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ppt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ppt(1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目 录,第1章 概述 第2章 选址 第3章 主体工程 第4章 辅助工程,第1章 概述,1.1、基本概念 1.2、项目构成 1.3、基建程序,第1章 概述,1.1、基本概念生活垃圾:一般指人类在日常生活及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利用自然界的代谢机能,按照工程理论和土工标准,对垃圾进行土地填埋处理和有效控制,寻求垃圾的无害化与稳定的一种处置方法。填埋库区:填埋场中用于填埋垃圾的区域。垃圾坝:建在垃圾填埋库区汇水上下游或周边,由粘土、块石等建筑材料筑成,起到阻挡垃圾形成填埋场初始库容的堤坝。防渗系统:在垃圾填埋场场底和四周边坡上为构筑渗沥液防渗屏障所
2、选用的各种材料组成的体系。防渗结构:在垃圾填埋场场底和四周边坡上为构筑渗沥液防渗屏障所选用的各种材料的空间层次结构。,防渗材料:用于防渗系统工程的各种土工合成材料的总称,包括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膨润土防水毯(GCL)、土工布、土工复合排水网等。渗滤液:由雨水、地表水及地下水渗入填埋场,以及生化反应对垃圾的降解作用,产生了含有高浓度悬浮物和高浓度有机或无机成分的液体。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在防渗系统上部,用于收集和导排渗沥液的设施。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在防渗系统基础层下方,用于收集和导排地下水的设施。填埋气收集导排系统:在垃圾堆体内,用于填埋气体收集和导排的设施。覆盖:采用不同的材料铺设于
3、垃圾层上的实施过程,根据覆盖的要求和作用的不同分为日覆盖、中间覆盖、最终覆盖。填埋场封场:填埋作业至设计终场标高或填埋场停止使用后,用不同功能材料进行覆盖的过程。,1.2、填埋场项目构成 1、主体工程与设备主要包括:填埋场主体工程与设备主要包括:场区道路,场地平整,水土保持,防渗工程,坝体工程,洪雨水及地下水导排,渗沥液收集、处理和排放,填埋气体导出、收集处理或利用,计量设施,绿化隔离带,防飞散设施,封场工程,监测井,填埋推铺、碾压设备,挖运土及消杀设备等。,2、配套工程主要包括:进场道路(码头)、机械维修、供配电、给排水、消防、通信、监测化验、加油、冲洗和洒水等设施。3、生产管理与生活服务设
4、施主要包括:办公、宿舍、食堂、浴室等设施。,1.3、填埋场基建程序 1、场址初选 a)场址的初步选择;b)编制项目建议书;c)根据项目建议书批复立项;d)编制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把报告初审、规则勘测红线。,2、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审批阶段 a)工程、水文地质初步勘测,绘制地形图(1:1000);b)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招标;c)环境影响大纲评价环评大纲审批;d)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项目方案评审;e)项目灾害性评估;f)可行性报告及专家论证;g)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环境审批;h)项目可行性报告审批以及投资概算审批。,3、初步设计、施工设计及施工前期工作 a)工程1:500地形图测绘,地质资料详细勘察
5、;b)设计招投标,完成初步设计,并通过审查;c)征地红线审批征地补偿;d)土壤、农作物、植被以及周围环境及人群健康本地调查;e)有关技术、施工难题组织科技攻关;f)施工“三通一平”工作。,4、施工阶段 a)施工招投标(含工程监理、设计监理招投标);b)领取有关规则和建筑施工许可证等;c)工程施工;d)人员培训;e)交工初验;f)竣工验收(一年试运行后);g)资料归档。,第2章 选址,2.1、选址原则 2.2、选址程序 2.3、场址的综合技术条件评价 2.4、场址的经济评价,2.1、选址原则 1、经济方面 库容量、交通方便、距离合理、土石料量等。2、工程方面 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气象条件等。3
