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石生产培训资料.ppt
《电石生产培训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石生产培训资料.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石生产培训资料2008年11月,目录,一电石生产概况 二国外电石生产情况 三我国电石生产情况 四电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五生产电石所用石灰石 六电石生产中的主要原料 七炭素干燥 八电石炉的分类与结构 九 密闭炉先进技术,一、电石生产概况,电石工业诞生于上世纪末叶。当时的电炉容量很小,只有100300千伏安,且是单相,馈电线路既长又笨重,采用间歇操作,生产技术处于萌芽时期。所生产的电石只用于点灯,随后才用于金属的切割与焊接。本世纪初,生产石灰氮(氰氨化钙)的方法问世后,电石生产向前迈进了一步。以后,由于相继发明了自动烧结电极和半密闭电石炉,电炉容量得以扩大,电石乙炔合成有机产品工业的兴起,促
2、使电石生产再向前进。三十年代中期,世界电石总产量为210万吨。此时用于生产石灰氮的电石越为105万吨,几乎占总产量的一半,用于有机合成只占15%左右。,随着有机合成工业的迅速发展,电石工业更加兴旺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挪威和联邦德国先后发明了埃肯(EleKm)型和德马格(Demag)型密闭炉,接着世界上许多国家均采用这两种型试设计密闭电石炉。六十年代初,世界上建成密闭炉28座。世界电石总产量达到1000万吨。用于有机合成工业的占70%,而用于石灰氮的则下降到10%左右,这一时期是世界电石产业的极盛时期。,今后乙炔的来源有二:一是由天然气制乙炔及石油裂解制乙烯时副产乙炔;二是电石制乙炔。因此
3、电石乙炔的发展前途,只要取决于廉价的电石和高技术生产,以充分利用废物和热能,大大降低电石的成本。,二、国外电石生产情况,日本、美国、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等都是世界上电石工业较发达的国家。这些国家在电石工业极盛时期的年生产量都超过100万吨,技术装备和技术经济指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日本电石生产情况日本电石工业创始于1901年,当时只有一座容量50千瓦的小型电炉。最初生产的电石只用于点灯,以后用于金属的切割与焊接。1908年日本开始生产石灰氮,因而电石工业迅速发展。1812年日本电石年产量只有1000吨,而年就超过10万吨。、以电石乙炔为原料合成乙醛和醋酸之后,又为电石扩大了市场。1941年日本
4、电石年产量达到36万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年)爆发以后,1945年日本电石年产量下降到14万吨。此后,随着乙炔化学工业的发展,电石生产又得到迅速恢复,年产量每年增长510万吨。1950年日本年产电石48万吨,1956年为100万吨。1967年达到183万吨,占世界第一位。这也是日本电石工业史上的最高水平。其后,由于生产醋酸、醋酸乙烯和聚氯乙烯等的原料路线由乙炔转变到乙烯,使电石的产量迅速下降。1967年日本生产电石的公司有18家,共有21个工厂。电石需要量的迅速下降和成本上升,使一些电石工厂关闭和转产,到1976年日本生产电石的公司只有5家、6个工厂,产量也减少到56万吨,相当于195
5、6年的生产水平。,日本所生产的电石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工业,如乙醛、醋酸、醋酸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缩醛,聚丙烯腈、丁醇、辛醇、三氯乙烯等。其次是用于生产石灰氮。自从有机合成工业的原料路线由乙炔转变到乙烯以后,用于生产有机合成工业产品的电石减少到最低程度,以电石乙炔为原料的有机合成工厂大都转产。其次,电石需要量减少得较多的是肥料生产。与1965年相比,1976年石灰氮减少到43%。与其它肥料相比,石灰氮价格较高,且呈深黑色,使用时有不利之点,曾一度出现农民当中产生不愿使用石灰氮的倾向。最近似乎又重新认识到它的优点。在日本电石的一个新用途是用于钢铁脱硫,随着钢铁产量的增长,这方面的需要量
