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竞赛.ppt
《神经系统竞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系统竞赛.ppt(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神经系统,概述动物生活中,运动与平衡、内脏的活动和血液的供应、代谢产物的排放等均受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一旦神经系统发生异常,动物体可能会出现平衡失调,肌肉松弛或代谢障碍等,甚至危及动物的生命。因此,神经系统是调整动物体内外环境的平衡,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神经系统(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区分,中枢部,周围部,按与中枢的联系分,内脏神经,躯体神经,按外周分布:内脏神经(内脏、心血管、腺体,又称自主神经)、躯体神经(骨、骨骼肌、皮肤);按传导方向: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交感N和副交感N,自主神经:周围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分布于内脏器官,心血管及
2、腺体,也有感觉和运动两种成分;1、自主感觉神经与躯体感觉神经在形态上差异极少。2、自主运动神经是自主神经的主要部分,调节内脏、心血管的运动和腺体的分泌,通常不受人的意志控制,是不随意的。因此又称为植物性神经或自主神经系统,具体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反射和反射弧,神经系常用的一些术语,(一)中枢神经常用术语 1.灰质(Substantiagrisea):为位于脑、脊髓内的神经元胞体和树突组成,因富含血管,新鲜标本呈暗灰质,故称灰质。如脊髓灰质、大脑皮质(Cortex)和小脑皮质。2.白质(Substantiaalba):是由位于脑、脊髓内的神经纤维集聚而成,分别位于脊髓和脑干的周围以及大脑
3、和小脑的内部。3.纤维束(传导束):位于脑、脊髓白质内,由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组成。许多传导束又集合为索、脚。,4.网状结构(Formatioreticularis):由中枢神经内白质和灰质相混合而成,中枢神经内分散的神经元胞体位于神经纤维网眼内。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在神经系发生史上相当古老,它们主要分布在脑干内。5.神经核(Nucleus):位于脑各部内部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灰质团块称神经核。,(二)周围神经常用术语1.神经(Nervus):周围神经内的神经纤维聚集而成。2.神经节(Ganglion):由周围神经中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有脊神经节、脑神经节和植物性神经节,第二节 中枢神经
4、系统,一、脊髓,(一)位置:位于椎管内,上连脑干,下端在成人平第1腰椎下缘平面,第一腰椎以下 为无神经组织的终丝。(二)外形:前后略扁的圆柱形,下部形成脊髓圆锥。两个膨大:颈膨大分布在上肢臂丛神 经所连的脊髓节段;腰骶膨大分布在下肢的腰、骶丛神经所连的脊髓节段。,脊髓的位置和外形,脊髓的内部结构,灰质,白质,前角 侧角(T1-L3)后角中间带:灰质前、后连合,中央管,网状结构,前索 外侧索后索,白质前后连合,脊髓的内部结构,脊髓内部结构,脊髓节段,1.脊髓节段:每一对脊神经根丝附着的一段脊髓为一个脊髓节段。2.31个脊髓段:C18(颈),T112(胸),L15(腰),S15(骶),C01(尾)
5、。,颈段,胸段,腰段,骶段,1、后角(主要接受传入纤维):(1)后角边缘核(和胶状质一起完成脊髓节段间联系)(2)胶状质(3)后角固有核 传导痛温觉的重要核团,接受后根纤维,发出纤维至丘脑脊髓丘脑束。(4)胸核(背核):见于C8-L2节,发出纤维组成同侧脊髓小脑后束。,灰质:,后角边缘核,胶状质,后角固有核,胸核,2、中间带(1)中间内侧核(2)中间外侧核,3、前角由运动神经元组成。1)内侧核群:支配躯干肌 2)外侧核群:支配四肢肌,与自主神经系统有关,神经元类型 运动神经元:体形大,支配肌梭外 的肌纤维肌收缩。运动神经元:体形小,支配肌梭内 的肌纤维调节肌 纤维的张力。Renshaw细胞:反
6、馈抑制运动神经元。,前索,后索,外侧索,白质前连合,(二)脊髓白质,白质,上行传导束,下行传导束,脊髓丘脑束薄束楔束脊髓小脑前、后束,皮质脊髓束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顶盖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内侧纵束,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脊髓侧束,脊髓丘脑前束,脊髓丘脑侧束,1、后索:,薄束,楔束,1)薄束,起于:同侧T4以下,止于:同侧延髓的薄束核,功能:传导同侧T4以下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2)楔束,起于:同侧T4以上,止于:同侧延髓的楔束核,功能:传导同侧T4以上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脊髓小脑后束,脊髓丘脑侧束,脊髓小脑前束,皮质脊髓侧束,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2、外侧索和前索,皮质脊髓前束,3)脊髓丘脑束(脊髓丘
