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精细调查规范.docx
《2023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精细调查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精细调查规范.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精细调查规范前言III引言IV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则2I1目的2I9原则2Iq基本要求2II精细调查区分级25技术方法3;1一般规定3;9资料收集3?光学影像观测3、I物探5三山地工程5;h钻探5:7测试和试验56前期调查成果核查5A1一般规定5R9核查要求67斜坡调查671一般规定679斜坡调查范围67R地质测绘674勘察78滑坡隐患精细调查7R1一般规定7R.2野外调查7Rq测绘8R4勘察8R;稳定性分析与评价89崩塌隐患精细调查8Q1一般规定8Q1)野外调查8Qq测绘9QI勘察9Q稳定性分析与评价910泥石流隐患精细调查91I一般规定9i?野外调
2、查910R地质测绘10101勘察1010E稳定性分析与评价10H高位远程地质灾害隐患调查评价10Ii1高位远程地质灾害隐患调查10Il9危险性评价10HR地质灾害链评估1112乡镇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11191一般规定11199承灾体调查1119R风险评价与区划1113数据库建设11IQ1基本要求1139空间数据库建设技术要求12n1空间图层划分及命名12ni空间图层内部属性表12”调查点编号12”G属性数据库建设技术要求1214资料整理和成果编制121I1资料整理121.i9成果编制121.l.1成果提交1315质量检查与成果验收13i111质量检查13Iq9野外验收14I耳q最终成果审查
3、验收14附录A(规范性)斜坡及滑坡崩塌泥石流隐患野外调查表格15A.1斜坡野外调查表15A. 2滑坡隐患野外调查表18A.3崩塌隐患野外调查表22.4泥石流隐患野外调查表26附录B(规范性)地质灾害精细调查设计书和成果报告编写提纲29B. 1设计书编写提纲29B.2成果报告编写提纲29附录C(规范性)斜坡精细调查设计书和成果报告编写提纲31C.1斜坡精细调查设计书编写提纲31C.2斜坡调查成果报告编写提纲31三十多年来,我国先后在全国有计划的开展了1:50万环境地质调查、大江大河和重要交通干线沿线地质灾害专项调查,覆盖全国山区丘陵的1:10万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覆盖全国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4、的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初步查清了我国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划分了易发区和危险区,特别是县城及以上的城市地质灾害防治扎实推进,有效减轻了地质灾害损失。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扶贫力度的加大,山区乡村集中建设规模和人口迅速扩大,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呈加剧趋势,前期的地质调查成果不能完全满足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防治和乡村建设规划的需求,亟需更为翔实的地质资料,尤其是更大比例尺更高精度的调查资料。为规范和指导地质灾害风险区精细调查工作的开展,制定本文件,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充分、安全可靠的地质资料,同时为地质灾害风险双控、防灾减灾规划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工作提供基础依据
5、。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精细调查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地质灾害精细调查的目的任务、工作流程、工作内容、技术方法、设计书及成果报告编写、数据库建设、质量检查和成果验收等。本文件适用于中、高、极高风险区内威胁乡、镇、村组、主要居民点和公共基础设施、厂矿等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山地斜坡的调查与风险评估。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0212001(2009年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T328642016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GB/T
