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1-2-社会心理学绪论.ppt
《社会心理学1-2-社会心理学绪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1-2-社会心理学绪论.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会心理学第1章 绪论,胡竹菁2009.9.-,第1章 绪论,引言:身边的社会现象(一些思考)11 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P11,1.4)12 社会心理学含义及其改革思路几点体会,值得思考的一些问题,人的本性到底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人们会像唐山13位农民兄弟、经大忠、魏青刚、洪战辉、陈雪冬等人那样去帮助别的人?在什么情况下,人们会像吕德彬那样去伤害别的人?人与人之间到底有那些互动规律?应如何塑造自己的心理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11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根源Historical roots,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西方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思辨期(史前)经验描绘期(1908
2、年产生)实验期(P13 迅速发展阶段)重要事件中国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思辨期(社会心理思想早期积累阶段),中国(三教)儒家:孔子 诸葛亮 朱熹道家:老子 庄子佛教:西方:Plate Aristoteles,经验描绘期(社会心理学孕育或成型阶段),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科学背景、社会问题、思想背景学科背景与直接来源产生事件:1908年,同时出版了名为“社会心理学”的著作6月:社会学家 Ross,“社会心理学”10月:心理学家McDougal,“社会心理学导论”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先驱:Triplett(1897)、Moede现代心理学的开端Allport(1924):社会
3、心理学,社会问题,语言学提出的问题人类学提出的问题犯罪学提出的问题医学提出的问题心理学提出的问题社会学提出的问题,思想背景,哲学思想Lock Hume HerbartWolf Lazarus Steinthal心理学思想Wundt社会学思想Comte TardeDurkheim LeBon,学科背景 P13,主要学科社会学由“生物还原主义”向“心理还原主义”过渡心理学与社会学靠近和渗透心理学的直接来源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实验期(社会心理学成熟与独立发展阶段),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2040年代5060年代60年代之后认知社会心理学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impor
4、tant milestones in social psychologys development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is century up to 1960,1898Triplett1902 Cooley1908McDougall1918 Thomas1922 Prince1924 Allport1928 Thurstone1934 Mead1934 Moreno,1953 Homans1954 Asch1957 Hovland1958 Allport1959 Festinger1960 Heider1970 ThibautThe 1960sThe 1970s
5、,1934LaPiere1936 Sherif1937 Gallup1939Moreno1943 Lewin1943Newcomb1946 White1950 Asch1951 Bales,The 1960s,Since 1960,social psychology has continued to expand rapidly and develop as a field.The 1960s saw a large number of laboratory studies of cognitive dissonance,as well as an increased concern with
6、 such phenomena as altruism and aggression and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The 1970s and 1980s,The 1970s and 1980s witnessed the growth of attribution theory,a renewed concern with the social self,and an expanded interest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the cognitive aspects of social behavior.In a fun
7、damental sense,the chapters of the book you are now reading constitute a summary and distillation of the central concerns of social psychology as the field stands today.,中国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一.中国古代社会心理学的思想 11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中国佛教思想二.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16移植组织机构(1982年成立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探索中国人的社会心理(杨国枢、杨中芳等),12 社会心理学的含义与改革思路,普通心理
8、学的研究对象1.1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P51.2社会心理分类系统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3 我国社会心理学教材内容的改革思路,社会心理学定义-1,Aronson等(2005):“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是以怎样的方式受到真实的或想象中的他人影响的”的学科;Aronson等(2005):“我们可以将社会心理学定义为:探讨人们的思维、情感及行为如何因他人真实的或想象的存在而受到影响的科学研究”(Allport 1985);Allport:we can define social psychology a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the way in w
