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艺学第十章生物产品工艺学及应用.ppt
《生物工艺学第十章生物产品工艺学及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工艺学第十章生物产品工艺学及应用.ppt(9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 物 工 艺 学,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生物工艺学(邱树毅主编)配套课件,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工业微生物菌种选育、制备与保藏 第三章工业培养基及其设计 第四章生物工艺过程中的无菌技术 第五章生物反应动力学 第六章 发酵过程原理第七章 生物反应器及生物工艺过程的放大第八章 生物反应过程参数检测与控制 第九章 生物产品分离及纯化技术 第十章 生物产品工艺学及应用,第十章 生物产品工艺学及应用,10.1白酒生产工艺技术白酒及其分类白酒生产主要原辅料10.1.3 白酒生产中主要微生物10.1.4 白酒生产工艺白酒生产中的新技术10.2啤酒生产工艺概述啤酒生产原辅料10.2.3 啤酒生产工艺10.2.4
2、 啤酒生产中的新技术10.3 有机酸生产工艺技术10.3.1 柠檬酸生产工艺10.3.2 其他有机酸生产工艺,10.4 抗生素生产工艺技术10.4.1 抗生素概述10.4.2 抗生素生产工艺过程10.5生物质能源利用生物质能源概述燃料乙醇生物柴油10.6废水处理概述活性污泥法好氧生物膜法厌氧消化甲烷发酵光合细菌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10.1白酒生产工艺技术,白酒 白酒是以含淀粉的物质或糖质为原料,加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糖质原料无须用糖化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储存、勾调而成的蒸馏酒。我国的白酒是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白酒产品中98%的成分是乙醇和水,同时还含有2%左右的其他微量
3、香味物质,白酒中的香味物质主要有醇类、酯类、醛类、酮类、芳香族化合物等物质。,白酒及其分类,白酒的分类(1)根据使用的原料不同:分为粮食白酒和代粮白酒。(2)根据酒度高低:分为高度白酒(50%65),中度白酒(40%49%),低度白酒(20%40%)。(3)根据使用的酒曲种类不同:分为大曲白酒,小曲白酒,麸曲白酒。(4)根据生产方式不同:分为固态发酵白酒,半固态发酵白酒,液态发酵白酒。,(5)根据白酒的香型分类:五大香型(浓香型、酱香型、清香、米香、凤香)和五小香型(药香型、兼香型、芝麻香、特型、豉香型)。浓香型白酒:以窖香浓郁、绵甜醇厚、香味谐调、尾净爽口为特点。以四川沪州老窖特曲和五粮液为
4、代表。酱香型白酒:以酱香突出、幽雅细腻、后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为特点。以贵州茅台酒为代表。清香型白酒:以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协调、后味爽净为特点。以山西汾酒为代表。米香型白酒:以米香纯正、清雅、入口绵甜、落口爽净、回味怡畅为特点。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凤香型白酒:以醇香秀雅、醇厚甘润、口味谐调、余味悠长为特点。以陕西西凤酒为代表。,(5)根据白酒的香型分类:五大香型(浓香型、酱香型、清香、米香、凤香)和五小香型(药香型、兼香型、芝麻香、特型、豉香型)。药香型白酒:以清澈透明、香气典雅、浓郁甘美、略带药香、谐调醇甜爽口、余味悠长为特点。以贵州董酒为代表。兼香型白酒:以酱浓谐调、幽雅舒适、细腻丰