7、脑前、侧束),起于:对侧后角固有核,止于: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功能:传导躯干和四肢的痛、温觉和粗略触觉,5)皮质脊髓侧束,起于:对侧大脑躯体运动中枢,止于:同侧灰质前角运动神经元,功能:支配同侧四肢肌,4)皮质脊髓前束,起于:同侧大脑躯体运动中枢,止于:同侧和对侧的灰质前角运动神经元,功能:支配同侧和对侧躯干肌和颈深肌,三、脊髓功能,2、反射:通过脊髓内部的神经元联系,完成反射(低级反射),如缩手反射等。,1、传导:通过上、下行纤维束传导神经冲动。,第二节 脑 brain,中脑 脑桥 延髓,脑,小脑,脑干,端脑间脑,大脑,脑干 brain stem,脑干由下至上分为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脑干背
8、面与小脑之间形成第四脑室有10对脑神经与脑干相连,其中延髓4对,脑桥4对,中脑2对。,嗅神经 视神经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外)展神经 面神经 前庭蜗神经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舌下神经,一嗅二视三动眼滑车三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副舌下十二全,脑干的外形腹面观,延髓medulla oblongata 延髓脑桥沟 锥体 锥体交叉 橄榄脑桥pons 脑桥基底部 基底沟 小脑中脚中脑midbrain 大脑脚 脚间窝:窝内侧有动眼神经发出。,脑干背面观,延髓medulla oblongata 薄束结节 楔束结节 脑桥pons中脑midbrain 上丘 下丘,下丘下方有滑车神经穿出,是唯
9、一从脑干背面发出的一对脑神经。,界沟,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腹侧面:与延髓相连的脑神经:舌下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与脑桥相连的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 和前庭蜗神经与中脑腹侧相连的神经:动眼神经背侧面:与中脑背面相连的脑神经:滑车神经,(二)脑干的内部结构,与脊髓相比,脑干内部结构特征:灰质呈核团状 白质交叉多 灰质核团由前、后排列关系转化为内、外关系(界沟内运动核团,界沟外感觉核团)核团有脑神经核、非脑神经核两种在灰质与白质之间的区域有网状结构,1、脑干的灰质,灰质核团:根据其纤维联系及功能,分3类:脑神经核、中继核和网状核(后2类合称非脑神经核)(1)脑神经核:形成6个机能柱
10、(内侧运动柱,外侧感觉柱),1)躯体运动核(支配由肌节衍化的骨骼肌如眼肌,舌肌),Nucleus of oculomotor n.动眼神经核Nucleus of trochlear n.滑车神经核Nucleus of abducent n.展神经核Nucleus of hypoglossal n.舌下神经核,躯体运动柱,名 称 位置 相关脑神经 分布 动眼神经核 上丘 动眼神经 5块 水平 眼外肌,舌下神经核 舌下神经 舌下神经 舌肌 三角深方,展神经核 面神经丘 展神经 外直肌 水平,滑车神经核 下丘 滑车神经 上斜肌 水平,(2)特殊内脏运动核(支配由鳃弓衍化的骨骼肌如咀嚼肌、面肌、咽喉肌
11、),Motor nucleus of trigeminal n.三叉神经运动核Nucleus of facial n.面神经核Nucleus ambiguus 疑核Accessory nucleus 副神经核,特殊内脏运动柱,名 称 位置 相关脑神经 分布三叉神经运动核 脑桥 三叉神经 咀嚼肌,面神经核 脑桥 面神经 表情肌 下部,疑核 延髓 舌咽、迷走 腭肌 上部 副神经 咽喉肌,副神经核 颈髓 副神经 胸锁乳突肌 16 斜方肌,3 一般内脏运动核(平滑肌、心肌、腺体),Accessory oculomotor nucleus 动眼神经副核Superior salivatory nucleu
12、s 上泌涎核Inferior salivertory nucleus 下泌涎核Dorsal nucleus of vagus n.迷走神经背核,一般内脏运动柱,名称 位置 相关脑神经 分布动眼神 上丘 动眼神经 睫状肌经副核 水平 瞳孔括约肌,上泌 脑桥 面神经 泪腺涎核 下部 舌下腺 下颌下腺,下泌 延髓 舌咽神经 腮腺涎核 上部,迷走神 舌下神 迷走 颈、胸、经背核 经三角 神经 腹大部脏器,4)内脏感觉核(一般和特殊)传导脏器和心血管感觉和味觉,Nucleus of solitary tract 孤束核 位于延髓迷走神经背核的腹外侧,接受经、对脑神经传入的一般和特殊内脏感觉(味觉)的初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神经系统 竞赛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26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