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储量讲座.ppt
《矿产资源储量讲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产资源储量讲座.ppt(1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矿产资源储量讲座严铁雄,内 容国家标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矿产资源储量可行性评价概略研究要求固体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矿产地质勘查和报告编写中的若干问题加拿大矿权,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02,(一)、历史沿革,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集中了所有固体矿产勘查中的共性特征,贯彻落实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重要原则,也是矿类、矿种勘查规范编制和具体指导勘查行为的重要依据。因此,其历史沿革与分类密不可分。建国初期,全国储委决定,我国参考使用苏联部长会议1954年1月批准的固体矿产储量分类规范,包括总则和主要矿种。1959年,全国储委在总结建国
2、以来矿产勘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编制了我国第一份固体矿产储量分类分级规范矿产储量暂行规范(总则)。1966年修订为固体矿产地质勘探规范总则试行草案,后因“文革”没能颁发施行。同时,煤炭部和冶金部也分别制订了各自的矿产储量分类分级方案,并付诸实施。,“文革”给我们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使我国的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矿产勘查和开发也深受“文革”的危害,“川气出川”使我国的经济受到很大损失,教训深刻。“文革”之后,百废待兴,1977年,国家地质总局制定颁布了金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试行)和非金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试行),使我国的矿产勘查行为,纳入了执行规范的轨道。随后,地质部又联合有关部委相继
3、出台了一些矿种规范。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深入,全国储委恢复之后,从总结矿产勘查的经验教训入手,狠抓了规范的制订,用近十年的时间,就将能源、金属、非金属、水气等矿产中,对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的矿产和其他主要矿产、优势矿产共数十种,都相继颁布出台实施,使矿产勘查开发有章可循,提高了矿产勘查的整体质量,在矿产开发中,至今没再出现因矿产勘查质量造成的重大“翻船”事件。,八十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下实施的一些法规、规章已不适用。矿产勘查的总则和矿种规范,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也需要修订。1988年,着手总则的修订工作,行业内各部门共同组成编写组
4、,经反复磋商,从各矿种地质规律的共性特征上统一认识,终于在1992年末,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探规范总则,首次将金属、非金属、煤炭等固体矿产融合在一个总则中,这一共识用了近五年的时间。在矿产储量分类分级上,煤炭与其它矿产还不一致。,在固体矿产地质勘探规范总则发布的同年,从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落实“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战略方针出发,向国家技术监督局申请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的编制工作,并得到了批准,由于种种原因一度停顿。1997年,在1996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的基础上,充分参考联合国国际矿产储量、资源分类框架及
5、矿业发达国家的分类原则,重新制订了与国际基本接轨的我国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国家标准,由于有了前一次的共识,此次重新启动到批准只用了1年半的时间,这一次是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在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国家标准颁布后,1999年12月,国土资源部储量司组织编制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国家标准,由于总则是分类的具体化,用了近一年的时间编就了总则,2000年12月,通过了全国地标委的评审。2002年8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国家标准。半个多世纪以来,总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也
6、在不断的创新和完善,适应时代的需要,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1954年12月,全国储委决定矿产勘查工作,参照1954年苏联的分类总则执行。1959年版总则,未公开出版。1977年版总则的内容有:前言;矿床勘探和研究程度的基本要求,其中包括勘探并研究矿床(区)地质特征和矿山建设范围内矿体总的分布情况,勘探并研究矿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研究矿石的物质成分和选冶性能,综合勘探和综合评价,勘探并研究矿区开采技术条件,勘探并研究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矿产储量分类分级和级别条件;关于勘探类型划分及勘探工程布置的原则;勘探深度;各级储量比例;地质勘探、矿山设计、基建(生产)“三结合”;关于各项勘探工作的质
