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规则与裁判法-要点解析.ppt
《田径规则与裁判法-要点解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径规则与裁判法-要点解析.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田径规则与裁判法要点解析,一、大型田径比赛裁判工作的特点二、国际国内大型田径比赛与基层田径比赛裁判工作人员设置的区别三、总裁判长赛前组织的有关会议四、基层田径比赛与大型国际国内田径比赛在规则执行上的主要区别五、2006田径竞赛规则的主要变化举例六、田径规则和裁判法重难点解析七、田径竞赛裁判工作方法,提纲:,一、大型田径比赛裁判工作的特点 1、现代化的电子仪器设备运用于比赛的裁判工作 2、裁判员分工较细、专业性强 3、裁判员“大兵团协作”4、设置技术代表和技术官员,严格按照国际田径竞赛手册执行 5、以信号指挥运动员比赛、规范化的记录符号,二、国际国内大型田径比赛官员、裁判工作人员的设置(一)国际
2、国内大型田径比赛 1、官员设置 组织代表;技术代表;医务代表;国际技术官员;国际竞走裁判员;国际公路赛丈量员;国际发令员;国际终点摄像裁判员;仲裁组。2、工作人员设置(1)行政管理官员:竞赛主任;赛事主管;技术主管;赛场展示主管。(2)裁判人员设置 裁判长:径赛裁判长、田赛裁判长、全能裁判长、外场裁判长、检录裁判长 裁判员:若干 其他工作人员:若干,(二)大型田径比赛中工作人员设置的中国特色 1、设置“总裁判长”,行使“赛事主管”的职责;2、设置“场地器材组组长”,行使“技术主管”的职责;3、设立“赛后控制中心”,在总裁判长领导下对结束比赛的运动员进行管理,协助组织发奖、兴奋剂检查站和新闻中心
3、的工作。(三)基层田径比赛 基层田径运动会,通常不设置官员和行政管理官员,只设置裁判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方面,通常设置几个行政管理组,比如:竞赛组、宣传组、场地器材组、医务组等。,三、总裁判长赛前组织的有关会议(一)主裁判会议 总裁判长应讲的主要内容:1、运动会特点介绍;2、运动会报名情况通报;3、裁判队伍的组成及分组;4、编排特点;5、主裁判的分工与职责;6、裁判方法及要求;7、明确规则及规程要求;8、实习要求;9、场地器材检查要求;10、裁判进出场及纪律要求;11、各裁判组和技术官员的协调与配合要求;12、落实岗位责任制等。,(二)裁判员会议 总裁判长应讲的主要内容:1、主裁判会议的有关内
4、容;2、如何与主裁判配合及提出服从主裁判和裁判长安排的要求;3、明确裁判员自己的分工和职责等。,(三)技术会议 总裁判长应讲的主要内容:1、运动会特点介绍;2、运动员报名情况通报;3、场地器材及要求;4、裁判员队伍及安排;5、编排情况及特点介绍;6、仲裁要求简介;7、技术要求:(1)检录时间、地点几要求;(2)服装、号码及钉鞋要求;(3)接力比赛要求;(4)执行规则要求;(5)竞赛办法;(6)录取办法;(7)高度项目的起跳高度及升高计划;(8)远度项目的起跳板距;(9)请假要求;(10)赛场纪律要求;(11)参赛运动员资格的确认;(12)就有关问题征求意见,作出统一决定。,四、基层田径比赛与大
5、型国际国内田径比赛在规则执行上的主要区别,(一)径赛项目1、在赛次安排上 基层田径比赛,短距离项目通常只安排预赛、决赛两个赛次,中长距离项目通常只安排一次性决赛;而大型田径比赛,则应根据各项目的参赛人数安排规定的预、次、复、决4个赛次。如:(1)短跨项目:924人,须安排预、决赛2个赛次;2532人,须安排预、复、决赛3个赛次;33人以上,须安排预、次、复、决4个赛次。(2)800和4100、4400:924人(队)以下,须安排预、决赛2个赛次;2564人(队),须安排预、复、决赛3个赛次;65人(队)以上,须安排预、次、复、决4个赛次。(3)1500:1624人,须安排预、决赛2个赛次;25
