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作业安全技术 (2).ppt
《电工作业安全技术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作业安全技术 (2).ppt(1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工作业安全技术,触电危害与急救,电击:触电事故中最危险的一种,是触电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电伤: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对人体的伤害,与电击同时发生。电烧伤:接触灼伤:高压触电事故,电流通过皮肤出入口造成的。电弧灼伤:误操作或过分靠近高压带电体时,当其产生的 电弧放电,高温烧伤皮肤,强光刺伤眼睛。电烙印:人体与带电体有良好的接触造成的。往往造成局部麻木,失去知觉。皮肤金属化:电弧的高温造成的。金属化后的皮肤经过一段时间 后会自行脱落,一般不会留下严重后果。注意:人体触电事故伴随的高空坠落或摔跌等机械损伤称为“触电引起 的二次事故”,应列入电气事故的范围内。,影响触电伤害程度的因素,电流强
2、度电流强度的大小和持续时间对人体的影响(一),电流强度的大小对人体的影响(二),电流通过的路径对人体的影响,直接接触触电(一)单相触电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I=U/R+r=220/(1700+4)=129mA30mA(安全电流),直接接触触电(二)单相触电,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直接接触触电(三),两相触电(一),I=U/R+r=380/(1700)=229mA30mA(安全电流),直接接触触电(四),两相触电(二),间接接触触电(一),接地故障电流入地点附近地面电位分布,1、电流经接地体或导体落地点呈半球形向地中流散。2、在距电流入地点越近的地方,电位越高;在距电流入地点越远的地 方,电位越低
3、。3、在离开电流流入点20 m 以外的地方,电位接近于0。,UZ,UN,间接接触触电(二),接触电压及接触电压触电,1、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地面形成分布电位,人体两个部位同时接触 漏电设备外壳和地面时,人体承受的电压就称为接触电压。2、人体距离接地极越近(L越小),则受到的接触电压越小;离得越远(L 越大),接触电压越大。,L,L,间接接触触电(三),跨步电压及跨步电压触电,20 m,0.8 m,1、电气线路或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在接地电流入地点周围电位分布区行走的人,其两脚 处于不同的电位,两脚间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2、人体距电流入地点越近,承受的跨步电压越高。,间接接触触电(三),跨
4、步电压触电原理,a、b-等势面 UZ-最高电压 UN-人体承受的电压,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划分标准,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支持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触电事故的现场急救(一),触电事故的特点 据资料推测:每年触电死亡的人数大于11000人。其中:农村:6000人;工业生产过程:2500人;城镇居民:1500人;其他:1000人。多发性:触电事故死亡人数占总事故死亡人数的10%,仅次于交通事故。其中:中青年电工、非专业电工、临时工 触电事故多;低压触电多于高压;携带式、移动式设备 触电事故多。季节性:6-9月份触电事故多。多雨潮