6、也大幅度的增长。由于每吨电石需要消耗3000多度电,所以电力涨价对电石成本有很大的影响。主要原料碳材和石灰石的涨价也有很大的影响,不可忽视。,日本的电石生产技术比较先进。日本电石工业株式会社渔津工场最早从国外引进一座容量为28300千瓦的德马格型密闭炉。以后,新日本窒素和电气化学等公司又相继引进四座密闭炉,其中一座为德马格型,三座为埃肯型,以新日本窒素公司引进的一座42000千瓦的密闭炉容量最大。后来三菱、化成等四家公司结合德马格型与埃肯型密闭炉的优点,经过改良设计,又建成日本改良型密闭炉4座。1967年日本电石工业极盛时期,全世界共有密闭电石炉28座,而日本就拥9座,占世界总数的32%。,8
7、0年代日本电气化学公司与大同制钢公司共同研制成功出料机,使电石的出料实现机械操作。过去出料是最需要人力的操作,而且是在高温下繁重的操作。机械化后,只需要一个人就能操作,而且操作室有冷气设备,操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为了利用原料加工所产生的粉末,日本电石工业界还研究出空心电极的技术,使电石成本再度下降。,日本电石生产有着先进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例如日本电石工业公司某厂1981年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为:电石发气量 300升/公斤电能单耗 3050度/吨焦炭单耗 550公斤/吨为了生产优质的电石,日本各企业对原料的质量要求较高。例如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含量高达97%以上,石灰中的氧化钙含量在95%以上,焦
8、炭的固定碳含量在90%以上,给电石产提供了优良的条件。,2.美国电石生产情况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生产电石的国家。早在上世纪末叶,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容量为300千伏安的电石炉。最初生产的电石也只用于点灯。随着有机合成工业的发展,美国电石工业也得到迅速的发展。1965年美国电石产量达到100万吨以上,与日本,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同时居世界首位。石油化学工业兴起以后,美国将有机合成工业的原料,由乙炔转到乙烯,且以石油化学工业为主流,致使电石的生产量明显下降。1975年电石产量曾下降到23.5万吨。美国不但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而且也有丰富的水利资源。所以美国在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的同时,对电石工业也稍有照顾
9、。近年来美国的电石年产量又回升到34万吨。,美国生产电石的企业有联合碳化物公司、太平洋电石公司等4家。在美国虽然电石产量下降了,但生产技术还在不断改进。1976年联合碳化物公司公布了一项专利文献,从中可以看出,美国的电石生产者将电子计算机运用于生产过程,又为世界电石生产发展史写下了新的一页。该专利指出,在一座容量为23500千瓦的密闭电石炉上,采取了空心电极和过程电子计算机技术,能够通过过程电子计算机寻求生产最佳值,可达到提高生产能力、提高电石质量和降低消耗的效果。,(1)通过过程电子计算机和控制配料,在短时间内能简单准确地确定各种不同质地原料的配比。(2)从原料配备到成品包装经过几道工序,间