6、、环境影响方面 地表水、地下水、对居民的影响等。4、政策法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9151号)中的规定,选址原则为:环境保护的要求;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以增大填埋库区容量,使用年限应达到相关要求;交通方便,运距合理;征地费用较低,施工较方便;人口密度较低,土地利用价值较低;位于夏季主导风下风向,具体环境保护距离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结论确定;远离水源,尽量设在地下水流向的下游;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对场址所作出的要求。,2.2、选址程序 1、资料收集;2、初选场址;3、野外踏勘;4、对预选场地的社会、经济和法律条件调查;5、场址优选;6、编制预选场地的可行性研究报告;7、
7、预选场地初勘;8、预选场地的综合地质条件评价技术报告;9、工程勘察阶段。,2.3、场址综合技术条件评价 1、防护能力;2、安全程度;3、稳定性;4、环境影响;5、污染可能性。,2.4、场址的经济评估 1、场地调查费;2、可行性研究费;3、场地修复费;4、征地费;5、场地完成后的价值估算;6、前期工作的报酬费用。,第3章 主体工程,3.1、场地构建 3.6、渗滤液收排 3.2、挡坝 3.7、填埋气导排 3.3、防渗 3.8、调节池 3.4、地表水导排 3.9、封场 3.5、地下水导排,3.1、场地构建 根据场区的防渗和排水坡度的要求,需要根据场区地质条件进行竖向平整和横向平整。竖向平整是考虑场区
8、防渗处理需要建设锚固沟,以利于膜的锚固。横向平整是为了便于地下水的收集导排、渗滤液的收集导排以及填埋场区内部雨水的收集导排。,土建构建面的要求:构建面平整、坚实、无裂缝和无松土;基底表面无积水、垂直深度25 cm内无石块、树根及其他任何有害的杂物;坡面稳定,过渡平缓。场底开挖及清理要求:主要挖方(清理)范围内的树木、杂草、腐植土和石块等全部清除,挖方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挖。,回填要求:要求回填基底不得含有树木、杂草、腐殖土和淤泥等有害杂质,填埋基底无积水,有地下水的地方应得到有效处理,填埋土质和含水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填埋应按规定分层回填夯实,压实密度要达到90 以上。,为防止水土流失和避
9、免二次清基、平整,填埋场的场底平基(主要是山坡的开挖和平整)不宜一次性完成,而是应与膜的分期铺设同步,采用分层实施的方式。因为在南方地区,裸露的土层会自然长出杂草,且受到山洪水的冲涮,造成水土流失。,3.2、挡坝 堤坝是为了防止垃圾流出造成坡面的崩溃,为填埋垃圾安全地贮留在填埋场内而设计的,同时也有防治填埋场渗滤液流出,漏出的功能。选定坝址、确定坝型需考虑的因素主要是:场区地形,可选坝址的工程地址条件、筑坝材料及挡坝的运行条件。,3.3、防渗 防渗的作用是将填埋场内外隔绝,防止渗滤液进入地下水,阻止场外地表水、地下水进入垃圾填埋体以减少渗滤液的产生量,同时也有利于填埋气体的收集和利用。,、分类
10、 填埋场防渗设施按铺设的方向可分为垂直防渗和水平防渗两种方式。垂直防渗主要包括帷幕灌浆和防渗墙;水平防渗主要有压实黏土和人工合成材料衬垫等。,1)垂直防渗 a)防渗帷幕,b)防渗墙,2)天然水平防渗系统 a)单层黏土防渗系统,b)双层黏土防渗系统,c)人工水平防渗系统,3)垂直防渗和水平防渗的比较,、基本要求 a)填埋场场底应有纵、横向坡度,利于渗滤液导排。b)填埋场地基应具有承载填埋体负荷的自然土层或经过地基处理的平稳层,且不应因填埋垃圾的沉降而使场地基层失稳。c)对防渗工程的结构形式进行充分的论证和必选。d)在进行防渗工程设计之前,应进行防渗工程的稳定性计算。e)应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11、经济实用的原则,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f)防渗工程应以合理的分期、分阶段实施为原则,避免浪费。,、主要内容 1)防渗结构的选择必须因地制宜的选用合适的防渗材料实现防渗功能,并在防渗材料上下设置保护层,防止防渗材料受到破坏;应设置渗滤液导流层,以有效地导排渗入的垃圾渗滤液;根据工程水文资料考虑设置地下水导流系统,以避免地下水对防渗结构造成危害和破坏;新建填埋场采用人工水平防渗时,其结构要求不应低于单层衬垫防渗结构的要求,当选址因不可克服的原因最终选定在环境敏感区时,应最低限度采用双层衬垫防渗结构。,2)渗滤液导流层 a)基本原则必须能及时、有效地导排汇于填埋场边坡和场底的垃圾渗滤液;
