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史I生命的起源与本质.ppt
《生命史I生命的起源与本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史I生命的起源与本质.ppt(1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Dr.Baowei Zha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Anhui University,生命史I生命的起源与本质,生命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38亿年之久,这是一个由地质和古生物化石记录所记述的真实的历史过程,一个漫长的未见终止的过程。在时间向度上考察生命进化的历史和在生物组织不同层次上考察生物进化现象,是进化研究的两个相互补充的途径。,第一部分:生命的起源,从化学演化到生命的出现,一、生命史中的进化事件二、生命史研究的新进展和新问题三、生命史的三个阶段四、生命起源,一、生命史中的进化事件,进化树所记录的一个是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绝灭了的物种占整个地球38亿年来的物种总和的
2、99.999(Novocek&Wheeler,1992)。生命史中既有成功的进化革新带来的大繁荣(适应辐射),也有大灾变或进化失败带来的大萧条(大绝灭)。,注意:进化事件是进化中的革新,没有这些革新,生命就不可能延续至今,就不会有今天的复杂的高级生命。,在达尔文以前物质世界是没有历史的。比如:基督教纪元认为地球和地球上的万物是在公元前4004年10月26日早上9点钟被上帝创造出来的。达尔文证明了生命是有历史的。但他以“地质记录不全”或“化石记录不全”为由而忽视生命史。,60年代以前还没有前寒武纪生物化石被学术界承认,前寒武纪生命史是一片空白。5.4亿年前的寒武系下线区别 隐生宙(Cryptoz
3、oic Eon)与显生宙(Phanerozoic Eon)。,1954年,Barghoorn和Tyler报道大约19亿年前的冈弗林特铁硅质建造中的微生物化石。后来,在前寒武纪地层中找到更多的蓝菌和细菌化石时:地球上的生命的确有一个很长的前寒武纪进化历史!,二、生命史研究的进展和新问题,六十年代以来地球生命史研究的主要进展:(1)有化石纪录的生命史已追溯到35亿年前南非太古宇:翁维瓦特群 Onverwacht Group,无花果树群 Fig Tree Group;澳大利亚太古宇:瓦拉伍那群 Warrawoona Group,阿倍克斯玄武岩组 Apex Basalt。,无花果树群(Fig Tree
4、 Group),瓦拉伍那群(Warrawoona Group),(2)生命史与地质史几乎同样长 格陵兰的依苏阿(Isua)的太古宙沉积变质岩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岩石,其同位素年龄值接近38亿年。同位素年龄证明生物有机合成(初级生产)可能在38亿年前就开始了。,依苏阿太古岩的沉积纹理等特征,表明那时已有液态水圈存在;在沉积变质岩系中夹有碳酸盐岩,说明当时大气圈中有二氧化碳。这两项证据也间接地支持了38亿年前地球上可能有生命存在的推断。,(3)在澳大利亚和南非的太古宙早期的沉积岩中,发现有碳酸盐岩石和叠层石存在叠层石一般被认为是光合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与沉积、沉淀作用的综合产物,证明光合作用和光合微
5、生物在35亿年前可能已存在。,(4)生命史重要的进化事件时间点真核生物的出现与和大气中自由氧的积累同步,约在1920亿年前。多细胞植物第一次适应辐射在元古宙晚期 6.07亿年前。多细胞无脊椎动物最早的适应辐射发生在大约5.55.7亿年前。,动、植物的第一次骨骼化在5.3 5.5亿年前,与前寒武纪至寒武纪过渡时期环境变化相关;最早的陆地生态系统大约在4.5亿年前出现;最早的陆地维管植物最早出现于4亿年前或4.5亿年前;,进化史上的种群灭绝事件:寒武纪初期(55.3亿年前)、奥陶纪末(4.4亿年前)、晚泥盆世(3.6 亿年前)、二叠纪末(23亿年前)、三叠纪末(1.9亿年前)、侏罗纪末(1.31.
