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地质基础.ppt
《瓦斯地质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瓦斯地质基础.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瓦斯地质基础,主要内容,2.1 矿井瓦斯2.2 瓦斯成因2.3 瓦斯赋存2.4 煤的性质2.5 煤层瓦斯运移2.6 矿井瓦斯涌出2.7 煤与瓦斯突出,2.1 矿井瓦斯,2.1 矿井瓦斯1.“瓦斯”词语来源?“瓦斯”音译自日文“(瓦斯)”2.矿井瓦斯 是指从煤层及煤层围岩中涌出的,以及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气体的统称。矿井瓦斯成分很复杂,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其次是二氧化碳(CO2)和氮气(N2),还含有少量或微量的重烃类气体、氢(H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硫化氢(H2S)等。广义:煤矿井下有毒气体的总称。狭义:甲烷,2.1 矿井瓦斯,2.1.1 矿井瓦斯来
2、源,2.1 矿井瓦斯,2.1.2 矿井瓦斯的性质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无嗅、可燃烧、窒息、有毒性、微溶于水。密度:0.7168 kg/m3;水中溶解度:55.61 L/m3(0,0.1MPa)33.10 L/m3(20,0.1MPa)爆炸范围:5%-16%(体积百分比,相当1m3空气33-100g瓦斯)对空气比重:0.5545 发 热 量:35.994 MJ/m3 扩散系数:0.196 cm2/s(0,0.1MPa)分子直径:0.4110-9m,2.1 矿井瓦斯,2.1.2 矿井瓦斯的性质,2.1 矿井瓦斯,2.1.4 瓦斯的危害及用途,危害:1.可造成瓦斯窒息事故(43%呼吸短促,57%
3、即刻昏迷)2.可酿成瓦斯燃烧事故(16%存在火源)3.引起瓦斯爆炸事故(5%-16%存在火源)4.产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用途:1.用城镇煤气 2.用作锅炉和窑炉燃料 3.瓦斯发电 4.作为机动车燃料 5.用作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2.2 瓦斯成因,2.2.1 瓦斯成因,2.2 瓦斯成因,2.2.2 成煤过程中瓦斯生成量,2.2 瓦斯成因,2.2.3 煤层瓦斯垂向分带各带气体组分,瓦斯在压力和浓度差驱动下进行运移,煤层保存瓦斯量的多少取决于封闭条件(埋藏深度、透气性、地质构造)与贮藏条件(吸附性、孔隙率、含水性、温度、压力等)。,瓦斯风化带,2.2 瓦斯成因,从上向下,某煤田煤层瓦斯组分在各瓦斯带
4、中的变化,氮气-二氮化碳带,氮气带,氮气-甲烷带,甲烷带,2.2 瓦斯成因,2.2.4 瓦斯风化带下限,(1)煤层中所含瓦斯的CH4成分达80%;(2)煤层瓦斯压力为;(3)在相同条件下(M和T),与煤层瓦斯压力相当的瓦斯含量;气煤X=1.5-2.0 m3/t.r;肥煤与瘦煤X=2.0-2.5 m3/t.r;瘦煤X=2.5-3.0 m3/t.r;贫煤X=3.0-4.0 m3/t.r;无烟煤X=5.0-7.0 m3/t.r(4)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 m3/t。影响因素:煤层赋存地质条件(围岩性质、煤层有无露头、断层发育、煤层倾角、地下水活动等),2.3 瓦斯赋存,2.3.1 瓦斯在煤体内赋存状
5、态,1煤体;2孔隙;3吸收瓦斯;4游离瓦斯;5吸附瓦斯,2.3 瓦斯赋存,2.3 瓦斯赋存,2.3.2 瓦斯吸附与解吸,(1)吸附瓦斯与游离瓦斯处于动平衡状态;(2)外界压力、温度变化,原平衡破坏;(3)这种瓦斯由吸附状态转化为游离状态的现象,称为解吸;(4)吸附态瓦斯无内能,游离态分子热运动具有内能;(5)煤的解吸瓦斯量:瓦斯压力从平衡状态下过渡到正常标准大气压下,煤体释放的瓦斯量。,2.4 煤的性质,2.4.1 煤的孔隙分类,六、煤孔隙结构测定,2.4.2 煤孔隙的测定 压汞法煤显微结构测定:利用注入汞的方法测量孔径分布曲线以及孔容、孔面积、排替压力等参数。其测定范围:3775000埃。压
