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概论绪论.ppt
《环境科学概论绪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科学概论绪论.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环境学,2011.2,Built Environment,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建筑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任务在于使学生了解人与建筑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建筑环境对人的生理、心理、生活和行为的影响,理解人对建筑环境在各个方面的要求,并掌握相关的建筑环境控制与设计技术理论。,课程教学要求 掌握建筑环境的有关理论;了解掌握如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正确处理与声、光、热湿环境等的关系。,教学程序与学时分配,第一章 绪论 2学时第二章 建筑环境中的空气环境 6学时第三章 建筑外环境 4学时第四章 建筑环境中的热湿环境 2学时第五章 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 2学时第六章 建筑光环境 4学时 第七章 建筑
2、声环境 4学时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观与绿色建筑 4学时,教材与参考资料,教材:建筑环境学,金招芬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参考文献:建筑物理,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光环境,詹庆旋,清华大学出版社环境科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环境科学概论,卢昌义,厦门大学出版社,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节 建筑环境学主要内容,第一节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一、建筑环境学的概念:在建筑空间内,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如何让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感到舒适和健康的一门科学。1、建筑的功能:安全性、舒适性、功能性、美观性 健康舒适要求,工艺环境要求 功能环境要求,第一节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室内环境建筑环境城市环境
3、自然环境,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从为了躲避自然环境对自身的伤害栖树、岩洞而居到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建筑物。,河南偃师汤泉沟穴居遗址,巢居,建 筑 的 起 源,高纬度地区,人类活动遗址时间晚 热带雨林:不需要建筑建筑 建筑的出现:逐渐向两极移动 现代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遍布全球,人类活动的发展,创造适宜环境的建筑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密切相关,世界上古文明的发源地都位于南北纬20 40之间,古代文明与气候的关系,用干雪沏成,厚度500的墙体可以提供较好的保温性能。当室外平均温度30时可维持室内温度15以上。,爱斯基摩人的冰屋,寒冷地区建筑,将兽皮衬在雪屋内表面,通过鲸油灯采暖,可使室内温度达到15,埃及的
4、民居,巴格达地区的传统建筑,干热地区建筑,墙厚340-450mm,屋面厚度460mm,利用土坯热惯。室外日夜温差24,室内波动不到 6。,土窑洞借助土壤热惯性,达到冬暖夏凉的目的,气候与中国民居,陕北土窑洞,陕西绥德靠崖窑,土坯散热快,室内冬暖夏凉。土壤的散湿减缓干热气候的负面影响,吐鲁番地区室外夏季室外可达47,太阳直射处,可达80,沙面可烤熟鸡蛋。,干热地区吐鲁番地区的半地窑式,中国四合院,四合院建筑冬季有效地利用了太阳能采暖和抵御北风侵袭,屋顶设计避免了夏季室内过热。,草原建筑,蒙古包,用木料、毛毡建造,造型独特,可抵御沙暴和雨雪侵袭,冬暖夏凉。,蒙古包的排烟与通风,以圆形为总风格,无棱
5、无角,呈流线形。包顶为拱形,其承受力最强,包身形成强固的整体。草原上的沙暴和风雪,不会使蒙古包陷于灭顶之灾。搭盖坚固的蒙古包,可经受冬春十级大风,下雨落雪的时候,把蒙古包的顶毡盖上,它就形成了一个球状封闭体。因此它还能经得住草原上的大雨,而不会漏进包里。,湿热地区干栏建筑:吊脚楼/鼓楼/土掌房,水族民居,苗族民居,贵州侗族吊脚楼,海南黎族民居,余姚河姆渡干栏式建筑,台湾现代民居,一般为三层。楼板以下为“地层”,顶棚以上为楼层,中间层为居住层。就其功能而言,地层一般为牲畜圈及杂物间,也有将厨房及碓房设置在此间的。楼层主要是贮藏层。,干栏建筑一般处于亚热带,多雨潮湿,加之树林茂密,豺狼虎豹野猪经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 科学 概论 绪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14137.html