10、隔时间较长,用计算机可及时地克服人为调节的误差,使电炉按工艺规定的方法操作。(3)通过过程电子计算机控制空心电极加料,保证操作顺利进行。(4)通过电子计算机监控所有冷却水的变化。(5)通过电子计算机监视和预测电极糊软化烧结情况。(6)通过电子计算机可以测量,控制电极工作长度,并保持电石炉在恒定功率运行。,通过电子计算机不但能控制上述生产过程,而且能报告运行过程中数据和操作情况,可以将这些生产过程中最佳值记录,贮存起采。现将自动控制生产与常规生产的经济效果比较如下:,3.德国电石生产情况联邦德国也是世界上生产电石较早的国家之一。1960年的电石产量为110万吨,目前已下降到79万吨。电石的用途与
11、日本相同,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工业,制造石灰氮,金属的切割与焊接,以及钢铁脱硫等。自从联邦德国德马格公司于1952年建成第一座容量为20000千伏安的密闭炉和另一座容量为42000千伏安的密闭炉以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均采用了联邦德国德马格公司和挪威埃肯公司设计的密闭电石炉。,在联邦德国一家大电石公司克纳普沙克一格雷斯基姆(Knapsack Griascheim)的一家电石厂中有两座德马格型密闭电石炉,其容量为47700千伏安。其中一座于1955年建成,另一座于1958年建成。按该公司的数据,采用自动加料,合理的抽气系统以及其他技术改进,可使电炉的维护管理费用降低20%,电能单耗降低20%,焦炭单耗降
12、低8%,电极糊降低20%该公司在克纳普沙克还改建了两座有功功率为27000千瓦的半密闭炉和两座有功功率为22000千瓦的开放炉。据该公司断定,生产能力的提高以及容量为47000千伏安(有功功率为42000千瓦)的两座新型电石炉在生产中积累的经验,可作出如下结论:当煤,电价格处于稳定的条件下,今后电石仍是化学工业所用乙炔的最重要原料。,用优质原料联邦德国另一家大电石公司是西多伊特斯歇卡尔克斯蒂克斯托弗韦尔(Suddeutsche-Kalkstickstoffweke)公司,有一座容量42000千伏安的德马格型密闭电石炉。该炉最大功率为35000千瓦,最大生产能力为日产电石255吨,单位电耗294
13、0度,电石质量304升/公斤。焦炭中的固定碳含量为9194%,石灰中的氧化钙含量为96%。80年代.联邦德国伍德(UHDE)公司为某厂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石炉,其主要参数如下:容量 75000千伏安(三台单相变压器)型式 密闭型电极直径 1500毫米一次电压 22万伏二次电压 260280伏二次电流 14.5万安功率因数 80%日产电石 435吨净化后炉气 10320立方米/时联邦德国为了降低电石成本,开辟粉末原料的利用。从美国引进了空心电极技术,加以发展,即将粉料投入电极中心管。伍德公司利用的粉料已占总炉料的25%。这样既合理利用原料,又降低电石成本。通过空心电极采用特定办法,还能在一分钟内测
14、量出电极工作长度,误差50毫,每天测定一次。在其他条件密切配合下,也作到了与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一样能利用过程电子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德国的电石工业为什么能在当今石油化学工业发达时期,仍然没有明显的下降,主要原因是采用了比焦煤价廉,灰分少,反应性能良好的褐煤做原料,大大地降低了电石成本。,三、我国电石生产情况,我国在解放前几乎没有电石工业,只是在某些采矿场建有几度小型电石炉,容量为300千伏安左右,生产的电石主要用于点灯。与国外电石工业相比,相差约半个世纪。解放后,1948年在吉林建成了第一座容量为1750千伏安的开放炉,年生产能力为3000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1951年在吉林建成第二座电石
