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呼吸系统X线CT读片技巧.ppt
《影像学呼吸系统X线CT读片技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像学呼吸系统X线CT读片技巧.ppt(2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肺与纵隔疾病的影像诊断,总论 X线为什么可以反映肺部疾病?,1.X线的特性:穿透性,成像性,2.肺部自身的组织特性:含气,密度最低,差别最大3.通过黑白两种密度来反映病变,第一节 检查技术一、X线检查,一)胸部摄影:1.正位:后前位-X线从背部入前部出.2.侧位:左、右两种,X线由右、左入,左、右出.3.斜位:左、右两种,正位的基础上,右、左向后移.4.前弓位:看肺尖。二)透视:动态观察。三)特殊检查:体层与高千伏摄影。少用。四)造影检查:血管造影和气管碘油造影。,X线图片,二、CT检查,1.平扫:通常作全肺扫描,包括肺尖及肺底,从肺窗和纵隔窗进行观察。2.增强扫描:了解病变的血供情况,鉴别血
2、管病变,区别肺门增大的原因,明确纵隔病变与心脏大血管的关系以及鉴别良恶性病变等。3.高分辨力CT扫描:对弥漫性肺间质病变及支气管扩张的诊断具有突出效果。4.动态扫描:注入造影后,观察血管性病变和血供丰富的病变.5.CT灌注成像:注入造影后,通过造影剂浓度与时间的变化来反映血流灌注量的变化.6.多层面CT扫描:,CT图片,三、MRI,1.检查方式:常用自旋回波序列.常用SE-T1WI及FSE-T2WI.2.扫描断面:常规行横断面成像,必要时行冠状面成像或矢状面成像。3.肺血管成像:时间飞越法和相位对比法.,MRI图片,四、超声检查,超声对胸腔积液和纵隔肿瘤有一定意义。,五、X线胸片反映的图象,一
3、、正位1.肺部:左右两叶(肺野、肺带),肺门血管(肺纹理)纵隔,心脏,大血管,两侧膈肌,两侧肋膈角,乳(头)房影,胸大肌影.胸膜影2.胸廓,肋骨,肋间隙,周围软组织3.颈部软组织,气管,颈椎,锁骨,肩胛骨二、侧位胸骨,胸椎,心脏,大血管,前、后肋膈角,肺门血管影,肺段大体投影,侧位纵隔.,正常女性胸片,正常男性胸片,异常胸片1,两肺感染,左肺硬变,两侧气胸,异常胸片2,右肺感染、空洞形成,慢支、肺气肿,六、如何描述胸部X线所见?,两侧胸廓是否对称,有无变形,肋骨有无变化,肋间隙有无异常,气管有无推移,周围软组织有无改变,肺野透亮度如何,肺纹理如何,肺野有无病变,是什么样的病变,肺门 大小、位置
4、有无改变,纵隔有无改变,心脏大小、外形改变,大血管如何,双膈面如何,双侧肋膈角有无改变,,七、影像观察与诊断的基本程序1,1.认真阅读临床申请单,了解病人性别、年龄、职业、地址,有一定的意义;了解病人的症状、体征、其他检查,并在头脑中有一定的初步印象,想象出大体可能的疾病及其影像表现;了解临床进行X线检查的目的、要求。2.判断投照出的X线照片是否与申请单上的病人一致,是否按照临床要求,照片质量是否满足影像要求.3.认真、科学、有序的观察照片,照片所包括的所有地方都要观察,并与自己头脑中所学知识相对照.,影像观察与诊断的基本程序2,4.遵循一定的格式,详细、有序地描述所观察到的影像表现,重要的先
5、写,次要的后写;并写出初步影像诊断.(要注意描述与影像诊断的一致性).5.判断初步影像诊断与临床表现、其他相关检查的符合性.如有新的资料出现,或经上级医师修改或科里讨论,必要时可以修正初步影像诊断.并发出修正后的影像诊断结论.6.随访病人,收集手术、病理后的反馈,认真分析影像诊断的经验、教训,以利于提高.,第二节、影像观察与分析一、正常影像学表现,(一)X线检查1.胸廓,1.胸廓:1).胸壁软组织(1)胸锁乳突肌和锁骨上皮肤皱褶:(2)胸大肌:(3)女性乳房及乳头:2).骨性胸廓:胸椎:12个 肋骨:12对.第110肋骨前端有肋软骨,其钙化有规律:2030岁开始,第一最早,后才第102依序对称
