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与危险因素的调查处理.ppt
《疾病与危险因素的调查处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疾病与危险因素的调查处理.ppt(1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疾病与危险因素的调查处理,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何家禧,流行病学,一、流行病学的发展和演变,在防治疾病和促进健康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公共卫生的成就、预防医学的骨干学科、现代医学的基础学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防制传染病非传染病健康促进 卫生相关事件,二、流行病学研究内容和任务,研究内容,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和非传染性疾病等伤害:意外、残疾、智障和身心损害等健康:身体机能状态、疾病前状态和长寿等,任务,第一阶段“揭示现象”:揭示流行或分布的现象,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来实现第二阶段“找出原因”:从分析现象入手找出流行与分布的规律与原因,借助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来检验或验证所提出的病因假说第
2、三阶段“提供措施”:合理利用前两阶段的结果,找出预防或处置的策略与措施,应用人群流行病学实验来完成,三、流行病学的应用,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疾病的监测 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疾病防制的效果评价,四、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描述流行病学: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横断面调查、监测、生态学研究)分析流行病学:检验或验证科研的假设(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实验流行病学:证实或确证假设(临床试验、现场实验、社区干预项目),传染病流行,传染病流行过程,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一、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一)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
3、外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二)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空气、飞沫、尘埃水、食物、苍蝇手、用具、玩具吸血节肢动物血液、体液、血制品土壤,(三)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二、传染病的特征,(一)基本特征,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感染后免疫,传染期,传染期短,所引起的续发病例成簇出现,每簇病例之间有一定间隔,间隔期限相当于该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长,续发病例陆续出现、拖的时间很长,有流行病学特征,质:外来性和地方性量:散发性、流行和大流行爆发流行:病例
4、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三间分布:传染病发病率在时间(季节分布)、空间(地区分布)、不同人群(年龄、性别、职业)中的分布,(二)临床特点,病程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潜伏期,短潜伏期的传染病来势猛,常呈爆发型;而长潜伏期传染病的流行持续较久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以追索传染源和确定传播途经。根据潜伏期的长短,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检验期限根据潜伏期确定免疫接种时间评价某项预防措施效果,三、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一)一般实验室检查,血液,大、小便常规检查和生化检查,(二)病原学检查,直接检出和分离培养检材:血液、尿、粪、脑脊液、痰、骨髓、皮疹吸出液等,(
5、三)分子生物学检测,分子杂交聚合酶链反应原位聚合酶链反应,(四)免疫学检查,检测血清或体液中的相应抗体或抗原,四、传染病的预防,(一)管理传染源,传染病报告接触者:检疫措施、临床观察措施、药物预防或预防接种病原携带者:治疗、教育、调整工作岗位和随访观察动物传染源:消灭,(二)切断传播途径,爱国卫生运动和除四害(老鼠、臭虫、苍蝇、蚊子)消毒:疫源地消毒、预防性消毒,(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主动或被动免疫,传染病性疾病调查处理,一、调查方案制定,(一)调查目的,核实诊断,确认暴发了解疾病的流行状况了解疾病三间分布特征查明疾病流行原因提出防制策略,采取措施,平息疫情,(二)调查方法,现况病例对
6、照队列调查,(三)调查内容,1.初步调查提出假设,核实诊断病人隔离治疗,疑似病例严密观察分析“三间分布”特征查找可能引起疾病暴发的因素在暴发区周围进行社会调查初步判断可能引起暴发的因素或环节。,2.采取防制措施,控制蔓延,采取针对性强制措施污染的物品和环境进行消毒,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病例隔离诊治健康教育,保护易感人群通报疫情及处理情况,3.深入调查验证假设阶段,核实全部病例的个案调查暴发地区的自然状况、地理环境实验室检测病例对照调查及其他补充调查,(四)调查表设计,1一般情况,姓名、年龄、文化程度、相关防疫知识等,2临床表现,发病时间就诊时间确诊时间临床症状体格检查,3.流行病学资料,既往史
7、、现患史、疫苗注射史、输血史、家族感染患病史,可能暴露的日期,饮用水取水点、水源、食物等接触史(接触时间、方式、频度)处理措施(临床治疗情况,预防处理情况、应急接种等处理情况等)可能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等个人防护和其他预防措施,4.实验室检查,抗原、抗体检测环境标本人体生物材料(血、骨髓、尿、便)中间宿主虫媒检查,二、调查活动实施,(一)调查准备,组成调查组培训人员物资准备经费进行预调查,(二)调查活动的组织,设立项目(方案)负责人组成若干实施小组,分别负责调查、资料分析、效果评价等聘请有关专家提供相关技术援助,(三)调查资料的收集,调查表现场调查病历审查流行病学资料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四)