6、40112202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fT02612014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DZZT0262-2014集镇滑坡崩塌泥石流勘查规范DZ/T00972021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50000)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精细调查detailedsurvey为了掌握地质灾害体结构特征,查明灾变趋势和成灾模式,进行风险评估,在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基础上,对可能孕灾的山地斜坡和威胁生命财产安全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隐患开展更高精度的调查。注:为规划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资料。R3斜坡调查slopesurvey针对在地形上具有高差的坡体开展以掌握坡体结构特征,查明
7、灾害隐患为目的的调查工作。?2乡镇township乡、镇、村组、主要居民点和公共基础设施、厂矿等,具有一定商业服务和文教卫生等公共设施,并有相应腹地支持的行政区域。注:本文件涉及的乡镇指中、高、极高风险区内的乡镇,包括其建成区和规划区。R4崩塌隐患rockfallpotential通过地面调查、影像观测等手段,推测可能会发生崩塌灾害的地点或区段。注:潜在的崩塌灾害点。4 5滑坡隐患IalldSlidepotential通过地面调查、影像观测、稳定性计算等手段,推测可能会发生滑坡的山体斜坡或区段。注,潜在的滑坡灾害点。7 A泥石流隐患debris-flowpotential通过地面调查、影像观测
8、等手段,推测可能会发生泥石流的沟谷或斜坡。注:潜在的泥石流灾害点。:7地质灾害链geologicalhazardchain具有灾种转化特征的地质灾害。注I通常具有多种转化形式,如山体滑坡灾害-碎屑流灾害(泥石流灾害)-堰塞湖堵江灾害等。7fl高位远程地质灾害highpositiongeologicalhazard从高陡斜坡上部位置发生的具有地质灾害链特征的灾害。注:通常具有加速启动、撞击粉碎以及动力侵蚀效应等。4总则A1目的在前期地质灾害调查及风险区划成果的基础上,以乡镇中、高、极高风险区为重点工作区开展山地斜坡以及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精细调查,查明山地斜坡、隐患结构特征和动态发展趋势,结合
9、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空间安全需求,开展1:10000或更大比例尺的滑坡、崩塌、泥石流隐患及山地斜坡风险评估和防灾减灾规划,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规划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提供基础依据。43原则4.2.1应在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综合遥感和补充调查的方式,开展地质灾害中、高、极高风险区动态调查,分析地质灾害风险区内孕灾地质构造和演化规律,更新地质灾害数据库。4.2.2开展以乡镇中、高、极高风险区为重点的斜坡精细调查,查明斜坡结构特征,划定可能的失稳范围,明确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进行稳定性分析及初步评价。4.2.3开展以乡镇中、高、极高风险区为重点的滑坡、崩塌、泥石
10、流隐患点精细调查,核查地质灾害区域范围、危险地带和现有滑坡、崩塌、泥石流隐患点的基本特征等,查明灾害隐患结构特征,评估高位远程地质灾害和地质灾害链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稳定性分析以及不同条件下的地质灾害危险区划分。4.2.4开展以乡镇为重点的受滑坡、崩塌、泥石流隐患威胁的承灾体调查,进行以乡镇为重点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并提供防治对策建议。4.2.5针对乡镇规划场址开展基于滑坡、崩塌、泥石流隐患风险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工作。43基本要求4.3.1易发区动态调查应以地质灾害不同风险等级为单元开展,宜采用1:500001:IooOO地形图或遥感地图进行调查。4.3.2地质灾害精细调查区范围应包含中、高、
11、极高风险区内乡镇的建成区和规划区,且应达到乡镇所处斜坡的一级分水岭以及对其有影响的流域沟谷,并应明确斜坡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4.3.3应在承灾体调查的成果基础上确定斜坡精细调查工作区范围。4.3.4精细调查工作区范围,应包含整个隐患体及其影响区范围。4.3.5斜坡精细调查宜开展1:10000或更大比例尺的地质测绘(修测)。4 .3.6滑坡、崩塌灾害隐患精细调查宜开展1:5000或更大比例尺的地质灾害测量(正测)。泥石流灾害隐患精细调查宜开展1:10000或更大比例尺的地质灾害测量(正测)。A精细调查区分级精细调查区根据地质灾害承灾体等级以及1:50000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区划等级,可划分为重点调