6、钙化。先天性变异:颈肋,叉状肋,肋骨联合。胸骨:锁骨:肩胛骨:,3).胸膜,胸膜:两层:脏,壁.胸膜腔:1.斜裂:上:右T4下缘平面,左略高与右.从后上到前下,止于前肋膈角后23CM处.2.横裂(水平裂):只见于右侧,起自斜裂中点,水平走行.,胸廓图,肌肉投影图,胸锁乳突肌,胸大肌,骨骼投影图,乳房影,肋骨变异图,胸膜投影图1,水平裂,水平裂,斜裂,X 线片胸膜2,示意图,2、肺 1)肺野,肺野: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 的透明区域.分为:上中下野-以2,4前肋下缘作一水平线.内中外带-两侧肺纵行三等分.特别区域:肺尖区-第一肋圈外缘以内的部分.锁骨下区-锁骨以下至第二肋圈以内 的
7、部分.,图片,示意图,X线片,2)、肺门,1、构成: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组织分为上下两部:上下部相交形成一钝角-肺门角.右上:上肺静脉干+上肺动脉+下肺动脉干后回归支,其外缘由上肺静脉的下后静脉干形成。下:右下肺动脉干组成。宽度1.5CM左上:左肺动脉弓(半球形影).不可认为是肿块。下:左下肺动脉及其分支构成2、位置:中野内带第25前肋间处.大小内带2/3,左比右高12CM.,肺门示意图,正常肺门图片1,右肺门,左肺门,肺纹理,正常肺门图片2,异常肺门X线片1,两肺门增大,左肺门增大,肺门结核,异常肺门X线片2,右肺门角消失,有增大,密度增高诊断:右肺癌?,3)、肺纹理,肺野中,由肺门
8、向外放射状分布的树枝状影构成:肺动+静脉+支气管+淋巴管+少量间质组织.特点:由粗到细,走行自然,规则,有来有去,下野多、粗,内带最多,中带略少,外带最少.,图片,4)肺叶、肺段、肺小叶,肺叶:由叶间胸膜分隔而成。分为-右:上中下;左:上(舌)下.可能有:副叶.肺段:与支气管一致:圆锥形,尖端指向肺门,底部朝向肺的外围。右十左八(左尖后及内前共支气管)。P104肺小叶:肺段由多数的肺小叶组成,肺小叶为肺的最小功能单位,由35个呼吸小叶(腺泡)构成.小叶实变时为斑片状阴影。腺泡:肺部X线病理改变的基本单位.由终末细支气管支配,其分出1,2,3级呼吸细支气管,再分为肺泡管、肺泡囊,最后为肺泡。腺泡
9、实变时为类圆形结节状阴影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为肺的气体交换部分,肺叶、段图片,肺段图1,右上叶尖后段,肺段图2,左下叶背段,肺小叶示意图,5)气管和支气管,气管:起自环状软骨下缘(约C67水平)长约1013CM,宽1.52.0,T56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叉夹角6085度支气管及分支:右为直接延续.长14CM,与中线2030;左长47CM,与中线4055度.各叶段支气管:右:上:尖1后2前3;中:外4内5;下:背6内7前8外9后10;左:上:尖后支1+2,前3;舌:上4下5;下:背6前内7+8外9后10,气管和支气管解剖图,1,支气管及肺段名称,右肺 左肺 上叶 固有上叶 S1
10、 尖段 S1+2 尖后段 S2 后段 S3 前段 S3 前段 中叶 舌叶 S4 外段 S4 上段 S5 内段 S5 下段 下叶 下叶 S6 背段 S6 背段 S7 内基底段 S7+8 前内基底段 S8 前基底段 S9 外基底段 S9 外基底段 S10 后基底段 S10 后基底段,3、纵隔,1.位置:胸骨之后,胸椎之前,上胸廓入口,下横膈,两侧:纵隔胸膜及肺门.2.结构:心脏,大血管,气管,支气管,食管,淋巴组织,神经,脂肪,胸腺等.3.X线分区:前(胸骨到心、血管前缘)中(心脏等)后(食道前壁及心脏后缘到胸椎).上中下:T4 胸骨柄、体之交点到T4(T8 第八胸椎)6分法-T8线不划;9分法T