7、量要求;关于储量计算的工业指标;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等十个部份。从总结“文革”的惨痛教训出发,从严要求,强调质量,但也有时代色彩,如勘探、设计、基建“三结合”,不强调技术经济评价等。,1992年版总则是依据标准的格式编制的,内容有: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勘探的目的任务;勘探工作程度;勘探控制要求;储量分类、分级和储量计算;勘探矿床技术经济评价六个部份。体现了标准化,第一次将技术经济评价作为矿产勘查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与前一版重大的区别是,从原来的D级中,区分出“经探矿工程证实矿体(层)存在,但达不到D级储量条件的为E级储量”。,2002年版总则依据新的标准格式编制,内容有:范围;引用标准;矿
8、产勘查的目的任务;矿产勘查工作,其中包括:矿产勘查内容,矿产勘查的控制要求,矿产勘查各阶段要求,勘查工作质量;可行性评价工作,其中包括: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其中包括:工业指标,矿产资源储量估算一般原则,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等七个部份。与前有较多的不同,最重要的是观念上的不同,在后续的章节中将逐一展开讲解。,(二)、修订的基本原则,我国的矿产勘查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后才蓬勃开展起来。50年来,已对150多个矿种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矿产勘查工作,并提交了矿产资源储量。在这期间,矿产勘查规范总则从无到有,先后制、修订过4轮,这次是第5轮。前
9、4次的制、修订都是在总结前人历史经验、教训、探采资料对比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和提高的,但都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需要的。,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为国土资源大调查服务。此次修订,在指导思想上转变了观念,使新标准与国际惯例相容。调整了矿产勘查阶段及目的、任务;强调了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克服以往标准、规范编制中忽视矿种间横向对比造成的控制程度不均衡的问题;进一步吸取了矿产勘查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1、坚持改革开放、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新总则是贯彻落实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将其规定的各项内容具体化,便于矿产勘查、矿山设计、建设时操作的重要规范,修编中坚
10、持改革开放、实事求是,全面贯彻新分类,促进矿产勘查矿业开发市场化。,2、既要坚持市场优化配置矿产资源的需要,又要为政府部门制定矿产资源政策、宏观调控和监督矿业市场服务。3、总则对矿产勘查工作中共性的技术要求,通过分析、研究、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结合市场的特点和需求,提出原则性的技术要求。不同矿种、矿类都有自身的个性特征,对各矿类的具体要求,在分矿类的规范中提出。,(三)、原总则的主要不足,原总则由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提出,国家矿产储量管理局负责起草,经反复磋商,于1992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原总则最大的特点是,融合了固体矿产的各个矿种,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是矿产勘查标准建设中的一大进步
11、。原总则不适应市场经济的主要不足表现为:强调技术要求,忽视经济评价;勘探类型划分过细,工程间距要求过死;储量比例要求过严,同一级别不同用途;勘查与开发脱节,公益与商业不分;看似严密,实有不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不能适应所有投资者(业主)的意愿。,强调技术要求,忽视经济评价。这是矿产勘查工作的主要弊端,各部门的勘探队,不论地区、交通、自然经济条件、工业布局、矿产规模、矿石质量、可否利用、是否需要、有无经济效益,只要找到矿就进行勘查,造成至今尚有不少的呆矿、尚难利用的矿大量存在,这是忽视经济评价的结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评价逐步提上日程,一九八七年,全国储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颁发的矿
12、产勘查各阶段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的暂行规定,是矿产勘查工作中第一份有关经济评价的规定,矿产勘查工作开始开展经济评价工作,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出台,把矿产勘查与经济评价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勘探类型划分过细,工程间距要求过死;储量比例要求过严,同一级别不同用途。在计划经济的历史条件下,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从投资到产销,不论盈亏都由国家一家承担,国家为了减少矿山建设的投资风险,就对勘查资源为工业利用的可靠程度上严格要求。这一思路对于唯一投资者来说无可厚非,但作为国家标准来要求,这对投资多元化的众多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不合适的,不能适应所有投资者的意愿。,看似严密,实有不及。自然界的矿产资源千变万化,已