5、湿,设备绝缘性能差;人体多汗 导致皮肤电阻下降。劳保用品穿戴不齐,大大增加触电几率。行业性:触电事故较多的行业是建筑、冶金、矿井、造船等行业。作业环境恶劣,潮湿、高温,导电性能好,人体防护差。突发性:偶然性和高死亡率:触电事故令人猝不及防,如果延误急救时 机,死亡率很高。但如果防范得当,事故大大减少,及时采取 正确的救护措施,死亡率会大大降低。,触电事故的现场急救(二),触电事故急救现状 国外:据资料介绍:英国1942年至1950年九年中对201人 及时进行现场救治,结果如下:112人在10分钟内恢复呼吸,占总数的56%;153人在20分钟内恢复呼吸,占总数的77%;172人在60分钟内恢复呼
6、吸,占总数的86%;只有29人在60分钟内没能恢复呼吸,只占总数的 14%;在急救56小时以后仍有生还者。国内:据资料介绍:我国某城市统计:在1986年至1990 年的102起触电死亡事故中,40%的事故都有电工在 场,却没一起实施了正确现场抢救,而是实施错误的 方法。,触电事故的现场急救(三),触电现场急救的主要原则:迅速断电,就地抢救,坚持不中断。解救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脱离低压电源具体方法:拉当电源开关在附近时,就近拉开电源。切当电源开关距离远时,用利器切断电源线,多股分相断。挑导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可用绝缘棒挑开。拽救护人员戴上绝缘手套或缠上干燥绝缘物,拖拽触电者 脱离电源。垫触电者
7、由于痉挛,紧握导线或导线缠身,用干燥木板垫 于其身下。,触电事故的现场急救(三),脱离高压电源的方法:1、立即电话通知有关供电部门拉闸停电。2、如果电源开关在附近,穿戴上绝缘手 套绝缘鞋,拉开高压断路器;或用绝 缘棒拉开高压跌落熔断器,以切断电 源。3、如果触电者及落下的高压导线,尚不 明是否有电,救护员不可进入 8-10米 的范围内,防止跨步电压触电。,触电事故的现场急救(四),现场救护的几种措施 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救护措施:通风温暖 处,静卧休息,严密观察,请医生前来或 送医院救治。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心跳、呼吸尚正常 的抢救措施:使其舒适地平卧,解开衣扣 以利呼吸,保持空气通畅,冷天要保
8、暖,立即请医生或送医院。若发现呼吸困难,心跳失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 脏按压。,触电事故的现场急救(四),对“假死”者急救措施:症状:1、心跳停止,尚能呼吸;2、呼吸停止,心跳尚存;3、呼吸心跳均无 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的动作;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手指轻试 一侧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触电事故的现场急救(四),心肺复苏法:通畅气道:取出异物;仰头抬额。人工呼吸:口对口时手指捏住鼻翼,避免漏气,操作要领:1、先大口吹气两次,刺激起搏,每次1-1.5秒;2、正常口对口人工呼吸,12次(儿童20次)/分;3
9、、当伤员牙关紧闭时口对鼻。胸外按压:当胸放手掌,中指对凹膛 1、单人抢救:按压15次,吹气2次,反复进行。2、双人抢救:按压5次,吹气1次,反复进行。注意:每隔数分钟判断一次,时间不得超过5-7s(秒)。,触电事故的现场急救(四),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一看 即用眼睛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伏运动。二听 即用耳朵听 患者是否有 呼吸音。三感觉 即用面颊 感觉患者是 否有气流呼 出。,心肺复苏法(一),通畅气道:取出异物,仰头抬额。当人的意识丧失后,尤其心搏停止后,全身肌张力下降,包括咽部肌张力下降,导致舌后坠,造成气道梗阻。如将下颌向前推移,可使舌体离开咽喉部;同时头部后 伸可使气道开放。,心肺复苏法
10、(二),如发现口腔内有异物,如呕吐物、血块、脱落的牙齿、泥沙、杂草、假牙等,均应尽快清理,否则也可造成气道阻塞。无论选用何种开放气道的方法,均应使耳垂与下颌角的连线和患者仰卧的平面垂直,气道方可开放。在复苏操作的全过程中,应使气道始终处于开放状态。,心肺复苏法(三),(1)压额提颏法 无颈椎损伤,可首选此法。站或跪在患者身体一侧,用一手小鱼际放在患者前额向下压迫;同时另一手食、中指并拢,放在颏部的骨性部分向上提起,使得颏部及下颌向上抬起、头部后仰,气道即可开放。,心肺复苏法(四),(2)双手拉颌法 如已发生或怀疑颈椎损伤,选用此法可避免加重颈椎损伤,但不便于口对口吹气。站立或跪在患者头顶端,肘