11、4、T8线划分.,X 线片,T4,T8,T4,T8,4、横膈,膈:右薄层肌腱组织构成.分:左右两叶,胸腹之间,右高左低(12CM)内高外低,前高后低.内于心脏形成心膈角:左、右.外与胸壁间形成肋膈角:侧前、后.右膈顶位于56前肋,或910后肋.,X 线片横膈,右膈,左膈,前部,后部,侧肋膈角,前肋膈角,后肋膈角,(二)CT检查,胸部组织:有低密度的含气肺组织、脂肪组织;中等密度的肌肉组织及高密度的骨组织。一般采用两种不同的窗宽和窗位,一种是肺窗,窗位为-700-400HU,窗宽为1000-1500HU,适于观察肺实质。另一种是纵隔窗,其窗位为30-60HU,窗宽为300-500HU,适于观察纵
12、隔。有时还需要观察骨窗.,1.胸壁:软组织及骨骼1,A:前胸壁:1.胸大肌 2.胸小肌 3.乳腺组织 B:后胸壁:4.背阔肌 5.斜方肌6.大菱形肌 7.小菱形肌 8.前锯肌 9.肩胛下肌 10.冈下肌 11.小圆肌 12.大圆肌 13.竖脊肌,胸骨、锁骨,肋骨,肩胛骨,胸椎,软组织及骨骼2,3.乳腺组织,4.背阔肌,气管分杈,2.纵隔CT1,1.前:胸骨之后,心脏大血管之前.有:胸腺、淋巴、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胸腺:上纵隔血管前间隙,见于主动脉弓与主肺动脉之间的层面,左右两叶,形状似箭头,尖端指向胸骨,边缘光滑或波浪状。有年龄改变.2.中:气管、支气管、大血管及其分支、淋巴结、心脏、膈神经、
13、喉返神经、迷走神经等.左右心膈角可见三角形脂肪密度影-心包脂肪垫.3.后:食管前缘之后,胸椎前及椎旁沟的范围.有:食管、降主动脉、胸导管、奇静脉、半奇静脉 及淋巴结。,2.纵隔CT2,纵隔淋巴结:直径多小于10MM,前纵隔较多,气管旁少,心包旁最少;隆突下较大,下部气管右旁次之,上部气管旁最小。直径大于15MM有意义,大于20MM考虑肿瘤转移可能性大。淋巴结:1)前纵隔:有前胸壁及血管前。位于大血管前方,沿上腔静脉、无名静脉及颈总动脉排列.2)中纵隔:有气管旁、气管支气管、奇静脉、支气管肺(肺们)隆突下。多数沿气管、支气管分布。3)后纵隔:沿食管和降主动脉分布。与隆突下交通。,2.纵隔CT3,
14、纵隔间隙:有:胸骨后:血管前:气管前为淋巴结大最好发部位):隆突下:膈脚后:,正常纵隔窗CT图片(或书上P107),正常纵隔窗(有注解1),正常纵隔窗(有注解2),正常纵隔窗(有注解3),正常纵隔窗(有注解4),正常纵隔窗(有注解5),正常纵隔窗(有注解6),正常纵隔窗(有注解7),纵隔淋巴结异常图片1,纵隔淋巴结异常图片2,纵隔淋巴结异常图片3,纵隔淋巴结异常图片4,纵隔淋巴结异常图片5,3.肺CT1,从横断面上来观察某一个断面的肺野或肺门.1.肺纹理:是由中心向外围走行的血管分支.由粗到细.可以有圆形或椭圆形的断面影.2.肺叶及肺段支气管与肺动脉分支血管的相对位置、伴行关系及管径的大小较为
15、恒定.,3.肺CT2(肺门),右肺门:上部:右上肺动脉+右下肺动脉干回归支+上肺静脉干;下部:主要由右下肺动脉干构成。左肺门;上部:左肺动脉弓形成;下部:左下肺动脉及其分支构成。,肺动脉干,右肺动脉,左肺动脉,主动脉,上腔静脉,肺门图片,右肺门,左肺门,右肺门,3.肺CT3(叶间裂),叶间裂:是位于两侧相邻肺叶的边缘部分.由于血管稀少,普通CT图像肺窗上表现为透明带(带状无纹理区);在与扫描平面接垂直时可以为细线状;HRCT时,表现为清晰线状致密影.横断面:斜裂可见于第四胸椎平面一下的层面,表现为从纵隔到侧胸壁的横行透明带影;水平裂一般是三角形或椭圆形无血管透明区.意义:它是识别肺叶的标志.左