9、hich peoples thoughts,feelings,and behaviors are influenced by the real or imagined presence of other people(Allport,1985).,Definition-2,Taylor等(2004)把社会心理学定义为“是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如何影响他人以及如何与他人处好关系的一门科学”;Taylor:We can define social psychology a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how people think about,influence,and r
10、elate to others.Myers(2005,8版中译本):“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就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互相关联的各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Myers(2005影印本):The scientific study of how people think about,influence,and relate to one another.,Definition-3,Baron等(2003):“我们把社会心理学定义为:探讨个体在社会情境中行为和思维的本质及原因的科学领域”;Bacon:Social psychology is the scientific field tha
11、t seeks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individual behavior and thought in social situations.Michener:Social Psychology may be defined as the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human social behavior.,社会心理学的含义(中国),1.金盛华(2005,P5):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2.13所院校(第3版,2003):社会心理
12、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3.孙时进等(2003):社会心理学是从心理的角度研究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学科4.侯玉波等(2002,引自沈德灿):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5.胡竹菁: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如何从一个生物人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社会化)的过程及其在这一与他人(人际关系)及与社会(社会影响)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有关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社会心理分类系统 P4,1.个体现象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心态2.人际相互作用现象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3.个人与群体相互作用现象的社会影
13、响4.微观群体心理现象的社会心态5.宏观社会现象的非系统化社会心理倾向6.宏观社会现象的系统化社会心理倾向,1,社会心理学教材比较(普通心理学),Aronson-2005,金盛华-2005,孙时进-2003,侯玉波-2002,乐国安等-2003,Taylor-2005,Myers-2004,Baron-2003,彭耽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第一编:绪论 1 72 第二编:人的信息加工 73 312第三编:行为调节和控制 313388第四编:人的心理特性 389 456第五编:活动与发展 357 522,第一编:绪论,1-1: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 1-2:心理的神
14、经生理机制(生理心理学)2-3:感觉、4:知觉、5:意识和注意 2-6:记忆、7:思维、8:语言 3-9:动机、10:情绪4-11:能力、12:人格5-13:学习、14:人生全程发展,黄希庭(2007)心理学导论,1 绪论2 心理的生物基础3 心理的环境基础4 人的毕生发展5 需要、动机和价值观6 感觉7 知觉8 意识与注意,9 学习10 记忆11 思维12 语言13 情绪14 意志15 智力16 人格,3章:心理的环境基础(social Psy.),1 环境的内容2 自然环境3 文化传统与拷贝世界4 社会影响5 舆论、风俗和时尚,1 概述人格、气质性格、认知风格2 精神分析-人本主义3 特质
15、论-学习论4 人格评定,16章:人格,金盛华:社会心理学,1.1 社会心理学及其发展1.2 社会心理学理论1.3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2.4 社会化2.5 态度及其测量3.6 社会知觉3.7 刻板印象与归因3.8 自我概念3.9 价值取向,4.10 沟通4.11 人际吸引4.12 人际关系4.13 助人行为4.14 侵犯行为5.15 从众、依从和服从5.16 劝导与态度改变5.17 群体中的相互作用5.18 合作、竞争与冲突,中外教材基本内容比较,八本教材中共有的基本内容:教学三条主线:基本概念、经典实验、著名理论中国学者所编教材在西方教材中所没有的内容:1.金盛华:社会化、价值取向2.13院校
16、: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动机、文化与人格3.孙时进:社会化、社会转型与人的现代化4.侯玉波:文化心理学,经典实验,1 Arch及Kelley有关中心特质的实验(社会知觉2Festinger的认知不协调实验(态度)3Arch的从众实验(社会影响)4Milgram的服从权威实验(社会影响)5外貌增加吸引力的实验(人际吸引)6囚犯困境实验(群体行为)7Latane等的旁观者效应实验(助人行为)8Bandura的模仿攻击实验(攻击),著名理论,社会知觉:Heider的朴素心理学、Kelley的共变、Weiner的成败归因自我:James、Freud、Rogers等人的自我结构理论社会角色理论、Fest
17、inger的社会比较理论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理论:行为主义、Heider的平衡理论Festinger的认知不协调理论、Hovland等人的劝导模型人际关系:社会交换理论侵犯: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Freud生死本能论,社会心理学的改革思路,1.为什么要改革?已有许多,是否有必要再编写一本?西方社会心理学内容不适合中国国情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心理学内容:西方和中国现有教学体制:5472课时;授课对象主要是大学生2.从何处着手进行改革?如果有必要编,应把重点放在什么地方才能使一本新教材有其存在的价值?中国社会心理学的改革方向沿用西方现有体系,适当加入作者某些观点采用杨国枢等本土研究成果,专讲本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心理学 绪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23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