6、汞仪是通过对放入其中的样品在一定范围内由小到大逐步施加压力并记录在加压过程中注入样品孔隙中汞的体积得到压力与注入汞体积之间的关系曲线。低温液氮吸附法,该方法能测定煤样微孔及小孔的分布特征和孔隙结构特征,并能给出比表面积。低温氮吸附法能更好地反映孔径小于100nm的孔径分布特征。,2.4 煤的性质,测试仪器:AUTOPORE IV,2.4 煤的性质,2.4.3 不同变质程度煤的孔隙分布,2.4 煤的性质,2.4.4 煤的吸附等温线,1916年朗格缪尔导出单分子层吸附状态方程朗格缪尔方程:式中:X给定温度下,瓦斯压力为P时单位质量固体(纯煤除水分和灰分)表面吸附的气体体积,m3/t或m3/m3;P
7、煤层平衡的瓦斯压力,MPa;a吸附常数,试验温度下煤的极限吸附量,m3/t;b吸附常数,MPa-1。,2.4 煤的性质,2.4.5 煤的吸附能力主要影响因素,储层压力,煤的吸附能力主要影响因素,煤中水分,变质程度,温度每升高1,吸附瓦斯的能力要降低8%。,CO2 CH4 N2,在给定温度下,吸附量与瓦斯压力呈双曲线变化。,艾琴格尔经验公式:式中:Xw湿煤的瓦斯吸附量,m3/t;Xd干煤的瓦斯吸附量,m3/t;Mad煤中水分含量,%。,变质程度和孔隙结构和比表面积及化学成分有关,呈马鞍型变化。,温 度,气体性质,平衡水,2.4 煤的性质,两个吸附等温线实例(无水无灰基)aCO2(26);bCO2
8、(44);cCH4(26);dCH4(44);eN2(26),2.4 煤的性质,2.4 煤的性质,2.4.6 不同变质程度煤的吸附瓦斯量,图2 不同变质程度煤的吸附瓦斯量(“T=30,P=2 MPa)1、2、3一非突出煤;4、5,6一突出煤;1、4一新容量法;2、5一重量法;3、6一旧容量法,2.5 煤层瓦斯运移,2.5.1 瓦斯运移,保存在煤层中的瓦斯仅占形成瓦斯量的1/10。成煤过程中形成的瓦斯可分如下几个部分:(1)保存煤层中的瓦斯;(2)从煤层中运移出来,保存在围岩中的瓦斯;(3)从煤层中运移出来,溶解于地下水中瓦斯;(4)排放大气中瓦斯。,2.5 煤层瓦斯运移,2.5.2 瓦斯运移方
9、式,1.渗滤 瓦斯沿裂隙、构造破碎带的运移方式。2.扩散 由于气体浓度差原因,气体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达到扩散平衡。,2.5 煤层瓦斯运移,2.5.2 瓦斯运移方式,2.5 煤层瓦斯运移,2.5.3 煤层瓦斯流动,1.原始煤体 瓦斯在煤层中以呈压缩状态,煤层瓦斯压力随深度增大而增大,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煤层瓦斯由深部向地表流动的结果,但这种煤层瓦斯流动是极其缓慢的,在采矿工程中,研究煤层瓦斯流动时,一般忽略这种缓慢的瓦斯流动。通常认为,在采掘工作或钻孔未影响到的煤层,瓦斯处于平衡状态,不会发生瓦斯流动。,2.5 煤层瓦斯运移,2.采掘影响区 由于采掘破坏了原有的瓦斯压力平衡状态,引起瓦斯流
10、动,形成瓦斯流动场。应响影响煤层瓦斯流动的因素很多,诸如煤层赋存条件、瓦斯压力、含量、煤层透气性以及采掘技术条件等等,但主要影响因素为瓦斯压力和煤层透气性,前者是瓦斯流动的动力,后者是瓦斯流动的阻力。,2.5 煤层瓦斯运移,2.5.4 煤层瓦斯流动方式,1.当孔隙直径为0.1-1 m时,由于孔径大于瓦斯分子的平均自由程0.1m,瓦斯流动表现为自由扩散或慢速的层流渗透,这时瓦斯流动符合费克或达西定律。2.当孔隙直径为0.1-0.2 m时,瓦斯流动为层流渗透,符合达西定律。3.当孔径或可见裂隙宽度0.2 m时,瓦斯流动表现为层流渗透或层流与紊流的混合过渡流。,2.5 煤层瓦斯运移,2.5.4 煤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瓦斯 地质 基础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14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