6、人以上,须安排预、复、决赛3个赛次。(4)300和300障:1630人,须安排预、决赛2个赛次;31人以上,须安排预、复、决赛3个赛次。(5)5000:2038人,须安排预、决赛2个赛次;39人以上,须安排预、复、决赛3个赛次。(6)10000:28人以上,须安排预、决赛2个赛次。,2、在每一个赛次的录取上 基层田径比赛,通常是直接按“成绩”录取进入下一个赛次;而大型田径比赛,则是按“名次成绩”的原则录取进入下一个赛次,而且规则上还明确规定了每一个赛次“按名次录取多少名,再按成绩录取多少人”的要求。其录取顺序为:最快的第1名,次快的第1名,第三快的第1名,等;最快的第2名,次快的第2名,第三快
7、的第2名,等;按成绩录取的最快者,按成绩录取的次快者,按成绩录取的第三快者,等 然后将运动员按排列的序号,依照“蛇行分布”的方法编入各组。,案例:有40人参加100米的比赛,如何进行编排分组与录取?分析:40人参加100米比赛,根据规则规定应举行预、次、复、决4个赛次,(1)预赛(5组)次赛,应录取24人,其中每组按名次录取前4名,再按成绩录取4人;(2)次赛(3组)复赛,应录取16人,其中每组按名次录取前4名,再按成绩录取4人;(3)复赛(2组)决赛,应录取8人,其中每组按名次录取前4名。,下面我们以“预赛后录取进入次赛”为例。首先是进行录取:最快的第1名A,次快的第1名B,第五快的第1名E
8、;最快的第2名F,次快的第2名G,第五快的第2名J;最快的第3名K,次快的第3名L,第五快的第3名O;最快的第4名P,次快的第4名Q,第五快的第4名T;按成绩录取的最快者U,按成绩录取的次快者V,按成绩录取的第三快者W,按成绩录取的第四快者X。其次是按“蛇形”编排分组:,第三是抽签排定以上三个组的比赛顺序:假定2、1、3 第四是抽签排定每个组运动员比赛的道次:排列前4名的运动员,抽签排定3、4、5、6道,排列后4名的运动员,抽签排定1、2、7、8道。第五是编印每日秩序册,下发到各队。,3、在编排分组上 基层田径比赛,由于没有运动员的报名成绩,在预赛编排分组上,通常是采取随意抽签的办法,主要考虑
9、“同一单位运动员不在同一组”和尽量考虑“成绩好的运动员在同一组”等因素;而大型田径比赛,运动员必须有报名成绩(凡没报名成绩者,视其最差成绩对待),在预赛编排分组上,根据运动员报名成绩的好坏进行排序,然后依照“蛇行分布”的方法编入各组,以保证成绩好的运动员分别编排在各个小组。,(二)田赛项目 1、在赛次上 基层田径比赛的田赛项目,不论人数的多少,通常只安排一个场地进行一次性决赛;而大型田径比赛的田赛项目,如果参赛运动员人数较多,应举行及格赛(及格赛的成绩不能成为正式比赛的成绩,但破纪录应予以承认)。2、在成绩的丈量上 基层田径比赛的投掷项目,通常采用插铁旗的办法,运动员往往没有每一次投掷的成绩,
10、若是采用追逐赛的办法,对于未获得前8名或前6名的运动员连成绩都没有;而大型田径比赛,运动员每一次有效试掷,都要进行成绩的丈量。,五、2006田径竞赛规则的主要变化举例,1、关于跑道测量 06规则:400米及400米以下各项径赛,每名运动员应占有一条分道,分道宽为1.22米+0.01米,分道线宽5厘米,所有分道宽应相同。原规则:400米及400米以下各项径赛,每名运动员应占有一条分道,分道宽最小为1.22米,最大为1.25米,分道线宽5厘米,所有分道宽应相同。,2、关于起跑 06规则:单项对第一次起跑犯规的运动员应给予警告,之后每次起跑犯规的运动员均将被取消该项目的比赛资格;全能如果一名运动员二