13、查明的矿床不计其数,但迄今尚无任意两矿十分相似的,更不要说完全一致了。前几轮规范编制时,为了指导勘查工作,在总结以往矿产勘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了高度的归纳,针对不同的矿种,归纳出3-5个勘探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间距用以控制矿体,反映了相应勘探类型的控制程度。因来源于探采对比,在当时的条件下,对大多数矿区或矿区的主要地段,控制程度可以满足建设的要求,但也常出现有一些矿区或矿区的主要地段显得控制程度过渡了,又有一些矿区或矿区的主要地段则显得控制不及。按现在的要求,其灵活性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四)、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的主要内容,1、总则的主要特点、在观念上由原来计划经济的指
14、导思想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树立市场优化配置矿产资源的思想。计划经济时期,矿产资源从勘查、开发、销售到经济建设中利用以及盈亏等,都由国家负责。因此,在矿产资源的找矿和勘查中,常常是不论两种、不论地域分布、不考虑工业布局、不考虑经济价值、更不考虑竞争能力,只要找到矿就勘查,致使现在积压了不少呆矿无法利用。观念转变之后,首先就要面向市场,要从有无经济效益出发,由市场来优化资源配置,而不是靠行政下达,更不是盲目勘查。,、将原来单一的勘探规范总则改为矿产勘查4个阶段的规范总则,增加了预查、普查、详查3个阶段工作的主要技术要求。如前所述,勘探规范总则是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就有,1987年三委规
15、定划分为普查、详查、勘探三个阶段之后,全国地标委组织编制了,普查总则和详查总则,思路上仿照了勘探规范总则,都是计划经济的思路。考虑到矿产勘查工作的连续性,尤其吸纳了联合国分类框架中地质评价阶段的踏勘(我国改称为预查)阶段之后,成为4个阶段,再编制分阶段总则会失去连贯性,而今后勘查阶段将不会那么突出,从而合并编为一个总则。,、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矿产勘查工作侧重于与矿产开发、矿山建设有密切关系且必不可少的内容。有关科研方面的内容不再提出要求,对矿产勘查的各项主要内容,据相互关系、重要性进行了较系统的归类,便于掌握和操作。、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出发,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矿产资源勘查
16、工作的投资已经多元化,国家只投资进行公益性的勘查工作,并向其它投资者发布预查和普查的资源信息,为商业性勘查提供依据。因此,改变以往普查重在矿点评价提交储量的作法,强调了普查区面上的资源潜力评价。有利于市场优化配置矿产资源,防止有限资金的积压。,、在勘查程度上有所调整。原总则4.2.1条规定“金属、非金属矿产的B、C、D各级储量均应有系统勘探工程控制”。普查阶段要求提交D+E级储量,普查时的D级按原总则要求就得用系统工程控制。此次修编考虑到了预查、普查属于基础性、公益性工作,结合国外普查时的勘查程度,新总则强调了只用“有限的取样工程”,无需进行系统控制。普查的目的在于资源潜力评价,必要时圈出详查
17、区。从工程部署上体现了四个阶段的不同。预查时可用极少量工程验证;普查时用有限的取样工程控制;详查时用比普查密的系统取样工程控制;勘探时用在系统工程控制基础上的加密工程控制,并明确了基本控制的要求。,、开采技术条件是矿业开发成败的重要因素,新总则将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都归作开采技术条件。在进行矿产勘查时将这三个方面综合起来统一考虑、统一部署,突出了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的综合评价,更加科学、合理,避免了以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三方面工作各自确定勘探类型,以致出现难以协调的矛盾,造成工作的重复或疏漏。,、尽可能运用多年来勘查工作中已习惯的用语,如普查阶段的控制程度总体达到大致查明的程
18、度,详查达到基本查明的程度,勘探达到详细查明的程度。从实际出发,在内涵上与前又有所区别,尤其是普查阶段,在总体上,尤其是对矿体、矿石等方面只能达到大致查明的程度,但对于1/5万 或1/2.5万地质填图,其成果符合该比例尺填图的质量要求。那么对于区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应该是达到基本查明程度,而不是大致查明地层、构造、岩浆岩。不能因为是普查,在基本地质特征上也用大致查明,这是不对的。而普查阶段的开采技术条件是达不到大致查明的,只能达到了解的程度。详查阶段的基本查明也是针对矿体的控制和矿石质量而言。由于进行了1/1万甚或1/2千的填图,基本地质特征已达到了详细查明的程度。详查还要处理好总体与局部的
19、关系,对其中的局部(主要矿体)则应要系统工程控制。详查区内的开采技术条件达到基本查明程度。若要利用详查资料作矿山设计,则加工选冶试验程度应满足设计的要求。,、勘探类型和工程间距,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规范中是很重要的内容,几十年来一直沿用,现已出现了不重视对矿床自身规律的研究,急于套类型、间距进行勘查完成任务了事的依赖现象,甚至出现为了增加收入而随意提高或降低勘探类型的作法。对于当时统由国家投资勘查、投资开发的体制来说,为了减少风险,在总结以往探采对比资料基础上,对主要矿种归纳出几个勘探类型并确定工程间距,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由于勘探类型和工程间距是高度归纳的结果,势必产生一些弊端,既使是有一