6、4亿年前)、白垩纪末(0.65亿年前)现在都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物种绝灭事件(mass-extinction event)。,(5)各学科交叉、结合、相互验证生命史生命史研究所涉及的学科:古生物学、系统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地球化学、化学与生物化学、天体物理学、构造地质学等。,比较分子生物学建立的系统树大致与古生物化石记录所确定的进化顺序相符合。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明的生物同化作用历史与古生物、沉积学记录一致。生命史中的某些绝灭、适应辐射事件与某些地球与天体物理学所发现的异常事件相符。地壳、大气圈和古海洋的演变与生物进化事件相关联地发生。,生命史研究的新进展也提出了一些令人费解的、但值得探讨和思考的新
7、问题:(1)生命历史之长和起源之早出乎预料,那么化学进化只能发生在3840亿年前(当时处于地壳形成过程中的不稳定的环境)。,(2)从最早的单细胞生物化石记录(35亿年前)到多细胞化石记录(6-7亿年前)的时距达28亿年之久,多细孢生物出现晚!而且突然!(3)光合作用起源很早(35亿年前)(4)动、植物的骨骼化为什么几乎同时发生于前寒武纪末至寒武纪之初?,(5)引起这种大规模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重建的原因?生态系统内部还是地球外的天文事件?生物进化与地球环境的变化不是两个独立的过程,生命史实际上是地球演化史,是整个自然界(生物的和非生物)的历史。,生命史已不仅仅是生物进化历史,实际上它也是地球演化
8、史,是整个自然界(生物与非生物部分)的历史。过去,将生物进化与地球环境的变化看作是两个独立的过程,生命史与地质主被视为各自独立的领域。现在看来,两者将逐渐融合了。,三、生命史的三个阶段,地球生命历史,可区分为3个阶段:前生命的化学进化阶段 生物学进化阶段 文化进化与生物学进化并行和相互制约阶段 生命史的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都相对地短暂,第二阶段历时极长。,四、生命起源,生命的产生是地球生命历史中的第一个、最大的、最重要的事件!对生命的探索和人类文明史一样长久,人类的智慧开始认识世界和自己时,就提出了“什么是生命?生命从何处来”?这个问题最初是一个哲学问题(世界观和认识论);后来则成为一个科学问题
9、。,(一)地球生命由来的不同学说(二)生命起源的条件(三)从化学进化到生物学进化(四)关于生命的定义,(一)地球生命由来的不同学说,神创论(天创论)宇宙固有论、天外胚种论原始的自然发生论 vs 生源论新自然发生论 进化论地球外的化学进化与“新泛种论”,1 神创论(天创论)1654年,爱尔兰的Usher主教从创世纪中考证,公元前4004年10月3日上午9时,上帝创造了整个世界。根据中非Boshongo人的传说,世界太初只有黑暗、水和伟大的Bumba上帝。一天,Bumba胃痛发作,呕吐出太阳、月亮、星辰、一些动物和人。,2 宇宙固有论生命是宇宙固有的,早在地球形成之前就存在于宇宙中了。地球上的生命
10、来自地球之外,来自别处。按照这种观点,不存在“地球生命起源”这样的问题,斟学要探索的问题是生命通过何种途径从宇宙间的别处“传播”到地球上的。,李比希(JLiebig,德国化学家)“生命正像物质本身那样古老,那样永恒,而关于生命起源的一切争论在我看来已由这个简单的假定解决了。事实上为什么不应当设想有机生命正像碳和它的化合物一样,或者正像不可创造和不可消灭的所有物质一样,像永远和宇宙空间的物质运动联结在一起的力一样是原来就有的呢”。,你要问地球生命的由来吗?那么你就应当先回答:“物质的由来”?“物质运动的力的由来”?,生命就像非生命物质一样,是宇宙或者地球上固有的、永恒的物质存在,当然就没有生命由
11、来的问题。至于宇宙中的生命由来则事实上已成为不可知的问题。19世纪以来流行各种“泛种论”(panspermia)解释生命如何从宇宙空间传播到地球上。,3 天外胚种论(泛胚种论、宇生论)瑞典化学家阿列纽斯(S.A.Arrhenius,1859-1927)在宇宙的形成(1907)假想的宇宙生命胚种。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天外飞来的。个人评价:锯箭式,阿列纽斯(1859-1927),4 原始的自然发生论 vs 生源论自生论(Spontaneous generation theory)如:腐草为萤、白石化羊、腐肉生蛆认为生物可以从非生命的物质直接而迅速地产生出来。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拉马克,范海尔蒙特