5、满、回味爽净、余味悠长为特点。以白云边酒为代表。芝麻香:清澈透明、酒香幽雅、入口丰满醇厚、纯净回甜、余香悠长为特点。特型白酒:以清澈透明、香气幽雅谐调、口味柔绵醇和、余味悠长为特点。以江西漳树四特酒为代表。豉香型:以玉洁冰清、豉香独特、口味醇厚甘润、后味爽净为特点。以广东玉冰烧酒为代表。,白酒生产主要原辅料,制曲原料(1)大曲原料 目前主要是小麦、大麦、豌豆等。在南方主要以小麦为主制作大曲酿造酱香型和浓香型白酒;在北方多数以大麦和豌豆制作大曲酿造清香型白酒。小麦:淀粉含量高,面筋丰富,粘性强,含氨基酸20多种,富含维生素,还有钾、磷、钙、镁、硫等矿物元素,最适合霉菌生长,是产酶的优良天然物料。
6、大麦:营养丰富,适合多种微生物生长。但其粘结性较差,本身带有较多的皮壳,纤维素含量高,制成的曲坯质地过于疏松,有上火快、退火快的缺点,所以不宜单独使用。与豌豆共用,可使成曲具有良好的曲香味和清香味。豌豆:淀粉含量较大,粘性大,若单独制曲,升温慢、降温也慢,故一般与大麦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使用。,制曲原料(2)小曲原料 小曲的主要原料是籼米或米糠以及一些中草药。大米的湖粉层中富含蛋白质和灰分,糠层中的灰分更丰富,有利于酿酒微生物的生长和产酶;中草药富含生长素可以补充原料中生长素的不足,促进根霉和酵母菌的生长,起疏松和抑制杂菌繁殖的作用。(3)麸曲原料 麸皮是制麸曲的主要原料,麸皮具有营养源种类全面,
7、吸水性强,表面积大,疏松度大,具有一定的糖化力,也是各种酶良好的载体,选用好质量的麸皮就能满足曲霉菌等生长繁殖和产酶。,制酒原料(1)谷物原料 高粱:高粱分为粳型高粱和糯型高粱,粳型高粱含直链淀粉较多,糯型高梁含支链淀粉较多,但糯型高粱比粳型高粱更容易蒸煮糊化,结构疏松,淀粉出酒率较高。高粱皮壳中含少量单宁(在2%2.5%左右)和色素,单宁经蒸煮发酵,可转变成芳香类物质,它能赋予白酒特殊的风味。玉米:富含植酸,可发酵生成环己六醇和磷酸,磷酸能促进丙三醇(甘油)的生成,由于多元醇具有明显的甜味,因此玉米酒较为醇甜。玉米的胚体含油率可达1540,用玉米酿酒时,可先分离出胚体榨油,因为过量的油脂会给
8、白酒带来邪杂味。另外由于玉米的淀粉结构堆积紧密,质地坚硬,较难蒸煮糊化,所以在酿酒时,要特别注意保证蒸煮时间。大米:我国南方酿造的小曲酒,多以大米为原料,大米质地纯净,其淀粉含量高达70以上,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少,容易蒸煮糊化,大米适合根霉生长,有利于低温缓慢发酵,因此所酿造的成品酒有较纯净的特点。,制酒原料(2)辅料 辅料又叫填充料,主要起疏松作用,同时有调整酒醅的淀粉浓度,冲淡酸度,吸收酒精,保持浆水的作用;使酒醅有一定的疏松度和含氧量,利于酒醅的升温,并增加界面作用;使蒸煮、糖化发酵和蒸馏能顺利进行。生产中要求辅料杂质较少,新鲜,无霉变,并具有一定的疏松度及吸水能力,少含果胶、多缩戊糖等
9、成分。目前常用的辅料主要有稻壳、谷糠、高粱壳、玉米芯等(3)酿造用水 酿造用水包括酿造润粮、冷却、降度、包装洗涤用水等,水质要求达到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GB57491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0.1.3 白酒生产中主要微生物,霉菌 根霉:它的适应性强、繁殖速度快,它能产生较强的糖化力和发酵力。另外可以生成乳酸、延胡索酸、琥珀酸等多种有机酸,对白酒风味有重要的作用。曲霉:它能产生糖化酶、液化酶等多种酶系和多种有机酸,并产生少量酒精。拟内孢霉:拟内孢霉是曲块上霉的主要微生物,耐高温,无产酒能力,它是一个优良的糖化菌,适应性强,繁殖速度快。生长初期微香。犁头霉:它是耐高温的霉菌,其糖化力、液化力