20、定区间的工程间距,也不可能达到勘查所有矿体皆适用的程度,往往会造成对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勘查过度,而对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床则勘查不足。,在市场经济多元化投资条件下,对规模、形态、品位及其它内部因素各异的矿床,统一规定工程间距更不合适,应充分发挥专家的主观能动性,依据矿床的自身特点,确定矿床勘探类型和工程间距,这样才能实现以最适宜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新总则中弱化了统一勘探类型及工程间距的作用,提倡“量体裁衣”,发挥专家的创新精神。工程间距确定得是否合理,用控制矿体的连续性来检验。这一目标只有经参与工作的所有专家共同努力,对勘查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对比,不断地揭示内在规律并采
21、用不同方法验证才能实现。考虑到删除规范中的勘探类型和工程间距后的不适应性,将在矿类规范中列出经修订后的勘探类型和工程间距参考表作为提示性的附录,供参考。而不作为验收矿体控制程度的标准。,、取消了勘探储量比例要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集所有者、投资者于一身,要求勘查者按统一的储量比例对矿床进行勘查,以求将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无可非议。回顾数十年矿产勘查成果,经矿山生产实践检验的结果,凡认真执行规范,提交并经储委审批的近万份勘探报告,至今尚未出现“翻船”的矿山。甚至有的矿床勘探后未达到要求的储量比例,经储委审查批准的也没有出现“翻船”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今天,并不是不要储量比例。只是
22、不要整个国家统一的储量比例。由于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投资又趋向多元化,而矿体的特征又各不相同,人们对客观地质规律的认识也不一,因此,投资者(业主)会根据各自对矿床的认识,提出勘探程度要求,或者说储量比例的要求,没有必要由政府制定统一的储量比例要求。更适用的原则应是“保证首期、储备后期、以矿养矿”。,、适当提高了勘查工作质量。勘查工作质量是矿山企业成败的关键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质量将更加重要。因此,新总则对工作质量不仅没有降低还适当有所提高。尤其对采样和测试工作要求更加严格。为了确保质量,在总则中提倡运用高、新技术和新方法。为适应市场化的需要,在达到总则中所要求的最低标准基础上,投资者若
23、有特殊要求时,可在合同书上注明,以便作为验收成果时的凭据。,、突出了可行性评价。由于改革开放,从80年代后期开始,在矿产勘查中,增加了技术经济评价这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随着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深入进行,仅仅进行暂行规定中的技术经济评价工作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将矿产勘查工作和可行性评价工作再象以前那样截然分开了,二者是紧密结合的。在勘查的同时,及时根据最新资料进行技术经济的评估。只有这样,才能不失时机的抓住机遇,建设矿山。,如若还象以前那样,勘探时只作与市场不挂钩的技术经济评价,待勘探完毕提交报告并经审批后再等工业部门进行可行性评价,将坐失良机,任何一个投资者也不会这么
24、做。因此,此次将矿山建设必不可少的程序,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可行性评价,充实到总则中并放到突出的位置,使矿产勘查和可行性评价紧密的结合到一起,既为矿山建设把关,又为勘查投资把关,还能缩短建设周期,及时抓住建设的机遇。,、充实了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和类型的内容。在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中对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及其类型作了原则规定,在总则中,从分布位置、对矿体的控制程度、对矿石的研究程度以及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开采技术条件、加工选冶试验程度等方面作了具体要求,对可行性评价应达到的程度同样作了具体要求,并阐述了相互间的关系,便于根据矿产勘查和可行性评价工作,确定矿产资源储量的类型。比原总则对储量类别和
25、级别的表述要具体,便于操作。,、增加了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总则中对工业指标的确定,根据市场经济的原则作了改进,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原则都继续使用,参数的选择上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尽可能减少人为性。增加了估算方法的选择,简要介绍了使用范围。首次在规范中介绍了经专家鉴定认可的SD法,也介绍了传统的几何法及地质统计学法。规定了创新或改进的方法须经专家鉴定、认可后方可使用。,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主要内容,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的目的任务、勘查工作、可行性评价工作、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等。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地质勘查各阶段的总体工作部署;可作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矿产资源 储量 讲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19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