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膀胱管理.ppt
《神经源性膀胱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源性膀胱管理.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神经源性膀胱的管理,康复医学科 主任医师 张仲锦,概述定义:由于控制膀胱的中枢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称为神经源性膀胱。表现为尿失禁或尿潴留。,神经解剖学 正常排尿生理调控,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大脑疾病: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脑肿瘤痴呆多发性硬化脑炎或头部外伤后遗症,脊髓疾病脊髓血管疾病脊髓肿瘤脊髓损伤脊髓蛛网膜炎脊髓痨多发性硬化椎管狭窄椎管闭合不全,周围神经病变带状疱疹骶椎发育不全马尾神经损伤糖尿病盆腔广泛性手术后自主神经病变脊髓束缚综合征,引起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常见疾病临床表现脑血管疾病:急性期常见尿潴留;恢复期可见尿频、尿急及紧迫性尿失禁,也可表现逼尿肌收缩无力、充盈性尿
2、失禁。周围神经病变:常见糖尿病引起神经损伤,表现排尿困难、尿潴留、充盈性尿失禁,极易并发泌尿性感染。,脊髓病变:骶髓以上损伤多出现膀胱压力增高,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表现尿急,不自主性排尿,尿频,每次排尿量少,尿失禁等。骶髓损伤表现膀胱无力、尿潴留、排尿困难、充盈性尿失禁。,分类上运动神经源性膀胱(高张力)发生于颈胸腰髓的损伤患者;下运动神经源性膀胱(低张力)发生于骶髓和马尾神经的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尿流动力学分类,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分类,神经源性膀胱的管理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原则恢复膀胱的正常容量增加膀胱的顺应性,恢复低压贮尿功能,以减少膀胱输尿管返流,保护上尿道减少尿失禁不用导尿管或造
3、瘘恢复膀胱的可控制性排尿减少和避免泌尿系感染和结石等并发症,治疗的总体目标:使患者能够适当控制尿液的排泄,排尿间隔时间不短于3-4小时,以便于其能够从事日常活动,同时能够达到夜间睡眠不受排尿干扰,不发生不良并发症。,康复评定,尿流动力学评估膀胱功能(运用流体力学和电生理的概念和技术):1.尿流率:单位时间排出的尿量(ml/s)2.膀胱压力容积:膀胱压、直肠压、逼尿肌压(膀胱压-直肠压)3.尿道压力分布:最大尿道闭合压50-130cmH2O(女性60-70cmH2O)4.括约肌肌电图(EMG):表面电极(肛门括约肌)针电极(会阴-尿道外括约肌)膀胱造影或B超:稀释的碘液充盈膀胱,进行连续X线摄片
4、。,美国学者Cardenas和Mayo根据排尿障碍的表现及其尿流动力学检查所见,制定了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方案,那么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有哪些呢.,我想.?,留置导尿适用于:重症和虚弱不能排空膀胱的患者;脊髓损伤休克期尿潴留或尿失禁(女性患者);应用间歇性导尿有困难者;上尿道受损或膀胱输尿管返流患者。,并发症:尿路感染,膀胱结石;慢性膀胱挛缩;阴茎,阴囊部并发症:尿道脓肿,尿瘘,尿道狭窄,附睾及附睾丸炎;血尿及膀胱痉挛;高位截瘫患者,因尿管堵塞,膀胱胀满可诱发自主N功能亢进。,1.留置导尿乳胶导尿管2.简单尿袋并每天更换尿袋3.预防性冲洗膀胱4.预防性使用抗生素,2.频繁断开引流管与导尿管,破坏密
5、闭性,增加细菌侵入,1.转移时尿液有返流的机会,3.破坏密闭性,增加逆流、外源性感染几率,4.抗生素冲洗液没有特殊作用,反而产生耐药性,增加真菌性感染,留置导尿的护理定时夹管放尿;定时更换导尿管;增加液体出入,减少细菌粘附:多饮水2500ml-3000ml,多排尿,外阴擦洗及尿道口消毒;防止逆行感染:使用抗返流引流袋,引流袋一般一周更换一次;导尿管方向朝向腹部固定。正确合理的运用膀胱冲洗:不主张留置导尿后常规进行膀胱冲洗,尽量避免分离导尿管与引流袋,严重感染患者必须膀胱冲洗时,一般采用密闭式膀冲系统(三腔Foley导尿管),采用200-400ml生理盐水(接近体温)缓慢滴入,保留10-15m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神经 膀胱 管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25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