11、关节支撑在患者仰卧的平面上,两手分别放在患者头部两侧,分别用两手食、中指固定住患者两侧下颌角,小鱼际固定住两侧颞部,拉起两侧下颌角,使头部后仰,气道即可开放。,心肺复苏法(五),(3)压额托颌法 站立或跪在患者身体一侧,用一手小鱼际放在患者前额向下压迫;另一手拇趾与食、中指分别放在两侧下颌角向上托起,使头部后仰,气道即可开放。在实际操作中,此法优于其他方法,不仅效果可靠,而且省力、不会造成或加重颈椎损伤,而且便于作口对口吹气。,现场急救人工呼吸(四),现场急救人工呼吸(四),(1)确定患者无呼吸后,立即深吸气后用自己的嘴严密包绕患者的嘴,同时用食中指紧捏患者双侧鼻翼,向患者肺内吹气两次。(2)
12、每次吹气持续12秒钟,吹气时见到患者胸部明显起伏即可。,心肺复苏法(六),(3)如果只进行人工通气,通气频率应为1012次/分钟。吹气过程中,应始终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伏运动。吹 气时如无胸部起伏或感觉阻力增加,应考虑到气道未 开放或气道内存在异物阻塞。(4)口对口吹气 口对口吹气是一种快捷、有效的人工通 气方法。如口腔严重损伤,不能口对口吹气时,可口 对鼻吹气。,心肺复苏法(七),判断有无颈动脉搏动 将一手的食、中指横放在甲状软骨上,并向一侧滑动,置于胸锁乳突肌前缘,即是颈动脉的位置,向颈 椎方向按压即可触到颈动脉是否搏动。每侧触摸5秒钟。,心肺复苏法(八),胸外心脏按压:重建循环的重要方法,
13、正确的操作可使 心排血量达到正常时的25%30%,脑血 流量可达到正常时的30%,这就可以保 证机体最低限度的需要了。,胸外心脏按压(二)按压部位 原则上是胸骨的下半部。,胸外心脏按压(一)胸外心脏按压部位的确定(1)用触摸颈动脉食、中指并拢,中指指尖沿患近侧的肋弓下缘向上滑动。,现场急救 胸外心脏按压部位(一)(2)向上滑动至胸骨体与剑突连接处,即两侧肋弓交 汇处定位。,(3)另一手掌根部放在胸骨中线上,并触到定位的食指。,现场急救 胸外心脏按压部位(一),胸外心脏按压(一)(1)徒手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方法 操作时根据患者身体位置的高低,站立或跪在患者身体的任何一侧均可。必要时,应将脚下垫高
14、,以保证按压时两臂伸直、下压力量垂直。,现场急救胸外心脏按压(一)按压深度 45cm,使胸廓厚度下陷1/3即可,以触摸到颈动脉搏动最为理想。按压频率 80100次/分钟。口对口吹气与胸外心脏按压的比例为2:15,即每做2次口对口吹气后,立即做15次胸外心脏按压。无论单人或双人操作均为2:15。,现场急救胸外心脏按压姿势(一)两肩正对患者胸骨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不得弯曲,肩、肘、腕关节成一垂直轴面;以髋关节为轴,利用上半身的体重及肩、臂部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胸 骨。,触电事故的现场急救(四),判断有无呼吸 开放气道后,立即将一侧耳部贴近患者的口鼻部,通过一看、二听、三感觉来判断患者有无呼吸。判断
15、时间不得超过10秒钟。,触电急救练习题,一、填空题 1、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分为_和_。大部分触电事故是由_造成的。2、电流流过人体后,对人体的内部器官,特别是_ _ _对危害最大。3、按照发生电击时电气设备状态,电击可分为 _ 接触电击和 _ 接触电击。4、直接触电可分为_、_和_。5、间接触电可分为_和_。6、发生两相触电作用在人体的电压等于_。7、我国标准工频电压有效值的限值为_,直流电压的限值为_。二、判断题 1、电流频率越高对人体伤害越严重。()2、电流可以在很短时间内使大脑细胞坏死。()3、50毫安的电流就足以致命。()4、触电事故多发生在高压设备上。()5、触电事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16、。()6、电死的大部分是电工。()7、如果触电者没有心跳,那这个人已经完了。