16、侧:只有斜裂.斜裂前方:上叶,后方:下叶;右侧:中间段支气管以上层面,斜裂前方:上叶,后方:下叶;中间段支气管以下层面,斜裂前方:中叶,后方:下叶;,叶间裂图片,常规10mm层厚扫描,叶间裂血管稀少,斜裂为:带状无纹理区.HRCT时,表现为线状致密影.,右斜裂,左斜裂,3.肺CT4(肺段及肺小叶),肺段:基本形态为尖端指向肺门的锥体状.CT图像上不能显示肺段间的界限,只能根据肺段支气管及血管的走行定位.肺小叶:要高分辨力CT才可显示.为不规则的多边形或截头锥体形,底朝向胸膜,尖指向肺门.,肺段模式图1,1气管层面,2主动脉层面,3支气管层面,肺段模式图2,4下叶支气管层面,5心脏层面,正常肺窗
17、CT图片(或书上P108),气管,气管分杈,心脏,肺纹理,肺纹理,4.横膈,大部分与相邻的心、肝、脾等重叠。前膈肌,附着与剑突与两侧肋软骨上,呈:光滑的或轻微波浪状线形影,少数呈不规则或边缘不清的软组织影。后下部:形成两侧膈肌脚(膈肌与脊柱前纵韧带相连续而成),简称膈脚。右膈脚:L13椎体的前外侧,左膈脚:L12椎体的前外侧,从主动脉前方两侧向后方走。,横膈图片,右膈脚,左膈脚,(三)MRI检查1,一)胸壁:由肌肉、脂肪、骨骼构成。1)肌肉:在T1加权和T2加权上是低信号,显示为黑影或灰黑影。2)脂肪组织:T1为高信号(白影),T2为较高信号(灰白影)。3)骨骼:T1:T2都为低信号(黑影)。
18、松质骨部分信号高点。二)纵隔:心脏大血管及其周围脂肪组织组成。心脏大血管的流空效应及脂肪组织特有的信号强度,使MRI在显示纵隔结构和病变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1)血管:在自旋回波序列(SE),血管内因血流所产生流空效应而表现为无信号与周围脂肪组织的高信号对比鲜明。,MRI检查2,2)心脏:在循环系统讲。3)食管:多可以显示上段和下段。与CT相差不大。4)胸腺:为均质的信号影。儿童到成人:T1信号由大于脂肪减到与脂肪相接近;T2信号与脂肪相似.5)淋巴结:易于显示。T1信号大于脂肪,表现为:均质圆形或椭圆形结构。一般大小不超过10mm。前纵隔、右侧气管旁、右气管支气管、左上气管旁、主肺动脉窗、及窿
19、突下较易于显示。6)肺门血管、气管:为管状的无信号影。,MRI检查3,三)肺:基本为:黑影。SE序列:肺动、静脉-管状无信号影。FGRE序列:肺动、静脉-管状高信号影。四)横膈:膈脚在横断面显示。,正常MR(横断位)I图片1,正常MRI图片2,正常MRI(冠状位)图片3,正常MRI图片4,正常MRI(矢状位)图片5,正常MRI图片6,二、基本病变表现(一)肺部病变1.(支气管阻塞),支气管阻塞:1.原因:先天;后天.腔内;腔外.2.程度:部分;完全.3.结果: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不张.一、阻塞性肺气肿: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过度充气、异常扩大,可伴有不可逆转性肺泡壁的破坏。分
20、局限性、弥漫性。局限性:支气管部分阻塞;弥漫性:终末细支气管炎症及狭窄;,阻塞性肺气肿影像表现,X线检查:A)局限性:局部透亮度增加,范围取决于阻塞的部位。肺纹理稀疏,肺体积增大等.B)弥漫性:两肺透亮度增加,常有肺大泡形成。胸廓,肋间隙,膈,肺纹理,心影狭长等.CT检查:A)局限性:某断面上局部透亮度增加,肺纹理稀疏。B)弥漫性:两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理稀疏、变细、变直,肺边缘部位常有肺大泡形成。C)CT对局限性的检出比X线敏感,可显示阻塞的部位、或原因。,肺气肿X线片,弥漫性肺气肿,局限性肺气肿,HRCT肺气肿,肺泡内含气过多,为.病理上分:小叶中心型、全小叶型、间隔旁型、瘢痕旁型。1.全小