11、次起跑犯规,将被取消比赛资格;根据发令员的判断,在“各就位”或“预备”口令发出后,运动员未能在适当时间内执行起跑命令者,也将被认为是起跑犯规(注:当使用了批准的起跑犯规监测仪,发令员通常以该仪器提供的信息为最终证据)。原规则:单项对于一次起跑犯规的运动员应给予警告,对两次起跑犯规负有责任的运动员,应取消其比赛资格;全能02规则二次起跑犯规将被取消比赛资格;98规则三次起跑犯规将被取消比赛资格;,3、关于兼项 06规则:如果一名运动员同时参加一项径赛和一项或多项田赛,有关裁判长每次可以允许该运动员在某一轮的比赛中,或在跳高和撑杆跳高的每次试跳中,以不同于赛前抽签排定的顺序进行试跳(掷)。如果该运
12、动员后来在轮到其试跳(掷)时未到,一旦该次试跳(掷)时限已过,将视其该次试跳(掷)为免跳(掷)。在跳高和撑杆跳高的比赛中,当所有运动员都完成了比赛,但该运动员还没有到场,并且给他的试跳时限已过,裁判长将视其为中退。原规则:98规则视其该次试跳(掷)为失败;02规则未提及跳高和撑杆跳高所有运动员都完成比赛的情况。,4、关于放弃比赛 关于放弃比赛在大型比赛上要求很严格,如规则规定:如发生下列情况,应取消有关运动员参加该次比赛所有后继项目(包括接力)的参赛资格:(1)经过最后确认某运动员将参加某项目比赛,但后来没有参加比赛者;(2)运动员通过预赛或分组赛已取得某项目后继赛次的参赛资格,但未继续参加比
13、赛者。(注:放弃比赛包括不认真参赛),5、关于延误比赛 06规则:运动员无故延误试跳(掷)时间,将导致不许其参加该次试跳(掷),并记录为该次试跳(掷)失败。,各项目比赛的时限(分钟),98规则中,没有区分单项与全能,而且在时限上也稍长,如3人以上撑杆跳高为1.5分钟;当23人时,跳高为2分钟,撑杆跳高为3分钟;1人时,跳高为5分钟,撑杆跳高为6分钟等。,6、发令协调员 06规则增设发令协调员,其责职为:(1)安排发令组裁判的责职,指定发令组中最适合该项的裁判担任发令;(2)监督发令组每位成员履行责职;(3)当收到了竞赛主任的有关命令,确认各项有关工作都准备就绪,通知发令员;(4)作为计时设备公
14、司技术人员和裁判之间的通话者;(5)保存所有产生在发令过程中的文件,包括起跑反应时和起跑犯规波型图;(6)确保起跑规则的执行。,7、关于投掷项目扇形落地区的角度 06规则:铅球、链球、铁饼三个项目投掷落地区扇形的角度为34.92度;标枪落没变,仍然为29度。原规则:铅球、链球、铁饼三个项目投掷落地区扇形的角度为40度。,B 3 A 3 C,34.92,10,0.75,根据规则“在离投掷圈圆心20米处,两条落地区标志线相距12米,既每离开圆心1米,落地区标志线的横距增加60厘米”的这句话,我们可以对34.92度扇形落地区的画法采取以下步骤:第一步:以O点为圆心画投掷圈,同时画虚线直径并向圈外两边
15、延长画出至少75厘米的实线;第二步:以O点为基准点,向投掷方向作垂直于直径的虚线段OA,且OA等于10米;第三步:以A点为基准点,作平行于直径的虚线,并以A点为圆心,以3米为半径画弧与该虚线分别相交于B、C两点;第四步:在投掷圈外连接OB、OC并延长。,8、关于田赛项目的试跳(掷)顺序 06规则变化:除跳高和撑竿跳高外的其他田赛项目中,(1)参赛运动员多于8人,则每名运动员均有3次试跳(掷)机会,有效成绩最好的前8名可再试跳(掷)3次(如出现第八名成绩相等,则按远度成绩相等的办法处理);(2)当参赛运动员只有8人或少于8人时,每人均有6次试跳(掷)机会。如果前3轮试跳(掷)后有1人以上没有成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田径 规则 裁判 要点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17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