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5节.ppt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5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5节.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基础梳理,基础梳理,1.信息的概念:是指日常生活中,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2.种类:包括_、_、_。3.作用(1)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_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_。4.应用:一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稳定,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种间,探究思考:生态系统中三个基本功能的地位及特点是怎样的?,答案: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特点是单向流动、逐渐递减;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特
2、点是全球性,循环流动、反复出现;信息传递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进行,特点是使生物体发生生理或行为的变化,传递的方向和状态往往是双向的。,归纳整合,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作用:决定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2.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把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而且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3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成成分相互联系成为一个统一体,它们之间的联系除了能量流动和物质交换之外,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联系,那就是信息传递。生物之间交流的信息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它可以把同一物种之间,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意愿”表达给对方,从而
3、在客观上达到自己的目的。其主要方式有:,(1)物理信息:包括声、光、颜色等。这些物理信息往往起到吸引异性、种间识别、威吓和警告等作用。比如,毒蜂身上斑斓的花纹、猛兽的吼叫都表达了警告、威胁的意思;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红三叶草花的色彩和形状就是传递给当地土蜂和其他昆虫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依靠自身代谢产生的化学物质,如酶、生长素、性外激素等来传递的信息。非洲草原上的豺用尿液划出自己的领地范围,正是尿液中独有的气味警告同类:“小心,别进来,这是我的地盘。”许多动物平常都是分散栖居的,在繁殖期则依靠雌性动物身上发出的特别气息性外激素聚集到一起繁殖后代。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肉食性”植物能通
4、过传递化学信息进行“捕食”,如生长在我国南方的猪笼草就是利用叶子中脉顶端的“罐子”分泌蜜汁,来引诱昆虫进行“捕食”的。,(3)营养信息:食物和养分的供应状况也是一种信息。如老鹰以田鼠为食,田鼠多的地方能够吸引饥饿的老鹰前来捕食。再如,加拿大哈德逊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大皮毛公司,由于地理位置关系,他们收购的多是亚寒带针叶林中动物的皮毛。该公司历年来收购皮毛的种类和数量的详尽统计说明了猞猁与雪兔在生态系统中存在捕食关系,当雪兔数量减少时,这种营养缺乏状况就会直接影响到猞猁的生存。猞猁数量的减少,也就是雪兔的天敌减少,又促进了雪兔数量的回升循环往复就形成了周期性数量的变化。,(4)行为信息:行为信息是动
5、物为了表达识别、威吓、挑战和传递情况,而采用特有的动作行为表达的信息。如地鵏鸟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蜜蜂可用独特的“舞蹈动作”将食物的位置、路线等信息传递给同伴等。,4.信息传递在生物群落中的具体作用(1)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2)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3)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跟踪训练,1(2009 年广东卷)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A心猿意马 B飞蛾扑火C花香引蝶 D老马识途,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飞蛾扑火是通过光,属于物理信息;花香引蝶、老马识途都是通过气味,属于化学信息。心猿意
6、马是指心意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答案:A,2.(2008 年广东卷)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解析:此题考查信息传递的种类、特点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主要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在生物与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信息,并不一定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信息传递在生物种群的繁衍、调解生物的种间关系以及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答案:D,基础梳理,1.概念:生态系统所
7、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_相对稳定的能力。2.原因: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_能力;其调节机制:_调节。,结构和功能,自我调节,负反馈,3.表现种类(1)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不受伤害)的能力;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_,营养结构越_,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_,抵抗力稳定性就_,反之则越低。(2)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越高,多,复杂,强,探究思考:如何从结构和功能上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从生态系统的结构上看: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种类、数量比例相对稳定,食物链、食物网相对稳定。从生态系统的功能上看:物质和能量的输
8、入和输出相对平衡。,归纳整合,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时,表现出来的保持或恢复自身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结构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及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2.功能的相对稳定:生物群落能量的输入量与输出量相对平衡,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3.生态系统的稳定是系统内部自我调节的结果,这种调节主要是依靠群落内部种间关系及种内斗争来实现的。4.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稳定,两者的比较如下:,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负反馈调节(1)作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
9、础,能使生态系统相对平衡。(2)实例:草原上食草动物和植物的数量变化。(3)结果: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变化,从而保持稳态平衡。,2.正反馈调节(1)作用: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2)结果: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3)实例:若一个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因为死亡而减少,鱼体死亡腐烂后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鱼类死亡。因此,由于正反馈的作用,污染会越来越严重,鱼类的死亡速度也会越来越快。3.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生态系统成分越多,物种越复杂,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相反则小。,跟踪训练,1.(2009 年福建卷)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
10、是()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解析: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的调节功能;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所以D项不正确。答案:D,2.(
11、2008年四川卷)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解析: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两个方面: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成份和营养结构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大,相应地,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小,题中A、C、D选项中的生态系统,都向着成分和营养结构复杂化的方向发展,而B选项中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系统 及其 稳定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15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