8、样本的采集及储运,环境标本生物标本(血液、尿液、粪便、骨髓、咽部或眼结膜等分泌物、活检标本、虫媒标本、痰液、呕吐物),三、资料的处理,(一)调查资料的分析,两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t检验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率或构成比差别显著性检验x2(平方检验)单因素或两因素分组多个样本均数比较F(方差)两组资料比较H(秩和检验)两变量间关系直线回归,1现况调查资料分析,各种罹患率,发病的三间分布特征;各类阳性率,不同条件组合下的分布;发病概况分析,发病时间、年龄、性别构成、潜伏期计算、病死率等;发病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分层分析、分级分析;均衡性检验(x2检验、t检验)。,2病例对照研究分
9、析,研究对象一般情况的均衡性检验;分析比较食物、饮用水、生活习惯等因素与发病之间的OR值,寻找最可疑的因素。,3队列研究资料分析,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通过估计可以因素的RR值,确定引起本次发病的原因。,(二)样本检测结果判定,各样本的正常值、诊断值及其意义,四、控制与干预措施,依法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疫情监测与预警流行病学调查病人、疑似病人或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疫点隔离控制和消毒应急免疫接种,保护易感人群健康教育,五、控制效果评价,应急免疫接种对疫情的控制最长潜伏期内是否出现新病例区别是疫情的自然下降还是采取防治措施后的下降敏感药物治疗是否有效人群健康教育知识提高情况,六、调查报告的撰
10、写,报告题目、作者及其所属单位当地背景调查方法、对象和其他资料来源调查结果结论与建议,常见传染病,一、病毒性肝炎,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主要通过粪口、血液或体液而传播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共有5型,其中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乙、丙、丁型主要表现为慢性肝炎庚型和第7型肝炎病毒,暂定名为庚型肝炎病毒和输血传播病毒,(四)流行特征,散发性发病(甲型:儿童发病率高,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乙型:家庭聚集;丙型:密切接触和母婴传播;戊型:日常生活接触)流行爆发主要由水和食物传播所致,常见于甲型和戊型肝炎季节分布(甲型:秋、冬季;戊型:雨季或洪水后)地
11、理分布(甲型:不明显;乙型:分为低、中、高流行地区;丙型:无明显;丁型:全球分布;戊型:亚洲和非洲,潜伏期,甲型平均为30天(545天)乙型平均为70天(30180天)丙型平均为50天(15150天)戊型平均40天(1070天)丁型尚未确定,可能相当于乙型,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检查(血清酶:ALT、AST;血清蛋白;血清和尿胆色素;凝血酶原时间)肝炎病毒标记物检测肝活体组织检查(同时可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分子免疫学检测)超声检查其他实验室检查(血液常规、尿常规),二、伤寒,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病理改变为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尤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病变最明显临床特点为持续
12、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等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的严重并发症,(一)流行病学,传染源(病人与带菌者)传播途径(通过污染的水或食物、日常生活接触、苍蝇与蟑螂等传递病原菌而传播)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潜伏期,723天,一般为1014天,(三)实验室检查,血象伤寒沙门菌培养(血、骨髓、粪便、尿、十二指肠引流胆汁和玫瑰疹吸取物培养)肥达(Widal)实验(伤寒血清凝聚反应),三、麻疹,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科普利克斑(Kopliks spots)及皮肤出现斑丘疹为其特征,流行病学,传
13、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恢复期不带病毒)传播途径(飞沫直接传播,由衣物、玩具等间接传播甚少见)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有持久免疫力),流行特征,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潜伏期,约10d(618d),曾接受被动或主动免疫者可延至34周,实验室检查,血象病原学诊断(取前驱期或出疹初期病人的眼、鼻咽分泌物,血和尿接种原代人胚肾或羊膜细胞,分离麻疹病毒;或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涂片中细胞内麻疹病毒抗原)查多核巨细胞血清抗体测定 IgM和IgG抗体,四、血吸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所引起的疾病(人畜共患病)人主要是通过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主要病变是由虫卵引起肝与肠的肉芽肿急性期有发热、肝肿大和压痛、
14、腹泻或排脓血便,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慢性期以肝脾肿大为主晚期以肝脏门静脉周围纤维化为主,可发展为门静脉高血压、巨脾与腹水,流行病学,传染源(受感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三个条件:粪便入水、感染性钉螺孽生、接触疫水)易感人群(人普遍易感)潜伏期长短不一(2373d),但以1个月左右居多,实验室检查,血象肝功能试验 影像学检查:B型超声或CT扫描,五、SARS,非典型肺炎(Atypical pneumonias),简称非典(相对典型肺炎而言)2003年流行的“非典”与既往临床上所见的非典有诸多不同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暂定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疾病 危险 因素 调查 处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18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