()8、“假死”触电者,经抢救复元后,大多没有后遗症。()三、名词解释 1、摆脱电流 2、跨步电压触电 3、电伤 4、安全电压 5、单相触电 四、问答题 1、简述不同大小的电流对人体的危害。2、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对人体的伤害严重程度与那些因素有关。,第二章 电工作业的安全规程及制度,1、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配合得当,是防止触电事 故的根本原因;2、正确使用电工安全用具,是防止触电事故的有 效手段。,电气安全操作技术(一),电气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一):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如:安全操作规程、电气 安装 规程、运行管理和维
17、护检修制度等。二、配备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如:安全管理部门与电力 部门必须相互配合,专职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电工知 识和电气安全知识。三、进行安全检查,群众性的电气安全检查最好每季度进 行一次,包括:电气设备的绝缘、安装、操作、防 护等技术措施,以及电气安全的组织措施。,电气安全操作技术(一),电气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一):四、加强安全教育,让电气工作者懂得电的基本知识,认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方法。五、组织事故分析,吸取教训,分析事故原因,防止事 故的再次发生。六、建立安全资料。为便于工作和检查,设备和人身事 故的记录,应作为资料保存,建立安全档案。,电气安全操作技术(二),电气
18、工作人员的职责及从业条件一、职责:熟练专业技能;勤奋工作;防止和减少 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用电水平。二、从业条件:1、良好的精神素质;2、健康的身体;3、熟悉各种安全规程;4、熟练的知识和专业技能;5、熟悉本厂的电气设备性能和线路的运行方式;6、掌握触电急救知识,如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电工作业的技术措施(四),停电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停电:1、工作地点必须停电的设备或线路;2、停电的安全要求。验电:1、检验有无电压并放电;2、验电的安全要求。装设接地线:1、装设接地线的部位;2、装设接地线的安全要求 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拦:“止步,高压危险”、“禁止合 闸,线路有人工作”线路作业时变电所的安全
19、措施,电工作业的安全规程及制度,电工安全用具的使用与保管;电工作业人员的任务:值班、巡视、倒闸、停电作业、带电作业、登高作业、测试作业;电工作业人员在各项操作中的安全技术措施,电工作业的安全规程及制度,常用绝缘安全用具:基本安全用具和辅助安全用具高压基本安全用具:绝缘棒、绝缘夹钳、高压验电器、高压钳流等;高压辅助安全用具:绝缘手套(靴、鞋)、绝缘站台、绝缘毯等;低压基本安全用具:绝缘手套、装有绝缘柄的工具、低压验电器等;低压辅助安全用具:绝缘靴、鞋、绝缘站台、绝缘垫等;安全规程与制度(一)电工安全用具的使用与保管 常用的绝缘用具:绝缘棒、绝缘钳夹、高压/低压验电器、高压钳流。辅助安全用具:绝缘
20、手套、绝缘靴、绝缘鞋、绝缘站台 和绝缘毯。基本安全用具和辅助安全用具的使用:(P16-18)。一般防护安全用具及使用:携带式接地线、临时遮拦、标示牌、防护眼镜、登高用具等。(使用见P18-19),电工作业的技术措施(三),开关电器的正确操作:刀闸的正确操作:合闸时:迅速果断、碰刀要稳、宁错不回。分闸时:缓慢谨慎、弧大即返。断路器(开关)的正确操作:1、带负荷不允许手动合闸;2、远距离控制时,一不要用力过大,二不要 返回太快;3、检查经操作后断路器动作的正确性。,电工作业的技术措施(三),低压带电作业的安全技术(一)低压带电工作,至少二人作业,一人监护,一人操作。高低压同杆架设时,在低压线工作,