21、叶型-表现有:广泛密度减低区,肺血管变细、稀疏。2.小叶中心型:表现有:小圆形低密度区;3.间隔旁型:表现有:胸膜下局限性低密度区;1cm.4.瘢痕旁型:肺部纤维化及瘢痕病变周围的异常扩张的含气腔隙.表现有:瘢痕周围的低密度区.,肺气肿CT片1,左全小叶型肺气肿(左广泛低密度区),小叶中心型肺气肿(左右多发低密度区),肺气肿CT片2,全小叶型肺气肿(广泛低密度区),支气管改变2(X线肺不张),二、阻塞性肺不张:肺的部分或完全无气不能膨胀而导致肺体积缩小.完全阻塞1824小时的后果。X线检查:A)一侧肺不张:肺野密度增高,患侧胸廓塌陷,肋间隙多变窄,纵隔向患侧移,患侧横膈抬高,心缘不清,健侧代偿
22、气肿.B).肺叶不张:肺叶体积缩小并移位,密度增高且均匀一致,肺门纵隔向患侧移,邻近肺叶出现肺气肿(代偿).C).肺段不张:肺段体积缩小,肺段呈三角形,尖端指向肺门.D).小叶不张:不好区别.,肺不张 模式图,肺不张X线片1,右肺上叶不张(正位),右肺上叶不张尖段(侧位),肺不张X线片2,右肺中叶不张,CT肺不张1,支气管阻塞性、瘢痕性。表现为:CT:1.形态:一侧性肺不张多为肺门区球状影;肺叶不张则多呈三角形或圆锥形,不张的肺贴近纵隔或脊柱或肺门,尖端指向肺门,底部朝向肺边缘;肺段不张可呈类圆形、楔或条状.2.密度:多表现为均匀性高密度.有炎症或支扩密度不均;有时尚可见支气管气像,有时还可见
23、支气管液像.3.临近改变:叶间裂多移位,纵隔向患侧移,同侧横膈升高,同侧肺门改变,血管支气管聚拢,临近肋间隙变窄,临近肺段代偿性肺气肿,CT肺不张2,具体肺叶:1.左上叶:肺叶的前缘及内侧与前胸壁和纵隔相连,肺动脉和支气管牵拉使后缘呈“V”形.左下叶:向后内方移位到脊柱旁;2.右上叶:向内上移位,形成带状或三角形影像,与纵隔相连.右中叶:三角形影像,尖端指向胸壁,底部与右心缘相连.右下叶:向后内侧移位,可达脊柱旁.,肺不张CT片1,左肺下叶不张(纵隔窗和肺窗),肺不张CT片2,右下肺不张纵隔窗和肺窗,右肺上叶不张,肺不张CT片3,支气管改变3,CT显示:1)气管、支气管腔内的病变。从边缘、形态
24、、密度等大体判断良、恶性。2)支气管管壁的病变。管壁的增厚:局限性或环形恶性病变;管腔的狭窄:局限性恶性病变多见;范围广泛 支气管结核等疾病.管腔的扩张:先天性巨支气管症。3)支气管管腔狭窄、阻塞引起的肺内继发改变。“三阻”征,气管、支气管改变CT片1,右上叶中央型肺癌.右上叶支气管管壁增厚.,左上叶中央型肺癌.左上叶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左肺门肿块.,左上叶中央型肺癌.左上叶肿瘤向腔内外生长,左上叶支气管管腔鼠尾状狭窄,气管、支气管改变CT片2,右上中央型肺癌,支气管有肿瘤环绕,管腔狭窄,有阻塞性肺炎.,肺部病变2(肺实变X线1),是指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内的空气被病理性液体、细胞或
25、组织所代替。范围:腺泡、小叶、肺段或肺叶,也可以是多个腺泡、小叶受累而其间隔以正常的肺组织。病理:炎性渗出、水肿液、肉芽组织或肿瘤组织。肺实质的急性炎症主要变化为渗出,肺泡内的气体被液体、蛋白及细胞代替。而且渗出液可以通过肺泡孔向邻近肺泡蔓延,病变区与正常肺组织无截然分界,呈逐渐移行状态。,肺部病变2(肺实变X线2),渗出性病变:肌体对急性炎症的反应.X线表现有以下特点:与正常肺组织间无截然分界,边缘模糊不清;形态各异、大小不等,小实变可融合成大片;病变的中心密度较高而均匀,边缘部分较淡,渗出扩展至叶间胸膜时,则显示其锐利边缘;渗出病灶通常自肺野外围向肺门的方向发展,实变影中见含气的支气管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影像 呼吸系统 CT 技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26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