12、(Van Helmont,15771644)制造老鼠的配方:使用小麦和汗水浸湿的衬衣,在容器中经21天产生出老鼠。,对自然发生论的批判:1669年,意大利医生佛朗西斯科雷第(意大利医生Francesco Redi,1621-1691)通过实验否认了“腐肉生蛆”的观点。,荷兰人列文胡克在腐肉里发现了细菌后引起新的争论:腐肉及其它腐败的有机物中的都有微生物,微生物是使肉腐败的原因?还是肉腐败的结果?,1765年,意大利博物学家斯帕兰扎尼(Lazzaro Spallanzani,17291799)用两个肉汤瓶子做实验,一个开着口煮沸,另一个盖着口煮沸,然后慢慢冷却。开口的肉汤很快长满微生物,封口的肉
13、汤保持无菌。,斯帕兰扎尼(17291799),1860年,法国著名生物学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的曲颈瓶真正为这一学说画上了句号。巴斯德实验证明了空气中不存在生命力,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这就是生源论者的著名观点。,巴斯德(18221895),巴斯德实验,使主张“生命来自生命”的“生源论”(Biogenesis)获得胜利。但是并未能解决最初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这一根本问题。,5 新自然发生论1809年,德国自然哲学家奥肯(L.Oken,1779-1851)提出最早的生命来自一种原始的生物化学物质原始粘液(Urschleim)。,海克尔(E.H.Haeckel)把
14、生命看成“由高分子碳化合物组成的蛋白体”。弗里得里希恩格斯提出: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过化学的途径实现的(反杜林论)。,米勒(S.L.Miller)1953年模拟在原始地球大气环境来产生有机物(氨基酸),以论证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实验。米勒当时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生,其导师尤利(H.C.Urey),故又名米勒-尤利实验(Miller-Urey experiment)。,奥巴林(A.Oparin 18941980)苏联生物化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团聚体模式:使用蛋白质胶体(白明胶、阿拉伯胶水溶液)形成的团聚体(1-500m),它能通过外膜而选择性吸收周围物质,如氨基酸、催化剂、酶等。当把反应物和
15、酶一起放在溶液中,团聚体吸收了它们并在内部发生酶促反应。,奥巴林(18941980),1924年,奥巴林首次提出地球上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的一种假说,以后逐步发展成为当代最有影响的生命起源学说之一。,奥巴林认为,在原始地球条件下,首先由无机物形成最简单的有机物碳氢化合物,然后进化为氨基酸、核苷酸、蛋白质、核酸等复杂的有机分子,在原始海洋中,这些分子通过团聚作用结合为多分子体系 团聚体(Coacervates)。团聚体具有一定的内部结构,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是生命起源十分重要的阶段。团聚体进一步发展为异养和厌气性代谢的原始生命。,福克斯(S.W.Fox)微球体假说:酸性类蛋白放到稀盐溶液
16、中,加热溶解,冷却后可发现溶液中出现无数个大小均一的球状小体(2m),称为类蛋白微球体(Proteinoid)。,类蛋白微球体,微球体形状和大小与球菌相似,结构较稳定,离心收集后结构仍不改变。微球体有双层膜,并能通过它与周围环境进行选择性的物质交换。它们在高渗溶液中收缩,在低渗溶液中膨胀;能通过“出芽”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还表现出水解、脱羧、脱氨和氧化还原等类酶活性(具有生命特征)。,比较:类蛋白是以20种天然氨基酸为原料,在模拟原始地球的干热条件下产生出来的,较以团聚体来自生物体产生的现成有机物(白明胶、阿拉伯胶等)有更大的说服力,所以受到广泛的重视。以上结果说明,最早的生命只能由非生命
17、的物质经过化学途径逐步演化过来。,深海黑烟囱说(生命水热起源模式)70年代末发现了深海中的“硫化物烟囱”(black smoker chimney)的特殊的生态系统,提供了地球早期化学进化和生命起源的自然模型。,black smoker chimney ecosystem,水深20003000m、压力265105300105 Pa,水温最高达350。存在化能自养的极端嗜热的古细菌,还可能有非生物的有机合成,可被视为新自生论的证据。1980年,巴黎国际地质大会上,John Corliss 提出“生命水热起源模式”(Hydrothermal origin of life model),扫描图!,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命史 生命 起源 本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15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