12、应具有防於堵能力;不会对防渗层造成破坏。,b)具体要求为防止於堵,应尽可能在导流材料上铺设过滤材料。过滤材料通常使用土工织物,尤其是长丝针刺土工织物;导流层应设置导渗盲沟,以利于渗滤液的顺利排除。同时应设置次盲沟,以增强渗滤液导排能力。导排盲沟宜由织质土工布材料包裹碎石,并在盲沟内铺设花管;,盲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是碎石的粒径宜在60100 mm范围内;二是如有可能,尽可能选择卵石或棱角光滑的石类。土工织物的反虑与透水要求,应参照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的具体要求设计;导渗管材宜选用HDPE花管,管径应根据渗滤液产生量及其他有关因素加以确定。应选择适当壁厚和承压强度的管材。
13、,c)渗滤液导流层的常用方式碎石层导流方式:要求碎石的粒径应分布在3060 mm,碎石层厚度不小于300 mm;土工合成材料层导流方式:主要是应用土工网格等土工特种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应充分考虑其对防渗层的影响,避免对防渗膜造成破坏;前二者复合倒流方式:应充分考虑经济性后,加以选用;选址位于环境敏感区内,检测导流层中应设置渗滤液渗漏监测设备。,3)防渗层 a)基本原则必须能有效地防止渗滤液透过,以保护地下水不受污染;必须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以防止被外力破坏而失效;必须具有良好的抗老化能力。,b)具体要求防渗层应覆盖填埋场底面及坡面;防渗材料应保证渗滤液在使用年限及影响年限内不透过防渗层;为防止
14、防渗层被破坏,应在其上部铺设保护层;防渗层直接铺设在地基上时,防渗膜下部宜铺设垫层作为保护层;对以下情况可不设下垫层:基地为均匀平整细粒土体;选用复合土工膜、GCL或防水排水材料;由于经济型因素,防渗层必须铺设在软基上时,防渗膜下部必须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如土工格栅等,或采取工程措施提高地基承载力。,c)常用方式单层HDPE土工膜防渗,适用于经济较弱,地下水埋深较大的地区;HDPE土工膜与GCL膨润土垫共同防渗,适用于经济发达或对地下水保护要求较高的地区;土工复合材料防渗,适用于经济发达或对地下水保护要求较高的地区;采用双层防渗层时,主、辅防渗层可采用不同的防渗材料。,4)土工材料连接 a)基本原
15、则材料底边和周边应与不透是基底及周边不透水结构紧密连接,形成封闭或半封闭的不透水防渗结构体;当材料周边因条件限制只能与透水结构相连时,应对透水结构层进行导排设计;材料与周边自然环境相连接应设置锚固沟。,b)材料接缝使接缝数量最少、而且平行于拉应力大的方向;接缝避开弯角,设在平面处;合理地选择铺设方向,尽可能地减少接缝受力;合理布局每片材料的位置,力求接缝最少;在坡度大于10%的坡面上和坡脚1.5 m范围内不得有横向接缝。,c)注意事项铺设过程中调整材料的搭接宽度时不得损害已连接的部分;土工膜的连接方式宜采用热熔焊接或挤出焊接。焊接后接缝抗拉强度不应低于母材强度;材料连接设计应根据产品性能和当地
16、气象条件预留伸缩量及伸缩节。,d)搭接方式和搭接宽度要求,e)锚固沟 应符合实际地形情况,以适应高度的变化;锚固沟距离坡边缘不应小于1.0 m;锚固沟的毛估形式可参考聚乙烯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T231-98)加以设计;锚固沟断面应根据锚固形式,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计算,通常不宜小于0.80.8 m。,、防渗材料 1)材料的分类 填埋场的防渗材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天然防渗材料,即粘土防渗层或粘土与膨润土混合的防渗层;另一类是人工合成材料,如HDPE膜,GCL、土工布等构成的防渗层。,2)防渗材料的铺设要求各种防渗材料铺设前应保证铺设面完全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直接铺设在土建结构面上时,应保证构
17、建面结构稳定,坡面平缓过渡,垂直深度25 cm内不得有任何有害杂物;铺设在下一层土工材料之上时,应保证下一层土工材料施工质量合格,表面无积水和无杂物。合理地选择铺设方向,尽可能地减少接缝受力。合理布局每片材料的位置,力求接缝最少。铺设工具不得对土工材料的正常使用功能产生损害。,在坡度大于10 的坡面上和坡脚1.5 m范围内不得有横向接缝,一般土工膜的焊接采用双轨焊接。各种材料的搭接宽度不得低于相应的连接标准。铺设过程中防止任何因为装卸活动、高温、化学物质泄漏或其他因素而破坏土工材料。用于卷材展开的机械设备不得造成土工材料的明显划伤,并不得造成铺设基底表面的破坏。片材铺设平顺、贴实,尽量减少褶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活 垃圾 卫生 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16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