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际收支理论.ppt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国际收支理论.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现代国际收支理论是在传统国际收支理论的基础上出现的,主要研究在新的世界经济条件下国际收支的决定因素、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和消除失衡的方法等重大问题。现代国际收支理论主要有3种国际收支理论:第一节、货币论第二节、结构论第三节、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本章提要,货币论(Monetary Approach)的理论基础是货币主义。货币论认为,国际收支失衡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系由货币供需存量的失衡引起。基本思路:国际收支差额由一国国内名义货币供应量和名义需求量的差额决定,要想调节国际收支,必须调节货币供应量。货币论对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的特点:(1)传统理论仅注重经常项目收支,而货币
2、论将国际资本流动也作为考察对象,强调国际收支的综合差额。(2)传统理论注意对线上项目的分析,而货币论主张从线下项目分析,视线上项目差额为线下项目交易的结果。,一、货币论的基本内容,第一节 货币论,货币论有三个基本假定:1从长期看,一国处于充分就业均衡,一国的实际货币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等少数几个变量的稳定函数。2开放的小国假定。即在完善的国际市场机制下,一国价格水平和利率水平与国外价格和利率水平趋向一致,可认为接近世界市场水平。3从长期看,一国货币供给变动不影响实物产量,货币需求是稳定的。,具体分析如下:一国名义货币需求为:MD=PF(Y、i),从长期看,实际货币需求F(Y、i)不变,P也不变(这
3、两条正是货币主义的假定),则名义货币需求MD也不变。一国名义货币供给为:MS=m(D+R)式中,D为国内提供的货币供应基数,R为来自国外的货币供应基数,M为货币乘数。近似地,可将M省略,得:MS=D+R,一、货币论的基本内容,因为从长期看,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故:MD=D+R 即:R=MD-D这是国际收支货币论的最基本方程式。从该式可得出结论: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国际收支失衡,就是一国国内货币供需存量失衡。按照货币论,货币政策对调节国际收支是具有根本意义的。,二、评价,货币论唤醒了人们在国际收支分析中对货币因素的重视,并在其分析框架中,把资本项目与经常项目一并考虑,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前
4、述各种传统国际收支理论的不足,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货币论也有其自身内在的缺陷:1它将国际经济的因果关系颠倒了。,2它假定货币供给不影响实物产量,又不影响本国价格水平。3它假定货币需求函数、实际货币需求相当稳定.4它未能注意到国际收支顺差与逆差的构成。5它的基本政策主张有失偏颇。,结构论(Structural Approach)主要是从发展经济学角度研究国际收支的决定和调节的问题。基本思路:从长期看,一国国际收支赤字的根本原因是在于供给方面,即在于结构失调。政策含义:要想解决国际收支失衡,就必须改善经济结构,加速经济发展。,一、结构论的基本内容,第二节 结构论,按照结构论,引起一国国际
5、收支长期逆差(或长期逆差趋势)的结构问题主要有三种情况:经济结构单一、经济结构落后、经济结构老化。结构论坚决反对主要依靠支出增减型和支出转换型政策手段来解决逆差,因此,结构论认为,调节国际收支逆差的重点应是通过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劳动力政策等供给面各方面政策的实施,来改善经济结构,加速经济发展,这样也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先进、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收支均衡。,结构论独辟蹊径,令人耳目一新。从长期看,似乎也抓住了根本,对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但其也存在两大主要缺陷。1结构论过于偏重长期,却忽视了短期。结构论开出的药方往往“远水不救近火”,难以解决短时的逆差问题。在某种意义上,结构论讲的是经济发展问题,而
6、不是国际收支问题。2结构论有时过于强调政府对国际收支以及对经济的直接行政干预,忽视了政策调节应尊重市场经济规律,运用市场机制。,1962至1964年,美国经济学家弗莱明(J.Fleming)和蒙代尔(R.Mundell)分别发表了系列文章,运用凯恩斯主义的IS-LM-BP模型框架,深入研究了由斯旺模型提出的政策性难题,系统地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他们的主要贡献是研究了开放经济下的财政、货币政策问题,或者说分析了不同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一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不同作用效力问题。他们的研究成果被称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是长期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开放经济下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
7、基本框架,被称为开放经济下宏观分析的工作母机(Workhorse)。,第三节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分析对象是开放的小国。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本假设:(1)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这意味价格固定,而产出完全由总需求水平确定,也意味名义汇率等于实际汇率。(2)即使在长期,购买力平价也不存在。(3)汇率预期是静态的,或者说不存在汇率将发生变动的预期。,BP曲线,反映外汇市场平衡的是BP曲线,或者说,BP曲线表示了外汇市场的平衡条件。BP=CA+K=X-M+K=X(q)-M(y)+K(i,i*)(q为实际汇率)BP曲线的斜率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边际进口倾向,边际进口倾向越大,BP曲
8、线越陡峭;二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表征一国资本市场的自由化程度),此利率弹性越大,BP曲线越平缓。,二、浮动汇率制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动,(一)资本不完全流动的情况(二)流动完全不资本的情况(三)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一)资本不完全流动的情况,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LM,LM,i,IS(e1),Y,Y1,i1,Y2,i2,E2,E1,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LM移至LM i下降 投资增加,Y上升,但Y上升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本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P曲线和IS曲线右移,结论:在浮动汇率下,当无资本流动时,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引起的货币贬值,对提高一国国民收入
9、水平是比较有效的。,BP(e1),BP(e2),IS(e2),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i2,LM,i,IS(e1),Y,Y1,i1,Y2,E3,结论:在浮动汇率下,当资本有限流动时,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在短期内提高一国国民收入,但长期内是否有效取决于资本流动性的大小。,BP(e1),IS(e2),i3,Y3,E2,扩张性财政导致IS(e1)移至IS(e1),效应A:Y上升进口增加经常帐户逆差,效应B:i上升,资本流入资本帐户顺差,若效应B效应A(如右图)BP顺差本币升值进口增加,出口减少IS曲线和BP曲线左移。,IS(e1),BP(e2),E1,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二)资本完全不流
10、动的情况,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LM,i,IS(e1),Y,Y1,i3,Y3,i1,E2,E1,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IS移至IS Y上升,但Y上升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本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P曲线右移和IS曲线进一步右移。,结论:在浮动汇率下,当无资本流动时,与固定汇率制下的财政政策相比,财政政策不再不所作为。此时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通过货币贬值,来提高一国国民收入水平。,BP(e1),BP(e2),IS(e1),E3,IS(e2),Y2,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二)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LM,LM,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i,IS(e1,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国际收支 理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14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