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预期学派.ppt
《理性预期学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性预期学派.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理性预期学派,第一节 理性预期学派的形成 与主要代表人物,一、理性预期学派的产生与发展,20世纪70年代,一些年轻的经济学家从现代货币主义学派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学流派,这就是理性预期学派(The Rational Expectation School,也叫做“合理预期学派”)。其立场比货币学派更激进,因而有“比弗里德曼还要弗里德曼”之说。美国经济学家穆思(John FMuth,1930)于1961年在美国经济计量学杂志上发表了理性预期和价格变动理论一文,首次提出来“理性预期”的概念。,一、理性预期学派的产生与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罗伯特E卢卡斯
2、(Robert ELucas)连续发表论文将理性预期概念运用于稳定性经济政策的争论,从而在美国逐步形成了以罗伯特E卢卡斯、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Sagent)和尼尔华莱士(Nell Wallace)为核心的理性预期学派。美国的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也是该学派的重要据点。,二、从“理性预期”到“新古典宏观”,到20世纪80年代,理性预期的概念已被西方经济学界所普遍接受。由于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政策主张,与其他坚持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基本理论主张的现代货币主义学派和供应学派大致相类似,而现代货币主义学派和供给学派已经失去了最适宜的“经济滞胀”的环境和土壤,于是,在实践中这些学派便与原先的
3、理性预期学派逐渐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三、理性预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1、卢卡斯简介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首推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E.Lucas Jr,1937),出生在华盛顿州亚奇马,他于1964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以理性预期假设为基础,用货币周期模型说明经济波动的原因,得出了货币政策无效性的命题,在宏观经济学引发了“理性预期革命”。1995年,卢卡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美国经济学家卢卡斯,三、理性预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2、萨金特简介 托马斯萨金特(Thomas,J.Sargent,1943)是该派的代表人物。萨金特1968年在哈佛大学获哲学博土学位
4、,在动态经济学与时间序列分析方面取得了杰出成果。201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三、理性预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3、其他代表人物 该学派的其他代表人物还有普林斯顿大学(后到斯坦福大学)的约翰泰勒(John Taylor)、明尼苏达大学的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和罗切斯特大学(后到哈佛大学)的罗伯特巴罗(Robert Barro)以及尼尔华莱士(Nell Wallace)等人。,第二节经济学中的预期理论,凯恩斯主义是不合理性的预期或无理性预期 凯恩斯的预期是无理性的预期,在这种预期下建立的经济模型只有在将来和过去的变动相似或差别不大时才大致准确,但未来是不确定的,是在不
5、断变化着的,依据这种无理性的预期而建立的经济模型就不可能符合现实,从而毫无用处。,预期是指经济主体在从事经济活动前对未来经济走势的估计。预期概念在经济学中由来已久,但穆思以前没有人规范过它。穆思认为经济学中的预期共有四种类型:,一、预期,静态预期:是指经济主体完全依据以前情况来判断未来的经济走势。穆思认为蛛网理论中的预期就属于静态预期,即预期未来的价格与前一期价格一致。,(一)静态预期,非理性预期:是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的,其前提就是经济发展未来的不确定性,通常指预期者根据以前的经济走势来判断未来的经济走势。其“非理性”在于,它可能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预期者判断以前的经济走势将继续下去;经济形
6、势将发生逆转。具体有两个特点:把预期当作一种非理性的心理因素;把预期视为一种外生变量,是不可控的。,(二)非理性预期,适应性预期:是指预期者在估计或判断未来的经济走势时,利用过去预期与过去实际间的差距来矫正对未来的预期。如上期预期物价上涨5%,但实际通货膨胀为10%,那么对下期物价预期就应调整为510%之间。这种预期最先由美国经济学家菲利普卡根(1956年)使用的,后来弗里德曼在分析通胀预期时加以应用和推广。这种预期由于引入了预期反馈机制,既不同于简单地把过去当成未来的静态预期,也不同于把预期视为一种非理性的心理因素的预期。穆思认为,在这种预期中预期者是被动的,只受客观环境的左右,这与实际情况
7、不符。,(三)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是假定单个经济单位在形成预期时使用了一切有关的、可以获得的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理智的整理。由此,经济主体对经济变化的预期是有充分根据的和明智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实现的,并不会轻易为经济主体所改变。尽管这种假说不排除经济生活的不确定性、以及预期可能出现偏差,但它强调理性人的主动性,强调人不会犯系统性错误,会使自己的预期不断趋近实际。因为经济人从自身利益出发,能尽量收集信息、避免犯错误,以使预期与实际一致。他还强调,由于经常预期错误的企业将被市场淘汰,在竞争中生存下来的企业都是理性预期者。,(四)理性预期,“鸟儿不懂空气动力学却能飞翔”,那么,人们对经济
8、政策和经济进程为什么能作出“理性的”预期呢?对此理性预期学者的说法不一。有的认为这是由于现代经济学发达,经济知识丰富,经济信息和情报十分完备,每个当事人都可以享用;有的则更强调人们可以从经验中获得智慧和才干,认为即使没有学过经济学的人也能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常看到成功的、精明的公司经理并不是优秀的经济学家。实际上这种相信人们能够作出“理性的”判断和预期的观点,最终还是源于亚当斯密的经济人理论。,(一)人们对经济未来变化的理性预期总是尽可能最有效地利用现在的所有可以被利用的信息而不是仅仅依靠过去的经验和经济的变化;而且,“在用理性预期来代替适应性预期的结构里,模型中的经济主体会注意到政
9、策的变化。经济主体将改变他们的决策,以便充分利用一项新的政策产生出来的任何有利机会。”当然,理性预期理论并不认为每个经济主体的预期都是完全正确的,而是与客观后果趋向一致。(二)理性预期理论并不排除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也不排斥不确定因素的随机变化会干扰人们预期的形成,使人们的预期值偏离其预测变量的实际值,但强调人们一旦发现错误会立即作出正确反映,纠正预期中的失误。,二、理性预期理论的特点,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科莫迪利安尼总结了理性预期理论的三个重要论点:价格预期的误差不可能避免,它们只是短命的和偶然碰到的,如果预期与连续误差高度相关,将与理性预期理论相矛盾;任何企图以固定的货币规则或财政规则
10、来稳定经济的作法必然会通通无效,因为他们的效应作为合理的预期将完全被减低;政府不可能成功地实行抵消冲击的各种措施,只有在政府的信息比公众更充分完满时,政府的政策才可能有效。,第三节 不变性命题的分析,从理性预期理论出发,理性预期学派在许多经济问题上都与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和货币学派持有不同的观点。关于菲利普斯曲线 凯恩斯主义认为:失业与通胀间存在一种交替关系。货币学派认为:这种关系短期存在,长期不存在。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则是:从理性而不是适应性预期出发,曲线所反映的交替关系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均不存在。因为在理性预期条件下,人们已经估计到货币供应量增加后可能发生的实际后果,从而采取了预防性货币供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理性 预期 学派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14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