12、查区和一般调查区。本文件主要针对重点调查区开展工作。a)地质灾害承灾体等级划分见表1b)地质灾害精细调查区等级划分见表2表1地质灾害承灾体等级划分威胁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威胁对象人口或财产威胁人数100人,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威胁人数10-100人,直接经济损失100500万元威胁人数VIO人,直接经济损失VlOo万元居民地等级乡镇村组居民聚集区(W5户)耕地威胁面积30亩威胁面积1530亩威胁面积15亩交通道路县级公路乡镇公路乡镇公路供水设施县级水源地或供水设施乡镇水源地或供水设施村组水源地或供水设施电路设施县级变电站或输电设施乡镇变电站或输电设施村变电站或输电设施矿山生活区采矿区、油气等聚输
13、管线运输道路、矿区道路、其它管线(不含聚输管线)表2地质灾害精细调查区分级调查区分级承灾体等级一级二级三级风险区划等级极高重点调查区重点调查区重点调查区重点调查区重点调查区一般调查区中重点调查区一般调查区一般调查区低一般调查区一般调查区一般调查区5技术方法5 1一般规定5.1.1 地质灾害精细调查宜采用遥感、无人机航摄、测绘、钻探、物探、山地工程、试验测试及风险评价等多种技术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5.1.2 宜应用多种形式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如三维激光扫描、InSAR观测、机载激光雷达、倾斜摄影测量、数值模拟计算等。5.1.3 除本文件规定之外,技术方法等具体内容应参照GB500212001
14、(2009年版)、GB/T328642016、GB/T401122021VDZ/T02612014、DZ02622014DZ/T00972021的相关规定执行。55资料收集5.2.1收集前期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资料、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资料以及地质灾害现状和防治资料。5.2.2收集相关的社会、经济资料和工程建设勘察资料。5.2.3收集与地质灾害形成相关的降雨等诱发因素资料,地质构造和工程地质岩组等孕灾地质条件资料。53光学膨像观测5.3.1遥感调查5.3.1.1根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选用中、高分辨率卫星、航空遥感以及无人机遥感等信息源。5.3.1.2区域地质灾害核查及补充调查可采用高、中分辨率卫星数
15、据或1:50000-l:10000比例尺航空遥感数据进行调查,斜坡调查及重点地质体调查可采用高分辨率卫星数据或1:10000-1:500比例尺航空遥感数据进行调查。5.3.1.3遥感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区域地质灾害调(核)查、斜坡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地质灾害体调查以及承灾体调查。a)区域地质灾害调(核)查,主要内容包括区域地貌类型、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水文地质现象、地表覆盖、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以及新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b)斜坡地质环境调查,主要内容包括斜坡的地貌类型、地质构造、斜坡结构、岩(土)体类型、岩性组合关系、水文地质现象、地表覆盖以及可能的灾害体类型、范围等内容。c)地质灾害体调查
16、,主要内容包括识别地质灾害体、确定灾害体的空间分布特征、解译地质灾害体的类型、边界、规模、形态特征,分析其位移特征、活动状态、发展趋势、并预测其危害范围和程度。d)承灾体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承灾体的类型、数量、等级、分布范围等。5.3.1.4遥感数据在满足数据处理精度及要求的基础上经数字加工处理,可以制作斜坡或地质灾害体高精度正射影像、高程模型、数字线划图、倾斜三维模型,以满足对斜坡或灾害体的调查需求。5.3.2InSAR观测5.3.2.1对重点斜坡及重大地质灾害开展InSAR调查,以复核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分析隐患点变形趋势,调查遗漏的地质灾害隐患点。5.3.2.2InSAR观测数据主要来源为
17、星载SAR数据,数据形式以X波段(3.1Cn)、C波段(5.6cm)和L波段(23.5Cm)三类波长数据为主。5.3.2.3根据数据量、灾害特征可以选择差分InSAR技术(DTnSAR)、干涉图叠加技术(StaCkingInSAR)、小基线集技术(SBASInSAR)永久散射体技术(PSInSAR)和分布式散射体技术(DSInSAR)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5.3.2.4InSAR观测数据处理结果应包括地表形变年速率图、形变时间序列图以及二维/三维形变结果。5.3.2.5利用数据处理结果对灾害体调查,内容应包括:位置、范围、形状、形变方向、面积、活动性、历史发育过程等。5.3.3无人机摄影测量5.
