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研究对象.ppt
《社会学研究对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研究对象.ppt(1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会学,铭记希望,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社会学对象与社会学其他内容的关系,社会学的学科地位,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一章 社会学研究对象,第四节,社会学与社会,一、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对象形成的条件与根据,1、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对象的历史时代根据2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对象的现实社会根据。3、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对象的中国特色,第一节,二、国内外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及分类,1、以社会及社会对象为研究对象。2、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三、社会学对象与社会学基本问题,1、社会学基本问题层次,即学科的“
2、元问题”层次,2、社会学对象问题层次,即学科的“本问题”中的总问题层次3、社会学范畴问题层次,即学科的“本问题”中的分问题层次,,社会学对象与社会学其他内容的关系,第二节,一、关于社会运行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的内容二、关于社会运行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的内容三、关于社会运行研究手段的内容四、关于分科社会学的内容,一、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历史演变,第三节,1、“总和说”2、“综合说”3、“普遍说”4、“平等说”5、“共通说”,一、社会学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1、社会学认识功能或认识意义2、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第四节,二、转型会和成长中的中国社会学中的中国社,复习思考题,1 社会学这门学科是
3、如何产生的?2 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加以把握?3 如何理解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4 社会学如何为社会实践服务?5 中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是何关系?,社会运行的条件,社会运行机制,第一节,第二节,第二章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一、社会运行条件概述,1、社会要素的研究2、功能主义研究3、关于社会条件的研究的综述,第一节,二、社会运行的内外主要条件,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条件。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
4、应。,第二节,一、社会运行机制概述,第二节,1、社会运行机制的含义2、社会运行机制的分类3、研究社会运行机制的意义,二、社会运行的主要机制,1、社会运行机制的概念2、社会运行动力机制研究社会运行动力机制3、社会运行整合机制4、社会运行激励机制5、社会运行控制机制6、社会运行保障机制,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社会运行条件的主要含义?它与社会要素,功能主义,社会条件三种角度所做的研究的异同在哪里?2如何理解社会运行条件的社会运行条件的社会转性效应?3如何理解社会运行机制的主要含义和分类,什么是社会,社会运行,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三章社会和社会运行,一、社会的概念,1、
5、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本质是生产关系的总和。,第一节,二、社会的特点,1、(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2、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3、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三、社会的功能,1、整合2、交流3、导向4、继承和发展,一、什么是社会运行,第二节,1、横向运行:2、横向运行:,二、评价社会运行状态的原则,1、综合性原则2、协调性原则3、满足需要的原则,一、宏观社会与围观社会的角度,第三节,1、宏观社会的概念与内涵。2、微观社会的概念与内涵。,二、个人关系、群体关系与社会制度的角度,1、个人关系2、群体关系3、社会制度,三、血缘、地
6、缘与业缘的角度,1、血缘关系2、地缘关系3、业缘关系,复习思考题,1、简析“社会”的概念。2、怎样理解社会的功能?3、什么是社会运行?4、怎样对于社会运行的状态作出评价?5、试析血缘、地缘和业缘的关系。类,文化的含义与特征,文化的区分,文化的结构,文化的功能,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四章文化与社会运行,一、文化的含义,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第一节,二、文化的特性,1、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2、文化的符合性3、文化的象征性4、文化的传递性5、文化的变迁性与文化堕距,一、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1、物质文化的概念与内
7、涵2、非物质文化的概念与内涵,第二节,二、主文化与亚文化,1、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2、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三、主文化与反文化,1、主文化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2、反文化是对现存文化秩序的背离和否定,四、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1、所谓评比性文化是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2、所谓非评比性文化,是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化。,一、文化特质、文化丛与文化模式,1、文化特质2、文化丛3、文化模式,第三节,二、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1、“文化中心主义”的概念与内涵2、“文化相对主