21、应检查 与高压线间的距离。在低压裸线上工作,工作人员没采取绝缘措 施,不得穿越其线路。上杆前分清低压火线和中线,用验电笔测试;断导线时,先火线后中 线;搭接线时,先中 线后火线。,电工作业的技术措施(三),低压带电作业的安全技术(二)严禁在雷、雨、雪天以及六级以上大风时,在户外带 电作业;也不应雷雨时进行室内带电作业。在带电的低压配电装置上工作时,采取防止相间短路 和单相接地的绝缘隔离措施;防止人体两相触电。在湿度过大的室内,禁止带电作业;工作位置过于狭 窄时,禁止带电作业。,电工作业的组织措施(三),安全规程与制度(三)值班与巡视工作的安全要求 值班工作的安全要求:值班调度员、值班长和值班员
22、上岗的基本业务 条件 值班工作的组织系统 室内高压设备设单人值班的条件及安全要求 值班员的岗位责任及交接班工作制度 值班员的岗位责任 交接班的工作制度 巡回工作的安全要求 巡视高压设备的安全要求 巡视线路的安全要求,电工作业的组织措施(三),安全规程与制度(三)在二次回路上工作的安全要求 在二次回路上工作前的准备工作 在二次回路上工作的安全要求 在带电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时应采取的 安全措施 在带电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时应采取的 安全措施,电工作业的组织措施(三),安全规程与制度(四)线路施工及其他作业的安全要求 架空线路施工的一般安全措施:挖坑 立杆和撤杆 杆、塔上的工作 放线、
23、撤线和紧线 起重运输的安全要求 电缆施工的安全要求(一般填写工作票)挖电缆沟,应了解地下资料;敷设电缆应由专人统一指挥;制作电缆头时,若需锯断运行过的,先测压,再逐相 放电 进电缆井的工作:其他作业的安全要求登高作业的安全要求打眼工作的安全要求进入天棚内工作的安全要求进入地沟工作的安全要求,电工作业的技术措施(一),安全规程与制度(一)电工安全用具的使用与保管 常用的绝缘用具:绝缘棒、绝缘钳夹、高压/低压验电器、高压钳流。辅助安全用具: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鞋、绝缘站台 和绝缘毯。基本安全用具和辅助安全用具的使用:(P16-18)。一般防护安全用具及使用:携带式接地线、临时遮拦、标示牌、防护眼
24、镜、登高用具等。(使用见P18-19),电工作业的技术措施(二),安全规程与制度(二)倒闸操作安全技术 电气设备的四种状态:运行状态、热备用状态、冷备用状态、检修状态 倒闸的安全操作规程:必须执行工作票制度;必须有两人进行;严禁带负 荷 拉、合闸刀;严禁带地线合闸;操作者必须使用必要的、合格的安 全防护用具;在电气设备和线路送电前,必须收回并检查所有工作票,拆除临时安全 设施、接地线、警告牌,然后测量绝缘电 阻,合格后方可送电。雷雨时,禁止进行倒闸操作和更换保险丝工作。,电工作业的技术措施(三),开关电器的正确操作:刀闸的正确操作:合闸时:迅速果断、碰刀要稳、宁错不回。分闸时:缓慢谨慎、弧大即
25、返。断路器(开关)的正确操作:1、带负荷不允许手动合闸;2、远距离控制时,一不要用力过大,二不要 返回太快;3、检查经操作后断路器动作的正确性。,电工作业的技术措施(三),停电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停电:1、工作地点必须停电的设备或线路;2、停电的安全要求。验电:1、检验有无电压并放电;2、验电的安全要求。装设接地线:1、装设接地线的部位;2、装设接地线的安全要求 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拦:“止步,高压危险”、“禁止合 闸,线路有人工作”线路作业时变电所的安全措施,电工作业的技术措施(三),低压带电作业的安全技术 1、低压带电工作,至少二人作业,一人监护,一人操作。2、高低压同杆架设时,在低压线工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工作业安全技术 2 电工 作业 安全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18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