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及精神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pps
《神经及精神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p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及精神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pps(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四章神经及精神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大连医科大学 左云飞,教学内容,一、血脑屏障及脑脊液,第一节 概述,二、神经组织的生物化学代谢特点,三、常见神经变性病的生物化学机制,四、常见精神疾病的生物化学机制,一、血脑屏障及脑脊液,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脑 脊髓,脑神经 脊神经 内脏神经,中枢神经系统,血脑屏障,在血-脑之间有一种选择性地阻止某些物质的“屏障”存在,称为血脑屏障。,血脑屏障的结构特点,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紧密“焊接”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外的基底膜是连续的毛细血管壁外表面积的85%都被神经胶质细胞的终足所包绕,血脑屏障,物质通
2、过血脑屏障的方式,被动性扩散 载体运输 主动转运 其他,如发生脑外伤、出血、梗死、缺氧、炎症、肿瘤等可使血脑屏障遭到破坏,血管内皮细胞的紧密连接程度破坏,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使蛋白及大分子物质、离子、细菌、病毒等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在各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脑脊液,脑脊液的形成,脑室脉络丛产生 蛛网膜下腔 蛛网膜粒 静脉系统,脑脊液的功能,缓冲压力,避免震荡时对脑组织的冲击。具有淋巴液的作用,为脑组织提供营养,运走代谢产物。维持脑组织的渗透压及酸碱平衡。调节颅内压力。,糖代谢,氧供给充分时主要通过糖的有氧氧化产生ATP供能。神经组织中磷酸戊糖途径很活跃
3、,产生的NADH+H+参 与还原反应及脂类代谢。通过三羧酸循环途径使脑组织中葡萄糖快速转变为 神经递质,提供脂类物质合成的碳骨架。,二、神经组织的生物化学代谢特点,蛋白质占人脑干重的一半。灰质较白质富含蛋白质。神经组织的蛋白质常包括白蛋白,球蛋白,核蛋白和神经角蛋白等。脑组织中还含有谷胱甘肽、胱硫醚、磷酸乙醇胺等神经系统特有的蛋白质。神经组织中蛋白质含量较恒定,但转换快。脑组织中谷氨酸、天冬氨酸N-乙酰天冬氨酸及相关的氨基酸含量较高(与氨基酸衍生为神经递质有关),进入脑中的氨基酸可被迅速合成蛋白质。,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脂类代谢,神经系统中脂质含量丰富。脑组织的脂类以磷脂为主,并含有较多的糖鞘
4、脂 和胆固醇。脑脂类中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肌醇转换较快。脑脂肪酸大部分在脑内合成,少量来自膳食。,核酸代谢,脑中RNA的含量特别高。脑中的DNA主要在神经细胞核内,成熟神经元内 DNA含量恒定。核酸代谢速度的快慢与神经系统所处的功能状态 相关。部分生长因子、生长激素等可促进脑内核酸的合 成与更新。,能量代谢,脑组织主要以葡萄糖的氧化来供能的。在低血糖 情况下也可以利用酮体供能。脑组织对缺糖和缺氧均极敏感,血糖下降50%即可 致昏迷,中断流向脑的血流几分钟就可引起死亡。脑的能量消耗在于把Na泵出细胞外,迅速恢复膜 电位维持神经的兴奋和传导。脑内ATP的水平高,合成和利用均很迅速。脑内磷 酸肌酸(C
5、P)水平比ATP高,是ATP末端高能磷酸键的 一种贮存形式。,神经变性病,是指以神经元变性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类疾病,病变可涉及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等不同部位,其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某个或某些特定部位神经元进行性病变以至坏死发生,可伴有胞质内结构紊乱,但无炎症或异常物质累积。,三、常见神经变性病的生物化学机制,基因突变 神经递质的异常 能量代谢缺陷 异常钙离子通道开放与Ca2+效应 自由基分子代谢,四、常见精神疾病的生物化学机制,精神疾病,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多年观察研究,发现