10、和蛋白质分解力均不高,约为米曲霉群的1/31/4。毛霉:对制曲而言它是有害菌,要注意管理。它的适应性强,在湿高温高的情况下生长迅速,尤其是两曲相靠时更易生长。青霉:是白酒生产有害菌。青霉性喜低温潮湿环境,对制曲的污染多在雨季,注意防潮。,酵母菌 酒精酵母:对产品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产酒能力强,从曲坯入房到干火前期(曲坯入房48小时)酵母大量繁殖,其后随着曲坯温度的上升而死亡或休眠。汉逊酵母:产酒能力较强,仅次于酒精酵母,同时产生香味,生长环境同酒精酵母。假丝酵母:有一定的产酒精能力,是大曲中数量最多的酵母,主要生长在于曲皮的表面呈黄色的小斑点。在低温培菌期存活繁殖,进入高温转化时,假丝酵母明
11、显减少。,细菌 乳酸菌:乳酸菌在大曲中产生的乳酸可与乙醇酯化生成香味成分乳酸乙酯,它是大曲酒酿造呈香的前体物质。乳酸菌的量不可过多,过量的乳酸菌会引起酸败。醋酸菌:醋酸菌能利用葡萄糖生成醋酸,还可氧化葡萄糖生成葡萄糖酸。少量的醋酸菌对改进白酒风味形成酒质清香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过量的醋酸菌则是有害的,影响白酒的正常风味。,细菌 枯草芽孢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适应于微酸湿度大的环境,具有分解蛋白质和水解淀粉的能力。丁酸菌:能将葡萄糖、蔗糖、淀粉分解生成丁酸、乙醇、异丙醇、丙酮、丁酸等,其产物丁酸是大曲酒中丁酸乙酯的前驱物质,是白酒中的重要香气成份之一。己酸菌:在大曲中普遍存在,以曲块中部为最
12、多,适应生长温度为3234,属于兼气性厌氧菌,其产物己酸与乙醇。,10.1.4 白酒生产工艺,大曲酒生产工艺 大曲白酒的生产方法可分为续渣法和清渣法,在续渣法中又分为混烧法和清蒸混入法两种。浓香型酒和酱香型酒采用续渣法生产,而清香型酒大多采用清渣法生产。,A浓香型大曲酒生产工艺 生产的基本特点是:以高粱或多种谷物为原料,优质小麦或大麦、豌豆混合配料,培养制作中温曲或高温曲,泥窖固态发酵,续渣配料,混蒸混烧,量质摘酒,原酒度贮存,精心勾兑。,(1)浓香型大曲生产工艺,(2)浓香型大曲酒生产工艺,(1)酱香型大曲生产工艺,B酱香型大曲酒生产工艺 生产特点是:采用间歇式、开放式生产,并用多菌种混合发
13、酵,高温制曲。一年一个周期,每周期共有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2)酱香型大曲酒酿造工艺,C清香型大曲酒生产工艺 生产工艺特点是“清蒸清茬、地缸发酵、清蒸两次清”。清蒸清茬是指经清理除杂后的原料高粱,粉碎后一次性投料,单独进行蒸煮。地缸发酵指在埋于地陶缸中发酵,缸口与地平相齐,用石板作缸盖密封。清蒸两次清指发酵成熟酒醅蒸酒后的醅再次加曲发酵、蒸馏、最后成扔糟。,(1)清香型大曲生产,(2)清香型大曲酒生产工艺,小曲白酒生产工艺(1)小曲生产工艺 小曲品种较多,按添加中草药与否分为药小曲和无药小曲;按制曲原料又分为粮曲和糠曲;按形状分为酒曲丸、酒曲饼和散曲;按用途分为甜酒曲和白酒曲。单一
14、药小曲它是用生米粉,只添加一种香药草粉,接种曲母培养而成。单一药小曲工艺流程:,(2)小曲白酒生产工艺 小曲白酒生产主要采用半固态发酵工艺和固态发酵工艺。其中半固态发酵分先培菌糖化后发酵工艺和边糖化边发酵工艺。,先培菌糖化后发酵工艺,边糖化边发酵工艺,麸曲白酒生产工艺 麸曲白酒是以高粱、玉米、薯干等含淀粉较高的物质为原料,采用纯种麸曲酒母代替大曲作糖化发酵剂所酿造的蒸馏酒。(1)麸曲生产工艺,麸曲生产工艺,(2)酒母的制备 麸曲白酒酿造的酵母:一类是酒精发酵用,另一类是供发酵生成香味物质用。麸曲白酒酿造时常用的酵母菌种有汉逊酵母、毕氏酵母、圆酵母、假丝酵母、酒香酵母。酒母两种培养方法:机制酒母
15、,大缸酒母。大缸酒母的培养方法:原料的选择和处理:制备酒母醪的原料以玉米为好。接种培养:蒸熟的料分装入缸,每公斤料加34公斤酿造用水,再加1%的硫酸调整酸度为0.3左右。,(3)麸曲白酒的生产工艺 当前麸曲白酒的生产,主要采用清蒸法和混烧法两种生产方法。其中混烧法工艺流程如下:,液态生产白酒 液态法生产的酒基只是半成品,为了获得成品酒,还需将酒基进一步加工,其方法可分为:固液结合法:用液态法生产酒基,用固态法的酒糟,酒尾或成品酒来提高质量。串香法:将酒基装入甑桶底锅,甑桶内装入固态法发酵的香醅,通入蒸汽,使酒基汽化通过香醅,香味物质随酒精蒸汽进入冷凝器,增加了酒基的香味成分。浸蒸法:把香醅浸于
