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Biosafety动、植物用转基因微生物的安全性.ppt
《生物安全Biosafety动、植物用转基因微生物的安全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安全Biosafety动、植物用转基因微生物的安全性.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物安全Biosafety动、植物用转基因微生物的安全性,红河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生物的特点,个体小繁殖快数量大易变异分布广泛生命力强容易扩散,内容提要,(1)动、植物用转基因微生物的发展概况;(2)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的安全性评价(受体微生物的安全性评价、转基因操作的安全性评价、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的安全性评价、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产品的安全性评价);(3)植物用转基因微生物的安全性评价(受体微生物的安全性评价、转基因操作的安全性评价、植物用转基因微生物的安全性评价、植物用转基因微生物产品的安全性评价);(4)动、植物用转基因微生物的安全管理(国外、国内)。,动、植物用转基因微生物的定义,动
2、物用转基因微生物主要包括动物用转基因活疫苗和动物用转基因活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植物用转基因微生物是指通过重组DNA技术研制的,直接应用于植物上具有杀虫、防病、固氮、调节生长等作用的微生物。,(一)转基因微生物概况,转基因动物用微生物的研究与开发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口蹄疫病毒是最早研究的对象国际上发达国家对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与开发十分重视已相继研制成功一些用于动物疫病免疫预防用的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重组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疫苗、DNA疫苗等,1.转基因微生物饲料添加剂,酶制剂以基因工程研制能高效表达植酸酶的重组毕氏酵母。抗菌肽减少或完全替代抗生素药物。重组生长激素,2.基因工程亚单位疫
3、苗,利用体外表达系统(如大肠杆菌,酵母,动物细胞,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等)表达病毒的主要保护性抗原蛋白作为亚单位疫苗不仅具有优良的安全性,而且便于规模化生产利用非疫苗用蛋白作为抗原建立的诊断方法将可以区分亚单位疫苗免疫的动物和自然感染的动物,涉及动物病原,大多数禽、猪、牛等动物的病原体免疫原性蛋白(保护性抗原)FMDV VP1、狂犬病病毒的囊膜蛋白G,AIV HA蛋白,伪狂犬病病毒的囊膜糖蛋白gP50,新城疫病毒F和HN蛋白,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2蛋白,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纤突蛋白,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的衣壳蛋白(VP1).,2.基因工程重组活载体疫苗,痘病毒、疱疹病毒、腺病毒或细菌作为载体具有常规
4、弱毒疫苗的所有优点便于构建多价疫苗利用非疫苗用基因或其表达产物可以建立鉴别诊断方法,利用痘病毒作为载体,痘苗病毒数十种病原的基因在痘苗病毒中进行了表达,都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免疫保护性。比较成功的有表达狂犬病病毒G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和表达牛瘟病毒F和HA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疫苗 禽痘病毒(鸡痘病毒、金丝雀痘病毒、鸽痘病毒),新城疫病毒F和HN蛋白禽流感病毒的HA和NP蛋白马立克氏病毒gB糖蛋白禽白血病囊膜蛋白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蛋白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囊膜蛋白火鸡出血性肠炎病毒Hexon蛋白,利用腺病毒作为载体,目前已有许多外源基因被插入腺病毒并得到表达SIV水疱性口炎病毒狂犬病病毒牛副粘病毒3
5、型牛疱疹病毒I型牛冠状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利用疱疹病毒作为载体,火鸡疱疹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牛疱疹病毒I型和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已完成动物试验并显示出良好前景的重组疱疹病毒疫苗:口蹄疫病毒VP1基因,猪瘟病毒E2基因,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GP5基因,猪流感病毒HA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毒疫苗表达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2基因的重组马立克氏病毒疫苗表达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重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疫苗,利用细菌作为载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李氏杆菌目前国际上基因工程疫苗研究与开发的热点之一,3.基因缺失疫苗,一类发展前景很好的基因工程疫苗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双基因和三基因缺失疫苗,如TK-/gG-、TK
6、-/gE-、TK-/gC-和TK-/gE-/gI-等,并已商品化生产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TK基因缺失疫苗,4.DNA疫苗,DNA疫苗可诱导机体同时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已发现DNA接种对许多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以及肿瘤的预防均有一定的效果,其他疫苗,可食性疫苗(利用转基因植物)多表位疫苗T细胞疫苗RNA复制子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的产业化与应用是目前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含狂犬病毒gB基因的重组牛痘病毒疫苗,已在北美和欧洲广泛应用于预防野生动物的狂犬病TK和gE双基因缺失的伪狂犬病疫苗已在美国和大部分欧盟国家广泛应用于预防猪伪狂犬病和猪伪狂犬病根除计划TK和gE双基因缺失的牛传染性鼻气管