15、炉,容量与第一座相同。两年后,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又将这两座电石炉由1750千伏安改成3000千伏安和6000千安。1956年河北省下花园建成一座容量为3000千伏安的电石炉,1957年又从苏联引进一座容40000千伏安的长方形三相半密闭炉,在吉林建成投产。这时候全国电石总产量接近10万吨。1958年以电石乙炔为原料的有机合成工业在我国兴起以后,电石工业才在全国各地普遍开花,许多城市纷纷建设电石厂。1960年全国共建成容量为10000千伏安的三相圆形开放电石炉13座,全国年生产能力超过35万吨。据1983年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电石炉433座,其中小型炉:389座,以座数计占89.8%
16、;以容量计占49.9%中型炉:41座,以座数汁占9.47%;以容量计占41.38%大型炉:12座,以座数计占0.73%;以容量计占8.72%。在这433座电石炉中只有一座容量为40000千伏安的大型半密闭炉是长方形的,电极按一直线排列,其余都是三相圆形炉,电极按等边三角形排列。这些电石炉中除了两座大型炉采用冷却筒冷却电石外,其余均采用电石锅自然通风冷却电石。,四电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一 简 述1.电石,其化学名称叫做碳化钙。碳化钙的分子试是CaC2,分子量为64.10,它的结构式是 2.化学纯的碳化钙几乎是无色透明的晶体,不溶于任何溶媒中。在18时相对密度为2.22。化学纯的碳化钙只能在试
17、验室中制取,用加热金属钙和纯碳使其直接化合的方法而制得。极纯的碳化钙结晶是天兰色的大晶体,其色泽和淬火钢的颜色一样。3.通常我们所说的电石是指工业碳化钙而言。它是在电石炉中用焦炭和石灰而制得。电石中除含大部分碳化钙外,还含有少部分其它杂质。这些杂质都是原料中的杂质转移过来的。反应方程式为:CaO+2C=CaC2+CO-11.13千卡 CaC2+H2O=Ca(OH)2+C2H2,二.电石的物理性质1.电石的外观为各种颜色的块状体。其颜色随碳化钙的含量不同而不同,有灰色的、棕黄色的或黑色的。电石的新断面呈灰色,当CaC2含量较高时则呈紫色。若电石的新断面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则因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而
18、使断面失去光泽变成灰白色。2.电石的相对密度决定于CaC2的含量,随着CaC2含量的减少,电石的相对密度则增加。也就是说电石的纯度越高,相对密度越小。3.电石的熔点随电石中碳化钙含量改变而改变,纯碳化钙的熔点为2300,工业产品电石中碳化钙含量一般在80%左右,其熔点常在2000左右。碳化钙的含量69%的混合物的熔点最低,即1750。碳化钙的含量继续减少时,熔点反而升高,后来又降到1800,此温度相当于含碳化钙的35.6%的混合物。在此二个最底熔点(17501800)之间有一个最大值1980,它相当于含碳化钙52.5%的混合物。随碳化钙含量的继续减少(即底于35.6%)混合物的熔点又升高。4.
19、电石能导电。其导电性与电石纯度有关,碳化钙含量越高,导电性能越好;反之,碳化钙含量越低,导电性越差。当碳化钙含量下降到7065%之间时,其导电性能达到最低值。若碳化钙含量继续下降,则其导电性能又复上升。与温度也有关系,温度愈高,导电性则愈好。,三.电石的化学性质 1.在没有任何水分的条件下,将电石在氢气流中加热至2200以上时,就有相当量的乙炔发生 CaC2+H2Ca+C2H2这时所生成的金属钙在2275开始升华 2.干燥的氧气在高温下能氧化碳化钙而生成碳酸钙。3.粉状电石与氮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而生成氰氨化钙 CaC2+N2CaCN2+C 4.氯只有在加热时才和碳化钙反应。干燥的氯在250时和
20、碳化钙反应,这时物质剧烈发热而生成氯化钙和碳。溴对碳化钙的作用则更加猛烈。5.硫的蒸汽和碳化钙反应生成硫化钙CaS和二硫化碳CS2。此反应在500时进行得很剧烈;这时,除了硫化钙以外还生成碳和少量的CS2。在250时则生成大量的CS2。6.将氨通入粉状电石,在500到600时氨就分解成氮和氢。在650时则开始进行副反应而生成氰氨化钙CaCN2和氰化胺NH4CN.CaC2+4NH3CaCN2+NH4CN+4H2 7.磷和碳化钙反应生成Cz3P2;而砷和碳化钙反应则生成Ca3As2.在这两种情况下均产生石墨状的碳.硅和硼就是在白热时也不与碳化钙发生反应.硼酸酐能与碳化钙反应生成硼化钙.8.干燥的氯