6、精神疾病的发病与神经、遗传、自身因素有关。,第二节 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生物化学,一、脑脊液的一般检查,二、脑脊液蛋白质测定,三、脑脊液中特殊酶的测定,四、分子生物学诊断,一、脑脊液的一般检查,透明的无色液体,不是血浆的简单过滤液。比重为1.0041.007,蛋白质含量为200400mg/L,葡 萄糖的含量为2.54.4mmol/L。除含有较血浆多的镁和氯外,其他离子成分均比血浆低。正常人的脑脊液分泌速度为0.30.4ml/min,每天产生约 600700ml,每天的转换率为45次。,脑脊液的一般性质,检测脑脊液成分可辅助推知血脑屏障的功能状况及引起改变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情况。,脑脊液的检
7、查内容及其临床意义,二、神经递质的测定,生物胺类递质常检测5-羟色胺(5-HT)及代谢终产物5-羟基吲哚乙酸(5-HIAA)、多巴胺(DA)及代谢终产物3-甲氧基-4-羟基乙酸(HVA);氨基酸类常检测抑制性递质-氨基丁酸(GABA)及兴奋性递质谷氨酸、天冬氨酸及高半胱氨酸;肽类递质主要检测有阿片肽、P物质及胆囊收缩素(CCK)等。,临床常用于检测神经、精神疾病的神经递质主要分为三类:生物胺、氨基酸与肽类。,脑脊液中常用神经递质的检测及临床意义,三、脑脊液蛋白质和特殊的酶测定,脑脊液蛋白质定量 正常不同部位脑脊液蛋白质总量为:脑室液50150mg/L;脑池液150250mg/L;腰池液1504
8、50mg/L。蛋白质电泳,(一)脑脊液蛋白质测定,蛋白质指数,蛋白质指数,白蛋白指数=,IgG和白蛋白比率=,免疫球蛋白指数=,CSFIgG mg/dL血清白蛋白g/dL,CSF中白蛋白mg/dL血清IgG g/dL,CSF中IgGmg/dL,CSF中白蛋白mg/dL,反映血脑屏障功能,诊断脱髓鞘疾病,反映鞘内IgG合成,S100蛋白,检测方法:S100蛋白测定主要有免疫放射测定法(IRMA法)、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法)和荧光免疫测定法(FIA法)三种,以FIA法灵敏度高,应用较广。参考区间:00.105ug/l。临床意义:S100升高见于缺血缺氧性脑损伤、脑中风、脑栓死、恶性黑色素瘤、肾癌
9、、心肌梗死等。,S100蛋白是一种酸性的钙离子结合蛋白。主要由神经胶质细胞合成和分泌,特别是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tau蛋白,检测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参考区间:异常磷酸化tau蛋白的参考区间为0.210ng。临床意义: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和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痴呆CSF中tau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AD组比其他原因引起的痴呆病例组升高更加明显,表明tau蛋白是CNS神经元变性的一个敏感指标,可用于痴呆的诊断和鉴别。,tau蛋白是一种重要的微管相关蛋白,对微管的构成和保持稳定起着关键作用。,-淀粉样蛋白,检测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参考
10、区间:40.55.5pg/ml。临床意义:神经元中-淀粉样蛋白的聚积能够激发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记忆减退,脑脊液中该蛋白的升高对Alzheimer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颅脑外伤亦出现-淀粉样蛋白升高。,-淀粉样蛋白是老年斑和血管壁淀粉样变性的主要成分,是各种原因诱发AD的共同通路,是AD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脑脊液中其他蛋白质的测定,髓鞘碱性蛋白:含量增高是急性脑实质损伤和脱髓鞘改变的特异性生化指标。脑白质损害,尤其是多发性硬化患者增高。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含量升高可见于脑星形细胞病、Alzheimer型痴呆、神经胶质瘤及海绵状脑病等。寡克隆区带:是检测中枢神经系统亚急性、慢性炎性病变鞘内免疫球蛋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神经 精神疾病 生物化学 检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25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