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手术入路与体位.ppt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与体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外科手术入路与体位.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神经外科手术入路与体位,一、颅脑手术的切口形状,1、马蹄形或“n”或“U”形切口:最为常用。如颞下入路切口、枕部经小脑幕入路切口、颞顶部切口、远外侧入路、冠状切口等。,2、弧形:如翼点入路切口、枕 下乙状窦后弧形切口等。,翼点入路切口标记,乙状窦后入路切口,3、直切口:如枕下后正中入路切口、颞肌下减压术切口、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切口等。,颞肌下减压直切口,4、拐杖或倒拐杖切口:见于小脑半球肿瘤或血肿手术等。,术前切口标记线,5、“S”状切口及梭形切口:见于颅骨肿瘤切除或头皮肿瘤切除等。,枕下“S”形切口,6、问号形切口:如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切口,改良翼点入路切口等。7、抛物线切口:8、“T”
2、形切口:9、三角形切口:,额颞部切口或扩大翼点入路,Mayfield头架固定脚放置,Mayfield头架,二、经典入路切口:,(一)、额部冠状开颅切口:1、用于经额叶入路、额下入路、经终板入路、经胼胝体间入路等。2、适于额叶病变、鞍区及鞍上病变(鞍结节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等)、前颅底病变等。,3、体位:患者取仰卧位,Mayfield头架或头托固定,头顶部向地面后伸1015.4、切口:双侧额部冠状切口,从一侧耳屏前方到另一侧耳屏前方。,(二)翼点入路:,1、适应证:1)所有位于前循环的动脉瘤;2)基底动脉分叉部较高的基底动脉瘤和小脑上动脉瘤;3)额叶和前颞叶动、静脉畸形;4)额颞叶病变;5)
3、鞍区和鞍上病变。,翼点pterion:位颧弓中点上方约3.8 cm处,为额、顶、蝶、颞四骨相汇合处,多数呈H型,少数呈N型。翼点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此处遭受暴力打击时,骨折碎片可伤及此动脉,形成硬膜外血肿。,2、体位:仰卧位,Mayfield头架固定,头部向对侧旋转2030.对于前部病变,旋转角度可适当加大;对后部病变,旋转角度可适当减少。头顶部向后倾1015,使颧突位于视野的最高点。,3、切口:在发际内行弧形切口。切口始于耳屏前方,不超过颧弓根部,以免损伤面神经分支,并尽量靠近耳屏,不要损伤颞浅动脉;终于眉弓中点或上矢状线。,翼点入路经典切口标记,还有改良翼点入路或称额颞入路、扩大翼点
4、入路。,额颞部切口或扩大、改良翼点入路,(三)颞部入路:,1、适应证:1)颞叶病变,尤其是颞叶中、后部病变;2)海马病变及侧脑室颞角病变;3)颞部硬膜外、下及脑内血肿、脑挫裂伤;基底节区血肿等。2、切口:颞部n形切口,皮瓣基底部在下方,皮瓣翻向颞部。,(四)颞下入路,1、适应证:1)鞍旁、颅中窝底的病变;2)上斜坡的病变;3)通过小脑幕裂孔向上生长的肿瘤,幕上部分较大。4)岩尖部病变。2、切口同颞部入路切口形状。,(五)枕下乙状窦后入路:,1、适应症:1)桥小脑角肿瘤;2)三叉神经痛;3)面肌抽搐;4)前庭神经切断术;5)舌咽神经和膝状神经节痛;6)后循环血管性病变。,2、体位:可采用坐位、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神经外科 手术 体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25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