16、酒基混合,加热复蒸取酒。固液勾兑法:用液态法生产的酒基,兑入5%优质酒或10较好的固态法白酒,以弥补液态法白酒的不足,使产品具有固态法白酒的风味,方法简便。调香法:在酒中调加天然香料或有机酸类、酯类和醇类等试剂,改善液态法白酒风味,使口味协调的方法。液态法(一步法):酒基生产和改善风味措施用液态发酵法。,白酒生产中的新技术,强化种曲制作 从酿造过程中选育出优良霉菌、细菌、酵母菌分别进行培养,霉菌和酵母均采用固体培养基,细菌采用液体培养基由试管斜面培养扩大到三角瓶培养再扩大到曲盘培养,再按一定比例混合(一般是霉菌:酵母菌:细菌=1:1:0.2),按传统的大曲制作法外加一定量的种曲作种源进行大曲制
17、作。,架式方法生产大曲 架式曲培养工艺利用微机按不同培养期进行温度、湿度、通风与排风自动控制,按常规培养方法培养30天即可。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改善了劳动环境,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有效地避免了季节工人熟练程度的影响。,小曲制作新工艺 在制备小曲生产上,采用纯种根霉和酵母菌制成的纯种无药小曲,或以麸皮为原料制成的散曲均有良好的效果,少用中草药也能制得质量好的小曲。采用深层通风发酵生产的浓缩甜酒曲比老法酒药功效大幅度提高。,酶催化工程的引进 酿酒工业中广泛应用的酶,主要是糖化酶、液化酶、纤维素酶、蛋白酶、脂肪酶、酯化酶等,具有酶活力强、用量少、使用方便等优点。但是,纯种微生物合成酶的催化单一性,也
18、给传统白酒发酵带来了一定问题,因此,复合酶发酵技术成为白酒发酵的一个新的课题。,双轮底糟发酵技术 它是指在开窖时,将大部分糟醅取出,只在窖池底部留少部分糟醅进行再次发酵的一种方法。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连续双轮底,一种是隔排双轮底。连续双轮底:第一次起窖时窖池底部留1.5甑左右的糟醅,并投入一定量的曲粉及次酒进行再次发酵,以后以此循环进行轮次操作。隔排双轮底:在第一排放入粮糟时,当入完第一甑后,立即将入窖粮糟扒平放上两块竹篾做记号然后再逐甑装入粮糟。以后每排均按此循环进行。每隔排出一次底糟酒。,低度白酒技术创新 有效解决低度酒的稳定性问题,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低度酒水解机理的研究;提
19、高基础酒质量、调味酒质量及勾兑用水质量;勾兑技术研究;低度白酒处理技术研究。有了好的水处理设备,超滤设备,抑制酯可逆水解反应的方案,低度白酒的质量问题就可以很好地解决。,白酒生产机械化 传统工艺白酒的作坊式操作严重制约着生产的规模化程度,米香型、豉香型在工艺的发展中,建立起了一套固、液发酵相结合的糖化、发酵、蒸馏机械化操作系统,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而且这些香型的白酒更容易被东南亚及国际市场所接受。,生产过程数字化控制与管理 从温(入窖温度)、粮(入窖淀粉浓度)、水(入窖水分)、曲(大曲用量)、酸(入窖酸度)、糠(谷壳用量)、糟(粮糟比)等七大因子的监控着手,找出不同季节、不同条件下最佳参数组合
20、,确立产量与质量的平衡点,形成标准化、数字化的生产模式。从原酒、基础酒、调味酒、成品酒等的理化、色谱成分统计录入处理等角度着手,建立酒体指纹图谱、专家鉴评等系统,大幅度减轻手工数据查询的劳动量,控制勾调成本,稳定产品品质,为勾调人才培养从经验型向数字型转变提供科学依据,建立白酒勾调的科学理论体系。,10.2啤酒生产工艺,啤酒是以发芽的大麦和水为主要原料,以大米或其它谷物、极少量酒花为辅助原料,经糖化制备麦芽汁、加酒花煮沸、冷却和加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一种含多种营养成分、二氧化碳和低酒精度的饮料。,啤酒根据所用酵母种类分为上面发酵啤酒和下面发酵啤酒,根据啤酒色泽分为淡色啤酒、浓色啤酒、黑啤酒和白啤