7、炎病毒疫苗也在许多国家使用,荷兰于1998年5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TK和gE双基因缺失的疫苗以便根除此病表达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疫苗和表达新城疫病毒F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疫苗也已获得美国农业部注册,开始产业化生产,2、国内研发情况,我国动物用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与发达国家之间没有实质性差距,而且取得了巨大进展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在动物用基因工程疫苗与诊断试剂的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投入有所加强近几年,我国动物用基因工程疫苗研究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已有多种基因工程疫苗已经问世,并进入安全性评价的不同阶段,涉及的主要疫病,禽流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禽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鸡马
8、立克氏病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瘟病毒口蹄疫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大肠杆菌猪囊虫,第一个商品化的疫苗仔猪腹泻大肠杆菌K88/K99二价基因工程疫苗,已通过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并获得农业部新兽药证书,进入产业化生产和应用阶段的基因工程疫苗,禽流感重组灭活疫苗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活载体疫苗传染性喉气管炎重组鸡痘病毒活载体疫苗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O”型口蹄疫病毒基因工程疫苗 以新城疫病毒为载体的重组禽流感疫苗,已通过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的疫苗,猪生长抑素基因工程疫苗马立克氏病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猪囊虫核酸疫苗幼畜腹泻双价基因工程苗新城疫重组鸡痘病毒基因
9、工程疫苗动物去势疫苗,进入安全性评价不同阶段的产品越来越多,数量不断上升,各类动物疫病的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以禽痘病毒、伪狂犬病病毒、腺病毒为载体的基因工程重组活载体疫苗细菌的基因缺失疫苗DNA疫苗,饲料用转基因微生物在我国也取得成功,转植酸酶酵母已通过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并已产业化生产和应用近年来以转基因植物为表达系统的可食性疫苗也已成为我国的研究热点,基因工程疫苗的产业化和商品化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如何提高基因工程疫苗免疫效力,达到或超过常规传统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以期在我国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中发挥作用,也是目前和今后我国科学家所面临的重要任务,3.转基因微生物农药,杀虫转基
10、因微生物转基因病毒杀虫剂、转基因Bt制剂、防病转基因微生物。转基因微生物肥料遗传改良的联合固氮菌和根瘤菌。,1、安全评价原则、技术指标要求,安全评价原则 安全评价内容及其技术指标要求,(1)安全评价原则,1、是以促进基因工程技术发展和应用,同时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基本原则2、采取个案分析,实事求是的原则3、从受体微生物的安全性、基因操作的安全性和转基因动物用微生物遗传工程体及其产品的安全性等三个方面内容和对动物、人类与环境的安全性三个角度进行评价(1)从动物安全的角度,着重评价转基因动物用微生物遗传工程体及其产品对靶动物和非靶动物的安全性(2)从人类健康角度,着重评价对人类、畜禽以及
11、形成的食物链(食品)的影响(3)从生态环境角度,着重评价转基因动物用微生物遗传工程体及其产品对自然生态环境和畜牧业生态环境的影响,4、涉及到危害人类、动物健康和生态环境平衡的转基因微生物遗传工程体及其产品,应对其安全性进行严格评价5、从事转基因动物用微生物研究的机构或个人应逐级申报。国外公司在我国申请注册的转基因动物用微生物遗传工程体及其产品,应按阶段进行安全性评价6、农业部农业基因安全审评委员会仅负责对转基因微生物遗传工程体及其产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因此通过安全性评价(指获得生物安全证书)的转基因微生物遗传工程体及其产品,需申报兽用新生物制品进行审批,获得兽用新生物制品证书后方能进行商品化生
12、产和应用,(2)安全评价内容及其技术指标要求,安全性评价的总体内容安全性评价的阶段及其要求 试验方案 主要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评价的相关技术资料,1、安全性评价的总体内容,受体微生物的安全性评价与安全等级的确定,(1)所用受体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可接触到的环境,(2)受体微生物的生物学背景与特性,学名和分类地位,分布、繁殖方式在环境中的定殖、存活和传播能力与途径及影响因素致病性和产生毒素及毒性物质的能力,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3)受体微生物对人类、动物和其它微生物的影响和潜在的危险程度,受体微生物受人类和动物其它病原体的侵染情况,(4)受体微生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潜在的危险程
13、度,(5)受体微生物的质粒状况,发生遗传变异的可能性及其潜在危险程度,(6)对受体微生物的监测方法和监控技术,受体微生物的安全性等级按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第二章)确定,基因操作的安全性评价内容与等级确定,(1)目的基因的来源、结构、免疫学与生物学功能和用途,(2)基因操作所用载体的名称、来源、特性与结构、安全性,载体所带的抗性标记基因及其特性,(3)重组DNA分子的结构、构建方法、复制特性和安全性,(4)转基因方法,(5)目的基因在受体微生物及宿主体内的表达及其遗传稳定性,基因操作的安全性等级按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第二章)确定,转基因动物用微生物遗传工程体及其产品的安全
14、性评价内容,(1)转基因动物用微生物遗传工程体的分子学与生物学特性(2)在自然界的存活能力(3)遗传物质转移到其他生物体的能力和可能后果(4)与其它病原微生物重组的能力和可能产生的后果(5)遗传工程体的应用目的和范围(6)对遗传工程体应有适当的监测方法和监控手段,遗传工程体及其产品对动物的安全性,在靶动物和非靶动物体内的生存前景对靶动物和可能的非靶动物高剂量接种后的影响与传统的产品相比较,其相对的安全性宿主范围与载体的漂移度免疫动物与靶动物以及非靶动物接触时的排毒和传播能力遗传工程体回复传代时的毒力返强能力对妊娠动物的安全性对免疫动物子代的安全性,遗传工程体及其产品对人类的安全性,人类接触和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安全 Biosafety 植物 转基因 微生物 安全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16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