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防治技术政策.ppt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防治技术政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防治技术政策.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防治技术政策,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为了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避免和减少矿区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精神,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土资源部、科技部共同制定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并以环发(2005)109号文发布,参照执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该技术政策,按照科学发展观及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要求矿山的环境保护工作,贯穿于矿山
2、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之中。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保方针,完全符合200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要求我国的环保工作由原来的被动、事后、补救、消极的局面变为主动、预防、积极的局面的精神。这彻底改变了传统矿产资源开发“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做法,是建立和谐社会的战略性措施,应该在今这一技术路线,就会使我国的矿产资源开发工作真正走上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正确轨道。,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以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为例,由最初的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矿山,变成了现在现在在采矿、选矿、冶炼、加工、化工等各方面已初步形成了具有
3、循环经济特点的能循环的矿。我国矿产资源的状况是,一方面人均资源量相对不足,另一方面资源开采和利用方式粗放、综合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是新中国最早建设的重要铜工业基地之一。铜陵市随着矿产资源减少,意识到城市需要进一步发展和转型。在战略上,一方面,对铜陵有色全面实施循环经济,促进和带动铜陵市其他资源型工业企业进行转型和提升;另一方面,利用铜陵有色内部一、二、三产业俱全的优势,通过实施循环经济的每一个举措,带动和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转型。观念的转变,使企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现铜陵有色公司的经济总量已占铜陵市经济总量的41%,成为国内著名的特
4、大型有色金属联合企业。年,铜陵有色生产出电解铜万吨、硫酸万吨、黄金吨、白银吨,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利税亿元。铜陵有色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从传统经济到循环经济的五个发展阶段,到目前为止,在采矿、选矿、冶炼、加工、化工等各方面已初步形成了具有循环经济特点的生态工业产业链。在传统经济阶段:当时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后果。在环保末端治理阶段:先后进行了铜冶炼含二氧化硫烟气和厂矿废水排放达标治理,但仅限于污染治理,固废物、废水未能进行综合利用和循环使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在资源综合利用阶段:一方面依靠科技进步,逐步对矿山、冶炼进行技改和铜加工产品链延伸;另一方面,按
5、新模式建设安庆铜矿,不仅对铜、硫进行采选,而且对铁资源充分利用,资源利用率达到。同时,对采矿、选矿产生的固废物进行井下充填并对井下水进行循环使用;冶炼引进先进的闪速熔炼技术,铜冶炼回收率达到以上,全硫利用率超过,废气和废水全部达标排放,步入了世界一流铜冶炼行业。同时,多渠道开展了冶炼废物料的综合利用,对废物料中有价金属铅、铋等进行回收。清洁生产阶段: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开始从生产的全过程控制物质利用和污染排放,从源头减少污染,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水和余热等进行综合利用或循环使用,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
6、染防治技术政策,向循环经济转型阶段:近两年,按循环经济理念着手制定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以及具体实施方案。经过多年“五个阶段”的发展,铜陵有色在资源利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铜陵有色不仅自己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之路,而且还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的区域循环。产品电解铜、硫酸出售给当地的加工厂、化肥厂,弃渣出售当地水泥厂,热电联产厂利用铜陵地区立新煤矿的劣质煤采用循环流态化床技术产生蒸汽进行发电,余热蒸汽供应铜陵市部分社区供热使用;主动优先利用附近本地区其他企业的废物:与本地电石厂达成协议,将电石厂废弃物的电石渣替代原料石灰,用作污水处理的中和原料;将循环经济的触角
7、伸入农村地区,将农民废弃稻壳制成的糠炭用于熔炼融体的保温;将农村杂木薪柴替代其他化工燃料,用于冶金炉的烘干;收购附近及全国各地的废铜、铅等进行综合回收,使工、农业资源合理配置,带动并促进地方经济的增长。,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总体要求(一)适用范围 本技术政策适用于从事固体矿产资源开发的矿山和相关企业。本技术政策适用于矿产资源开发规划与设计、矿山基建、采矿、选矿和废弃地复垦等阶段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二)指导方针和技术原则 1矿产资源的开发应贯彻“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以及预
8、防为主、防治结合、过程控制、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矿产资源的开发应推行循环经济的“污染物减量、资源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技术原则,具体包括:(1)发展绿色开采技术,实现矿区生态环境无损或受损最小;(2)发展干法或节水的工艺技术,减少水的使用量;(3)发展无废或少废的工艺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4)矿山废物按照先提取有价金属、组分或利用能源,再选择用于建材或其它用途,最后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的技术原则。,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三)阶段性实现目标 12010年应达到的阶段性目标(1)新、扩、改建选煤和黑色冶金选矿的水重复利用率应达 到90以
9、上;新、扩、改建有色金属系统选矿的水重复利用率应 达到75以上;(2)大中型煤矿矿井水重复利用率力求达到65以上;(3)已建立地面永久瓦斯抽放系统的大中型煤矿,其瓦斯利用率应达到当年抽放量的85%以上;(4)煤矸石的利用率达到55以上,尾矿的利用率达到10以上;(5)历史遗留矿山开采破坏土地复垦率达到20以上,新建矿山应做到边开采、边复垦,破坏土地复垦率达到75以上。,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三)阶段性实现目标 22015年应达到的阶段性目标(1)选煤厂、冶金选矿厂和有色金属选矿厂的选矿水循环利用率在2010年基础上分别提高3%;(2)大中型煤矿矿井水重复利用率、大中型煤矿瓦斯利
10、用率、煤矸石的利用率、尾矿的利用率在2010年基础工分别提高5%;(3)历史遗留矿山开采破坏土地复垦率达到45以上,新建矿山应做到边开采边复垦,破坏土地复垦率达到85以上。,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四)考核指标体系 政府主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的考核指标体系,将下述指标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应达到当年抽放量的85以上;(1)采矿回采率、贫化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等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指标;(2)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煤矿瓦斯抽放利用率、水重复利用率等废物资源化利用指标;(3)土地复垦率、矿山次生地质灾害治理奉等生态环境修复指标。(五)清洁生产 鼓励矿山企业开展
11、清洁生产审核,优先选用采、选矿清洁生产工艺,杜绝落后工艺与设备向新开发矿区和落后地区转移。,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二、矿产资源开发规划与设计(一)禁止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 1禁止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区域内采矿。2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进行露天开采。3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4禁止土法采、选冶金矿和土法冶炼汞、砷、铅、锌、焦、硫、钒等矿产资源开发活动。5禁止新建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恢复利用的、产生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6禁止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矿山 生态环境 保护 防治 技术 政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20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