21、酒,根据成品啤酒是否巴氏杀菌分为鲜啤酒、熟啤酒和纯生啤酒。世界著名啤酒有:比尔森啤酒(Pilsenerbeer),爱尔啤酒(Brown A1e),司陶特黑啤酒(Stout black),慕尼黑(Munich)浓色啤酒,青岛啤酒。,概述,啤酒生产原辅料,啤酒的基本原料为大麦酿造用水酒花酵母以及淀粉质辅助原料(玉米大米大麦小麦等)和糖类辅助原料等。,大麦 大麦适于酿造啤酒的原因在于易发芽产生大量的水解酶类。不同的大麦品种,适于酿制不同类型的啤酒,如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酿制出的啤酒口味重,颜色深,适于酿制浓色啤酒;蛋白质含量低的品种适于酿制淡色啤酒。优良酿造大麦品质的特点是:粒大饱满、皮薄、体形短整齐
22、、成熟期早、休眠期短、浸出率高、千粒重量高、粉状粒高、吸水力强、蛋白质含量适中、大麦和制成麦芽的酶活性高、发芽率不低于95%、溶解良好、制麦收得率高。除大麦麦芽外,还包括特种麦芽,小麦麦芽及辅助原料(大米、玉米、未发芽的大麦和小麦、淀粉、蔗糖和淀粉糖浆)。,啤酒花和酒花制品 酒花:学名蛇麻,又名忽布,它在啤酒酿造中最主要的成分是酒花树脂、酒花油和-酸,它们能赋予啤酒爽口的苦味和愉快的香味,酒花树脂能增加麦汁和啤酒的防腐能力,多酚物质中的单宁能与高分子蛋白质絮凝澄清麦汁和有利于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能增加啤酒的泡持性和取醇厚酒体的作用。,酒花按特性可以分为四类:优质香型酒花,香型酒花,没有明显特征
23、的酒花,苦型酒花。目前常用的酒花制品有颗粒酒花、酒花浸膏、酒花油等三种酒花制品。,酿造用水 酿造用水应满足啤酒酿造的特殊要求:色与透明度:无色,无臭,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物。味:无异味、无异臭。总硬度:浅色啤酒要求不超过2.85mmol/L(80d),深色啤酒要求不超过4.28mmol/L(120d)。水的卫生指标:在370C培养24小时,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cfu/ml、不得有大肠杆菌和八叠球菌存在。水的理化指标:pH呈中性至微酸性(6.8-7.2)、钠离子75mg/L、铁离子0.05 mg/L、锰离子0.03 mg/L、氨根离子0.05 mg/L、氯离子40-200 mg/L、硅酸盐30
24、 mg/L、硫酸根离子300 mg/L、硝酸盐5 mg/L、亚硝酸盐0.05 mg/L。,不同硬度的水适于酿造不同类型的啤酒:软水适合酿造淡色啤酒,口味淡爽、色浅;中等硬度的水适合酿造浓色啤酒和黑色啤酒,其特点是口味醇厚,泡沫好。,酵母 酵母是用以进行啤酒发酵的微生物。啤酒酵母又分上面发酵酵母和下面发酵酵母。啤酒工厂为了确保酵母的纯度,进行以单细胞培养法为起点的纯粹培养。为了避免野生酵母和细菌的污染必须严格啤酒工厂的清洗灭菌工作。,淀粉质辅助原料和糖类辅助原料:淀粉质辅助原料为玉米淀粉和大麦淀粉。玉米胚芽含油质较多影响啤酒的泡持性和风味。以玉米为辅助原料酿造的啤酒,口味醇厚。玉米为国际上用量最
25、多的辅助原料。大米淀粉含量高,浸出率也高,含油质较少,但大米淀粉的糊化温度比玉米高。以大米为辅助原料酿造的啤酒色泽浅,口味清爽。大米是中国用量最多的辅助原料。糖类大都在产糖地区应用,一般使用量为原料的1020。添加的种类主要有蔗糖葡萄糖转化糖、糖浆等。,10.2.3 啤酒生产工艺,麦芽制造(1)大麦的清选和分级 原大麦一般含有杂质,在投产前必须对原大麦进行清理除杂。经过除杂后的大麦还须按麦粒腹径的大小进行分级,这样同等级的大麦投入生产可使大麦浸渍均匀,发芽整齐,制得的麦芽质量好、稳定,经过粉碎后能获得粗细均匀的麦芽粉。大麦的分级有平板分级筛(大规模生产用)和圆筒分级筛(中小型工厂用),分级筛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工艺学 第十 产品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16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