21、化氢在低温事不与碳化钙反应,而加热到赤热时就进行反应而析出碳,氢和乙炔.,9.乙醇和碳化钙反应生成醇化.10.纳,镁和锡在赤热时也不与碳化钙反应.铁在赤热时与碳化钙反应而生成铁钙合金.在赤热温度下碳化钙与碱金属的氟化物互相作用而生成碱金属的碳化物.11.碳化钙能还原铅、锡、锌、铁、锰、镍、钻、铬、钼、及钒的氧化物,而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钙的合金.氧化铝可被碳化钙还原成金属铝.但长时间加热时还是可以生成碳化铝.12.当碳化钙与重金属盐类的水溶液作用时,就生成这些金属的碳化物.例如:2CaC2+2CuCl2+2H2O=Cu(OH)2+2Czl2+C2H2用稀醋酸处理上述生成物时可沉淀析出相当量的碳化铜
22、.用同样方法,可由汞、铁、镍、钻及锰的氯化物制得这些金属的碳化物.13.硝酸银与碳化钙被水分解时生成乙炔.它不仅能被液态的或气态的水所分解,而且也能被物理的或化学的结合水所分解.这就是碳化钙能被用作强烈的脱水剂的道理.碳化钙被水分解的反应可用下表示:CaC2+2H2O=Ca(OH)2+C2H2只有在水过剩的条件下,也就是将碳化钙浸于水中时,反应才依上试进行.如果用滴加的水来分解碳化钙,也就是碳化钙过剩时,则除上述反应外还发生如下反应:CaC2+Ca(OH)2=2CaO+C2H2这个反应式也足以说明碳化钙是一种强脱水剂.用饱和水蒸气分解碳化钙时,也像用水分解它一样.有足量水蒸气存在时生成氢氯化钙
23、.蒸汽的温度超过200时则生成氧化钙.在赤热的高温下,除了碳化钙的加水分解反应之外,还发生所生成的乙炔的分解.由乙炔出发,能合成的物质太多.,五生产电石所用石灰石,我国石灰石矿蕴藏量十分丰富,分布很广,质量各异。据不完全统计,最好的石灰石碳酸钙含量在97%以上,最坏的在9194%。根据石灰石质量的不同,各有不同的用途。碳酸钙含量在94%以上的石灰石用于生产电石,低于94%的则用于生产水泥。石灰石普遍地存在于大自然界的矿物中,由碳酸钙所组成,其中包含氧化钙56%及二氧化碳44%。在自然界所遇见的石灰石除了碳酸钙以外,还含有许多杂质。石灰石中所含的杂质主要的是二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铝,硫和
24、磷。石灰石的比重决定于它的成份和气孔率,约为2.6%-2.8%(完整而坚硬的石灰石).石灰石不吸收水份且耐寒冷。在纯水中几乎不溶解,对石灰石的要求,除化学组成外,外观和粒度也是很重要的。一般要求表面柔软、颜色均一,杂纹较少,粒度在60150毫米范围内。我国采掘石灰石方法大多为手工采掘或半机械化采掘,可以挑选合格的粒度,也可以拣出废石。某些采用机械化采掘的大矿场,没有完善的粒度分级设备,粒度的差距较大,废石也不挑出来,对石灰生产有一定的影响。,通常制造电石用石灰石多采用碳含酸钙!96%以上的石灰石。如果我们操作时非常注意的话,则100份石灰石可以烧得56份氧化钙。烧制后生石灰的杂质增加了。例如石
25、灰石中含1的杂质带到生石灰中则为1.8。在配合原料中含碳素较多的情况下,氧化硅能被还原为金属硅,与炉内的气体一同放出来。生石灰与碳素原料中几乎都含有氧化铁,当使用这种原料时,氧化硅与铁化合生成硅铁沉淀于炉底。在这种情况下多消耗电能。因此制造电石所采用的石灰石中氧化硅的含量不能超过1%。氧化镁也是有害的杂质,因为有它在场时电炉内生成耐高热的矿渣,在这种情况下得到的电石也是耐高热的,不容易由炉内流出来。氧化镁在炉内也要被还原,增加了电能和电极的消耗。因此石灰石中氧化镁的含量不应该超过1%。石灰石中含有氧化铝也能生成耐高温的电石,影响电炉不小。氧化镁与氧化铝之总共含量不能超过2%。有些石灰石含有大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石 生产 培训资料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18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