8、义”的两种倾向,三、化震惊与文化边际,1、文化震惊的概念2、边际文化,指文化的边缘地带,或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一、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第四节,二、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1、风俗2、道德3、法律4、价值观念,三、使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四、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文化?2、文化可以区分为哪些不同的类型?3、试比较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4、什么是文化震惊和文化边际?5、怎样理解文化的社会功能?,社会化概论,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复习思考题,第一节,第二节,三,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一、社会化的含义,二、社会化的类型,1、初始社会化2、预期社会化3、发展社会化4
9、、逆向社会化5、再社会化,三、社会化与社会运行,一、社会化的生物基础,1、语言能力2、思维能力3、学习能力4、较长的依赖生活期,二、社会化的社会主体,1、家庭2、学校3、同龄群体4、工作单位5、大众传播媒介,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概念在社会学史上有哪些发展?2、社会化主要有哪些类型?各自的含义是什么?3、社会化的生物基础和社会主体各有哪些?各自的作用及特点是什么?4、关于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主要有哪些理论?它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5、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有哪些?请简述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的内涵、过程和社会功能。,社会角色的理论与概念,社会角色的类型,社会角色的扮演,第一节,第二节,第
10、三节,第六章社会角色,第四节,社会角色的失调,一、社会角色理论,第一节,二、社会角色概念,1、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2、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3、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位置上的人们行为期待4、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社会组织,三、角色集,1、角色集的概念2、角色集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性,一、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的概念2、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的区别与联系,第二节,二、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1、自觉角色与不自觉的概念2、自觉角色与不自觉的区别与联系,三、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1、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的概念2、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的区别与联系,
11、四、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1、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的概念2、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的区别与联系,一、社会角色的确定,第三节,二、社会角色的表现,1、布景与道具2、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3、前台、后台的表现与社会角色表现上的配合,三、角色的扮演过程,1、对角色的期望2、对角色的领悟3、对角色的实践,四、角色距离,1、角色距离的内涵2、角色距离理论的启发意义。,一、角色冲突,1、角色冲突的内涵,第四节,二、角色不清,1、角色不清的定语2、角色不清的危害,复习思考题,1、简述什么是社会角色的理论与概念?2、试述社会角色的类型。3、试分析社会角色的扮演。4、怎样运用角色距离理论。5、如何处理社会角色
12、失调问题。,社会互动的含义及理论,社会互动的情境与过程,社会互动的维度与类型,集合行为,复习思考题,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五,第七章 社会互动,一、社会互动的含义,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1、理解社会互动的含义2、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3、社会互动的影响,二、社会互动的理论,1、符号互动论2、角色互动理论3、参照群体理论4、社会交换论5、本土方法论,一、社会互动的情境,1、二人关系、三人关系与多人关系2、熟悉情境、工作情境、社交情境3、情感关系、工具关系、混合关系,二、社会互动的过程,1、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2、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三、社会转
13、型与社会互动,1、社会互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2、社会转型必然引起互动情境和 互动方式的根本变革。,一、社会互动的维度,1、向度、深度2、广度、频度,二、社会互助的类型。,1、合作、竞争3、冲突、强制,一、集合行为的一般特征,1、人数众多2、无组织性3、行为者相互依赖。,二、社会互动的理论,1、符号互动论2、角色互动理论3、参照群体理论4、社会交换论5、本土方法论,二、社会互动的理论,1、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说2、模仿理论3、感染理论4、紧急规范论,三、几种典型的集合行为,1.恐慌2.谣言3.流行,二、社会互动的理论,1、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说2、模仿理论3、感染理论4、紧急规范论,复习思考题,1
14、、为什么说人性、自我和社会都是 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2、简述社会互动的含义?3、请说明意义与互动的关系?4、二人关系中互动与三人关系的互动有什么异同?你对合作与竞争的理解。,社会互动的含义及理论,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作用过程,社会群体基础,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八章 社会群体,一、什么是社会群体,第一节,1、社会群体的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二、群体存在的基础,1、从社会成员个体方面来看2、从社会自身来看,三、群体的类型,1、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3、内群体和外群体4、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5、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缘群体,一、群体凝聚力,第二节,1、从个人和群体的心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学 研究 对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22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