18、3.3.1对乡镇范围内重点斜坡以及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倾斜摄影或贴近摄影测量,以调查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边界、范围及变性特征。5.3.3.2倾斜摄影数据主要采用无人机搭载五镜头倾斜云台或正射云台获取高精度影像。5.3.3.3根据数据量、处理难易程度,运用建模软件解析空中三角测量,自动DEM匹配,正射纠正制作正射影像,通过三维格网重建,自动纹理映射制作三维模型。5.3.3.4倾斜摄影数据处理成果主要有正射影像、高程模型、数字线划图、倾斜三维模型,倾斜数据成果宜精确展现现场特征。5.3.3.5利用数据处理结果对灾害体调查,内容应包括:位置、范围、形状、形变方向、长度、宽度、高度、各点位坐标、面积、体积、
19、形变量、土石方量、形变部位以及潜在威胁范围等。5.3.4机载激光雷达测量5.3.4.1对乡镇范围内重点斜坡以及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激光雷达扫描,以调查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变形特征。5.3.4.2LiDAR观测数据主要来源为机载激光雷达扫描数据,数据形式包括Las格式点云数据和影像数据。5.3.4.3根据对点云数据进行滤波、分类,提取激光点云单位距离的表层数据,制作出数字表面模型DSM;通过筛选过滤出真实地面高程点,制作出数字高程模型DEMo5.3.4.4LiDAR数据处理成果主要有分类点云、数字高程模型、数字表面模型。5.3.4.5利用数据处理结果对灾害体调查,内容应包括:位置、范围、形状、形变
20、方向、形变量、形变部位、面积等。Kd物探5.4.1物探应结合测绘成果在实施勘探前进行。5.4.2物探探测深度应大于地质灾害体厚度、裂缝深度、控制性软弱夹层深度和钻孔深度等。5.4.3物探成果应包括工作方法、地质灾害的地球物理特征、资料的解释推断、结论和建议,并附相应的工作布置图、平剖面图、曲线图、解释成果图等。A山地工程5.5.1山地工程应在地面测绘工作基础上开展,工作方法以探槽和浅井为主。5.5.2探槽和浅井应布设在滑坡、崩塌及泥石流物源厚度较薄的部位。5.5.3探槽深度不应超过3%浅井深度应穿过底层滑带且不宜超过15m。56钻探5.6.1钻探宜在地面测绘和物探工作基础上开展。5.6.2滑坡
21、钻探工作应揭露滑动层面位置及要素,了解滑坡的稳定程度及深部滑动情况,为评价滑坡的稳定性提供有关参数。5.6.3崩塌(危岩)钻探工作可采用水平钻孔,潜孔锤施工,孔内摄像、室内解译编录等,应揭露崩塌体内部裂缝及后缘边界,为评价崩塌的稳定性及预测发展变化趋势提供有关参数。5.6.4泥石流钻探工作应查明物源类型、厚度,查明物源的分布情况和体积,了解物源的稳定程度,为泥石流危险性评估提供有关参数。5.6.5在钻探之前应编制钻孔设计书;钻孔竣工后,应及时提交各种资料,包括钻孔施工设计书、岩芯记录表(岩芯的照片或录像)、岩芯素描图、钻孔地质柱状图、采样记录、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记录、测井曲线、钻孔质量验收书、钻
22、孔施工小结等。57测试和试验5.7.1滑体土、滑带土测试宜提供满足稳定性评价的物理和力学参数。5.7.2危岩、崩塌及其母岩、基座,宜采样作物理性质、抗压强度及变形试验等。5. 7.3泥石流宜进行固体物质含量、颗粒分析、泥石流体稠度等现场试验。6前期调查成果核查A1一般规定5.1.1 对已开展过1:10000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或风险调查的乡镇,应进行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隐患点核查。5.1.2 核查应依据前人区域地质调查和地质灾害调查成果,了解区域地质环境背景条件,了解历史性重大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诱发因素及稳定性现状,查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发育规律,评估复合型地质灾害和地质灾害链致灾的可
23、能性,初步圈定影响区范围。5.1.3 宜主要利用综合遥感技术开展1:10000地质灾害补充调查,更新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S5核查要求5.2.1 位于大江大河沿岸的重要乡镇,核查范围应包含干流上游、下游和对岸可能发生地质灾害链的影响范围。5.2.2 核查宜采用航空遥感调查为主,对中、高、极高地质灾害易发区可进行地面实地核查及地面补充调查。6. 2.3核查范围周边可进行适当扩展以保持图件的完整或美观。7. 2.4核查成果应包括:a)地质灾害孕灾背景、形成条件及触发因素核查;b)现有滑坡、崩塌、泥石流隐患点分布、发育规律,危害及影响的核查;c)新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隐患点分布、发育规律,危害及影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滑坡 崩塌 泥石流 灾害 精细 调查 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20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