存者和救援人员。,(二)地震灾害特点,城市煤气管道断裂,2011年日本地震导致核电站组爆炸,二、地震预报与地震谣言,(一)地震预报是世界难题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可以乘飞机、飞船在太空中遨游,登上距地球38.4万公里的月球;利用太空望远镜可以直接观测到遥远的行星。但是,在地球内部,只能活动在几米深的地下商城;深入到几十米的设施、数公里的矿井。人们能到月球上取回岩石,但还无法得到地球内部数十公里的岩石,可谓是上天容易入地
6、难。,地震预报现状 地震预报面临诸多困难,导致了地震预报的发展迟缓,仍停留在有限的经验基础上。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一个科学难题。所以,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无法准确作出地震预报。,(二)地震预报规定 1998年12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地震预报管理条例。规定一个完整的发布地震预报过程包括四个程序:地震预测意见的提出、地震预报意见的形成、地震预报意见的评审和地震预报的发布。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国务院地震预报管理条例规定 全国性的地震长期预报和地震中期预报,由国务院发布。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的地震长期预报、地震中期预报、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
7、布。已经发布地震短期预报的地区,如果发现明显临震异常,在紧急情况下,当地市、县人民政府可以发布48小时之内的临震预报,并同时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机构和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报告。,(三)地震谣言 地震谣言:是指没有事实根据或缺乏科学依据的地震消息。它反映了公众对地震这一自然灾害的恐惧心理。,地震谣传的特点 1、非政府传达的地震信息。2、称是某某专家或者外国人的预报意见。3、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或伴有离奇传说的信息。4、“预报”震级很大或很精确,“预报”的发震时间、地点很具体。,发现有地震谣言传播时,我们要做到:不相信、不传播,及时报告。,三、地震基本知识简介,VI,地
8、点,IX,震中,*,震源,VII,VIII,r,h,(一)关于地震的几个概念,震源:地壳内发生地震的地方。震中:从震源向上垂直对应地面的地方。震源深度: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震中距离:震中到地面任意一点的距离。,震级:地震大小的等级划分,与震源释放出来能量多少有关,能量大,震级就大。震级越大,造成的破坏也越大。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地震震级的概念,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
9、大地震。,烈度: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到地震破坏的程度,离震中越近,烈度越大,每次地震有多个烈度。基本烈度是指今后一定时期(100年)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受到的最大地震的破坏。一个地震会产生多个烈度!,地震烈度的概念,一次地震因离震中距离远近不同可有几个烈度。目前我国使用的是十二烈度表,也是一般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要求依据。,3度:少数人有感,4-5度:人惊醒,吊灯摆动,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9-10度:桥梁水坝倒塌;房屋破坏严重。,11-12度:毁灭性破坏,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汶川8级地震烈度分布,震级与烈度的区别,(二)地震的表述,我们通常使用时间、地点和震级这三个要素来表述
10、地震。时间就是地震发生的时刻。地点就是地震发生的地方(震中)。震级就是地震的大小。例如: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04分,四川汶川(东经103.4;北纬31.0),发生里氏8.0级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地球岩石圈受力达到极限时,突然破裂和错动激发地震波从而引起地震的现象。,全球每年约500万次地震99%以上是人感觉不到的仅有100次左右造成灾害,四、地震应急逃生,(一)地震来临时先判断地震大小和距离远近,近距离,远距离,大地震,小地震,小地震,大地震,地面是剧烈地上下震动及左右晃动,人们不能走动。,地面震动及左右晃动的程度较轻。,地面先感觉地面上下震动,过了几秒钟
11、才感到左右晃动。,只感到地面轻微震动。,地震发生时,如果只感到房屋摇动几下,表明是远震或小震;而感觉房屋晃动剧烈,则表明是近震或大震。地震时,房屋震动摇晃,会造成人们情绪紧张和恐惧,本能地往户外跑。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首先应该冷静下来,根据感觉到的震动情况,迅速做出判断,并采取积极的避震措施。,(二)抓住房屋倒塌前十几秒钟,从人们感觉到地震,到房屋倒塌破坏大约有十几秒钟。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事先有一定准备,震时又能抓住预警时机,选择正确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间,就有生存的希望。因此,遇震时一定要镇静,并就近躲避,等待震动过后再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平时做好避震应急准备,掌握地震基本常识和防震避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 防震 减灾 知识 医院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27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